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达如奇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达如奇颗粒,角叉菜胶,干酵母,抗炎模型
达如奇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娜日苏,巴图德力根,韩志强[1](2014)在《达如奇颗粒的抗炎作用及对PGE_2、TNF-α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蒙药达如奇颗粒对角叉菜胶和干酵母所致大鼠炎症模型,研究其抗炎作用与对PGE2、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0.3g/kg)、达如奇颗粒高剂量组(0.5g/kg)、阿司匹林组(0.1g/kg),共5组。除空白组,其它组大鼠右后足足趾注射1%角叉菜胶溶液造模,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混悬液,灌胃体积为20ml/kg,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1、2、3、4、5、6、7、8h测定致炎足爪的容积1次。计算足趾肿胀率。造模后8h麻醉,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致炎足趾组织液PGE2,TNF-a的含量。干酵母所致大鼠全身性炎症实验: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0.3g/kg)、达如奇颗粒高剂量组(0.5g/kg)、布洛芬片组(0.02g/kg),共5组。除空白组,其余组背部皮下注射10%干酵母悬液造模;各组在造模后6、8、10h灌胃给药1次,致热6、13、24h分别测体温一次,计算各组各时间点升温值。造模后13h各组取8只大鼠,麻醉,处死,制备10%下丘脑匀浆,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匀浆PGE2和血清TNF-α含量。结果: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与模型组比较,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0.3g/kg)1~7h足趾肿胀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达如奇颗粒低(0.3g/kg)、高剂量组(0.5g/kg)足趾组织液PGE2、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干酵母所致大鼠全身性炎症实验: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0.3g/kg)致热13、24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达如奇颗粒低(0.3g/kg)、高剂量组(0.5g/kg)注射干酵母后13h,下丘脑PGE2和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达如奇颗粒起效剂量是0.3g/kg,起效剂量范围是0.3g/kg~0.5g/kg之间。结论:达如奇颗粒对角叉菜胶和干酵母所致大鼠炎症模型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机理可能是抑制PGE2或TNF-a的合成或释放,继而发挥抗炎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4年06期)
巴图德力根,韩志强,娜日苏,肖玉荣,薛兰[2](2013)在《达如奇颗粒解热作用及其对下丘脑PGE_2和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蒙药达如奇颗粒的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将大鼠按基础体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高(0.5g/kg)、低剂量组(0.3g/kg)、布洛芬片组(0.02g/kg),共5组。除空白组,其余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0%干酵母悬液10ml/kg致热;给药组分别在致热6、8、10h连续灌胃给药3次,每隔1h测量体温1次,连续观察24h。致热后6h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随机抽取8只,致热后13、24h各组分别随机抽取8只,取血清和下丘脑,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a和下丘脑PGE2含量,绘制平均升温曲线图、计算体温反应指数(TRI6-11)。结果: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致热后10~16h、24h体温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达如奇颗粒高剂量组致热后10~24h体温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致热后7~20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致热后16~24h体温明显低于布洛芬片组。模型组与达如奇颗粒高、低组,布洛芬片组最大升温差值出现在致热后11h,与模型组比较,体温反应指数(TRI6-11)有显着性差异。达如奇颗粒高、低剂量组致热后13h下丘脑PGE2和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于致热后24h,达如奇颗粒高、低剂量组和布洛芬片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达如奇颗粒对大鼠干酵母所致发热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作用稳定持久,其解热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下丘脑PGE2和血清TNF-α产生或加速降解而起到解热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3年06期)
巴图德力根,韩志强,娜日苏,肖玉荣,薛兰[3](2013)在《达如奇颗粒对感染性发热增盛热证的解热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蒙药达如奇颗粒对干酵母和脂多糖(LPS)所致发热增盛热证的解热作用及其特点。方法: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大鼠按基础体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高(0.5g/kg)和低剂量组(0.3g/kg)、布洛芬片(0.02g/kg)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背部皮下注射10%酵母悬液10ml/kg致热,在致热后6、8、10h灌胃给药3次,每隔1h测量体温1次,连续观察24h。LPS所致家兔发热将家兔按基础体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组(0.25g/kg)、布洛芬片组(0.1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耳缘经脉注射LPS 0.75μg/kg致热,各组在致热同时灌胃给药1次,间隔2h再灌胃1次,每隔1h测量体温1次,连续观察8h,计算各组各时间点升温值,并计算最大体温升温值体温反应指数(TRI)。结果: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实验结果表明,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致热7~17h、23~24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TRI6-13和TRI13-24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达如奇颗粒高剂量组致热7~17h、19~21h、23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TRI6-13和TRI13-24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LPS致家兔发热实验结果表明,达如奇颗粒组致热2~8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TRI3和TRI8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达如奇颗粒有明显的解热作用,适用于感染性发热,并符合蒙医增盛热证期的治疗,提示其疗效显着、作用持久。(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3年05期)
邵彩云,巴图德力根,韩志强[4](2010)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enturySILNH2(200×4.6mm,5μm)柱;流动相: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水溶液(80:10:1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结果苦参碱对照品在0.125ug~0.375u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1.34%(n=6);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在0.375ug~1.125u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3%,RSD为1.71%(n=6);。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44%和3.79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期刊2010-11-01)
