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中毗邻建筑物的安全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董世豪[1](2020)在《“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许多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传统商业集市转变为城市中心,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位置优越的传统商业街区却陷入了困境,一方面物质环境和商业环境的老化使其吸引力减弱,另一方面街区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却没有被充分发扬和利用。在当今大型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的背景下,具有历史厚度的传统商业街区成为比千篇一律的商场更珍贵的商业空间和文化资源,如何通过对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恰当的更新改造,使其既能够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又能够完好地传承和发扬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昆明市祥云传统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将“有机更新”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空间句法作为技术方法,对祥云街区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更新策略。首先,对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有机更新”理论对于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具有适用性和实践意义。其次对祥云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街区历史发展过程进行重构,提炼出街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同时从街区的物质环境、商业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街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空间句法分析了不同时期的街区与昆明城市的关系以及街区自身空间结构的变化,同时对目前街区的可达性情况,空间差异性情况和立体空间的可视性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街区现状问题和句法分析结论,探讨了祥云传统商业区的有机更新策略。本论文通过对祥云传统商业街区历史沿革和街区现状的研究,总结出街区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烙印和多元文化背景,同时也是昆明城市精神和市民记忆的寄托,相应价值需尽快给予重视和挖掘。随后结合句法分析结论和街区价值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有机更新策略,建立了以物质空间(建筑、街道、公共空间)、商业环境(业态引导、文化产业培育、地下商业开发)、经营管理(开发机制、老旧建筑腾退)三个方面为主体的传统商业街区保护更新框架。
薄宏涛[2](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兰颖立[3](2019)在《基于风环境优化的攀枝花炳一区旧城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建筑平均高度不断突破规划极限,这直接导致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在后续运营中,旧城所能提供的生活条件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基于风环境优化的旧城更新设计研究对于解决这两种大环境下滋生的热岛效应、空气污染、通风不畅、交通拥堵、活动空间不足、绿地稀少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论文以攀枝花市老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以风场组织和优化为切入点,通过对老城现状与风环境实测数据的理性分析及对城市总体规划和炳一区分区规划的准确解读,划定拟拆除区域。然后借助计算机风场模拟技术研究建筑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关系,了解炳一区风环境特征。最后依靠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来达成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地城市组团的风环境优化,并从优化前与优化后各项风环境评价指标的对比中反思优化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次研究利用了Rhino3D建模技术,CFD风环境模拟技术及数据可视化表现技术,并探索了这些技术在城市设计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基于风环境优化的旧城更新设计提供了技术思路。城市设计的目标是改善环境质量,创造安全宜居的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的出发点是合理的功能布局和有品质的生活空间。本次研究意在寻找城市设计中基于风环境优化的空间生成方式,探索旧城更新中风环境优化的有效策略与可行方法,并以计算机风环境模拟技术为依托,理性校核,同时为今后的建筑师在旧城更新设计中将风环境优化纳入考量范围提供范例。
