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行为论文-郭瑜,李想,毕安琪,马云娇,王晓媛

颗粒行为论文-郭瑜,李想,毕安琪,马云娇,王晓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酪蛋白胶束,Pickering高内相乳液,Pickering稳定剂,流变特性

颗粒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郭瑜,李想,毕安琪,马云娇,王晓媛[1](2019)在《酪蛋白颗粒在Pickering高内相乳液(Pickering HIPEs)界面的分散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天然高分子(特别是以蛋白质为基础的颗粒)作为稳定剂所形成的食用级乳液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本文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冷冻传输扫描电镜(cyro-SEM)、流变仪和超声粒度仪分析了经pH(2、3、6、8、10)改性的酪蛋白(3%,w/v)稳定的Pickering高内相乳液(内相体积为80%,v/v)的特性,并采用冷冻传输扫描电镜(cyro-SEM)和超声粒度仪对不同pH的酪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乳液为水包油型(O/W)凝胶状乳状液,在4℃下稳定保存至少60天;所得Pickering高内相乳液的流变特性取决于酪蛋白的pH值,并且酪蛋白为pH 3时所形成的乳液具有最大粘弹性;所有的高内相乳液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00℃,15 min),但对冻融处理敏感;根据Pickering高内相乳、高速剪切前、后的酪蛋白的粒径分布和乳液界面的扫描电镜图像表明,酪蛋白以较大尺寸的胶束形式分散在水溶液中,以亚胶束的形式分布于水油界面以稳定乳液。综上所述,酪蛋白是一种优良的Pickering乳液稳定剂,因此,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朱坤娥,秦树辰,郑朝振,刘叁平[2](2019)在《浸出矿浆固液分离过程中颗粒的沉降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沉降过程中颗粒物受力、胶体荷电机理和颗粒物沉降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铜钴浸出矿浆和高硅锌焙砂中性浸出矿浆两种浸出矿浆性质进行了测定及对比研究,分析了矿浆中黏度的变化规律和矿物颗粒性质对沉降行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11期)

杜明超,李增亮,董祥伟,孙召成,范春永[3](2019)在《菱形颗粒冲击延性材料的运动行为及凹坑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菱形颗粒的冲蚀磨损过程建立了基于拉格朗日法的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不同冲击速度v_i、冲击角α_i和方位角θ_i下菱形颗粒冲击延性材料的运动学行为和凹坑轮廓形态。结果表明:冲击角和方位角是决定颗粒旋转的关键因素,但会受冲击速度的影响发生变化。冲击速度对前旋颗粒的旋转方向和运动行为影响较小,产生的凹坑轮廓基本不变;对"后旋"颗粒的运动行为影响较大,存在某一切削速度范围55~100 m/s,当v_i在该范围内时,延性材料表面发生切屑分离,当v_i小于或大于该范围,均无切屑分离现象发生,只发生材料堆积,但形成材料堆积的原因不同,冲击速度小时初始动能低,不足以将材料切断剔除,被"挖掘"的材料堆积在凹坑表面;冲击速度大时颗粒法向嵌入深,颗粒出现"挖掘"和"微切削"的综合作用,在"微切削"的作用下产生细长切屑堆积在凹坑前面。低冲击角和大方位角的临界冲击在不同冲击速度下产生的颗粒运动行为和凹坑轮廓与"后旋"冲击产生的规律一致,高冲击角和小方位角的临界冲击在不同冲击速度下产生的颗粒运动行为和凹坑轮廓与前旋冲击产生的规律一致。(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20期)