韩志强,孙萍,高玉峰,巴图德力根,孙志刚[5](2010)在《蒙药达如奇颗粒调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蒙药达如奇颗粒祛粘疫、调理体素的作用机理与调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相关性。方法: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低、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大肠杆菌方法复制蒙医"粘疫"热症模型。低、高剂量组于造模后2小时灌胃达如奇颗粒混悬液0.60g/kg和1.20g/kg,每日1次,连续3天。于末次灌胃2小时后处死小鼠,抽取腹腔洗液,离心,计数巨噬细胞数。与5%鸡红细胞悬液孵育45分钟,固色,染色,油镜下记数,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腹腔巨噬细胞游出数量明显增加(P<0.05),吞噬指数较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达如奇颗粒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巨噬细胞游出数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明显提高(P<0.05)。结论:达如奇颗粒明显增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如奇颗粒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2010年02期)
邵彩云,巴图德力根,韩志强[6](200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enturySIL NH2(20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水溶液(80:10:1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结果:苦参碱对照品在0.125~0.3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34%(n=6);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在0.375~1.1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3%、RSD为1.71%(n=6);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44%和3.794%。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孙志刚,巴图德力根,韩志强,孙萍,高玉峰[7](2008)在《蒙药达如奇颗粒“祛黏疫调理体素”治疗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蒙药达如奇颗粒祛黏疫、调理体素的治疗机理与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IL-1、IL-6、TNF-α作用的相关性。方法:①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预防、低剂量、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复制蒙医"黏疫"增盛热症模型。预防组于造模前48h开始灌胃每日1次;低、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后2h灌胃达如奇颗粒混悬液0.60g/kg和1.20g/kg每日1次,连续3次。于末次灌胃2h后处死小鼠,抽取腹腔洗液,2000 r/m in,离心5m in。用ELISA法检测各组腹腔液中IL-1,IL-6及TNF-a的含量。②将上述腹腔液离心获得的腹腔单核-巨噬细胞培养36h,离心取上清液,检测IL-l、IL-6、TNF-α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腹腔液和单核-巨噬细胞培养液中IL-1、IL-6、TNF-α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如奇颗粒预防、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腹腔液IL-1、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达如奇颗粒预防组、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腹腔液IL-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达如奇颗粒预防、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单核-巨噬细胞培养液中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达如奇颗粒祛黏疫、调节体素的治疗作用与抑制炎性因子IL-1、IL-6、TNF-α的分泌有关,而且达如奇颗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08年12期)
巴图得力根,韩志强,高玉峰[8](2008)在《蒙药达如奇颗粒解热抗炎镇痛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达如奇颗粒的解热、抗炎、镇痛、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家兔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法,以阿司匹林0.1g/kg,达如奇颗粒0.3g/kg,达如奇口服液0.3g/kg,每隔4h灌胃1次,连续灌胃2次,末次给药后致热,观察解热作用;采用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抗炎实验,以阿司匹林0.2g/kg、小鼠予达如奇颗粒0.6g/kg、达如奇口服液0.6g/kg;大鼠予达如奇颗粒0.375g/kg、达如奇口服液0.375g/kg,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周,于末次给药30m in后造模,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以阿司匹林0.2g/kg、达如奇颗粒0.6g/kg,达如奇口服液0.6g/kg,每隔4h灌胃1次,连续灌胃2次,观察镇痛作用;以体外抑菌试验观察达如奇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达如奇颗粒在3h内、达如奇口服液在2h内降热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阿司匹林降热作用相近;与模型组比较,达如奇颗粒和达如奇口服液均可减少冰醋酸引起小鼠的扭体次数和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P<0.05),与阿司匹林作用相近;达如奇颗粒与达如奇口服液均有抑制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作用,且达如奇颗粒在1h、2h内,达如奇口服液在1h内作用较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均有抑菌作用。结论:达如奇颗粒有解热、抗炎、镇痛、抑菌作用,且抗炎作用优于达如奇口服液。(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08年12期)
巴图德力根,邵彩云,高玉峰,韩志强[9](2008)在《正交设计优选蒙药达如奇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蒙药达如奇颗粒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得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溶剂加量对苦参总碱得率影响显着,而乙醇浓度和回流次数无显着性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A2B3C2.结论:蒙药达如奇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为方中药材粗分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30min.(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孙萍[10](2008)在《蒙药达如奇颗粒抗炎机理与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炎性介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蒙药达如奇颗粒祛“粘疫”、调节体素的治疗机理与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IL-1、IL-6、TNF-α的相关性,揭示达如奇颗粒的抗炎机理。