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质混合论文-Qi,SONG,Jing-peng,ZHANG,Zhen,ZHAO,Jie-lin,LUO,Qin,WANG

工质混合论文-Qi,SONG,Jing-peng,ZHANG,Zhen,ZHAO,Jie-lin,LUO,Qin,WANG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质混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然气,液化,混合制冷剂,结构

工质混合论文文献综述

Qi,SONG,Jing-peng,ZHANG,Zhen,ZHAO,Jie-lin,LUO,Qin,WANG[1](2019)在《混合工质天然气液化流程的特色结构与性能综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的运输与储存均以液态(LNG)为宜。近几十年来,随着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结构形式,为业界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针对种类繁多的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每一类中具有特色的商业化流程或专利设计中的结构特点;同时,整理和讨论了这些流程所采用的制冷剂组合和运行参数(包括运行压力、每一级的制冷温度和蒸发压力位的数量等),并将单位液化功作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本综述旨在从流程结构的角度厘清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流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展示流程之间结构性的区别,为从业人员选择合适流程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已有流程性能的优化以及新流程的构建提供依据与建议。(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9年10期)

于改革,陈永东,闫永超,张明然,倪利刚[2](2019)在《PCHE型混合工质冷凝器热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CHE(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型混合工质冷凝器是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中冷凝器的首选型式。本文通过构建混合工质冷凝试验系统,完成了PCHE混合工质冷凝器冷凝试验。以混合工质冷凝平衡模型理论为基础,采用BellGhaly方法与Shah冷凝准则方程进行微通道内混合工质冷凝计算。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雷诺数情况下,Bell-Ghaly-Shah方法计算的混合工质冷凝传热系数与试验结果偏差为3.11%。本文研究内容对PCHE型混合工质冷凝器热力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9期)

王秋实,王芳,张楠,韩玮,陈夏辉[3](2019)在《R1234yf/R134a混合工质应用于汽车热泵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车空调广泛使用的制冷剂R134a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课题组提出将2种不同混合比例的R1234yf/R134a混合工质应用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R1234yf替代R134a的可行性。通过REFPROP 9. 0分析了混合工质及R134a的环境性能和热力学性质,理论上表明混合工质可替代R134a;通过搭建汽车热泵空调试验台在不同的制冷、制热工况下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在各个工况下,混合工质的排气温度均低于R134a,排气压力差别不大;制冷量、制热量方面,混合工质与R134a相差很小;另外,由于混合工质对压缩机功耗的要求更高,因而混合工质系统的能效比值C_(COP)略低于R134a系统,但差值不超过7%,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R1234yf/R134a混合工质具有替代R134a应用于汽车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轻工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余鹏飞,张小松[4](2019)在《不同滑移温度混合工质在双温冷水机组中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混合工质滑移温度对双温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定了R32/R236fa(质量比0.6∶0.4)、R1270/R600(质量比0.7∶0.3)、R32/R600(质量比0.5∶0.5)3种混合工质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32、37℃,低温冷冻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7、12℃和高温冷冻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8、23℃时机组的性能参数.并基于混合工质换热时的非线性温焓关系分析了混合工质泡、露点温度及滑移温度对制冷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R32/R600低温制冷量最大,压缩机功耗最大;R1270/R600低温制冷量最小,高温制冷量最大,压缩机功耗最小.R32/R236fa低温COP值最大,高温制冷量最小,高温COP值最小.R32/R236fa的低温冷量与高温冷量的比值α值最大,R1270/R600的α值最小.混合工质的泡、露点温度参数对低温换热器制冷量影响较大,滑移温度对高温换热器制冷量影响较大.实验结果可为不同冷负荷、湿负荷条件下的双温冷水机组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姚浩田,杨小松[5](2019)在《低温-吸附法分离清洗混合工质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级联清洗试验后产生了由Br F_3、UF_6和Br_2组成的清洗混合工质。为了实现混合工质中各组分的有效分离,第一,利用各组分饱和蒸气压的不同,通过低温分离法分离出混合工质中的Br_2。第二,利用Na F吸附塔吸附Br F_3和UF_6分别形成络合物Br F_3·n Na F和UF_6·n Na F,再利用二者解吸率的不同,可有效分离Br F_3和UF_6。根据公司现有的设备,设计了低温-吸附法分离混合工质的初步技术方案,并讨论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低温-吸附法用于分离清洗混合工质具有理论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6期)

