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介宾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子语类,“从”字介宾结构,句法语义特点,演变机制
介宾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瑜[1](2013)在《《朱子语类》中的“从”字介宾结构研究——兼论介词“从”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朱子语类》中的"从"字介宾结构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对介词"从"的起源及功能演变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朱子语类》乃至近代汉语时期中,介词"从"的功能比现代汉语丰富复杂,主要有:引介处所、时间、对象和依据,不是单一功能的介词,但《朱子》时期已有定型为引介始发处专用介词的趋势。引介处所的"VP+从+NP(+去/来)"结构带有闽方言特征。"从"在春秋时期由动词语法化成介词,具体演变是:由"跟随"义动词发展出"经由"义动词,再语法化成引介经由处、始发处及所在处等用法的介词,方向和终到处功能由介词"向"功能类推而来;时间功能由空间功能经隐喻机制推衍而来;对象、依据功能来源于起点功能。语义变化、句法变化、认知心理及功能类推是介词"从"演变发展的主要机制。(本文来源于《语言学论丛》期刊2013年01期)
朱丹浩,王东波,谢靖[2](2010)在《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介宾结构自动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条件随机场对介宾结构进行自动识别的研究。为有效地识别介宾结构,基于清华树库统计介宾结构的外部和内部语言学特征。基于条件随机场,结合介宾结构的语言学特征,使用复杂特征模板对无嵌套介宾结构和有嵌套介宾结构进行自动识别。在开放测试中,F值最高分别达到90.29%和89.99%。(本文来源于《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期刊2010年Z1期)
陈榴[3](2009)在《古代汉语介宾结构“于(于)之”消失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周中期之后,古代文献语言中未出现介宾结构"于(于)之",这一现象迄未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从读音切入,揭示了"于(于)之"消失的原因:由于"于(于)之"的发音与表示悲切哀痛的叹词"■""呜呼噫嘻"等相混,故最终遭到弃用。(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潘玉坤[4](2007)在《西周铭文介宾结构补语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周铭文用作补语的介宾结构,介词有"于、用、以、自、在、越、安、至于"8个,其中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是"于",其他介词的适用范围均较窄。介宾补语可以表示处所、凭借、对象、主动者等意义。介宾结构表示时间,几乎都不做补语,而是做状语。当动词宾语和介宾补语同时出现时,主语、谓语中心语、动词宾语、介词宾语之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语义关系;语序上,以动宾在前、介宾在后为常。介宾补语的介词有时省略,省略的介词基本是引入处所、对象的"于",引入凭借的"以"也偶有省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字研究》期刊2007年02期)
蔡象丽[5](2007)在《关于“介宾结构”后置做“补语”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现在所公认的"介宾结构"后置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其存在的两个大问题:一是所谓的"介词"的真实词性问题,二是"介宾结构"后置是否做"补语"的问题。同时,设定介词结构分析的四个标准,并在对存在问题归因的基础上,通过古今汉语差异对比以及汉英、汉韩对比,推演出汉语的意合特点,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焦作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林海燕[6](2004)在《介宾结构前后名词动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词动化是古代汉语常见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在探索名词动化规律时,许多专着和教材都提出了一系列规律、原则、识别方法,甚至概括为几个简单的公式。但几乎无一例外地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本文仅就古汉语中介宾结构前后的名词动化问题,分析了现在通行观点的错误,并指出其错误产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赵惠君[7](2000)在《《左传》与《史记·晋世家》同义介宾结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左传》和《史记·晋世家》同义语料中的介宾结构进行的共时描写、历时比较等考察,揭示介词“于”、“于”在汉代已合流,且以用“于”为常;介词更丰富,由多功能向单一功能转化,使表意更准确具体;表时间、处所的介宾结构由作补语向作状语转化,状语更加丰富。(本文来源于《株洲工学院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史舒薇[8](1996)在《《诗经》介宾结构位置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宾结构的位置几乎在任何一本古汉语语法书中都要提及。通常是说:古汉语介宾结构,既可放在谓语的前面作状语,也可以放在谓语的后面作补语。这些话原则上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某个时期,某部着作、特别是某一具体的介词来说,未免过于笼统。对于各个介词所构成的介宾结构,其位置究竟在何处,完全有必要作具体的分析。本文在对《诗经》的全部介词作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选取了“文言里应用最广的介词,所表示的关系也最繁多”的“于”字进行剖析,并试作一些必要的对比统计,力求从一个方面如实地反映《诗经》介宾结构位置用法的情况。同时,希望通过解剖这只麻雀,为上古汉语介宾结构位置及其后来的发展提供一份翔实的资料,以便更好地揭示汉语史的真面貌。(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6年03期)
马忠建[9](1992)在《西夏语的介词与介宾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夏语是藏缅语族中的一种语言。在描写和研究该语族语言时,“介词”一语使用得较少,经常运用的有关概念为“助词”、“格助词”、“结构助词”、“后置词”等等。本文根据西夏语的特点,把通常被称为“助词”、“格助词”、“结构助词”、“后置词”的虚词中那些用来表示实词间语法联系,反映事物与事物、事物与动作或事物与特征之间各种不同关系的词归为一类,叫作介词,把它们与各类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称作介宾结构,并对目前可以认定的8个介词及它们参与组成的介宾结构的构造和语法功能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初步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民族语文》期刊1992年05期)
赵国林[10](1984)在《小议古汉语中的“动宾介宾”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言文中,有一种已经被现代汉语淘汰的结构——动宾介宾结构。例如(一)以授之于有司。(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二)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1984年03期)
介宾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条件随机场对介宾结构进行自动识别的研究。为有效地识别介宾结构,基于清华树库统计介宾结构的外部和内部语言学特征。基于条件随机场,结合介宾结构的语言学特征,使用复杂特征模板对无嵌套介宾结构和有嵌套介宾结构进行自动识别。在开放测试中,F值最高分别达到90.29%和89.9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宾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子瑜.《朱子语类》中的“从”字介宾结构研究——兼论介词“从”的起源和发展[J].语言学论丛.2013
[2].朱丹浩,王东波,谢靖.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介宾结构自动识别[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
[3].陈榴.古代汉语介宾结构“于(于)之”消失之谜[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潘玉坤.西周铭文介宾结构补语考察[J].中国文字研究.2007
[5].蔡象丽.关于“介宾结构”后置做“补语”的问题[J].焦作大学学报.2007
[6].林海燕.介宾结构前后名词动化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4
[7].赵惠君.《左传》与《史记·晋世家》同义介宾结构比较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
[8].史舒薇.《诗经》介宾结构位置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9].马忠建.西夏语的介词与介宾结构[J].民族语文.1992
[10].赵国林.小议古汉语中的“动宾介宾”结构[J].语文学刊.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