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Au(Ⅲ)-吡啶酰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5'-单磷酸鸟苷的反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邹婷[1](2019)在《基于生物分子的金属配位与原位还原调控合成纳米催化剂》文中指出生物分子如核苷酸、辅酶、多肽等具有富电子的官能团,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金属配位结合并且原位还原金属离子,因而在金属纳米材料的成核生长与性能改善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多种天然核苷酸以及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模板,分别调控合成了单金属Pd和双金属AgPd纳米催化剂,研究了生物分子与金属的结合模式,纳米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以及在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首先,研究分别使用7种核苷酸,包括GTP、GDP、GMP、IMP、AMP、CMP和TMP,作为电子供体和稳定剂制备了高度分散的Pd纳米催化剂。通过FT-IR、DLS、HRTEM和XPS的表征,深入研究了Pd Ⅱ前驱体与7种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核苷酸能够调节核苷酸-Pd配合物的价态和粒径,核苷酸上富电子的氮/氧基团易与Pd Ⅱ前驱体螯合,进一步调节Pd物种的电荷状态,随着[核苷酸]/[Pd Ⅱ]的摩尔比增加,核苷酸-Pd配合物的平均粒径显着降低。核苷酸-Pd配合物的催化性能与核碱基的化学结构以及磷酸基团的数量密切相关,GTP-Pd配合物在Na BH4还原4-硝基苯酚反应中的相对速率常数达到7770 min-1m M-1(25 ℃),核苷酸-Pd配合物亦可应用于Na BH4存在下有机染料的降解反应。其次,研究利用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了AgPd双金属纳米团簇,通过FT-IR、UV-vis、HRTEM和XPS的表征,深入研究了Ag IPdⅡ前驱体与NADPH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Ag I、Pd Ⅱ、Ag I Pd Ⅱ前驱体在NADPH的作用下,均可被还原形成金属纳米团簇。NADPH上嘌呤环上的N原子、烟酰胺上的C=O和磷酸基团易与金属前驱体螯合,对形成的纳米团簇起到保护作用。在NADPH的作用下,Ag I与Pd Ⅱ前驱体摩尔比为1时,得到了粒径约为1.4 nm的AgPd双金属纳米团簇,该纳米团簇表现出协同催化效应。通过调节[Ag I]/[Pd Ⅱ]的比例,NADPH-AgPd([NADPH]/[总金属]=1)在Na BH4还原4-硝基苯酚反应中的相对速率常数可达11430 min-1m M-1(25 ℃)。
王桂美[2](2018)在《近红外方酸染料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荧光成像技术因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灵敏度、能够原位检测,成为现代生物学、化学和现代医学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在近红外(NIR)区域(650-900 nm)具有吸收和发射的荧光探针由于对生物样品具有最小的光损伤,更好的深层组织穿透能力以及可有效减少来自背景生物分子在生命系统中的荧光等优点更加有利于体内生物成像研究。本论文基于近红外方酸染料构建了几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实现了活细胞和斑马鱼体内汞离子的成像检测、对BSA荧光和比色双通道选择性识别、荧光化学传感器及逻辑门的构建以及细胞内ATP的荧光成像检测。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单介绍了近红外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的研究进展,对近红外方酸染料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及在生物传感和成像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利用汞离子的嗜硫性,我们设计合成了硫代方酸染料,同时在方酸染料中心四元环的邻位引入羟基,可作为脱硫反应的驱动力,提高反应的速率和专一性,从而提高检测的选择性。方酸染料在水溶液中发生自聚集以及硫原子的重原子效应有效地降低了背景荧光强度,提高了探针的检测灵敏度。侧链取代基的引入,有助于调节方酸染料的水溶性,提高其抗聚集的能力,同时增进生物相容性。探针具有对汞离子选择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能,成功地应用于活细胞和斑马鱼体内汞离子的成像检测。第三章,基于“聚集-解聚集”机制,设计合成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近红外方酸染料,在PBS缓冲液中,染料处于聚集态,荧光也处于抑制状态,加入BSA后,BSA与染料相互作用,染料解聚集,荧光恢复,同时溶液的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浅蓝色,有效地实现了对BSA荧光和比色双通道选择性识别。SQ-2c BSA用于细胞培养和体外荧光成像研究。该染料具有设计简单、合成方便、生物兼容性好和细胞摄取效率高等优点,在药物设计及运载和蛋白检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四章,构建了基于方酸染料的近红外荧光化学传感器,可用于对铜离子,生物磷酸盐PPi和氨基酸的级联识别。SQ-4与铜离子可逆地形成[SQ-4-Cu2+]配合物,对铜离子显示出高度选择性和灵敏度,用于细胞内Cu2+荧光成像检测。基于[SQ-4-Cu2+]配合物的荧光化学传感平台,通过竞争配位作用,PPi和氨基酸可以从[SQ-4-Cu2+]配合物中竞争螯合Cu2+,恢复SQ-4的光谱信号,可用于这些生物活性物种的级联识别。同时,基于此双功能化学传感系统,成功构建了一个IMPLICATION逻辑门。检测过程直观、快速、检测结果比色可读。第五章,利用苯硼酸和邻二醇之间的反应,设计了带有两个苯硼酸基团的近红外方酸染料(SQ-PBAl-3)。在pH=7.4的PBS缓冲液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SQ-PBA3与CTAB之间由于静电排斥作用,使染料分子之间的聚集状态发生改变,利于苯硼酸基团与ATP分子中的顺式二醇部分的结合。加入ATP后,SQ-PBA3、ATP和CTAB分子之间由于多重静电作用,染料分子从聚集状态转变为解聚集状态,荧光释放从而实现对ATP的检测。该染料设计简单,合成方便,对ATP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成功用于细胞内ATP的检测,进行肿瘤药物敏感性筛选。