樊启迪[6](2019)在《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热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工质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各类制冷系统中广泛使用,本文对纯工质制冷剂R134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404A在压缩机排气口增加预冷装置,分析制冷系统在制冷剂过冷前后系统的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冷系统优化的运行模式。(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0期)

张超[7](2019)在《非共沸混合工质脉动热管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芯片集成度的增加,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脉动热管(Pulsating Heat Pipe,PHP)传热能力可达100W/cm~2,是极具潜力的冷却方式。基于脉动热管传热传质机理的分析,将非共沸混合工质应用于脉动热管,特别是非共沸不互溶混合工质,克服了一元工质脉动热管启动运行温差大、稳定运行易烧干两个瓶颈问题。实验采用五种不同沸点的工质(水、HFE-7100、乙醇、R141b、R123),并按照不同的混合比例(1:0、4:1、2:1、1:1、1:2、1:4、0:1)组成二元混合工质,在不同的实验工况(加热功率、充灌率、倾斜角度)下进行了可视化及性能实验研究,通过可视化实验记录并分析了管内气态与液态工质的启动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的流型变化规律,详细分析了非共沸混合工质在不同工况下的启动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的传热传质机理。并初步建立了二维单环路脉动热管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管内工质的流型变化规律及压力、温度和速度矢量分布等。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搭建了板式脉动热管可视化及传热性能同步测试实验台,并进行了漏热分析、不确定度分析及重复性实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2)通过可视化实验,分析研究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型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工质在脉动热管运行过程中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均会出现泡状流、塞状流、环状流或混合流。相比较纯工质,非共沸不互溶混合工质在启动时,底部产生的气泡在两种工质的分界面处聚集,使得蒸发段温度及压力迅速增大,加速启动。在脉动热管的稳定运行阶段,非共沸不互溶混合工质在振荡时形成乳状液,使得管内更容易形成单向脉动循环的环状流,且不会出现局部烧干现象。(3)对脉动热管的启动运行特性和稳定运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非共沸不互溶混合工质能够缩短脉动热管的启动时间,高沸点工质的存在,相当于缩短了脉动热管的长度。而互溶混合工质的启动受到两种工质分子间所形成的氢键缔合网格结构的影响,较多的氢键会增加启动时间。在稳定运行阶段,不互溶混合工质能够形成促进单向脉动循环流动的乳状液,使得蒸发段不易被烧干;而对于互溶混合工质,在高加热功率下,由于R123和R141b的沸点、比热值和汽化潜热值比较小等特点使得混合工质容易出现局部烧干现象,但在较低的加热功率下则传热热阻则比较小,系统运行良好。(4)建立了单环路二维脉动热管数学模型,并在不同的蒸发段边界条件(50 W/m~2、100 W/m~2、1000 W/m~2、5000 W/m~2)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管内气态和液态工质会出现拉伸、汇聚和撕裂现象。且随着蒸发段热流密度的增大,管内的气塞更加破碎。同时,结合压力和温度分布云图可知,管内能够形成循环流动。(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党超[8](2019)在《R134a/R245fa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特性与传热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兴电子设备与机械元件逐渐向小型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散热问题已经成为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领域继续发展的瓶颈,而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技术有可能为此提供有效的冷却保障,考虑到器件合理运行温度范围以及冷却工质蒸发温度与压力选择的多样性,制冷剂工质已经成为重要选项,特别是其中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不仅可以调制纯组分工质的性质,而且具有独特的相变传热特性,极具应用前景。本课题以此为背景,较为系统性地开展了非共沸混合工质及其纯组分工质沸腾特性与传热机理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叁个方面:核态池沸腾传热研究、微通道流动沸腾传热研究以及通道结构强化微通道流动沸腾传热研究。首先,为了明确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传热过程的基本特征,搭建了核态池沸腾可视化实验系统,以R134a/R245fa非共沸混合工质及其纯组分工质作为实验工质,开展了核态池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以及传热机理的理论分析与探索工作。根据每种实验工质的可视化结果,将其对应的核态池沸腾曲线细分为至多四个区域,即自然对流区域、孤立气泡区域、气泡聚并区域以及气柱区域,其中,气泡聚并区域内沸腾曲线的斜率大于孤立气泡区域。相比于纯组分工质而言,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核态沸腾起始点(ONB点)明显滞后,也就是说,核化与起沸所需的壁面过热度更高,且ONB点处壁面过热度随混合比的变化趋势与温度滑移特性曲线基本一致。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核态池沸腾传热系数虽然随着热流密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除了一些高热流密度的特定情况之外,均小于其对应的理想传热系数。