申红田[4](2019)在《触媒视角下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建设进入存量更新的大背景下,大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我国已步入轨道交通全面发展的高峰期,开发潜力巨大。轨道交通对城市建设容量、空间利用模式、交通体系等方面的多维影响,使站点地区的综合开发成为城市更新的新契机。目前我国大城市中心区的站域更新,在理论研究上较为粗放,缺乏适应性,对站域更新的指导性不强,造成对轨道交通的潜在价值利用不足,往往以单一的经济效益为导向;在更新模式上,更重视站点核心影响区的高强度开发,与城市空间的整合不足,且更倾向于物质、空间的改善,忽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多元需求;在更新策略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缺乏精细的、可量化的决策手段,导致项目同质化严重,地域特色缺失。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待构建适合我国的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体系。本文引入“触媒”视角,以文献研究、调研访谈、统计比较、AHP-SWOT为主要研究方法,构建触媒式站域更新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更新实施策略:首先对城市触媒发挥作用的主体及环境——轨道交通站域进行分类研究,对每种类型的站域特征、存在问题、更新现状、更新目标分别进行剖析,是后期制定针对性更新策略的基础。其次,对更新触媒——轨道交通站点进行分析,将其可能带来的触媒因子按照城市更新的需求内涵分为物质性触媒因子、经济性触媒因子、社会文化性触媒因子,明确不同的影响方向。再结合站点的规模,确定各级站点所具备的触媒因子种类及数量。随后,对轨道交通站点作为更新触媒的运作模式进行剖析,指出触媒因子通过触媒介质发挥及扩大影响力,并通过点状激活、线状传导的作用机制引发连锁反应,形成激发、强化、修复、创造等多种触媒效应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触媒视角下的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策略:(1)根据不同站域的更新目标进行差别化的策略引导;(2)引入AHP-SWOT法,构建站域更新中内部环境因子与外部触媒因子的整合筛选方法;(3)优化触媒介质,使触媒因子的传导路径更加通畅;(4)通过分期开发、使用后评价等动态的触媒调整手段,使站域更新的触媒效应保持活力与可持续性。本文是针对轨道交通站域更新前期阶段的基础性研究,旨在通过大量实证性研究,分析得出站点对站域更新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与可持续更新的良性运作模式,提出不同类型的轨交站域更新需求及策略,为站域更新的科学决策和设计引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王婷婷[5](2019)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规划研究 ——以大连市东关街为例》文中认为当前转型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开始进入转型提升阶段。在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固有的城市发展模式还影响并主导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开始突显。面对城市中心区衰败的城市发展困境,如何对不同性质的区域进行城市更新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城市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更新,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更新相比,可能更多元、更典型,并涉及更多参与主体。城市历史地段的更新决策,除能反映城市发展对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认识与重视,还能反应出当前背景下城市更新发展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论文一方面,通过对大连市东关街历史地段进行实践探索,探究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的交织关系,并从中发现问题。首先,大连是我国北方着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历史资源丰富但尚待开发;其次,大连东关街作为城市历史地段、城市中心衰败区、棚户区等多重城市角色面临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在保留决策阶段,大连东关街以其“保留”与“拆除”的争论被舆论推向了高峰,也因此不仅突显了“历史保护”的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当前“城市更新”所面临的问题。过程中,存在依赖房地产市场、更新资金困境、企业化地方政府、精英化更新形式等诸多的当前城市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保留决策困境,从中窥探出“历史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以及相关理念和政策法规体系的欠缺。另一方面,理清当前城市更新发展背景,对城市历史形态的存续进行分析,提出对当前城市历史形态存续规划方面的思考。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更新历史进程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我国当前城市转型发展的背景,理清当前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的真正需求。其次,以应对城市蔓延扩张的新城市主义理论、从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入手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基础,分析城市历史形态存续对城市问题的应对、对传统的继承与对当前城市更新的检讨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分析城市更新中资本的主导、政府管理的失衡、多方参与主体的作用等影响要素对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影响。最后,针对历史地段保护更新所面临的问题,根据对国内外案例的总结分析,有所借鉴和取舍的对我国当前城市历史形态的存续的规划进行探讨,包括:城市历史形态在空间上的存续、多方参与的规划设计、政府长期可持续的“治理”、政策导向与法律体系的欠缺与完善等方面。文末,对文化导向、消费引导的城市更新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历史遗迹的“精神价值”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城市存量空间再开发下的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城市综合整治、城市微更新、城市复兴等城市再开发提供参考。