郝忆岗[3](2016)在《靶向线粒体PtⅣ配合物设计及抗肿瘤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1965年Rosenberg教授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以顺铂为代表的铂类药物在对于癌症的临床治疗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依然是多种癌症化疗的首选药物。但是该类药物存在毒副作用较大、容易产生耐药性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构建具有新结构和新作用靶点的铂类配合物,可躲避细胞核的修复机制,进而达到克服耐药性的目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在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通过线粒体靶向性治疗,对克服传统药物的耐药性具有较明显的效果。同时结构新颖的PtⅣ抗肿瘤配合物具有水溶性好、毒性低、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非常适合连接线粒体靶向基团。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具有线粒体靶向功能的PtⅣ前药Pt-TPP,该分子平面为顺铂结构,轴向修饰了具有线粒体靶向能力的4-羧丁基三苯基溴化鏻。化合物运用核磁1H、13C、31P、195Pt谱,质谱和HPLC等手段对其的结构和纯度进行了确定。在此基础上对Pt-TPP的体外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电化学实验表明其具有较为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但在其他实验中,Pt-TPP表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性质。例如,质谱跟踪实验发现Pt-TPP的还原速度缓慢。核磁跟踪与圆二色谱实验进一步证明,该配合物即使在10倍还原剂存在下,其与DNA的结合能力依然不强。这些独特的性质将有助于减少配合物在进入线粒体前发生还原,并减弱其与细胞核DNA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细胞实验证明,配合物Pt-TPP具有较强的线粒体靶向能力。同时能够对线粒体的形貌、膜电位以及有氧呼吸功能都产生了非常明显的破坏,并通过导致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由于Pt-TPP作为前药需要先还原才能发挥药效,导致其对肿瘤细胞展现出相对温和的毒活性质。与顺铂相比,Pt-TPP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这一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毒副作用可能较弱。Pt-TPP在细胞周期实验中,展现出明显不同于顺铂的细胞周期阻滞特点,说明该化合物不同于传统铂类药物以细胞核DNA为作用靶点,而可能主要通过对线粒体功能的破坏来导致细胞发生凋亡。以上实验表明,配合物Pt-TPP实现了以线粒体为靶点杀死肿瘤细胞的设计目标,同时表现出了克服传统铂类药物耐药性的潜力,但具体性质有待进一步实验的验证。最后,希望本研究能为克服耐药性的新结构新靶点铂类配合物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唐娇[4](2013)在《无氰金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针对氰化物镀金体系存在的剧毒、高能耗的缺点及无氰镀金体系存在的溶液稳定性差、沉积速率低等缺陷进行研究,找到一种环境友好、低能耗且与金结合能力较好的非氰配体。合成新型的无氰金配合物,使其溶液稳定性、镀层外观性能都能满足现有PCB行业生产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内容包括:(1)无氰金配合物的合成。考察了金的浓度,温度,pH对配合物合成的影响,并探索最佳合成工艺条件。(2)无氰金配合物的表征。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表征,以确定配合物的组成。(3)化学镀金工艺研究。考察金浓度、温度、pH、施镀时间等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并探索最优工艺条件。(4)镀金层的性能检测。分别从镀层厚度、外观、结合力等方面对镀层进行检测。研究结果:(1)采用“选择性还原-络合”方法,改变加料顺序及比例,合成两种无氰金(Ⅰ)配合物,一种为非水溶性配合物,另一种为水溶性配合物。(2)通过元素分析仪测得非水溶性金配合物中C、H、N、S、Au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7.4%、1.62%、12.5%、19.39%、59.75%,理论含量分别为7.25%、1.21%、12.68%、19.34%、59.52%,结合红外、紫外、热重等谱图得到其分子组成为NH4[Au(SCN)2],该配合物熔程为128-134℃,易溶于无水乙醇溶液,微溶于水,在无水乙醇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为5.0×10-4S·m2·mol-1。(3)通过元素分析仪测得水溶性金配合物中C、H、N、S、Au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8.11%、2.31%、15.51%、22.35%、48.03%,理论含量为8.47%、2.35%、16.47%、22.58%、46.35%,结合红外、紫外、热重等谱图得到其分子组成为[Au(tu)2]SCN·H2O,测得其熔程范围约130-135℃,在水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为13×10-4S·m2·mol-1。(4)经过稳定性的测试,两种无氰金(Ⅰ)配合物溶液在避光、低温、酸性条件下保存时间较长。(5)按PCB行业的相关工艺要求,对非水溶性无氰金配合物的化学镀金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的化学镀金工艺条件范围为:pH为2~5、金浓度为1~3g/L、温度为40~60℃、施镀时间为9~12min。研究表明,以NH4[Au(SCN)2]为主体的无氰镀金液体系,不仅从技术角度上满足当今PCB行业对镀金工艺的要求,而且从环保角度上实现了对剧毒化学品的替代,明显减少环境的危害,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环境友好型化工产品。
