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形象论文-季静静

边缘人形象论文-季静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边缘人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缘人,精神追求,《在路上》

边缘人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季静静[1](2019)在《《在路上》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中所描写的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垮掉的一代"的本真精神追求。小说主人公的各种性格特征也一直是文学评论界解读这本小说的热点评论内容。本文独辟蹊径,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边缘人物角色来解读凯鲁亚克这本小说的精神追求。(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2期)

王者羽,张露洋[2](2019)在《严歌苓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严歌苓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生命感悟,去关注这样一批容易被社会所忽略的弱势群体——边缘人,体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试将眼光投向于严歌苓小说中的边缘人群,以期较为全面地分析总结作家笔下的"边缘人"形象,从作者本人独特的生命体验等方面探究严歌苓进行边缘人书写的缘由,进一步探讨其边缘人形象独有的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期刊2019年07期)

李芳慧[3](2019)在《《叶尔特舍夫一家》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曼·先钦是俄罗斯当代作家、评论家。他的作品《叶尔特舍夫一家》中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叶尔特舍夫一家人被迫从都市撤回到乡村逐渐走向边缘的不堪历程,展现了俄罗斯农村在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严重困境和农民的精神创痛。《叶尔特舍夫一家》是一部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着作。目前国内对这部获得高尔基文学奖的着作缺乏一定的关注,所以相关的研究也尚不多见。本文选取作家的长篇小说《叶尔特舍夫一家》,依据社会心理学中的“边缘人”理论,从“边缘人”概念的界定入手,对“边缘人”的叁个特点以及文学作品中边缘人的叁种典型表现形式:等待者,抗争者和沉沦者进行阐释;综合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详细分析小说中的抗争者叶尔特舍夫,等待者瓦连京娜及沉沦者阿尔焦姆叁位“边缘人”的形象;通过分析总结出“边缘人”形成的内在特征、外在环境以及“边缘人”形象塑造的独特手法。最后,本文论述了小说中“边缘人”形象的所带来的社会人文反思及文化启示,以此管窥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文学诉求。本论文主要由叁个部分组成:引言、正文、结论。引言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界定“边缘人”的概念,阐释“边缘人”形象的特点及“边缘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典型表现形式。第二章深入剖析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论述“边缘人”形象形成的内在特征和外在环境。第叁章从“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叁个方面,论述罗曼·先钦“边缘人”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第四章揭示“边缘人”形象所蕴含的人文反思与文化启示。结语部分是对前面章节的总结和概括。(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4)

纪翠萍[4](2019)在《伍绮诗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伍绮诗小说中的"边缘人"不再局限于华裔移民及其后代,其关注的是生存在美国社会中的众多少数群体。另外,伍绮诗小说中的"边缘人"不以融入主流社会和文化为主要目标,而是更愿意坚守自己的"边缘人"身份。这些变化也为同样处于边缘地位的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启示,即华裔美国文学需要从与华裔移民相关的人和事上延伸开来,积极探索超越民族和文化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主题,并且要放弃盲目求同的思路,坚守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禹茹[5](2019)在《浅析《土生子》中别格·托马斯的“边缘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最早提出"边缘人"这一概念,泛指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通过分析《土生子》中别格·托马斯成为"边缘人"的原因,及其作为一个社会"边缘人"不得不构建的自我属性,进一步揭示了"边缘人"这一群体的社会处境及心理特征,为之后的"边缘人"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7期)

张林[6](2019)在《论“江南叁部曲”中的“边缘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格非的力作"江南叁部曲"又被称为"乌托邦叁部曲",他用细致而充满诗意的笔调描写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追梦的心路历程。这些知识分子或执着,或疯癫,或放浪形骸,或消极避世。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追寻理想,无一不具有"边缘人"气质。这些"边缘人"的命运与他们追寻的"乌托邦"理想紧密相关,他们在理想与欲望的泥潭中挣扎,最后成为了岸上的边缘人,以理性的目光审视这一切。本文把这些"边缘人"分为执着追梦的痴狂者,天真无邪的理想者和独守内心的避世者。这些"边缘人"所遭受的精神困境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02期)

