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救援训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震紧急救援,中国国际救援队,训练基地,紧急救援队,应急救援,地震救援,灾害紧急救援,灾害管理,地震应急,北京城区
地震救援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徐姚,赵莉,杨华,孟德轩[1](2019)在《勤学苦练,为废墟下的人带去生的希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倾斜的楼房、裸露的钢筋、折断的水泥板……或许你会以为自己正置身于某个地震灾区现场,事实上,这里是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一处搜救训练场。“别看这些废墟场景不起眼,它却考验着每一名搜救人员与死神赛跑的能力。”基地教官刘卫康告诉,2008年以(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管理报》期刊2019-04-03)
贾群林[2](2019)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十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战略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历史上地震灾害严重,据统计,仅1900—2002年我国就发生5级以上地震3595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835次,7级以上地震125次,8级以上地震10次。这些地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不均匀性,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曾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有2个曾发生6级以上地震,有14个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减灾》期刊2019年02期)
褚鑫杰[3](2018)在《关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地震救援技术虚拟训练系统”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因地震灾害有其自身的特点,且需要救援的地震灾害样本稀少,有针对性的救援训练是保证救援队伍地震救援战斗力的重要支撑。本文探讨了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地震救援技术训练,建立"地震救援技术虚拟训练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救援》期刊2018年04期)
田琳,杨洁[4](2017)在《专业的训练 生动的体验 从“说”到“做”让抗震减灾事半功倍——探访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京西郊的凤凰岭下,坐落着我国建设的第一个综合性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基地自建成以来,依靠丰富的经验技术、过硬的教官队伍、先进的装备设施和前沿的国际救援理念,为国家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专业地震救援队员。同时,作为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宣教的重要平台,基地通过参与式体验互动,生动有效地向社会各界宣传了抗震减灾知识,为提高全社会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初夏时节,本刊(本文来源于《中国减灾》期刊2017年21期)
范乐[5](2017)在《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救援的难点不仅在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强破坏性,还受到城市工程环境和场地使用状态的影响和制约。然而方法性指导和量化数据的缺失,引发了救援效率低下、二次灾害频发和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鉴于地震应急救援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近年来国际上以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作为训练平台,利用高度仿真的灾场场景开展日常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增加救援者的实战操作经验。但由于长期的忽视与基础理论的缺失,以及数据收集与量化研究的技术局限,学术界针对地震救援训练设施的研究还不多见。仿真训练废墟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对城市复杂工程环境的防灾减灾需求,其初衷是为了让救援者熟练掌握地震应急救援的行动流程及技术操作,同时利用高度仿真场景来模拟灾场特征,以接近实战的方式提升训练效果,做到仿真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本研究采用文献整理、卫星图像调研分析、地震模拟等方法,在系统研究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实践的需要的基础上,运用跨学科的方法总结出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废墟的实体形态、坠物场景和实训功能布置的设计策略,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完整准确地探讨了仿真训练废墟的设计问题。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各类文献中关于地震应急救援行动及其技术应用的记录,从地震风险、应急救援理论和灾场行动的特征入手,阐述了仿真训练废墟的功能要求与技术种类。指出了制约设计的四个影响因素:原型建筑用途及特征、建筑结构的倒塌特征、结构坠物的分布特征、安全保障与重复使用。总结了中学教学区的规模与面积指标、功能分区与空间特征、人行流线与活动规律等空间要素。然后,根据中学教学区的空间要素及仿真训练废墟的设计要求,阐述了针对中学教学区的调查与强震模拟实验方案,通过架构中学教学区地震灾损信息模型,界定了仿真训练废墟设计及实训功能所需的综合灾场信息、空间数据信息、模拟实验的设定及相关参数,从场地布局与建筑两个层面整合了综合灾场信息,为后续中学教学区强震模拟实验及相关设计策略的提出打下了基础。再次,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教学楼结构在强震中的破坏与倒塌过程,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对比了不同工况下教学楼结构常见的倒塌特征及其触发机制,对典型教学楼结构倒塌形态及破坏规律的进行了总结,以模拟结果为例提出了提取仿真训练废墟实体形态的方法,并通过废墟结构优化、生存空间与藏人点界定解决了不同倒塌特征下各类废墟结构的稳定性与训练区域划分问题,提出仿真训练废墟的实体形态设计策略。持续输入地震动直至结构完全倒塌以观察各算例结构坠物的产生过程及其对教学区场地的潜在影响,并通过对比不同地震动与平面布局影响下教学楼结构坠物的位移范围及分布状态,总结了教学区结构坠物的典型分布场景及灾场特征,以模拟结果为例阐述了提取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结构坠物场景并进行设计、优化的方法,提出仿真训练废墟的坠物场景设计策略,界定了可满足不同训练要求的坠物场景类型与情景设定思路。最后,根据前两个阶段提取的形态和灾场坠物布置信息,结合地震应急救援行动的流程及技术特征,充分挖掘不同废墟空间与坠物场景的利用潜力,在灾场仿真的基础上安全、可控地实现地震救援的训练目的,并通过一系列技术办法使仿真训练废墟达到功能与空间的完美统一。本文属于建筑学、灾害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开创性地从建筑结构倒塌与结构坠物对场地影响两方面整合了综合地震灾场场景,建构了以往防灾减灾领域较少涉及的建筑——场地两者间的有机关系,拓展了地震救援训练设施的训练维度与仿真程度。同时为地震灾场仿真及训练设施设计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技术解决方法,为我国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设计理论的确立及防震减灾事业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7-09-01)
