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域分析论文-叶光辉,夏立新

跨地域分析论文-叶光辉,夏立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地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研协作,信息检索,信息搜寻,跨地域

跨地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叶光辉,夏立新[1](2019)在《跨地域科研协作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系统调研跨地域科研协作现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跨地域科研协作模式分析框架,以信息搜寻与信息检索融合(IS&R)等为测试主题,构建跨地域科研协作网络;计算无向加权科研协作网络节点中心性,发现各主题研究热点国家、城市和机构;模拟有向加权科研协作网络连接强度,描绘科研协作关系中知识流动方向;识别科研协作过程中节点角色,发掘城市科研协作主流模式;通过QAP分析,测度地理距离对节点间科研协作强度的影响,剖析节点科研实力与节点间科研协作强度的相关关系;借助演化分析,厘清科研协作网络发展历程及节点角色迁移情况。结果显示,上述主题在跨地域科研协作过程中既存在共性的节点分布、网络连接和扩展模式,又表现出一定的学科差异。图5。表11。参考文献23。(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古晓鸽,李建斌,能利萍,温涛,王娜[2](2019)在《特大城市跨地域血液调剂现状与策略分析——以郑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和分析郑州地区血液调剂情况,为进一步评估和完善特大城市血液调剂策略,保障临床血液供应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代血站信息管理系统(SHINOW9.0),查询2013—2017年郑州地区跨地域血液调剂数据情况,对不同年份参与调剂的血站数、调剂血液数量及增幅、各成分血占其发放总量的比例和趋势、ABO血型分布及本地用血医院每床位年均红细胞用血量情况做研究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通过河南全省血站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整合和兼容,血液调剂效率大幅上升。河南省各地参与向郑州市调剂血液的血站数(家)增长了70%(由10增加至17);调剂血液数(袋)增长>13倍(由19 338增加至277 240);调剂血量(U)增幅>11倍(由36 334增加至464 608),其中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调剂血量5年增幅依次为749.9%、1 177.5%、542.8%、13 338.7%,调剂血量较多的成分主要为血浆和红细胞。各地市血站调剂给郑州的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血量占郑州市向临床发出成分血总量(U)的比例分别由2013年的5.0%(14 415/289 057)、7.0%(20 610/294 541.5)、2.7%(759/28 385)、1.7%(550/31 535)增长至2017年的27.9%(122 518.5/439 310.5)、47.3%(263 297.5/556 234)、8.2%(5 154/63 099)、52.2%(73 913/141 656)。通过按需实时调剂,不同年份调剂血液血型有所侧重,但5年间调剂血液量(U)ABO血型构成比分别为A型27.1%(252 400/932 158)、B型32.6%(303 777/932 158)、O型28.9%(269 932/932 158)、AB型11.4%(106 523/932 158),与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型分布基本一致。5年间,郑州市用血医院本地自采血床位年均供(用)血量(U/床)由4.0下降至3.5,在调剂血液的补充下,实际年均供(用)血量(U/床)由4.2升至4.8。结论跨地域血液调剂可补充特大城市临床用血的库存,缩短当地季节性缺血、血液偏型持续时间,从而有效缓解了特大城市常见的临床供(用)血的紧张。(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古晓鸽,李建斌,崔丽霞,能利萍,王娜[3](2018)在《省会郑州跨地域血液调剂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省会郑州血液调剂情况和特征,为改进供血战略方式和促进河南血液事业长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郑州地区血液调剂信息和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河南(除郑州外)17家地市血站,逐步参与了省会血液调剂计划,郑州地区各血液成分供应量均呈大幅度上涨,有效保障了临床血液供应,缓解了本地区采供血矛盾。其中,A、B、O、AB型各型调剂血量总占比分别为27.1%、32.6%、28.9%、11.4%,与本地无偿献血人群血型分布接近。五年间调剂血液总量依次为36 334、57 733、101(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协会第九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期刊2018-11-01)