根据实际传热系数与理想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定义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核态池沸腾传热退化因子。通过深入分析传热退化因子的变化规律及附加传质阻力的作用机制,提出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核态池沸腾过程的叁阶段模型:虚拟充分发展核态沸腾(P-FDNB)阶段、虚拟双沸腾(P-DB)阶段与滞后沸腾阶段,明确了传热退化因子的两个转捩点(P-FDNB点与P-DB点)。与ONB点及P-FDNB点不同,非共沸混合工质在P-DB点处对应的壁面过热度稳定在某一确定值附近,基本不随混合比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表征与量化附加传质阻力在P-DB点处的作用与影响,引入了非平衡热力学中的涨落理论,构建了非共沸混合工质P-DB点处传热退化因子的数学分析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进而,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了了解非共沸混合工质作为冷却工质在微通道内流动沸腾过程中的基本现象与规律,搭建了开路型微通道流动沸腾可视化实验系统,同样以R134a/R245fa非共沸混合工质及其纯组分工质作为实验工质,开展了单个矩形微通道内流动沸腾流型特征与传热特性的机理性探索以及传热预测方法的研究工作。根据每种实验工质的可视化观测,发现微通道流动沸腾过程中存在五种典型流型状态,即泡状流、受限气泡流、弹状流、搅混-环状流与环状流。对于纯组分工质与非共沸混合工质,分别观察到不同类型的气泡共存现象(Type I与Type II),特别地,非共沸混合工质共存气泡(Type II)出现的节点与其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转捩点相吻合。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型转变的滞后程度不仅受到滑移温度的影响,还与工质混合比相关。另外,通过与纯组分工质作对比,结合流型特征与混合物效应,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考虑到受限空间内毛细效应、马拉戈尼效应以及其它影响因素的作用,提出了非共沸混合工质微通道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预测方法,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其次,结合上述两方面的研究内容,考虑到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技术的实际应用形式,搭建了环路式多(微)通道流动沸腾实验系统,开展了 R134a/R245fa非共沸混合工质及其纯组分工质在不同通道结构的平行多(微)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研究的探索性工作。提出了具有内部连通区域的分隔型微通道结构,重点探讨了通道结构对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与压降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条件下,R134a的流动沸腾传热系数明显高于R245fa(与核态池沸腾传热特性相反),但也更容易提前出现局部烧干现象。添加少量的低沸点组分工质R134a有利于提高R245fa在高热流密度情况下的传热效果及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CHF)。与连续型微通道相比,纯组分工质在分隔型微通道中的流动沸腾传热效果稍微增强,但非共沸混合工质却略微减弱。无论纯组分工质还是非共沸混合工质,分隔型微通道内部连通区域的存在对于延迟传热恶化的出现、提高流动沸腾CHF均有所帮助。另外,分隔型微通道可以显着降低非共沸混合工质及其纯组分工质流动沸腾过程中的压降,且工质的液-气密度比越小,内部连通区域对压降的改善效果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昊东[9](2019)在《混合工质一次节流制冷循环工质配比优化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工质一次节流制冷系统结构简单,混合工质仅需经过单级压缩一次节流便可实现深度制冷,且在120~240K这一广阔温度区间内具有较高的热力学效率,在低温医疗、低温冷链、生物工程及气体液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微型或小型低温设备的应用上具有显着优势。采用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经单级压缩后节流能够实现深度制冷的能力是由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外因在于制冷系统可以实现大温区内的回热换热;内因在于混合工质独特的热物理性质。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深入分析混合工质对一次节流制冷循环热力学性能的影响,探求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内在机理,为设计更加高效、可靠的制冷系统及获得最优混合工质成分提供指导。基于以上目的,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1.采用MATLAB调用Refprop计算了混合工质热物性参数,并采用插值算法对物性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与改进前相比,运算速度可以提高78%,并提高了计算稳定性;2.结合混合工质的等温节流效应及积分节流效应对优化结果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理论解释了混合工质优化的内在机理;3.设计了一套高精度的混合工质配制及充注系统,该系统可以保证混合工质配制比例按设计要求进行;4.对叁元混合工质R14/R170/R600a和R14/R23/R600a分别进行优化后进行节流制冷试验。系统的最低温度均达到了208K,后者所用的时间更短,COP达到了0.106,展现出了更优的节流制冷能力。通过TEWI评价的方法评估二者对环境的影响,发现后者虽然对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大,但间接效应远小于前者;5.对四元混合工质R14/R23/R22/R600a和R14/R23/R134a/R600a分别进行优化后进行节流制冷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近的节流制冷能力,最低温度均低于200K,后者在208K的COP为0.095,与叁元混合工质R14/R23/R600a的试验结果相比,运行工况参数更加稳定。TEWI评价结果表明后者的环保性略优于前者。(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9-05-01)