孙浩,张鑫,孟庆涛,吴申申,李晓波[4](2019)在《氧化铝纳米颗粒暴露引起小鼠出现性别差异性行为学和认知功能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氧化铝纳米颗粒在职业暴露环境中含量较高,且会造成神经行为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暴露于氧化铝纳米颗粒后造成的行为学和认知功能损伤与性别差异是否相关。方法:将正常饲养的雌雄各20只6-8周龄,体重20-22g的ICR小鼠分为4组:雄性对照组、雌性对照组、雄性氧化铝纳米颗粒暴露组和雌性氧化铝纳米颗粒暴露组。各组小鼠每日上午9点至下午3点分别放入小动物全身动态暴露系统,暴露组暴露于氧化铝纳米颗粒(平均浓度0.5mg/m3),对照组暴露于过滤清洁空气,持续28天。小鼠的认知和行为学改变通过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进行分析。收取小鼠脑、肺组织后,利用HE染色及病理评分分析小鼠组织病理学改变,qPCR技术检测组织中行为认知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代谢组分分析检测关键小分子化合物的差异变化。结果:暴露28天后,旷场和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氧化铝纳米颗粒暴露与过滤空气暴露相比雌鼠出现探索行为和自发运动增加,而雄鼠无差异。HE染色及病理评分结果显示氧化铝纳米颗粒暴露导致小鼠肺组织出现损伤,脑中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且均无性别差异。qPCR结果显示精神障碍相关的10个基因SNAP29、ZDHHC8、GDNF、GNAS、NOS3、GRIN2A、DGKH、MT2A、ACNA1G和KCNQ在氧化铝纳米颗粒暴露后的雌鼠脑中表达显着增高,雄鼠未见此改变。且这些基因与神经递质、磷酸合成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有关。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发现雌性小鼠脑组织中L-谷氨酸和焦谷氨酸减少,均与谷氨酸代谢通路相关,雄鼠无此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8天氧化铝纳米颗粒暴露诱导雌鼠出现性别差异性行为和认知功能改变,且可部分归因于神经递质、小分子化合物代谢及谷氨酸代谢通路的改变。(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张华,赵天慧,方梦园,赵晓丽,汤智[5](2019)在《不同来源腐植酸对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聚凝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不同来源腐植酸对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 nanoparticles, TiO_2 NPs)在水体环境中悬浮/沉降行为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溶液pH条件下,两种不同来源腐植酸(风化褐煤腐植酸, HAL;河水腐植酸HAS)在TiO_2 NPs表面的吸附。结果表明,HA在TiO_2 NPs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量随pH的上升呈现下降趋势,在溶液pH=3.0条件下,HAL和HAS的吸附量分别为99.01 mg·L~(-1)和63.46 mg·L~(-1)。两种HA在TiO_2 NPs上的吸附动力学都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HAL的初始吸附速率高于HAS;研究了pH、HA对TiO_2 NPs在溶液中的悬浮/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值越接近等电点TiO_2 NPs越容易沉降,而HAL由于吸附量更大,其对TiO_2 NPs的悬浮性能影响更加显着;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结果表明HA中的芳香族和羧酸能够与TiO_2 NPs表面的羟基相互作用。因此,在含有不同组分的腐植酸的水体中,TiO_2 NPs的环境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郭孟蕾,陈伟,姜伟,王树奇[6](2019)在《不同配比的纳米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室温下形成钛合金耐磨摩擦层,在TC4合金/GCr15钢摩擦界面人工添加MgO、SiO_2、MoS_2等固态纳米颗粒,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配比的纳米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微观分析手段表征TC4合金的磨损特征,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同一滑动条件下,添加不同配比的固态纳米颗粒可以显着改善TC4合金的耐磨性;当添加20%mix(SiO_2+MgO)+MoS_2的机械混合材料时,TC4合金在低载20 N时,磨损量较低,当载荷超过40 N时,磨损量开始升高。当添加50%mix(SiO_2+MgO)+MoS_2的机械混合材料时,TC4合金的磨损量一直较低;摩擦修复层未形成或剥落时,TC4合金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等严重磨损为主,当形成了稳定存在的摩擦修复层时,磨损机制由严重磨损转变为轻微磨损。(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10期)

于小荣,肖雪,尤星,王尔珍,马荣辉[7](2019)在《复合离子缓凝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离子缓凝剂(IAD),借助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表征了IAD的分子结构。采用化学需氧量(COD)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IAD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吸附速率方程,由Arrhenius方程,得到E_a=7.75 k J/mol。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当温度升高,吸附平衡常数减小,求得热力学参数ΔH=-11.48 k J/mol,ΔS=89.05 J/(mol·K),ΔG <0,吸附为放热自发过程。(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荣国强,张友飞,邢耀文,桂夏辉[8](2019)在《振动模式对低阶煤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主开发设计的浮选颗粒气泡粘脱附测试系统研究颗粒气泡脱附性能,通过调整颗粒气泡气絮体的振动振幅定量评价气絮体的稳定性。试验表明,临界脱附振幅越大,气絮体越稳定。基于此考察了4种振动模式(正弦定频,叁角定频,半正弦及方波)对低阶煤颗粒气泡脱附的影响,振动频率恒定为20Hz。结果表明:颗粒气泡临界脱附振幅按半正弦、正弦定频、叁角定频及方波的顺序逐渐减小,方波最不利于颗粒气泡气絮体上浮。方波振动下因运动突变产生的瞬时冲量是气絮体失稳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9期)