徐亮[5](2012)在《DNA结构多态性及小分子对其识别与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核酸,生物体系中关键的遗传物质,除了采取众所皆知的双螺旋结构外,还能够形成极其广泛的各式构型。其实这种完全不依靠序列的双螺旋结构是非常地独特的。对于其他结构,它们采取什么构型,有多稳定,则是受到它们序列控制的,尤其是受到其中核苷不同的化学性质决定的。在这些结构中,由富含鸟嘌呤的核酸重复序列形成的四链G-quadruplex结构因为其丰富的折叠方式而具有高度的结构多样性。现在G-quadruplex已经成为了人们广泛研究的一个焦点,因为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这些结构在生物体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鉴于这些G-qaudruplex形成序列广泛分布于人类基因组中控制基因的表达和染色体的维持,它们作为一类重要的靶点为未来提供了新型抗癌药物的发展途径。例如,人体端粒DNA是一种由非编码的具有高度重复序列d(TTAGGG)构成的,它与细胞的年龄和癌症相关。因此,由人体端粒DNA形成G-quadruplex作为一类治疗癌症药物潜在的靶标,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G-quadruplex也广泛的存在于非端粒的基因组中,尤其是位于基因启动子区域,其中G-quadruplex的形成需要与双链的解离同时发生,同样能够通过控制癌基因的转录而作为另一个抗癌的靶标。但是,尽管G-quadruplex DNA被认为在生物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结构是否在活细胞内存在依然缺乏充分的证据,而且它们在细胞生理条件下到底是采取何种构象则完全不清楚。所以,阐明它们在体内的实际结构形态,并进一步通过人工手段监测和控制它们的结构行为对于认识细胞机制和发展药物都是极为关键的,毫无疑问值得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的一个研究焦点是阐明在不同环境中DNA结构的多态性以揭示它们在活细胞内的真实行为。DNA的结构能够被分子拥挤和去水化,这两种会在细胞内发生的效应所影响。之前的研究通常只考虑到DNA结构的稳定状态,而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在分子拥挤环境中,人体端粒DNA形成的G-quadruplex处于缓慢的动态转化过程中。因为细胞内是被许多生物大分子所填充的,我们这里观察到的现象可有可能与人体端粒DNA在活细胞内的行为有一致之处。此外,我们也研究了去水化效应对DNA结构的影响。我们发现,在疏水环境中,DNA的结构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双链DNA变得不稳定而四链DNA则愈加稳定化,并伴随着富含G的DNA双链的解旋行为的巨大不同。这就为我们理解基因转录过程中双链的解离和四链的形成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角度,因为在此过程中,DNA是被包裹在酶所创造的疏水环境中的。本论文的第二个焦点是研究DNA G-quadruplex结构与化学合成的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发展新的基于DNA结构的生物探针和抗癌药物。我们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核钌配合物,它能特异性的识别G-quadruplex结构。荧光实验证明这个钌配合物与G-quadruplex作用时能够发出极强的荧光响应,并与双链结构相比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基于此,G-quadruplex结构能够通过借助这个小分子而实现在体外和体内的肉眼观察。探测G-quadruplex结构对于细胞的增殖,癌症研究和药物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里构筑的探针有希望成为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具。我们还报道了一个简单的吡啶酰胺小分子,由三个吡啶环和四个酰胺键组成。与其他报道的G-quadruplex配体比较,我们发现这个化合物具有两个独特的性质。它一方面能够诱导人体端粒G-quadruplex发生一个动力学缓慢的单分子构型转化行为,而丰富了DNA的结构多态性和提供了新的药物设计的考虑因素。另一方面,它还能控制双链和四链结构的竞争,即使富含G的区域被束缚在长的双链DNA中。现在一般认为基因转录过程中涉及双链的解离,而G-quadruplex的形成则会影响一些癌基因的表达。所以此处,这个吡啶酰胺分子能够在长双链体系中选择性的稳定G-quadruplex结构,意味着它能作为一个强力的配体影响G-quadruplex形成序列涉及的基因转录。总而言之,本论文研究了不同环境中DNA结构的多态性以试图揭示它们在活细胞内的真实行为,还针对DNA G-quadruplex构筑了小分子化合物以期望发展出新的生物探针和抗癌药物。而这些工作都为以后探索人为工具在生物体内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考虑角度和实现途径。
陈世亮,刘峥,刘洁,刘宝玉[6](2011)在《配合物[Ni(BEI)2]·H2O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计算》文中研究指明以Ni(Ac)2.4H2O、乙腈和三乙胺在甲醇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得到标题配合物[Ni(BEI)2].H2 O(BEI:二乙酰亚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方斜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0.740 10(6)nm,b=1.297 91(13)nm,c=1.405 19(16)nm,α=90.00°,β=90.00°,γ=90.00°,V=1.349 8(2)nm3,Z=4,Dc=1.454Mg/m3,F(000)=624;最终偏差因子R1=0.054 8,wR2=0.162 3(对I>2θ(I)的衍射点)和R1=0.081 5,wR2=0.179 1(对所有衍射点)。依据晶体结构数据使用Gaussian 03W程序对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结构单元的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和成键特征,分析了其活性原子并预测了其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基态较稳定,中心镍原子周围的价键属于共价键范畴,电荷布局分析结果与晶体测定结果一致。