吴展康[6](2019)在《旧城更新中的“城市双修”策略研究 ——以苏州吴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辉煌历程,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至2018年末,中国城市化率已达59.58%。虽然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我们也应该清楚意识到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存量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如何实现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高城市整体品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是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旧城更新作为存量规划的重要方式,如何解决如老旧城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公服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旧城风貌空间失控、区域内交通拥堵等这些问题,“城市双修”为旧城更新提供了新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指导。“城市双修”即“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于2015年由三亚率先提出并实践,同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存量发展时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利用“城市双修”实现旧城更新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到达深度城市化的要求成为本次研究课题。本文以吴中区旧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旧城更新和“城市双修”的基础理论梳理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旧城更新的现状和国内旧城更新的问题分析,基于前文“城市双修”研究,总结旧城更新在“城市双修”中发展转变和目标定位,从而构建了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两个策略下六个方面的建设和策略实施保障的“双修”框架,最终实现旧城更新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旧城更新中“城市双修”策略,能对今后中国旧城更新发展起到少许有益的启发。
汪平西[7](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谢明阳[8](2019)在《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煤矿废弃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谋求城市的转型和再发展。然而,大量的旧工厂、老建筑和场地在城市更新不断扩大的进程中遭到不断的废弃和闲置。由于历史发展和早期规划的原因,这些被废弃的工业遗址中相当大一部分都地处城市的关键,但是在城市空间重构和经济利益等因素的驱使下采取了不合理的更新方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视角之下对工业遗产进行合理的保护和有效的再利用,是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煤矿废弃地所遗留的工业遗产,怎样在保护其价值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整体空间风貌重塑、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人居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发力点和刺激点,也已经成为资源开采型城市的更新中所必须要面对的挑战。本次研究是针对城市更新背景下煤矿废弃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从国内外城市更新以及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理论切入,并通过对成功实践案例的研究,总结了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两者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工业遗产再利用对于城市更新和再发展的影响,梳理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措施和再开发利用方式。在具体研究对象方面,以平顶山市为例,通过分析平顶山当前城市更新进程、空间格局演变以及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现状,对平顶山部分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进行评判,力求发掘当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着力点。此外,还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式来搜集不同社会部类的相关数据,尤其是了解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对于城市更新和工业遗产的不同态度与诉求,并且适当地提出了关于平顶山市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可行性措施和对策。
林冬娜[9](2019)在《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历史公共空间是城市历史文脉和活力的核心载体。历史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其空间演变的历程清晰体现了城市社会人文经济环境演变的历史脉络。作为城市特色的基础,历史公共空间是表达城市意象的重要系统,是城市场所精神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历史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的提升对城市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强化市民归属感和社区纽带、阶层融合、社会包容等均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许多历史城镇风貌损毁已成事实,对历史城镇做全面性或复原式的保护已经不切实际,历史保护工作应抓住核心重点——历史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整体性保护更新留存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修补。