李懿江,夏文成,牛晨凯,谢广元,彭耀丽[9](2019)在《超细石英粉对煤颗粒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疏水低灰煤粒为研究对象,采用Zeta电位、表面张力、表观黏度、泡沫层性质测定和浮选实验等探究不同含量超细石英粉对煤颗粒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石英粉与煤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斥力为主;随着石英粉的增加,石英粉悬浮液的表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泡沫层最大高度和半衰期先升高后降低,悬浮液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加,煤粒-气泡间液膜的计算排液速率急剧下降.其中m_(石英粉)∶m_(煤粒)为5%时,出现最小表面张力和最大泡沫层高度/半衰期.浮选精煤产率随着石英粉的增加,先略有增加,而后逐渐降低,精煤产率在m_(石英粉)∶m_(煤粒)为5%时最高.煤颗粒浮选行为与表面张力、表观黏度、泡沫层性质、液膜排液速率等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秋菊,曹晓盼,赵玉红,盛雪平[10](2019)在《防郁颗粒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防郁颗粒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一级预防作用。方法:随机将230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均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干预组加服中药防郁颗粒,同时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每月行HAMD评分,当HAMD评分﹥7分时(诊断为PSD)终止干预,若HAMD评分≤7分继续干预,最长干预时间6个月。统计干预期间PSD发生的情况。结果:(1)干预组和对照组完成全程观察者分别为106例和110例,发生PSD分别为25例和44例,Kaplan-Meier法算得6个月PSD累计发生率分别是22.6%(95%CI:14.760%-30.440%)和39.2%(95CI:30.184%-48.216%),χ~2=8.065,P=0.005。(2)卒中后患者的HAMD评分逐渐升高(F=144.258,P=0.000),但干预组升高不及对照组显着(F=21.045,P=0.000)。结论:防郁颗粒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可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对卒中后抑郁有一定预防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期刊2019年09期)

颗粒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沉降过程中颗粒物受力、胶体荷电机理和颗粒物沉降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铜钴浸出矿浆和高硅锌焙砂中性浸出矿浆两种浸出矿浆性质进行了测定及对比研究,分析了矿浆中黏度的变化规律和矿物颗粒性质对沉降行为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郭瑜,李想,毕安琪,马云娇,王晓媛.酪蛋白颗粒在Pickering高内相乳液(PickeringHIPEs)界面的分散行为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朱坤娥,秦树辰,郑朝振,刘叁平.浸出矿浆固液分离过程中颗粒的沉降行为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

[3].杜明超,李增亮,董祥伟,孙召成,范春永.菱形颗粒冲击延性材料的运动行为及凹坑形态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4].孙浩,张鑫,孟庆涛,吴申申,李晓波.氧化铝纳米颗粒暴露引起小鼠出现性别差异性行为学和认知功能改变[C].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张华,赵天慧,方梦园,赵晓丽,汤智.不同来源腐植酸对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聚凝行为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6].郭孟蕾,陈伟,姜伟,王树奇.不同配比的纳米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9

[7].于小荣,肖雪,尤星,王尔珍,马荣辉.复合离子缓凝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J].硅酸盐通报.2019

[8].荣国强,张友飞,邢耀文,桂夏辉.振动模式对低阶煤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9].李懿江,夏文成,牛晨凯,谢广元,彭耀丽.超细石英粉对煤颗粒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10].刘秋菊,曹晓盼,赵玉红,盛雪平.防郁颗粒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J].山西中医.2019

标签:;  ;  ;  ;  

颗粒行为论文-郭瑜,李想,毕安琪,马云娇,王晓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