陈世亮,刘峥,刘洁,王松梅,王国瑞[7](2011)在《化合物C12H10N4O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2-吡啶甲酰肼为原料在甲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12H10N4O2。通过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1.34782(13)nm,b=1.11699(11)nm,c=0.75678(6)nm,α=90.00°,β=97.7550(10)°,γ=90.00°,V=1.12891(18)nm2,Z=4,Dc=1.425 Mg.m-3,F(000)=504;最终偏差因子R1=0.0492,wR2=0.1249[对I>2θ(I)的衍射点]和R1=0.0659,wR2=0.1352[对所有衍射点]。该化合物分子由N-N键结合形成直线几何构型,分子间由弱的N—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依据晶体结构数据使用程序Guassian 03对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探讨了化合物的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和成键特征,分析了其活性原子,并预测了其稳定性。
薛旭玲[8](2011)在《由吲哚乙酸构筑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吲哚羧酸作为重要的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参与了许多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理作用,并且制备工艺简单,对人畜安全无害,因此这类化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选取吲哚乙酸(IAH)作为配体,采用常规溶液反应法合成了五个新的配合物,[Zn(IA)2phen](1), [Zn(IA)24,4’-bipy]n(2), [Cu(IA)4(DMSO)2](3), [CdI(IA)phen]2(4), [Pb(IA)2]n(CH3OH)(5),对这些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且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其中配合物1是一个具有双重对称的单核结构。配合物2是以4,4’-bipy分子为桥联配体、以吲哚乙酸为端基配体的一维“之”字链状配位聚合物。配合物3是一个以Cu为中心离子的双核结构单元,由四个吲哚乙酸上的氧原子桥联配位,再加上溶剂DMSO中的氧原子形成畸变的四角锥结构。配合物4则是由碘原子桥联起来的Cd的双核结构。配合物5是由配体IA上的羧基氧桥联所形成的Pb的一维链状结构的配合物。我们对五个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以及各种金属离子对这些配合物荧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五个配合物均有较强的荧光性能,而且配合物1,2还对重金属Hg2+离子有着明显的识别作用,Hg2+离子可使配合物1,2的荧光发生猝灭。配合物4对于Pb2+有很好的识别效应,在配合物4的溶液里加入Pb(Ⅱ)后,荧光吸收在600m处产生了新的吸收峰,而其他金属离子没有这种响应。我们也做了配合物5对各种金属离子的响应,其中Hg2+, Mn2+离子的荧光比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强,而Cu2+,Co2+等其他金属离子的荧光则比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弱,并且Ni2+离子的强度降低的最多,几乎猝灭。同时,基于吲哚乙酸类化合物对植物生长的重要调节作用,我们还初步研究了配合物1对水稻种子生物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吲哚乙酸与微量元素形成的配合物在一定浓度情况下可使植物的生物活性显着增强。我们还对配合物3的电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循环伏安法的研究表明该配合物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因此该电极反应过程是可逆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配合物3分解的初始温度为163.8℃,主要的分解区间在163.8℃-550℃,而且在配合物分解的第二阶段伴随明显的放热过程。此外,在配合物单晶的基础上,我们对各配合物的Mulliken电荷分布以及金属原子、配体等在前线分子轨道的轨道占有率等进行了量化计算,对配合物的成键规律及活性部位进行了考察。计算结果表明:在这四个配合物中,参与配位的配体中N原子上有很大的负电荷,是潜在的配位点。合成了两个化合物L1,L2,并探讨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以及不同的金属离子对两个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变化。
王娜,贺新前,林秋月,郝仕油,朱红娟[9](2010)在《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首次合成了四种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L=C16H19N5O2)稀土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值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H3L)(NO3)2].NO3.C l3.3H2O,(Ln=La(Ⅲ),Eu(Ⅲ),Gd(Ⅲ),Ho(Ⅲ))。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配体中两个酰胺基氧和两个吡啶氮分别与稀土离子配位,两个硝酸根均为双齿配体,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8,Ln(Ⅲ)与H3L形成了1∶1的配合物。另外,进一步采用荧光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系列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列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作用模式主要为沟面结合和静电作用。