本文明晰了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理念发展的历程;研究了公共空间形态分析的整体性架构,阐述了成因分析、描述性分析和诠释性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提出公共空间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并指出公共空间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场所塑造的设计方向。揭阳古城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水乡城镇,古城的历史公共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目前规划和建筑学界对揭阳古城城建史和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研究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动因和公共空间要素的形态演变过程,提炼出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的典型特征。文中运用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等方法解析了揭阳古城各历史时期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系构成和地方民俗文化等,概述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揭阳各历史阶段公共空间建设上的成就和变化。文章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成因做出总结,政治成因分析了权力和礼制对揭阳古城的城池格局和威权建筑布局的影响;文化成因分析了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对揭阳古城的精神空间(庙宇、宗祠)布局、街区肌理、城市选址、民居聚落空间的影响;经济成因分析了商贸文化对城市集市、街道格局发展的影响。文章运用了城市形态分析、类型学、环境和行为心理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风水格局、城防空间、水系空间、街巷空间、公建空间、街区空间、园林空间等七个方面研究揭阳古城的公共空间,分析各朝代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对揭阳古城各历史公共空间形成历时性的意象。文章归纳了揭阳古城传统环境风水格局的“二水会龙葫芦地”;城池格局的“五门三关内外城”;水系空间的“三窖百桥三吴景”;街道空间的“四纵四横鱼骨形”;公建空间的“周坛边庙中衙署”;街区空间的“从厝群落形有机”的特点。文章通过研究新加坡、丹麦、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等国家和机构在公共空间保护上的实践,从整体保育、渐进式保护、活力激发、人性智慧和新型公众参与等角度阐述国际公共空间保护更新上的成功经验和重要趋势,并对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提炼以形成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启示。最后,基于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历史形态特征和国内外理论实践的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和策略,包括:1)整体保育策略,2)渐进更新策略,3)人性活力策略。整体保育策略是从宏观和战略的视角确定公共空间的价值构成并规划其完整的空间保护架构,渐进更新策略是将公共空间保护化整为零再由零及整的分步实施策略,人性活力策略则是对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场所精神表达、经济活力激发、社会功能完善等的从人本主义出发的技术手段和理念。
石峰[10](2018)在《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开发的背景下,近几年一些大城市的开发区出现了一个突出的新现象即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简称工转研)。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当前中国开发区的工转研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形成?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现象研究、理论研究与分层论证、案例研究三个部分,首先进行对工转研现象的特征、动力、模式的研究并从中发现土地制度的关键作用,然后从制度视角构建对工转研现象的理论解释,接下来从法律、政策和规划三个制度层级分别研究和论证制度对工业空间转型的影响,最后进行一个完整的案例研究。第1章是导入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第2章描述开发区工转研的概况和过程,归纳工转研现象的三个特征:从2013年开始地方政府频繁出台相关政策,在一些开发区的规划中集中成片转型,已经开展的工转研项目大多是由原土地使用权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区方面对工转研进行主体动力分析,工转研按照主要动力来源和博弈关系分为企业主动型、政府主动型、双向互动型三种基本模式,在模式研究中发现了制度性因素的关键作用。第3章在事实归纳和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从制度视角对工转研现象乃至工业空间转型进行理论解释。工业空间转型的四个主体为了获得潜在利润和满足偏好,通过博弈变革了制度(合约、规划、政策、法律),四个层级的制度变迁共同实现产权界定、市场交易、交易成本、利益分配、约定项目的制度功能,制度变迁通过制度功能导控工业空间如何转型。第4-6章分别从法律、政策、规划三个层级研究制度变迁对工转研的影响作用。第4章从法律层级回顾增量开发中的关键制度变革,论证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市场制度的变迁塑造了存量工业空间,指出存量开发需要法律层级的制度供给,特别是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第5章政策层级的制度变迁研究表明三次工业空间转型的制度供给主要是政策,工转研的地方政策框架包括前提条件、土地发展权、限制条件、地价及分配、市场交易5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政策变化对应和实现了制度的功能;地方政策对空间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6章分析土地制度和地方政策对规划转型的影响,规划对工转研的导控表现在地块层面实现制度功能、片区层面进行空间功能重组和空间形态重构,存量规划变革的方向在于控规改革、制度设计和体系构建三个方面。