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测距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普勒原理,传感器,单片机,微波测距
微波测距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祺[1](2017)在《基于多普勒原理的微波测距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距离,是指在空间上两点相隔的长度。测距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从古时起,勤奋而智慧的人们便开始着手探究,至今为止我们便有了距离的测量单位"尺"、"寸"、"里"以及国际单位"千米"、"米"、"厘米"等等。同时由于技术与时代的局限性,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以指测河","以锥刺地"等等不达目的的方法。随着科技和时代的进步,城市发展建设加快。在信息化,高速化,智能化的时代,距离测量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地形、工程测量都需要一定的测距手段。而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针对于各种形势下的有效测距方法。主要有:超声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雷达测距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本课题在物理原理的基础上推导测距公式并设计实验总体框架,论文前两章节介绍了现代测距技术、各类传感器、介绍了微波测距的背景并推导测距公式,第叁章设计实验总体框架,并验证第二章推导出的测距公式,采用探头移动测量静态单一目标。验证了多普勒测距公式(?)的可行性。结合单片进行频率采集和显示,实现了多普勒微波测距方法,研制出新型的测距装置。其结构简明,易于操作;传感器灵敏度高,响应度高,感应范围广,不易受温度、噪声、天气、湿度的影响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韩昆,吴德伟,赵颖辉[2](2016)在《基于伪随机码的微波着陆系统自适应测距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波着陆系统(MLS)测距与测角功能分别独立工作带来的高复杂度、低机动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伪随机码的自适应测距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测距信号过采样后的欠采样值通过多周期伪码的并行频率搜索完成伪码捕获、多普勒频移精确估计和数据字提取,实现自适应测距;然后通过确定过采样值翻转点实现伪码跟踪,减小测距误差。仿真分析表明伪随机码可以被快速、准确地捕获跟踪,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李存龙,陈伟民,章鹏,严蓉[3](2014)在《正弦调制型微波测距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搭建微波测距系统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测距设计要求在各组成部件中完成合理的精度分配;按照测距信号在测距系统中的传播过程,将微波测距系统划分为5个环节,依次分析了各个环节的噪声对信号不确定度的影响,得到了整体系统总不确定度与子环节不确定度之间的理论公式;根据各子环节不确定度对系统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程度分析,提出了总不确定等权分配的理论原则;搭建了微波实验系统,对各子环节不确定度及整体系统总不确定度进行了测量,得出发射、接收环节的不确定度在实际系统中占主要地位,从而提出降低对其他环节不确定度要求的非等权分配原则;对于实际应用的测距系统,需要根据实际场合的设计要求,也需要考虑不确定度与成本的平衡对精密度进行合理分配。(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李存龙,陈伟民,章鹏,郑大青,严蓉[4](2014)在《采用差频技术的正弦调制型微波测距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无线定位中单点测距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频技术的正弦调制型微波测距方法;该方法采用有源反射式目标点实现远距离的测距,采用差频测相技术实现系统的高精度测距,采用基于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to-digital converter)的时间差模块实现高精度相位测量;采用现有商业化器件搭建了实验系统并进行了测距实验研究,大位移试验中该系统的测距线性度约为0.999 9,小位移实验中测距精度约为2.86 cm,分辨率优于10 cm。(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康开轩,李辉,邹正波,吴云龙[5](2011)在《精密星间微波测距系统观测数据模拟与预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星间精密微波测距系统是GRACE卫星最核心的有效载荷之一,系统仿真模拟技术的预研是GRACE计划跟踪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测距系统基频相位观测值的模拟,单频双程星间相位观测值模型、单频双程星间距离观测值模型及双频双程星间距离值模型的建立,实现了由星上原始相位数据到星间有偏距离观测值的转换,给出了基频相位观测值的模拟结果及预处理结果。(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1年02期)