马卓[7](2018)在《美国犯罪电影中的都市边缘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犯罪电影可以视作美国最经典、影响力最持久的类型片之一,尽管其源头在欧洲,但是最终将其定格为类型片,并为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同类影片打上美式文化烙印的,依然是美国犯罪片。在美国犯罪片中,都市成为一个重要空间,而都市中的边缘人,也成为重要的,推动剧情发展,或展现主创思索的角色。在人们已经注意到美国犯罪电影在视听语言运用、情节构造等方面的特出之处时,还有必要对这些负载了一定意义的都市边缘人形象给予关注。(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8年12期)

戴佳音[8](2018)在《论迟子建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迟子建,当代文坛风格稳定且作品高产的作家。其作品覆盖了长篇中篇短篇以及散文多种文体,在各个领域都颇有成就。本论文以“边缘人”为线索,通过分析迟子建边缘情结,探讨“边缘人”与迟子建文学创作的微妙关系,并梳理出“边缘人”的形象谱系,展示“边缘人”命运的复杂性和种种生存相,进而体察迟子建内敛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探索其艺术风格。本论文分为叁大部分。前言概述迟子建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边缘人”的概念界定和范围圈画。结语探讨迟子建“边缘人”创作的独特意义。除了前言和结语,本文共分为叁大章节:第一章迟子建“边缘人”创作探源。本章透过成长经历、地缘文化、精神诉求叁方面发掘她与边缘人物间微妙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释边缘人物存在的独特意义。第一节从迟子建边缘情结入手。第二节考察迟子建的精神诉求。迟子建为被忽略、边缘化的群体发声,表现出她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充分尊重,对人性淡漠的伤怀与反思。第二章迟子建小说世界中的“边缘人”形象群。本章围绕“边缘人”形象系列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具体论述。依据人物所处的社会位置和生存境地,结合迟子建大量的文本,对小说中出现的“边缘人”形象群进行谱系的梳理。第叁章“边缘人”创作的艺术手法。本章分析迟子建“边缘人”创作的艺术手法。从准确把握生活细节、人与自然交融的诗意语境、多维度氤氲文本情境叁方面切入,探索迟子建的创作内在机制和规律,以及朴素日常写实与浪漫诗性情致兼具的艺术风格。(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陈孟凡[9](2018)在《白先勇与其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以《台北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先勇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一直是研究其作品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白先勇先生的着作《台北人》为例,通过对《台北人》中各类边缘人形象的分析,更好地体会白先勇对该类形象的塑造,同时进一步理解《台北人》一书中的悲怆与绝望之情(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08期)

黄伟龙[10](2018)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探讨"边缘人"形象塑造与作家个人生活经历及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深刻隐喻。麦氏笔下的"边缘人"既有欲望横流下迷失人性的边缘人,又有亲情疏离下伦理错位的边缘人,亦有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的边缘人,分别代表人性畸变、亲情缺失、身份迷失这叁种特征。"边缘人"形象塑造特征亦关联着作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个人生活经历。(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边缘人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严歌苓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生命感悟,去关注这样一批容易被社会所忽略的弱势群体——边缘人,体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试将眼光投向于严歌苓小说中的边缘人群,以期较为全面地分析总结作家笔下的"边缘人"形象,从作者本人独特的生命体验等方面探究严歌苓进行边缘人书写的缘由,进一步探讨其边缘人形象独有的文学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边缘人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季静静.《在路上》中的“边缘人”形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9

[2].王者羽,张露洋.严歌苓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

[3].李芳慧.《叶尔特舍夫一家》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4].纪翠萍.伍绮诗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书写[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王禹茹.浅析《土生子》中别格·托马斯的“边缘人”形象[J].戏剧之家.2019

[6].张林.论“江南叁部曲”中的“边缘人”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9

[7].马卓.美国犯罪电影中的都市边缘人形象[J].电影文学.2018

[8].戴佳音.论迟子建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D].辽宁师范大学.2018

[9].陈孟凡.白先勇与其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以《台北人》为例[J].北方文学.2018

[10].黄伟龙.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边缘人形象论文-季静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