范乐,孙澄,王燕语[6](2017)在《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结构坠物场景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物倒塌及其坠物伤害是导致地震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1,2])本文从地震结构坠物分布与人员伤病规律的特征出发,阐述了地震应急搜救行动的制约因素和时效性要求。本文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坐落在我国23条地震带城市的264所中学展开调研,总结出中学教学区场地布局的典型形式,通过模拟教学楼结构在强震倒塌过程中结构坠物的典型分布场景及位移范围,针对实验结果提出进行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结构坠物场景设计与优化的方法,并就教学区常见灾场特征提出实训组织的情景设定思路。(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7年16期)
涂致远,曾国彬,庄庆仁,吴碧青[7](2017)在《基于卫勤应急分队构建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训练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军队医院卫勤应急分队为基础,构建模块化、特色化、专业化、快速化的地震医疗救援队伍的训练内容。根据地震各期伤病特点筛选研究应急医疗队适宜技术,制订军队医院地震救援个人及团队训练方案及相应要求,以及不同规模、响应级别的应急分队医疗救援行动计划和模块化编组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卢杰[8](2017)在《爬冰卧雪砺精兵——2017年度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专业培训拉开序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2月20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河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共110名学员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开始了新一年的专业培训。培训以专业救援队伍能力分级测评为主线,以提升现场搜救能力为目标,涵盖"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五位一体的培训课程,瞄准"救援现场实际需要",紧盯国际救援技术前沿,让培训课目更加贴近实战,实现了训练场与救援现场的无缝对接。(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救援》期刊2017年02期)
赵方,刘本帅,曲旻皓[9](2016)在《地震科普教育体验方案制定初探——以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进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已成为一项长期工作,越来越多的以防震减灾科普为目的的教育基地应运而生。为进一步加深受众群体对地震科普知识的理解,提高参观体验的兴趣与乐趣,笔者以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对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参观体验项目,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体设计相应科普宣传及体验方案,从而为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体验方案提供可依据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救援》期刊2016年05期)
赵晶,李建亮,李福海[10](2016)在《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叙述,从基地需求以及技术发展角度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的可行性,阐述了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中虚拟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震应急救援培训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地震救援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历史上地震灾害严重,据统计,仅1900—2002年我国就发生5级以上地震3595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835次,7级以上地震125次,8级以上地震10次。这些地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不均匀性,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曾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有2个曾发生6级以上地震,有14个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救援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1].徐姚,赵莉,杨华,孟德轩.勤学苦练,为废墟下的人带去生的希望[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
[2].贾群林.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十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战略思考[J].城市与减灾.2019
[3].褚鑫杰.关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地震救援技术虚拟训练系统”的几点思考[J].中国应急救援.2018
[4].田琳,杨洁.专业的训练生动的体验从“说”到“做”让抗震减灾事半功倍——探访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J].中国减灾.2017
[5].范乐.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6].范乐,孙澄,王燕语.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结构坠物场景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7
[7].涂致远,曾国彬,庄庆仁,吴碧青.基于卫勤应急分队构建模块化地震医疗救援队训练内容[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
[8].卢杰.爬冰卧雪砺精兵——2017年度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专业培训拉开序幕[J].中国应急救援.2017
[9].赵方,刘本帅,曲旻皓.地震科普教育体验方案制定初探——以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为例[J].中国应急救援.2016
[10].赵晶,李建亮,李福海.虚拟现实技术在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中的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2016
标签:地震紧急救援; 中国国际救援队; 训练基地; 紧急救援队; 应急救援; 地震救援; 灾害紧急救援; 灾害管理; 地震应急; 北京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