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论文-王喆辰,吕宁,张玉秋

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论文-王喆辰,吕宁,张玉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FκB,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触诱发痛,神经病理性痛

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论文文献综述

王喆辰,吕宁,张玉秋[1](2013)在《外周NFκB参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一文中研究指出强直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tetanic stimula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TSS)能够引起脊髓背角C纤维和A纤维介导的场电位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以往对其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脊髓水平,而对外周的变化了解甚少。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脊髓NFkB的激活与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以及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的中枢敏化。为了明确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NFkB是否参与外周敏化,本研究通过痛行为学测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到TSS能够引起大鼠双侧后肢的持续性触诱发痛和双侧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磷酸化的NFkB(激活形式的NFkB)表达上调;这些激活的NFkB主要表达在神经元、施旺细胞和卫星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内;给予选择性NFkB抑制剂PDTC能够明显缓解TSS引起的触诱发痛。这些结果提示外周NFkB也参与TSS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并首次为单侧坐骨神经损伤引起双侧"镜像痛"的外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梁玲利[2](2010)在《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和胶质细胞的调制作用:外周和脊髓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直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可在脊髓背角引起场电位C反应和A反应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和动物的疼痛敏化。本研究以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大鼠慢性疼痛模型,从胶质细胞入手,主要探讨了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大鼠慢性疼痛的外周和脊髓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针药联合镇痛的有效途径。既往研究证实,强直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皮肤自然伤害性刺激或神经损伤,均可在脊髓背角引起场电位C反应和A反应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脊髓LTP的形成反映了痛觉信息传递的中枢敏化。已有研究证明,引起脊髓LTP的强直电刺激能引起动物的疼痛敏化,包括触诱发痛和热痛敏,但机制并不完全明确。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脊髓水平,而对其外周机制则关注甚少。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外周和脊髓的胶质细胞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炎性痛和神经病理痛情况下均有胶质细胞的激活,而干预胶质细胞的功能可减轻病理性疼痛。本研究采用伤害性机械或热刺激的痛行为学测试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免疫荧光共标以及组织学染色和电镜技术,探讨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痛行为的外周机制以及外周和脊髓胶质细胞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诱导大鼠双侧触诱发痛和术侧热痛敏,分别应用von Frey机械刺激缩腿反射和辐射热刺激缩腿反射测定。术侧触诱发痛和热痛敏可持续35天以上,并且疼痛在3周内最明显,以后逐渐缓解;而对侧触诱发痛仅持续2周左右。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诱导神经损伤标记物——转录激活因子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 ATF3)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感觉神经元和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表达,而在脊髓背角没有检测到ATF3的表达。DRG中ATF3的表达从强直刺激后12小时开始,第1到14天达到高峰,第35天几乎消失;同时,Fast Blue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强直刺激后坐骨神经纤维出现变性,坐骨神经刺激部位以及远端的Schwann细胞增殖,排列紊乱。这些结果均提示强直电刺激导致神经损伤。3.根据ATF3与神经微丝蛋白200 (Neurofilament 200, NF200;A类DRG大细胞的标记物)、异凝集素B4 (Griffonia simplicifolia isolectin B4, IB4;非肽能C类神经元标记物)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肽能C类神经元标记物)的共标实验,这叁类物质均与ATF3存在共标,提示这叁类DRG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4.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DRG小直径C类神经元的比例发生变化,IB4阳性的C类非肽能神经元在强直刺激后第4、7与14天显着减少,CGRP阳性的C类肽能神经元在强直刺激后后第7天和第14天显着减少,而大直径A类神经元强直刺激前后改变不明显。5.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诱导DRG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l cells, SGCs)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显着上调。GFAP在受损和未受损的神经元周围均有表达。此外,ATP敏感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7受体,在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后表达也发生上调,且与GFAP部分共标。6.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引起外周神经损伤,从而导致DRG神经元和卫星胶质细胞以及P2X7的改变,进而促进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脊髓LTP和慢性痛的外周可能机制。既往研究表明,胶质细胞在疼痛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干扰脊髓胶质细胞的功能可以加强电针对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丙戊茶碱(propentofylline)作为一种神经保护性的胶质细胞调节剂,已被临床上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血管型痴呆等疾病。已有研究表明丙戊茶碱可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激活,减轻神经病理痛大鼠的痛行为。因此本研究建立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病理性疼痛模型,通过痛行为学测试、药理学方法干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电针和丙戊茶碱的协同镇痛效应。行为学结果表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大鼠长时间的触诱发痛。在强直刺激后第7天,给予大鼠术侧环跳穴(GB30)和阳陵穴(GB34)30分钟2Hz/100Hz交替频率的电针刺激,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单独鞘内给予丙戊茶碱1μg和10μg减轻触诱发痛,镇痛作用长达24小时,但0.1μg丙戊茶碱无镇痛作用。当给予0.1μg丙戊茶碱后2小时施加电针,可明显增强电针镇痛作用,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电针组;1μg丙戊茶碱联合电针后镇痛效果也显着优于单独针刺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后第8天,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分别表现为Iba-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和GFAP(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表达明显上调。事先给予丙戊茶碱1μg或10μg,Iba-1和GFAP的表达在给药后24小时较强直刺激组显着减少,但0.1μg丙戊茶碱无此效应;结果表明丙戊茶碱能够抑制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综上所述,丙戊茶碱联合电针对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大鼠具有协同镇痛作用,胶质细胞参与其中。(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0-01-05)