丁维婉[10](2019)在《基于双级喷射器的双蒸发器喷射制冷系统及混合工质性能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喷射式制冷系统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源来制取冷量,既能提高能源回收利用效率,还能有效缓解因直接排入大气的余热废气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提高了喷射制冷的综合制冷效率,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双级喷射器的双蒸发器喷射制冷系统(TSERS),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传统(火用)分析和高级(火用)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蒸发器冷量分配比,工作流体运行温度和工质物性对TSERS性能的影响。另外,对亚临界非共沸混合工质和CO_2混合工质分别用于单级喷射制冷系统和TSERS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了叁种双蒸发器喷射制冷系统的性能,在相同的制冷量条件下,相比于具有双蒸发器的单级喷射式制冷系统(SERS)和具有双蒸发器的双喷射制冷系统(TERS)两种基本系统,TSERS性能系数COP分别提高了42.1%和19.7%,(火用)效率分别提高了72.8%和24.6%,系统(火用)损失分别降低了44.0%和20.8%。TSERS中(火用)损失最大的叁个部件分别是喷射器2、发生器和冷凝器,系统中大约44.8%的(火用)损失是可避免的。喷射器2具有最大的可避免(火用)损失和最大的可避免内源性(火用)损失,因此优化该部件对改进系统性能有很大帮助。系统叁个主要(火用)损部件优化顺序是喷射器2、冷凝器、发生器。当低温蒸发器冷量与总制冷量负荷比Q_(e1)/Q_e从0.2增加到0.8时,系统COP的降低率为25%,(火用)效率变化不大,系统(火用)损失增加了34.92%。TSERS最佳压缩比在1.3左右。冷凝温度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明显。制冷剂R152a作为制冷剂时系统性能略优于其它工质。对于亚临界单级喷射制冷系统混合工质的研究,选择叁种不同组分的混合工质(R601/R245fa、R245ca/R236ea和R245fa/R236ea)作为制冷流体,结果表明,随着较高临界温度工作流体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加,喷射器喷射系数、系统COP和系统(火用)效率均是先增加再逐渐降低,最佳配比为0.6/0.4;在相同条件下,混合工质R601/R245fa表现出比其它两种混合工质更好的性能,当R601质量分数为0.6时,喷射器喷射系数、系统COP和(火用)效率分别比纯工质增长了1.59倍、1.56倍和1.62倍。混合工质R601/R245fa作为单级系统的工作流体,当发生器温度上升15℃时,喷射器喷射系数、系统COP和(火用)效率分别升高了25.93%、20%和10.57%,混合工质的系统性能始终比纯工质的性能好。亚临界TSERS混合工质的分析表明R601质量分数为0.6左右时系统性能是最优的,相比于纯工质,系统COP也提高了1倍左右。当发生温度上升10℃时,喷射器1的喷射系数,喷射器2的喷射系数和COP分别上升了10.74%、17.26%和16.35%。当冷凝温度上升10℃时,系统COP了62.20%。随着低温蒸发器和高温蒸发器温度的上升,系统COP均是升高的。混合工质CO_2/R290作为跨临界单级喷射制冷系统的工作流体,研究范围内CO_2占比为60%时性能最优。随着加热器压力的不断升高,喷射系数和COP均逐渐升高。加热器出口温度的升高会引起喷射器的喷射系数的上升,但系统COP呈下降趋势。随着冷凝器温度的升高,COP和喷射系数均是下降的,蒸发器温度的影响相反。