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五至七世纪中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朝鲜半岛,叁国纷争,东北亚政局,五至七世纪中叶
五至七世纪中叶论文文献综述
金锦子[1](2007)在《五至七世纪中叶朝鲜半岛叁国纷争与东北亚政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五至七世纪中叶的朝鲜半岛叁国纷争为中心,主要考察其发现变化与东北亚政局的相互关系。内容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动态、研究重点和研究视角及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五世纪前后东北亚局势与高句丽的扩张”。东晋时期中国北方处于长期的分裂混乱状态,权力中心的丧失进导致东北亚国际秩序处于无序状态。与此同时,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叁国也在此时获得了长足发展,叁国鼎足而立争雄半岛的序幕由此拉开。高句丽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尤为迅猛。在西方,它利用中国北方的政局混乱,从后燕手中夺取了辽东地区;在南方,高句丽占领了乐浪和带方部分地区,疆域扩展到了汉江流域,与谋求北进的百济发生激烈矛盾。由于高句丽的强大,使新罗改变与百济以往“两国和好,约为兄弟”的友好关系,转而与高句丽结好。高句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广开土王时期不仅压制了百济的北进,还援助新罗驱逐了百济和倭的入侵,使新罗依附于自己,从而确立了在半岛上的霸主地位。第二章为“五世纪中叶朝鲜半岛叁国关系重组与东北亚南北对抗格局的形成”。进入五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出现了整体分裂,局部统一的态势,对整个东北亚的局势和朝鲜半岛叁国外交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转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高句丽、百济、新罗叁国关系也形成了新的格局。高句丽调整其战略,一方面积极稳定与南北朝尤其是与北魏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加快了南进的步伐,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迁都平壤。累世与高句丽为敌的百济为抵御来自高句丽的南进压力,也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试图从外围建立对高句丽的包围圈,同高句丽展开了激烈的外交竞争。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首先在朝鲜半岛内主动改善与新罗的关系,与新罗建立同盟以共同抵制高句丽的南进,同时发展与中国南朝的友好关系;另外百济还试图想说服北魏攻打高句丽,以及欲联合勿吉攻打高句丽。而新罗则为了摆脱高句丽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干涉,到讷祗王时期开始出现了摆脱高句丽控制的倾向。五世纪五十年代左右还与百济结成军事同盟来对抗高句丽。由此,在朝鲜半岛形成了百济与新罗结盟对抗高句丽的局面,在东北亚地区则形成了高句丽主要与中国北朝结好、百济与南朝交往以及中国南北的对峙的局面,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南北对抗的格局并一直延续到六世纪前半期。第叁章为“六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初叁国相持局面的形成与东北亚政局的变迁”。进入六世纪中叶以后,高句丽、百济、新罗叁国国力强弱有所变化。阳原王统治时期,国内由于王权之争而导致政局混乱,外部则面临着北齐和突厥等新兴势力的威胁,高句丽陷入内外交困的困境之中,这种情况迫使高句丽暂缓其南进的步伐,全力应对西北局势的变化,在半岛的争霸斗争中只能处于守势。百济方面,在475年遭受高句丽摧毁国都而迁都熊津的重创之后,经过东城王、武宁王等几代王的统治,到圣王时期出现了中兴面貌,并对高句丽采取了积极的进攻,以图收复汉江流域。但由于盟友新罗的背叛,百济再次受到了其历史发展中的重创。而一直在高句丽和百济两强夹缝中生存的新罗则从智证王、法兴王时期开始整备国家体制,国力不断加强,到真兴王时期大力开拓疆土,从朝鲜半岛东南一隅的小国发展成为地跨朝鲜半岛东南和东部的大国。尤其重要的是,利用高句丽与百济相争的时机,新罗夺取了具有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的汉江流域,对此后新罗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新罗也因此与百济反目,导致了一百多年同盟关系的破裂。由于叁国间的国力消长,叁国转而进入了相持阶段。与此相伴则是叁国都致力于在外交上拓展自己的空间,形成了东北亚的多元外交格局。随着六世纪末中国隋朝的出现和统一,叁国的外交中心都转向了隋朝,其中隋朝与高句丽的矛盾成为东北亚的主要矛盾,百济利用这一时机派兵重开对新罗的进攻,东北亚再次进入战争对峙状态。第四章为“七世纪中后期朝鲜半岛叁国纷争终结与东北亚政治新格局的形成”。进入七世纪以后,新罗与百济的矛盾不断激化,成为朝鲜半岛上的主要矛盾。继隋而兴的唐王朝在高祖和太宗初期基本上保持了对半岛叁国的均衡外交。随着周边局势的稳定,进入四十年代高句丽与唐朝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成为东北亚最主要矛盾,而高句丽的强硬使唐太宗最终发动了对高句丽的征伐。高宗即位初期,唐朝改变对高旬丽的征伐战略,实施消耗其国力的长期战略。五十年代半岛经历了短暂平静,经过新的力量整合,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了以新罗和唐朝为一方,高句丽、百济、倭为一方的两大同盟力量的对抗,半岛叁国纷争演变为一场涉及东北亚各国的国际战争,其结果是百济、高句丽的先后灭亡和倭国势力从朝鲜半岛的退出。这不仅宣告了几个世纪朝鲜半岛叁国纷争的终结,也拉开了东北亚世界新政治格局形成的序幕。随着半岛局势的变化,唐朝与新罗之间潜在的矛盾开始激化,最终导致兵戎相见。由于唐朝受西北局势的影响,不得不对朝鲜半岛采取退守政策,新罗最终实现了对朝鲜半岛大部分的统治,以崭新的国家面貌出现东北亚历史舞台,由此促成了东北亚地区政治新格局的形成。结论部分从叁个方面总结了全文要点。(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7-10-09)