林秋月,贺新前,王东航,郑菊芳[10](2009)在《N-取代吡啶酰胺与DNA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合成了由N-芳环、氮杂环和脂肪烃取代的5种吡啶酰胺类化合物:N-苯基-吡啶-2-甲酰胺(L1),N-2-氯苯基-吡啶-2-甲酰胺(L2),N-2-硝基苯基-吡啶-2-甲酰胺(L3),N-2-吡啶基-吡啶-2-甲酰胺(L4)和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L5),应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黏度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了5种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研究发现,随着DNA的加入,5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均出现减色效应,且伴随着微弱的红移现象.5种化合物对DNA与溴化乙锭(EB)复合体系的荧光有猝灭作用,测得线性Stern-Volm er常数Ksq分别为1.73(L1),0.92(L2),2.21(L3),1.32(L4)和0.77(L5),表明与DNA作用的增强顺序为:L5,L2,L4,L1,L3.这5种化合物对DNA黏度的影响呈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L1,L2,L3和L4与DNA的作用为插入模式,而L5与DNA的作用可能为沟面结合或者静电作用模式.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显示,5种化合物能对pBR322 DNA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开环构型DNA逐渐增多,超螺旋构型DNA逐渐减少;并且L3还能将切口环型DNA进一步切割成线型DNA.
二、一种新型Au(Ⅲ)-吡啶酰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5'-单磷酸鸟苷的反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Au(Ⅲ)-吡啶酰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5'-单磷酸鸟苷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物分子的金属配位与原位还原调控合成纳米催化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模板引导合成金属纳米团簇 |
1.1.1 核酸 |
1.1.2 蛋白质 |
1.1.3 多肽/氨基酸 |
1.1.4 其他生物模板 |
1.2 核苷酸与金属的相互作用及应用 |
1.2.1 核苷酸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结合模式 |
1.2.2 核苷酸-金属配位聚合物 |
1.2.3 核苷酸调控过渡金属的价态 |
1.2.4 核苷酸提高金属的催化活性 |
1.3 研究工作的提出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所用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以核苷酸为模板调控合成Pd催化剂 |
2.2.2 以NADPH为模板调控合成AgPd双金属催化剂 |
2.2.3 催化加氢还原 |
2.3 仪器与表征 |
2.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4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2.3.5 动态光散射(DLS) |
第3章 核苷酸模板调控合成Pd催化剂 |
3.1 Pd~II与核苷酸的结合模式 |
3.2 核苷酸-Pd配合物的物化性质研究 |
3.2.1 电荷特性 |
3.2.2 粒径分布 |
3.3 核苷酸-Pd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
3.3.1 4-硝基苯酚还原 |
3.3.2 甲基橙还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还原型辅酶II调控合成AgPd双金属催化剂 |
4.1 金属前驱体与NADPH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1 金属前驱体的原位还原 |
4.1.2 金属前驱体与NADPH的结合模式 |
4.2 NADPH-AgPd的物化性质研究 |
4.2.1 粒径分布 |
4.2.2 电荷特性 |
4.3 NADPH-AgPd的催化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5.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近红外方酸染料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近红外染料的研究进展 |
1.1.1 花菁类 |
1.1.2 BODIPY类 |
1.1.3 罗丹明类 |
1.1.4 其他类 |
1.2 方酸染料的研究进展 |
1.2.1 基于聚集-解聚集机制的方酸染料探针 |
1.2.2 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的方酸染料 |
1.2.3 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的方酸染料 |
1.2.4 基于中心亲核试剂进攻的方酸染料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细胞内及活体内Hg~(2+)的荧光成像检测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2 目标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2.2.3 光谱性质研究 |