王志勇[3](2006)在《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脊髓痛敏神经元可塑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的胶质细胞。以往的观点认为它对神经元主要起代谢和结构支持的作用,但近期的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主动地参与突触间信息的传递,并被认为是除突触前成份、突触后成份的突触结构的第叁个组份。星形胶质细胞不但能通过释放胶质源性神经递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直接影响突触传递,而且还能通过其它方式,如通过摄取谷氨酸,间接调控突触传递。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承担着细胞外大多数谷氨酸的摄取。抑制谷氨酸转运体不但可以影响突触传递,甚至还可以影响突触可塑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脊髓伤害性信息的处理。诱发神经病理痛的多种处理能够激活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抑制神经病理痛的药物亦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本身足以导致痛觉过敏,而干扰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药物亦能有效抑制痛觉过敏。此外,很多研究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参与神经病理痛的维持。以往的研究表明,强直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伤害性自然刺激外周组织或神经损伤均可在脊髓背角诱发C反应场电位的长时程增强(LTP),此LTP反映了脊髓痛敏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可能涉及痛觉敏化的中枢机制。我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显示,在坐骨神经施加与诱发脊髓LTP相同的刺激,可引起大鼠长时程的痛行为反应。在脊髓给予干扰胶质细胞功能的药物可阻断强直刺激诱发的脊髓背角C反应场电位的LTP,并减弱强直刺激诱发的动物长时程的触诱发痛,以及施加谷氨酸可模拟干扰胶质细胞功能的效应。这些资料提示,胶质细胞在强直刺激所引起的脊髓LTP与行为敏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后星形胶质细胞是否被激活?其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所诱发的行为学反应有否相关性?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参与脊髓LTP的形成吗?本研究旨在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强直刺激大鼠坐骨神经诱导脊髓痛敏神经元可塑性变化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强直刺激坐骨神经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与坐骨神经的病理改变强直刺激单侧坐骨神经后,大鼠双侧后肢产生长时程的机械性触诱发痛。在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后4天和35天,同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密度皆有增强,表明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坐骨神经亦出现神经变性改变,4天时仅观察到有髓纤维的改变,35天时除有髓纤维改变外,无髓纤维亦出现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改变及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后的行为学反应在时程上存在一致性,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与损伤神经的自发活动皆可能影响脊髓痛敏神经元的可塑性,从而对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后痛觉敏化过程的维持起重要作用。2.谷氨酸转运体-1(GLT-1)特异性抑制剂dihydrokainate(DHK)阻断脊髓LTP的形成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以在脊髓背角诱发C反应场电位的LTP。当脊髓鞘内给予GLT-1选择性抑制剂DHK时,可有效抑制(0.1mM)或者完全阻止(3.0mM)LTP的诱导。DHK的这种作用很可能与其抑制谷氨酸的转运,导致细胞外谷氨酸的增加有关。为验证此假设,当外源性给予谷氨酸(4.5mM)时,谷氨酸亦能有效抑制脊髓LTP的诱导。考虑到GLT-1在脊髓主要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因此有理由推测:星形胶质细胞转运体GLT-1参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C反应场电位LTP的诱导。3.DHK对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角Fos表达的抑制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在同侧脊髓背角观察到明显的Fos表达,且主要集中在背角浅层(Ⅰ-Ⅱ),深层亦有相当数量的散在分布。当鞘内给予DHK(3.0mM)时,可显着抑制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背角浅层和深层Fos的表达。为进一步验证我们以前的结果,即胶质细胞功能抑制剂FC能够阻断由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脊髓背角C反应的LTP,本实验观察了FC对强直刺激诱发的脊髓Fos表达的作用。当鞘内给予FC(1nmol,10μl)时,明显抑制脊髓背角的Fos表达。Fos与NeuN(神经元标记物)及GFAP的双标实验显示,Fos主要表达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未见Fos表达。这些资料表明,DHK或者FC对Fos表达的作用不可能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Fos表达实现。另外,考虑到DHK能导致细胞外谷氨酸的蓄积,从而产生谷氨酸的兴奋毒性,引起神经元损伤或者死亡,为检验此因素是否涉及DHK在脊髓的作用,我们进行了DNA片段检测。结果表明,与相应的生理盐水组相比,在DHK结合强直刺激组,未发现有显着凋亡的细胞。以上结果表明:坐骨神经强直刺激后,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损伤神经的自发活动有助于机械性痛觉敏感的维持。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GLT-1参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脊髓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6-04-10)