崔山玉[2](2006)在《试论六至七世纪中叶百济与倭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六世纪以前,朝鲜半岛基本上是百济和高句丽两强相争,新罗立国虽久,但力弱不足与争。到六世纪中叶,原本国力孱弱,靠依恃强国以自保的新罗一跃而为半岛强国,全面参入半岛的争霸斗争,使半岛形势为之一变,也使东北亚政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倭国相当于日本弥生文化后期开始到大和(300~593年)时代和飞鸟时代(604~645年)。六、七世纪,倭国经过圣德太子改革和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在成长为封建国家的过程中,倭国不断从中国和朝鲜半岛叁国吸收先进文化。因任那问题而激化的倭罗矛盾,导致了倭国与新罗的紧张对峙。倭国鉴于倭丽关系的改善和结好、倭济关系的传统友谊,而采取联络高句丽和百济,共同打击新罗的政策。与此同时,倭国也尽力协调与隋朝的关系。本文拟以六、七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为背景,探讨在剧变的国际环境中为自存展开的百济与倭的关系及其特点。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要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叙述了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动态、研究视角以及论文的新意。 第二章扼要介绍了六至七世纪中叶百济与倭国的概况,作为文章的铺垫。 第叁章叙述了六至七世纪中叶的两国关系。两国关系分六世纪和七世纪两个时间段来进行说明。六世纪可说是百济向倭国大量传播先进文化的时期。百济在与倭国的联系中派王子为‘质’,并派由国家行政官员和专家组成的大规模的使节团。威德王时期派由官人、五经博士、僧、易博士、唇博士、医博士、采药师、乐人等组成的专门人员前往倭国,并以此为条件,请倭国出军助战,获得军援。经济文化方面的频繁交流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关系,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七世纪又分七世纪初和七世纪中叶来分别进行叙述。七世纪初围(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06-05-30)
宫静[3](1990)在《五至七世纪中叶西域佛教之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西域的概念《辞海》“西域”条解释:“汉以后对于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二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据此,查《汉书·西域传》,该书称西域从孝武帝时始通,约当公元前156-前87年,本来有36国,其后分为50余国,皆在匈奴(今蒙古一带)之西,乌孙(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6000余里,南北1000余里。东则接汉,以玉门关、阳关为限,西则限以葱岭。而到《后汉书·西域传》的分国记载则把葱岭以西的罽宾(今喀布(本文来源于《南亚研究》期刊1990年04期)
五至七世纪中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六世纪以前,朝鲜半岛基本上是百济和高句丽两强相争,新罗立国虽久,但力弱不足与争。到六世纪中叶,原本国力孱弱,靠依恃强国以自保的新罗一跃而为半岛强国,全面参入半岛的争霸斗争,使半岛形势为之一变,也使东北亚政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倭国相当于日本弥生文化后期开始到大和(300~593年)时代和飞鸟时代(604~645年)。六、七世纪,倭国经过圣德太子改革和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在成长为封建国家的过程中,倭国不断从中国和朝鲜半岛叁国吸收先进文化。因任那问题而激化的倭罗矛盾,导致了倭国与新罗的紧张对峙。倭国鉴于倭丽关系的改善和结好、倭济关系的传统友谊,而采取联络高句丽和百济,共同打击新罗的政策。与此同时,倭国也尽力协调与隋朝的关系。本文拟以六、七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为背景,探讨在剧变的国际环境中为自存展开的百济与倭的关系及其特点。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要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叙述了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动态、研究视角以及论文的新意。 第二章扼要介绍了六至七世纪中叶百济与倭国的概况,作为文章的铺垫。 第叁章叙述了六至七世纪中叶的两国关系。两国关系分六世纪和七世纪两个时间段来进行说明。六世纪可说是百济向倭国大量传播先进文化的时期。百济在与倭国的联系中派王子为‘质’,并派由国家行政官员和专家组成的大规模的使节团。威德王时期派由官人、五经博士、僧、易博士、唇博士、医博士、采药师、乐人等组成的专门人员前往倭国,并以此为条件,请倭国出军助战,获得军援。经济文化方面的频繁交流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关系,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七世纪又分七世纪初和七世纪中叶来分别进行叙述。七世纪初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至七世纪中叶论文参考文献
[1].金锦子.五至七世纪中叶朝鲜半岛叁国纷争与东北亚政局[D].延边大学.2007
[2].崔山玉.试论六至七世纪中叶百济与倭关系[D].延边大学.2006
[3].宫静.五至七世纪中叶西域佛教之变迁[J].南亚研究.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