高梦娜[4](2018)在《我国科技从业者跨地域沟通交流能力的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在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也日益增加,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加大,也对科学技术领域的人才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虽然目前已经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的合作在不断加深,但仍有大部分的合作都以失败结尾,造成这种结果多数是由于文化差异在沟通方面产生了种种问题,高科技从业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足导致了彼此合作的不流畅,从而限制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同时影响了我们科技的进步速度,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的提升,从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增加跨地域沟通能力的培训和实践等多方途径着手,提升能力,培养人才,从而促进我国跨地域的经济技术的交流合作,进而提升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本文来源于《对接京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论文集》期刊2018-06-08)

葛徐[5](2014)在《跨地域发展还是业务多元化——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路径实证研究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计师事务所面临业务多元化或跨地域发展的选择。两种路径对事务所的合伙人激励与合伙文化造成一定冲击,对事务所的业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此对国外学者所做的两项实证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期刊2014年07期)

耿魁[6](2014)在《社会抚养费与跨地域超生联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的是使我国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践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在仍有一部分人存在超生现象,为此他们需要向国家缴纳社会抚养费。由于社会抚养费的征缴存在地区差异,这就为超生者规避高昂的社会抚养费提供了方便。本文就从超生者跨地域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原因入手,对其进行研究,探究其规避高昂抚养费的方式,从而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4年10期)

马戎[7](2013)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变迁与跨地域流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梳理,对近20年来我国人口在125万人以上的17个少数民族的职业结构、未就业人员的原因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专门探讨了维吾尔族和藏族的跨地域流动发展趋势。在这些民族的职业结构比较和近20年里的职业变迁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新疆的维吾尔族,在2000-2010年期间,除了农业劳动者比例和人数显着增加,商业服务业人员比例略有增加之外,其他重要职业的就业比例都在下降。藏族和维吾尔族在1990-2000年期间与全国人口的流动大趋势一样,有一定规模的流动人口自发来到内地和沿海城镇寻求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但在2000-2010年期间,这一跨地域流动趋势明显放缓,甚至在相当一部分省市出现了人数下降的逆转现象。由此可看出维吾尔、藏等民族人口社会结构的大框架,以及"族群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基本发展态势,其发展趋势将会如何影响民族关系及族际交往现状,无疑是中央政府和主流社会必须予以关注的大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孟平生[8](2012)在《跨地域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地域房地产企业异地经营拓展过程中,如何对处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企业实施有效的跨地域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是每一个企业关心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促使中国房地产行业基本上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跨地域人力资源的管理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跨地域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及优化管理的目标和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2年03期)