CO_2混合工质的性能是远高于跨临界CO_2纯工质系统的,在最优配比下,喷射器喷射系数、系统COP分别比纯工质提高了2.36倍、4.45倍,混合制冷剂循环冷凝器压力相比于气体冷却器可以降低到3.86MPa。对CO_2混合工质用于TSERS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CO_2质量分数为0.6的条件下,系统各项性能参数均随着加热器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蒸发器温度的升高也有利于性能的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工质混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PCHE(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型混合工质冷凝器是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中冷凝器的首选型式。本文通过构建混合工质冷凝试验系统,完成了PCHE混合工质冷凝器冷凝试验。以混合工质冷凝平衡模型理论为基础,采用BellGhaly方法与Shah冷凝准则方程进行微通道内混合工质冷凝计算。对比分析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雷诺数情况下,Bell-Ghaly-Shah方法计算的混合工质冷凝传热系数与试验结果偏差为3.11%。本文研究内容对PCHE型混合工质冷凝器热力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质混合论文参考文献

[1].Qi,SONG,Jing-peng,ZHANG,Zhen,ZHAO,Jie-lin,LUO,Qin,WANG.混合工质天然气液化流程的特色结构与性能综述(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9

[2].于改革,陈永东,闫永超,张明然,倪利刚.PCHE型混合工质冷凝器热力性能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9

[3].王秋实,王芳,张楠,韩玮,陈夏辉.R1234yf/R134a混合工质应用于汽车热泵系统的可行性研究[J].轻工机械.2019

[4].余鹏飞,张小松.不同滑移温度混合工质在双温冷水机组中的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姚浩田,杨小松.低温-吸附法分离清洗混合工质的可行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6].樊启迪.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热力性能分析[J].科技风.2019

[7].张超.非共沸混合工质脉动热管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8].党超.R134a/R245fa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特性与传热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刘昊东.混合工质一次节流制冷循环工质配比优化及试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

[10].丁维婉.基于双级喷射器的双蒸发器喷射制冷系统及混合工质性能分析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标签:;  ;  ;  ;  

工质混合论文-Qi,SONG,Jing-peng,ZHANG,Zhen,ZHAO,Jie-lin,LUO,Qin,WANG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