2.2.4 动态光散射实验(DLS) |
2.2.5 冷冻蚀刻透射电镜(FF-TEM) |
2.2.6 绝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2.2.7 细胞毒性实验 |
2.2.8 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 |
2.2.9 斑马鱼成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方酸染料的自组装体的构建 |
2.3.2 染料在不同乙醇-水体系中对汞离子的光谱响应 |
2.3.3 pH值的影响 |
2.3.4 探针对汞离子的选择性 |
2.3.5 探针对汞离子的检测限 |
2.3.6 探针MTSQ对汞离子响应的机理研究 |
2.3.7 活细胞及斑马鱼体内的汞离子成像研究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聚集-解聚集”模式BSA的荧光检测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和药品 |
3.2.2 方酸染料SQ1-3的合成与表征 |
3.2.3 光谱性质测试 |
3.2.4 动态光散射实验(DLS) |
3.2.5 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染料光谱性质研究 |
3.3.2 染料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态研究 |
3.3.3 染料对BSA的光谱响应 |
3.4 SQ-2与BSA作用机理的研究 |
3.4.1 动态光散射实验(DLS) |
3.4.2 SQ-2与BSA作用位点的研究 |
3.4.3 分子对接研究 |
3.4.4 细胞内对BSA的荧光标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方酸染料对铜离子和磷酸盐的级联识别及逻辑门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2.2 目标化合物SQ-4的合成过程 |
4.2.3 光谱性质研究 |
4.2.4 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SQ-4的合成 |
4.3.2 SQ-4的理化性质和聚集行为 |
4.3.3 SQ-4对铜离子的光谱响应 |
4.3.4 SQ-4与铜离子配位模式研究 |
4.3.5 [SQ-4-Cu~(2+)]荧光传感体系对PPi的识别检测 |
4.3.6 [SQ-4-Cu~(2+)]对氨基酸的光谱响应 |
4.3.7 分子逻辑门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细胞内ATP的荧光成像检测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2.2 方酸染料SQ-PBA的合成与表征 |
5.2.3 光谱性质测试 |
5.2.4 动态光散射实验(DLS) |
5.2.5 场发射电子扫描电子显微镜(FFSEM) |
5.2.6 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表面活性剂对染料光谱性质的影响 |
5.3.2 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对SQ-PBA响应ATP能力的影响 |
5.3.3 方酸染料SQ-PBA3对ATP的光谱响应 |
5.3.4 响应机理探讨 |
5.3.5 细胞内ATP荧光成像检测 |
5.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已授权的发明专利 |
(3)靶向线粒体PtⅣ配合物设计及抗肿瘤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线粒体靶向性抗肿瘤药物 |
1.1.1 线粒体概述 |
1.1.2 线粒体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
1.1.3 常见靶向线粒体的策略 |
1.1.4 线粒体靶向抗肿瘤配合物 |
1.2 铂类抗肿瘤配合物 |
1.2.1 传统Pt~(Ⅱ)配合物的发展现状 |
1.2.2 Pt~(Ⅳ)前药的结构特点 |
1.2.3 进入临床试验的Pt~(Ⅳ)药物 |
1.2.4 功能性Pt~(Ⅳ)配合物的设计 |
本论文研究目标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靶向线粒体Pt~(Ⅳ)配合物的合成及生化反应活性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Pt-TPP的合成与表征 |
2.2.3 Pt-TPP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
2.2.4 与抗坏血酸相互作用试验 |
2.2.5 与谷胱甘肽相互作用试验 |
2.2.6 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与5'-GMP作用试验 |
2.2.7 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t-TPP的合成与表征 |
2.3.2 Pt-TPP的还原电位 |
2.3.3 与抗坏血酸的相互作用 |
2.3.4 与谷胱甘肽的相互作用 |
2.3.5 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与5'-GMP的作用 |
2.3.6 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靶向线粒体Pt~(Ⅳ)配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及作用机理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Pt-TPP的合成及表征 |
3.2.3 细胞内Pt元素分布试验 |
3.2.4 线粒体形貌测试 |
3.2.5 线粒体膜电位测试 |
3.2.6 细胞中线粒体呼吸能力测试 |
3.2.7 分离后线粒体呼吸链蛋白功能测试 |
3.2.8 细胞色素c释放试验 |
3.2.9 体外细胞毒活试验 |
3.2.10 细胞核DNA碎片化试验 |
3.2.11 细胞凋亡试验 |
3.2.12 细胞周期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细胞摄取及靶向线粒体的能力 |
3.3.2 对细胞线粒体形貌的影响 |
3.3.3 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3.4 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的影响 |