第7章对南京工转研案例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抓住在当前工转研实践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地方政策和规划两个制度层级,剖析政策和规划如何导控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第8章是导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预判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工转研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对地方探索实践的策略建议。当前开发区工转研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地方政府试图用政策和规划引导原企业和社会资本进行工转研,双方的多轮博弈变革了制度,制度变迁通过实现土地产权的界定和交易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制度功能,引导和控制工业空间向科技研发空间转型。存量开发目前主要依靠政策和规划层级的制度供给,需要法律层级的制度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发展权制度、土地二级市场制度。从增量开发到存量开发要求规划转型,需要存量规划与政策结合进行制度设计和变革。全文约16万字。
二、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中毗邻建筑物的安全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中毗邻建筑物的安全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历史街区与传统商业区相关概念的辨析 |
1.2.2 “有机更新”的概念 |
1.2.3 “空间句法”的概念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历史街区相关研究与更新实践分析 |
2.1 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发展历程 |
2.1.2 国内外传统商业街区保护更新研究概况 |
2.2 “有机更新”理论相关研究综述与分析 |
2.2.1 “有机更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2 “有机更新”理论的既往研究 |
2.2.3 “有机更新”理论在祥云街区中的应用意义和实践困境 |
2.3 典型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
2.3.1 国外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
2.3.2 国内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
2.3.3 更新案例的分析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历史沿革与街区现状分析 |
3.1 祥云街区历史发展脉络 |
3.1.1 雏形——南门外的商业聚集地 |
3.1.2 机遇——昆明开埠区的核心地段 |
3.1.3 顶峰——抗战时期的商业中心 |
3.1.4 转型——改革开放初期的“金三角” |
3.1.5 衰落——如今城市中心的“洼地” |
3.2 街区现状调研与分析 |
3.2.1 街区概况 |
3.2.2 街区物质环境分析 |
3.2.3 街区商业环境分析 |
3.2.4 街区人文环境分析 |
3.3 祥云街区历史特色与遗产要素分析 |
3.3.1 祥云街区历史特色 |
3.3.2 街区遗产要素分析 |
3.4 街区现状问题分析 |
3.4.1 地块内部衰败,与街区商业价值不符 |
3.4.2 历史建筑老化 |
3.4.3 空间环境杂乱,影响商业活力 |
3.4.4 缺乏对地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空间特征句法分析 |
4.1 空间句法的概念与量化方法 |
4.1.1 空间句法分析的概念与应用意义 |
4.1.2 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方法 |
4.2 不同时期街区空间形态的句法分析 |
4.2.1 历史城区层面的分析 |
4.2.2 街区层面的分析 |
4.3 街区现状空间形态的句法分析 |
4.3.1 街道可达性分析 |
4.3.2 街道空间差异性分析 |
4.3.3 街道空间可视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
5.1 街区发展定位与保护更新原则 |
5.1.1 街区发展定位 |
5.1.2 街区保护更新原则 |
5.2 街区物质空间的保护与更新 |
5.2.1 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
5.2.2 道路空间格局的更新 |
5.2.3 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营造 |
5.2.4 更新方案的句法验证 |
5.3 街区商业环境的保护与更新 |
5.3.1 商业业态的引导 |
5.3.2 培育文化产业 |
5.3.3 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
5.4 街区开发管理与公共政策 |
5.4.1 街区更新开发管理机制 |
5.4.2 公共政策制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街区文化特色及价值 |
6.1.2 句法分析结论 |
6.1.3 街区“有机更新”策略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3)基于风环境优化的攀枝花炳一区旧城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相关学科背景 |
1.2 研究范围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城市风环境 |
1.3.2 气候适应性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关于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
1.4.2 关于城市风环境的研究 |
1.4.3 关于旧城更新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研究目标与框架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攀枝花炳一区环境特征及发展概况 |