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强直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可在脊髓背角引起场电位C反应和A反应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和动物的疼痛敏化。本研究以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大鼠慢性疼痛模型,从胶质细胞入手,主要探讨了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大鼠慢性疼痛的外周和脊髓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针药联合镇痛的有效途径。既往研究证实,强直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皮肤自然伤害性刺激或神经损伤,均可在脊髓背角引起场电位C反应和A反应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脊髓LTP的形成反映了痛觉信息传递的中枢敏化。已有研究证明,引起脊髓LTP的强直电刺激能引起动物的疼痛敏化,包括触诱发痛和热痛敏,但机制并不完全明确。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脊髓水平,而对其外周机制则关注甚少。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外周和脊髓的胶质细胞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炎性痛和神经病理痛情况下均有胶质细胞的激活,而干预胶质细胞的功能可减轻病理性疼痛。本研究采用伤害性机械或热刺激的痛行为学测试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免疫荧光共标以及组织学染色和电镜技术,探讨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痛行为的外周机制以及外周和脊髓胶质细胞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诱导大鼠双侧触诱发痛和术侧热痛敏,分别应用von Frey机械刺激缩腿反射和辐射热刺激缩腿反射测定。术侧触诱发痛和热痛敏可持续35天以上,并且疼痛在3周内最明显,以后逐渐缓解;而对侧触诱发痛仅持续2周左右。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诱导神经损伤标记物——转录激活因子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 ATF3)在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感觉神经元和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表达,而在脊髓背角没有检测到ATF3的表达。DRG中ATF3的表达从强直刺激后12小时开始,第1到14天达到高峰,第35天几乎消失;同时,Fast Blue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强直刺激后坐骨神经纤维出现变性,坐骨神经刺激部位以及远端的Schwann细胞增殖,排列紊乱。这些结果均提示强直电刺激导致神经损伤。3.根据ATF3与神经微丝蛋白200 (Neurofilament 200, NF200;A类DRG大细胞的标记物)、异凝集素B4 (Griffonia simplicifolia isolectin B4, IB4;非肽能C类神经元标记物)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肽能C类神经元标记物)的共标实验,这叁类物质均与ATF3存在共标,提示这叁类DRG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4.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DRG小直径C类神经元的比例发生变化,IB4阳性的C类非肽能神经元在强直刺激后第4、7与14天显着减少,CGRP阳性的C类肽能神经元在强直刺激后后第7天和第14天显着减少,而大直径A类神经元强直刺激前后改变不明显。5.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诱导DRG卫星胶质细胞(satellite glial cells, SGCs)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显着上调。GFAP在受损和未受损的神经元周围均有表达。此外,ATP敏感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7受体,在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后表达也发生上调,且与GFAP部分共标。6.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可引起外周神经损伤,从而导致DRG神经元和卫星胶质细胞以及P2X7的改变,进而促进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脊髓LTP和慢性痛的外周可能机制。既往研究表明,胶质细胞在疼痛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干扰脊髓胶质细胞的功能可以加强电针对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丙戊茶碱(propentofylline)作为一种神经保护性的胶质细胞调节剂,已被临床上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血管型痴呆等疾病。已有研究表明丙戊茶碱可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激活,减轻神经病理痛大鼠的痛行为。因此本研究建立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病理性疼痛模型,通过痛行为学测试、药理学方法干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电针和丙戊茶碱的协同镇痛效应。行为学结果表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大鼠长时间的触诱发痛。在强直刺激后第7天,给予大鼠术侧环跳穴(GB30)和阳陵穴(GB34)30分钟2Hz/100Hz交替频率的电针刺激,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单独鞘内给予丙戊茶碱1μg和10μg减轻触诱发痛,镇痛作用长达24小时,但0.1μg丙戊茶碱无镇痛作用。当给予0.1μg丙戊茶碱后2小时施加电针,可明显增强电针镇痛作用,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电针组;1μg丙戊茶碱联合电针后镇痛效果也显着优于单独针刺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后第8天,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分别表现为Iba-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和GFAP(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表达明显上调。事先给予丙戊茶碱1μg或10μg,Iba-1和GFAP的表达在给药后24小时较强直刺激组显着减少,但0.1μg丙戊茶碱无此效应;结果表明丙戊茶碱能够抑制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综上所述,丙戊茶碱联合电针对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大鼠具有协同镇痛作用,胶质细胞参与其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论文参考文献

[1].王喆辰,吕宁,张玉秋.外周NFκB参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J].生理学报.2013

[2].梁玲利.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和胶质细胞的调制作用:外周和脊髓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

[3].王志勇.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诱导脊髓痛敏神经元可塑性机制[D].复旦大学.2006

标签:;  ;  ;  ;  

强直刺激坐骨神经论文-王喆辰,吕宁,张玉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