3.3.5 对细胞糖酵解功能的影响 |
3.3.6 对线粒体呼吸链中蛋白复合体的影响 |
3.3.7 对胞质中细胞色素c含量的影响 |
3.3.8 Pt-TPP的细胞毒活性 |
3.3.9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10 诱导细胞核DNA碎片化的能力 |
3.3.11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无氰金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金的概况 |
1.1.1 金的理化性质 |
1.1.2 金的配合物 |
1.2 硫氰酸根配合物 |
1.2.1 硫氰酸金(银)配合物 |
1.2.2 硫氰酸铜配合物 |
1.2.3 其他硫氰酸根配合物 |
1.3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1 溶液直接合成法 |
1.3.2 固相合成法 |
1.3.3 电化学法 |
1.3.4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法 |
1.3.5 其它合成方法 |
1.4 配合物的表征 |
1.4.1 元素分析 |
1.4.2 红外光谱 |
1.4.3 紫外光谱 |
1.4.4 热重分析 |
1.4.5 其它表征方法 |
1.5 化学镀金 |
1.5.1 化学镀金的原理 |
1.5.2 化学镀金的特点 |
1.5.3 化学镀金的流程 |
1.5.4 化学镀金后处理 |
1.6 金配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金及金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
1.6.2 金配合物的医药价值研究 |
1.6.3 金-氨基酸配合物的研究 |
1.6.4 金配合物的镀金性能研究 |
1.7 选题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内容 |
2.3 实验路线图 |
2.4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3 非水溶性金配合物的研究 |
3.1 配体的确定 |
3.2 非水溶性金配合物的合成 |
3.2.1 合成原理 |
3.2.2 合成步骤 |
3.2.3 产品的影响因素 |
3.2.4 正交实验 |
3.2.5 小结 |
3.3 非水溶性金配合物的表征 |
3.3.1 元素分析 |
3.3.2 红外光谱 |
3.3.3 紫外光谱 |
3.3.4 热重分析 |
3.3.5 熔点的测定 |
3.3.6 电导率的测定 |
3.3.7 X射线衍射 |
3.3.8 小结 |
3.4 非水溶性金配合物的稳定性 |
3.4.1 存放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
3.4.2 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3.4.3 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3.4.4 小结 |
3.5 非水溶性金配合物的化学镀金性能 |
3.5.1 镀样预处理 |
3.5.2 金浓度的影响 |
3.5.3 操作温度的影响 |
3.5.4 pH的影响 |
3.5.5 施镀时间的影响 |
3.5.6 正交实验 |
3.5.7 小结 |
4 水溶性金配合物的研究 |
4.1 水溶性金配合物的合成 |
4.1.1 合成原理 |
4.1.2 合成步骤 |
4.2 水溶性金配合物的表征 |
4.2.1 元素分析 |
4.2.2 红外光谱 |
4.2.3 紫外光谱 |
4.2.4 热重分析 |
4.2.5 熔点的测定 |
4.2.6 电导率的测定 |
4.2.7 小结 |
4.3 水溶性金配合物的稳定性 |
4.3.1 存放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
4.3.2 温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4.3.3 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4.3.4 小结 |
5 综合对比分析 |
5.1 工艺参数对比 |
5.2 镀层性能对比 |
5.3 环境影响评价对比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DNA结构多态性及小分子对其识别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DNA 的二级结构 |
1.1 DNA 双螺旋结构 |
1.2 DNA 非经典结构 |
2 DNA G-quadruplex 的研究进展 |
2.1 DNA G-quadruplex 的结构 |
2.1.1 DNA G-quadruplex 的热力学平衡态结构 |
2.1.2 DNA G-quadruplex 的动态结构 |
2.1.3 环境对 G-quadruplex 结构的影响 |
2.2 DNA G-quadruplex 的生物学意义 |
2.2.1 DNA G-quadruplex 的生理功能 |
2.2.2 DNA G-quadruplex 的相关蛋白 |
2.2.3 DNA G-quadruplex 与人类疾病 |
2.3 DNA G-quadruplex 的生理存在 |
3 以 G-quadruplex 为靶标的小分子 |
3.1 小分子与 G-quadruplex 作用的物理化学机制 |
3.2 小分子作为药物与 G-quadruplex 的相互作用 |
3.2.1 小分子与端粒区域 G-quadruplex 的作用 |
3.2.2 小分子与基因启动子区域的 G-quadruplex 的作用 |
3.3 小分子作为探针对 G-quadruplex 的结构识别 |
3.3.1 小分子对 G-quadruplex 的特异性识别 |
3.3.2 小分子作为分离 G-quadruplex 的手段 |
第二章 论文总体设计思想与研究目的 |
第三章 DNA 结构多态性的研究 |
1 分子拥挤下端粒 G-quadruplex 动态转化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实验部分 |
1.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1.2.2 实验原理与方法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单个 G-quadruplex 的结构转化 |
1.3.2 G-quadruplex 转化的动力学 |
1.3.3 G-quadruplex 二聚结构的转化 |
1.4 课题小结 |
2 DNA 双链与四链在疏水环境下的竞争 |