李秋香[9](2011)在《跨地域信仰圈的形成及其地域文化认同分析——以汉代人神信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汉时期存在着若干跨地域的信仰圈。这些信仰圈以与本地域有关系的历史人物为崇祭对象。本地域的民众通过对该神的献祭、歌舞等仪式活动,实现了相互间的文化认同。汉代人神信仰在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周萍[10](2009)在《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土壤固碳作为《京都协议书》认可的固碳措施之一,对稳定生产力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双赢的积极效应。国际农业土壤固碳研究也一直十分活跃。目前对土壤固碳的容量及库间的分配、转化与稳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认识,并随着现代有机质分析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的固碳机理研究。目前关于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分布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而稻田土壤作为我国特色的耕作土壤,其固碳潜力较大,固碳效应明显,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阐明稻田土壤固碳的机理对于发展增产和减排共赢的稻作农业技术,增强稻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典型稻田土壤为对象,采用典型系统解剖和跨地域统计分析,研究长期试验体系中不同施肥管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团聚体有机碳组分分配的变化,并以活性有机碳组分-颗粒有机碳为代表,解剖稻田土壤有机质积累中有机碳组分的化学稳定机制,以阐明有机碳变化与环境因素、作物生产的关系,揭示有机碳积累中不同组分的转化特点,诠释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中物理保护-化学结合和稳定的作用,充实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探讨有机碳固定的途径和方法,为国家发展可持续稻作农业和固碳减排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颗粒有机碳的积累是指示稻田土壤固碳的敏感性指标以太湖地区黄泥土为例,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下颗粒有机碳(POC)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本体土壤(bulk soil)中TOC和POC的深度分布均符合幂函数方程(Y=aX-b)。不同的施肥处理主要影响耕层土壤的TOC和PO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而并未改变其深度分布格局。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由于有机物质的输入其TOC和POC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另外,太湖地区黄泥土的水稳性团聚体(WSAs)组成以>2 mm和2-0.25 mm粒径为主,施肥下>2 mm粒径的WSAs显着增加,并伴随2-0.25 mm粒径的明显减少。POC主要存在于>2 mm粒径的WSAs中,并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明显减少。>2 mm粒径WSAs中的POC对施肥的响应较为敏感,以化肥与秸秆配施下该粒径的POC积累最为明显。而化肥与猪粪配施则显着增加了2-0.25 mm和0.25-0.053 mm粒径的POC含量。土壤不同层次WSAs中POC的来源不同,在0-5 cm表层可能主要来源于作物生物量的输入,而在5-15 cm土层则可能跟外源有机物的施入有关。二、稻田土壤固碳存在着粗团聚体的物理保护及氧化铁的化学结合机制在本课题组对长期试验下紫泥田、红泥砂田和太湖地区黄泥土团聚体颗粒组SOC及其键合形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跨区域分析探讨稻田土壤固碳的团聚体物理保护和氧化铁化学结合机制。结果表明:直径为2000-200μm的粗团聚体作为新增有机碳的主要载体,随长期不同耕作和施肥的变化最为强烈,其中又以红泥砂田的有机碳(sOC)变化最为明显,说明其良好管理下的有机碳累积效应最为显着。统计分析表明,本体土壤SOC积累量与2000-200μm粗团聚体SOC积累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抛物线方程拟合(R2=0.95,n=8)。长期试验下粗团聚体对新固定有机碳的物理保护可能存在某种饱和机理。计算表明,供试稻田土壤的粗团聚体物理保护在长期试验期内还未达到其饱和限。同时,红泥砂田的粗团聚体保护作用最强,仍然具有明显的固碳潜力.直径为2000-200μm粗团聚体中的钙键合态有机碳(Ca-SOC)和铁铝键合态有机碳(Fe(Al)-SOC)对长期不同耕作和施肥的响应最为敏感,良好的耕作施肥下稻田土壤SOC的积累主要表现为Fe(Al)-SOC的增加。氧化铁铝的含量与SOC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变关系,说明这些土壤发生的无机组成分在有机碳的保护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以红泥砂田粗团聚体中的氧化铁铝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最强。因此,团聚体更新中物理保护的有机碳在细团聚体形成中进一步与氧化铁铝的键合可能是这些稻田土壤有机碳稳定的重要机制。叁、有机质分子结构稳定是稻田土壤颗粒有机碳稳定积累的重要化学稳定机制采用固体交叉极化魔角自旋13C核磁共振(CPMAS 13C-NMR)波谱技术对长期不同施肥下红泥砂田和太湖地区黄泥土POC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稻田土壤固碳的化学稳定机制。