谢宜生[6](2011)在《基于微波雷达的高速公路测距测速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命脉之一,其安全通行问题日趋严峻,已引起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兴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高速公路安全通行技术层出不穷,并在实际的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讨论新的高速公路安全通行技术。针对大雾、沙尘等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无法安全通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雷达测距测速的高速公路安全通行辅助系统,通过实时检测前后车辆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使高速公路在恶劣环境下的安全通行成为可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在深入分析微波雷达传感器特性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在高速公路上探测前后车辆相对距离与相对速度的微波雷达传感器。测试表明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较为稳定。(2)实现了以MSP430F436为核心处理器的微波测距测速硬件模块,详细设计了信号调理模块、主控模块和人机接口模块的电路。对信号调理模块的测试结果说明了设计的合理性。(3)研究了微波雷达信号采集和处理算法,并设计了软件流程。通过分析测距测速系统的内部机理来建立相应的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平滑滤波。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算法的可行性。(4)完成了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通过软件可设置微波雷达测距测速设备的系统参数,进行设备的借出、归还管理。实现微波雷达测距测速设备维护和管理的信息化。(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1-01)
张红军,赵艳彬,孙克新,梁磊,顾学迈[7](2010)在《星间微波测距系统相位中心在轨标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卫星质心已精确确定后,基于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的星间微波测距系统的相位中心在轨标定方法。用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对4种机动律的数据进行标定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当设定合适的敏感元件参数时,该法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0年04期)
易予生,张林让,刘昕[8](2010)在《月球着陆系统微波测距雷达波束中心估计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波束中心估计对无人探测器着陆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首先根据设定的检测门限,利用门限所对应的波束前后沿与波束中心的几何关系,引入修正因子,结合常规测距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门限截取的波束中心估计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8-14)
曾文锋,李申鹏,李莉,刘军,王力登[9](2007)在《用PIC单片机构建微波测距仪故障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微波测距仪故障检测系统,利用PIC单片机技术对微波测距仪的电压、电流及频率信号等进行数据采集和测试,建立了故障案例库,结合PC机实现了对微波测距仪的故障自动诊断。对几种常用的微波测距仪进行了故障检测,结果表明,故障的诊断定位准确可靠。(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07年04期)
曾文锋,刘军,王力登,李申鹏,李莉[10](2007)在《基于PIC单片机的微波测距仪故障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 PIC 单片机的微波测距仪故障检测系统,给出了硬件结构和软件模块的设计方法,并对常用的几种微波测距仪进行了故障检测。结果表明,故障定位准确可靠。(本文来源于《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叁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8-01)
微波测距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微波着陆系统(MLS)测距与测角功能分别独立工作带来的高复杂度、低机动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伪随机码的自适应测距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测距信号过采样后的欠采样值通过多周期伪码的并行频率搜索完成伪码捕获、多普勒频移精确估计和数据字提取,实现自适应测距;然后通过确定过采样值翻转点实现伪码跟踪,减小测距误差。仿真分析表明伪随机码可以被快速、准确地捕获跟踪,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测距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刘嘉祺.基于多普勒原理的微波测距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17
[2].韩昆,吴德伟,赵颖辉.基于伪随机码的微波着陆系统自适应测距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6
[3].李存龙,陈伟民,章鹏,严蓉.正弦调制型微波测距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14
[4].李存龙,陈伟民,章鹏,郑大青,严蓉.采用差频技术的正弦调制型微波测距系统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4
[5].康开轩,李辉,邹正波,吴云龙.精密星间微波测距系统观测数据模拟与预处理技术[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
[6].谢宜生.基于微波雷达的高速公路测距测速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
[7].张红军,赵艳彬,孙克新,梁磊,顾学迈.星间微波测距系统相位中心在轨标定研究[J].上海航天.2010
[8].易予生,张林让,刘昕.月球着陆系统微波测距雷达波束中心估计算法研究[C].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9].曾文锋,李申鹏,李莉,刘军,王力登.用PIC单片机构建微波测距仪故障检测系统[J].电光与控制.2007
[10].曾文锋,刘军,王力登,李申鹏,李莉.基于PIC单片机的微波测距仪故障检测系统[C].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叁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