2.1 课题的提出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NA 双链与四链在疏水环境下的热力学稳定性 |
2.3.2 DNA 从双链到四链的结构改变 |
2.3.3 长双链 DNA 中四链结构的形成 |
2.4 课题小结 |
第四章 小分子对 DNAG-quadruplex 结构的识别与调控 |
1 双核钌配合物对 G4DNA 的特异性识别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实验部分 |
1.2.1 材料与试剂 |
1.2.2 化合物的合成 |
1.2.3 实验原理与方法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Ru-complex 与 DNA 荧光性质 |
1.3.2 Ru-complex 与 G-quadruplex DNA 作用机理 |
1.3.3 Ru-complex 在细胞内的成像 |
1.4 课题小结 |
2 吡啶酰胺分子诱导端粒 G-quadruplex 的结构转化及控制双链和四链的竞争 |
2.1 课题的提出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化合物的合成 |
2.2.3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y-Am 与 G-quadruplex 的结合能力 |
2.3.2 Py-Am 诱导端粒 G4 的结构转化 |
2.3.3 Py-Am 控制双链和四链的竞争 |
2.4 课题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附件 |
(6)配合物[Ni(BEI)2]·H2O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标题配合物的合成 |
1.3 晶体结构测定 |
1.4 量子化学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晶体结构分析 |
2.2 化合物的光谱性质 |
2.3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 |
2.3.1 结构优化和能量分析 |
2.3.2 前线轨道 |
2.3.3 Wiberg键级 |
2.3.4 电子结构布局分析 |
2.3.5 NBO分析 |
3 结 论 |
(8)由吲哚乙酸构筑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羧酸类配体的配位方式及分类 |
1.2.1 一元羧酸配合物 |
1.2.2 二元羧酸配合物 |
1.2.3 三元以及三元以上羧酸配合物 |
1.3 吲哚羧酸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取得的进展 |
1.4.1 选题意义 |
1.4.2. 取得的进展 |
第二章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仪器和测试方法 |
2.1.2 配合物的合成 |
2.2 结果讨论 |
2.2.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2.2.2 配合物的量化计算 |
第三章 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
3.1 测试仪器 |
3.2 配体及配合物的紫外光谱性能研究 |
3.3 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3.3.1 配合物1,2的荧光光谱 |
3.3.2 配合物3-5的荧光光谱 |
3.4 各种金属离子对配合物荧光的影响 |
3.4.1 金属离子的加入对配合物1,2荧光性能的影响 |
3.4.2 金属离子的加入对配合物3荧光性能的影响 |
3.4.3 金属离子的加入对配合物4荧光性能的影响 |
3.4.4 金属离子的加入对配合物5荧光性能的影响 |
3.5 配合物1,2对植物生理效应的影响 |
3.6 配合物3的电化学性质 |
3.7 配合物3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四章 氨基噻二唑苯甲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3 化合物L1,L2的合成 |
4.4 化合物荧光性质的研究 |
4.4.1 化合物L1,L2荧光性质 |
4.4.2 化合物L1,L2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四、一种新型Au(Ⅲ)-吡啶酰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5'-单磷酸鸟苷的反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物分子的金属配位与原位还原调控合成纳米催化剂[D]. 邹婷. 天津大学, 2019(06)
- [2]近红外方酸染料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研究[D]. 王桂美. 福州大学, 2018(03)
- [3]靶向线粒体PtⅣ配合物设计及抗肿瘤机理[D]. 郝忆岗. 南京大学, 2016(05)
- [4]无氰金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唐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S1)
- [5]DNA结构多态性及小分子对其识别与调控[D]. 徐亮. 武汉大学, 2012(11)
- [6]配合物[Ni(BEI)2]·H2O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计算[J]. 陈世亮,刘峥,刘洁,刘宝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1(04)
- [7]化合物C12H10N4O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J]. 陈世亮,刘峥,刘洁,王松梅,王国瑞.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1(09)
- [8]由吲哚乙酸构筑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能的研究[D]. 薛旭玲. 郑州大学, 2011(04)
- [9]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的研究[J]. 王娜,贺新前,林秋月,郝仕油,朱红娟. 中国稀土学报, 2010(02)
- [10]N-取代吡啶酰胺与DNA作用的研究[J]. 林秋月,贺新前,王东航,郑菊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