结果表明,本体土壤和WSAs中POC的结构组成相似,主要以烷氧C为主,其次为烷基C和芳香C。施肥改变了本体土壤POC各类C原子的相对含量,化肥配施有机肥下烷氧c明显降低,伴随芳香C和酚基C不同程度的增加,使得芳香度和疏水性增强,表明POC的稳定性增强;而单施化肥下烷氧C最高,烷基C和芳香C均最低,导致芳香度和疏水性降低,从而POC的稳定性减弱。施肥还改变了太湖地区黄泥土WSAs中POC不同C原子的相对含量,使得POC对团聚体的稳定性作用发生变化。而红泥砂田WSAs中POC各类C原子的分配并未明显受到施肥的影响。而运用热裂解气相质谱(Pyr-TMAH-GC/MS)技术对太湖地区黄泥土POC的结构特征进行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各施肥处理下POC的热裂解产物主要以脂肪族化合物和木质素类化合物为主。脂肪族化合物主要为C8-C30脂肪酸酯(FAMEs),且大多为偶数碳结构。施肥改变了各裂解产物在本体土壤和WSAs中的分布,从而使得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类化合物对POC稳定性的贡献出现了差异。化肥配施猪粪下木质素类化合物以及微生物源的脂肪族化合物均贡献于本体土壤POC的积累与稳定,而化肥配施秸秆下本体土壤POC的化学稳定性主要归因于高等植物源和微生物源脂肪族化合物的共同贡献。化肥配施有机肥下WSAs中较高的POC主要归因于植物源有机质的分解贡献而非微生物本身。本研究揭示了化肥配施有机肥下POC的疏水性组分在提高其化学抗性和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四、合理的施肥措施促进稻田土壤作物碳同化和与土壤碳固定效应在稻田土壤内部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稻田土壤固碳的土壤-作物系统关系,以太湖地区黄泥土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碳同化及土壤碳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水稻产量有显着影响,尤其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水稻产量显着最高且最为稳定。施肥显着提高了耕层土壤碳密度,固碳速率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显着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固碳速率与作物输入碳+有机肥源碳的总输入量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这提示土壤有机碳积累主要与作物产量有关,而并非依变于有机肥源碳输入。因此,与作物产量直接关联的作物碳输入的增加是提高土壤碳固定的重要途径。肥料N素对水稻碳同化和土壤碳固定的效应均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显着高于单施化肥处理。这揭示化肥配施有机肥是提高与稳定稻田生产力和促进土壤固碳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赢措施。五、外源碳输入贡献于稻田土壤的有效固碳,但因土壤类型而异在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施肥下作物碳同化与土壤碳固定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我国南方4种典型稻田土壤(紫泥田、红泥砂田、太湖地区黄泥土和青紫泥)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土壤有机碳及作物产量的年际数据,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固碳的土壤-作物关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年均固碳量线性依存于年均碳输入增量,施肥措施主要通过增加外源碳输入来促进土壤的有效固碳,单位碳输入增加下以紫泥田和红泥砂田的年均固碳量相对较高。良好施肥下的饱和固碳量以红泥砂田的明显最高,其次为青紫泥。统计分析表明,施肥下不同类型稻田土壤的固碳效率(碳输入增量与土壤固碳的线性关系斜率)主要受到初始有机碳水平的控制,而与黏粒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不同类型稻田土壤的饱和固碳量与游离氧化铁以及降水量之间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可见,稻田土壤中活跃的氧化铁对土壤碳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黏粒并非土壤固碳的控制因子。施肥下稻田土壤的有效固碳还促进了肥料N素的农学效率。气候可能是影响稻田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另一主导因子。六、稻田土壤氧化铁可有效辅助农业固碳减排.在固碳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水稻秸秆、猪粪、污泥和颗粒有机肥,添加氧化铁后分别进行室内好气培养(25℃)和田间填埋矿化(夏季),以探索农业固碳减排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好气培养条件下,氧化铁明显降低了水稻秸秆、猪粪、污泥和颗粒有机肥的C02释放速率,整个培养期间的C02累积释放量分别由未添加氧化铁的10934.45、5426.12、5288.43和794.90 mg C02-C kg-1降低为添加氧化铁的125.47、1535.15、1473.36和498.72 mg C02-C kg-1,以水稻秸秆的效果最为显着。田间填埋条件下,除了颗粒有机肥的有机碳降解速率基本未受氧化铁影响外,其余叁种有机物料在每一取样阶段的有机碳降解速率均受到了氧化铁的有效抑制。填埋90天后,水稻秸秆、猪粪和污泥的有机碳降解速率分别由未添加氧化铁的34.06%、14.91%和19.90%,降低为添加氧化铁的24.25%、9.45%和14.24%,也以水稻秸秆的效果最为明显。可见,无论是室内好气培养还是田间填埋矿化,氧化铁均表现出对有机物料矿化降解的有效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有机碳回持能力。