方法一:达如奇颗粒对蒙医“粘疫”增盛热症模型Mφ分泌IL-l、IL-6、TNF-α的影响:①取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预防、低剂量、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5 ml/只,含3.0×107个细菌)造蒙医“粘疫”增盛热症模型。预防组于造模前48小时开始灌胃达如奇颗粒混悬液0.2ml/10g(0.60g/kg)每日1次,造模后继续灌胃3次。低剂量组灌胃达如奇颗粒混悬液0.2ml/10g(0.60g/kg);高剂量组灌胃达如奇颗粒混悬液0.2ml/10g(1.20g/kg)每日1次,连续灌胃3次。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蒸馏水(0.2ml/10g)每日1次,连续灌胃3次。于末次灌胃2小时后处死小鼠,取腹腔液,离心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L-l、IL-6、TNF-α含量。②将以上腹腔液离心获得的Mφ,继续培养36小时,离心取上清液,检测IL-l、IL-6、TNF-α含量。方法二:达如奇颗粒对蒙医“粘疫”增盛热症模型Mφ吞噬功能的影响:取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淀粉对照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淀粉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0.2ml/10g;低剂量组灌胃达如奇颗粒混悬液0.2ml/10g(0.60g/kg);高剂量组灌胃达如奇颗粒混悬液0.2ml/10g(1.20g/kg)每日1次,连续灌胃3次。于末次灌胃2小时后淀粉对照组腹腔注射2%淀粉生理盐水0.5ml/只;模型组和达如奇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5 ml/只,含3.0×107个细菌)造蒙医“粘疫”增盛热症模型,24小时后每鼠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悬液1ml,间隔2小时,处死小鼠。计算Mφ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结果:①对蒙医“粘疫”增盛热症模型腹腔液中IL-1、IL-6、TNF-α含量的测定表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IL-1、IL-6、TNF-α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如奇颗粒预防、低剂量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IL-1、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达如奇颗粒预防组与低剂量组比较,IL-1的含量降低有差异(P<0.05);达如奇颗粒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IL-1的含量降低有差异(P<0.05)。②蒙医“粘疫”增盛热症模型Mφ游出数表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Mφ游出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如奇组与模型组比较Mφ游出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对蒙医“粘疫”增盛热症模型Mφ培养上清液中IL-1、IL-6、TNF-α含量的测定表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IL-1、IL-6、TNF-α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如奇颗粒预防、低剂量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④对蒙医“粘疫”增盛热症模型Mφ吞噬功能的测定表明:淀粉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Mφ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达如奇颗粒低剂量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明显提高(P<0.05);达如奇颗粒高剂量组吞噬指数与低剂量组比较有所提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达如奇颗粒祛“粘疫”、调节体素的治疗机理可能与增强Mφ吞噬功能,抑制炎性因子IL-1、IL-6、TNF-α的分泌有关,且对吞噬功能和抑制IL-1的分泌有剂量相关性,而且达如奇颗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期刊2008-04-01)
达如奇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蒙药达如奇颗粒的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将大鼠按基础体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达如奇颗粒高(0.5g/kg)、低剂量组(0.3g/kg)、布洛芬片组(0.02g/kg),共5组。除空白组,其余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10%干酵母悬液10ml/kg致热;给药组分别在致热6、8、10h连续灌胃给药3次,每隔1h测量体温1次,连续观察24h。致热后6h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随机抽取8只,致热后13、24h各组分别随机抽取8只,取血清和下丘脑,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a和下丘脑PGE2含量,绘制平均升温曲线图、计算体温反应指数(TRI6-11)。结果:达如奇颗粒低剂量组致热后10~16h、24h体温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达如奇颗粒高剂量组致热后10~24h体温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致热后7~20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致热后16~24h体温明显低于布洛芬片组。模型组与达如奇颗粒高、低组,布洛芬片组最大升温差值出现在致热后11h,与模型组比较,体温反应指数(TRI6-11)有显着性差异。达如奇颗粒高、低剂量组致热后13h下丘脑PGE2和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于致热后24h,达如奇颗粒高、低剂量组和布洛芬片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空白组,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达如奇颗粒对大鼠干酵母所致发热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作用稳定持久,其解热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下丘脑PGE2和血清TNF-α产生或加速降解而起到解热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达如奇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娜日苏,巴图德力根,韩志强.达如奇颗粒的抗炎作用及对PGE_2、TNF-α含量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
[2].巴图德力根,韩志强,娜日苏,肖玉荣,薛兰.达如奇颗粒解热作用及其对下丘脑PGE_2和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
[3].巴图德力根,韩志强,娜日苏,肖玉荣,薛兰.达如奇颗粒对感染性发热增盛热证的解热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
[4].邵彩云,巴图德力根,韩志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C].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0
[5].韩志强,孙萍,高玉峰,巴图德力根,孙志刚.蒙药达如奇颗粒调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
[6].邵彩云,巴图德力根,韩志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达如奇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J].辽宁中医杂志.2009
[7].孙志刚,巴图德力根,韩志强,孙萍,高玉峰.蒙药达如奇颗粒“祛黏疫调理体素”治疗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8].巴图得力根,韩志强,高玉峰.蒙药达如奇颗粒解热抗炎镇痛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9].巴图德力根,邵彩云,高玉峰,韩志强.正交设计优选蒙药达如奇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0].孙萍.蒙药达如奇颗粒抗炎机理与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炎性介质的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