综上所述,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机制主要表现为团聚体物理保护、氧化铁化学结合和分子结构化学稳定的共同作用,从而构成稻田土壤特色的固碳机理。而黏粒保护理论并不足以解释普遍观察到的稻田土壤有机碳快速积累的原因。并且,这种固定的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外源碳输入的贡献,但是这种贡献也因土壤类型和土壤组成分的不同而异,进而影响到稻田土壤固碳的饱和趋势。外源碳输入贡献与稻田土壤内在的有机碳固定机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稻田土壤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提高。今后还需加强对较大区域尺度和气候背景下的有机碳固定机制的研究,以区分不同的固碳机制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相对重要性和相对贡献,并探讨气候在农业土壤固碳中的作用。另外,加强固碳机制基础上固碳技术的开发研究,以寻求快速有效的固碳方法与途径。(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跨地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和分析郑州地区血液调剂情况,为进一步评估和完善特大城市血液调剂策略,保障临床血液供应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代血站信息管理系统(SHINOW9.0),查询2013—2017年郑州地区跨地域血液调剂数据情况,对不同年份参与调剂的血站数、调剂血液数量及增幅、各成分血占其发放总量的比例和趋势、ABO血型分布及本地用血医院每床位年均红细胞用血量情况做研究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通过河南全省血站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整合和兼容,血液调剂效率大幅上升。河南省各地参与向郑州市调剂血液的血站数(家)增长了70%(由10增加至17);调剂血液数(袋)增长>13倍(由19 338增加至277 240);调剂血量(U)增幅>11倍(由36 334增加至464 608),其中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调剂血量5年增幅依次为749.9%、1 177.5%、542.8%、13 338.7%,调剂血量较多的成分主要为血浆和红细胞。各地市血站调剂给郑州的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血量占郑州市向临床发出成分血总量(U)的比例分别由2013年的5.0%(14 415/289 057)、7.0%(20 610/294 541.5)、2.7%(759/28 385)、1.7%(550/31 535)增长至2017年的27.9%(122 518.5/439 310.5)、47.3%(263 297.5/556 234)、8.2%(5 154/63 099)、52.2%(73 913/141 656)。通过按需实时调剂,不同年份调剂血液血型有所侧重,但5年间调剂血液量(U)ABO血型构成比分别为A型27.1%(252 400/932 158)、B型32.6%(303 777/932 158)、O型28.9%(269 932/932 158)、AB型11.4%(106 523/932 158),与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型分布基本一致。5年间,郑州市用血医院本地自采血床位年均供(用)血量(U/床)由4.0下降至3.5,在调剂血液的补充下,实际年均供(用)血量(U/床)由4.2升至4.8。结论跨地域血液调剂可补充特大城市临床用血的库存,缩短当地季节性缺血、血液偏型持续时间,从而有效缓解了特大城市常见的临床供(用)血的紧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地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叶光辉,夏立新.跨地域科研协作模式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

[2].古晓鸽,李建斌,能利萍,温涛,王娜.特大城市跨地域血液调剂现状与策略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中国输血杂志.2019

[3].古晓鸽,李建斌,崔丽霞,能利萍,王娜.省会郑州跨地域血液调剂情况分析[C].中国输血协会第九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2018

[4].高梦娜.我国科技从业者跨地域沟通交流能力的现状分析[C].对接京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论文集.2018

[5].葛徐.跨地域发展还是业务多元化——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路径实证研究的对比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

[6].耿魁.社会抚养费与跨地域超生联系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

[7].马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变迁与跨地域流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初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8].孟平生.跨地域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2

[9].李秋香.跨地域信仰圈的形成及其地域文化认同分析——以汉代人神信仰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周萍.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标签:;  ;  ;  ;  

跨地域分析论文-叶光辉,夏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