2.1 攀枝花炳一区现状概述 |
2.1.1 攀枝花城市简介 |
2.1.2 攀枝花市炳一区气候特征 |
2.1.3 攀枝花市炳一区社会环境 |
2.1.4 攀枝花市炳一区生态环境 |
2.2 攀枝花城市总体规划及炳一区分区规划 |
2.2.1 攀枝花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 |
2.2.2 炳一区在新的总体规划中承担的职能 |
2.2.3 炳一区分区规划的要求及目标 |
2.2.4 炳一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2.3 炳一区规划发展的总结 |
2.3.1 多拆少建与拆而不建 |
2.3.2 选择保留与重点打造 |
2.3.3 用地性质调整与业态提升 |
2.4 炳一区现状调研及风环境实测 |
2.4.1 测量工具 |
2.4.2 观测说明 |
2.4.3 街区路网及风环境实测 |
2.4.4 高、多、底层建筑分布与典型组团风环境实测 |
2.4.5 炳一区建筑质量与布局 |
2.4.6 红砖房的分布与实况 |
2.4.7 拟拆地块的划分 |
第3章 CFD风环境模拟及城市风环境评价 |
3.1 城市风环境的评价标准 |
3.1.1 国内外常用的风环境评价标准 |
3.1.2 论文选取的评价标准和相关指标 |
3.2 CFD风、热环境模拟过程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网格的划分 |
3.2.3 边界条件的设定及物理模型的选取 |
3.2.4 模拟结果的生成与可视化处理 |
3.3 CFD风环境模拟结果的分析 |
3.3.1 炳一区街区单元划分 |
3.3.2 炳一区人行高度处风环境评价 |
3.3.3 炳一区风速离散度评价 |
3.3.4 炳一区静风区面积比评价 |
3.3.5 炳一区强风区面积比评价 |
3.4 模拟结果与实测的对比 |
3.4.1 街区路网平均风速对比 |
3.4.2 建筑组团平均风速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3.5.1 风渗透性差 |
3.5.2 街道空间与风环境耦合关系差 |
第4章 炳一区城市风环境与空间形态耦合分析 |
4.1 炳一区建筑空间形态单元的划分 |
4.1.1 按容积率进行高、中、低强度分级 |
4.1.2 按建筑空间形态划分 |
4.2 炳一区高强度建筑或建筑群风环境分析 |
4.2.1 攀枝花大道无围合独立高层建筑 |
4.2.2 核心商业区无围合点式高层建筑群 |
4.2.3 高强度半围合高层建筑群 |
4.2.4 人民街西段围合式高层建筑群 |
4.2.5 总结 |
4.3 炳一区中强度建筑或建筑群风环境分析 |
4.3.1 泉福路无围合中高层组合建筑群 |
4.3.2 花城街半围合中高层或多层组合建筑群 |
4.3.3 人民街东段围合式高层及其他组合建筑群 |
4.3.4 总结 |
4.4 炳一区低强度建筑群风环境分析 |
4.4.1 竹园巷社区围合式多层及其他组合建筑群 |
4.4.2 半围合多层“红砖房”建筑群 |
4.4.3 西南片区半围合低层建筑群 |
4.4.4 总结 |
第5章 基于风环境优化的炳一区旧城更新设计 |
5.1 针对拆除片区进行宏观层面的风环境优化 |
5.1.1 营建城市通风廊道 |
5.1.2 控制街道走向 |
5.1.3 城市开敞空间的设计 |
5.2 针对拆除片区进行中观层面的风环境优化 |
5.2.1 控制建筑形态 |
5.2.2 合理选择布局方式 |
5.3 针对保留区进行微观层面的城市风环境优化 |
5.3.1 适当增加水体 |
5.3.2 巧妙搭配植被 |
5.3.3 提高引风口效率 |
5.3.4 合理安排景观的竖向通风 |
5.4 针对红砖房改造区进行风环境优化 |
5.4.1 控制建筑形态与业态提升相结合 |
5.4.2 巧妙设置引风口与城市肌理保护相结合 |
5.4.3 景观优化与场所精神保留相结合 |
第6章 更新设计概念方案的风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6.1 概念方案的城市风环境评价 |
6.1.1 改造后各单元区划分 |
6.1.2 改造后人行高度处风环境评价 |
6.1.3 改造后风离散度评价 |
6.1.4 改造后静风区面积比评价 |
6.1.5 改造后强风区面积比评价 |
6.2 优化前后拟拆地块风环境的对比 |
6.2.1 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地块改造前后风环境对比 |
6.2.2 民安巷地块改造前后风环境对比 |
6.2.3 榕树街地块改造前后风环境对比 |
6.2.4 攀枝花小学地块改造前后风环境对比 |
6.3 优化前后城市风环境的对比 |
6.3.1 城市主干道风环境对比 |
6.3.2 城市广场风环境对比 |
6.3.3 建筑组团内部风环境对比 |
6.3.4 滨水区风环境对比 |
6.3.5 绿地公园风环境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风环境优化策略在山地城市更新设计中的可操作性 |
7.1.1 宏观层面优化策略的可操作性 |
7.1.2 中观层面优化策略的可操作性 |
7.1.3 微观层面优化策略的可操作性 |
7.2 研究的的优点和不足 |
7.3 城市风环境优化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触媒视角下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由增量向存量的转变 |
1.1.2 大城市中心区更新内涵的转型 |
1.1.3 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界定 |
1.4.1 相关概念解析 |
1.4.2 研究范畴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触媒理论及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相关理论综述 |
2.1 大城市中心区的更新研究现状 |
2.1.1 相关基础理论 |
2.1.2 典型问题研究 |
2.1.3 小结 |
2.2 轨交站域的开发研究现状 |
2.2.1 轨交站域开发建设历程 |
2.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3 典型问题研究 |
2.2.4 小结 |
2.3 城市触媒理论研究现状 |
2.3.1 相关基础理论 |
2.3.2 典型问题研究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大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更新模式比较及触媒理论的引入 |
3.1 国外大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更新模式 |
3.1.1 以土地开发为主导的增量更新 |
3.1.2 以交通拓展为主导的区域重整 |
3.1.3 并行叠加的渐进发展 |
3.2 我国大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更新模式 |
3.2.1 增量提质的区域再生 |
3.2.2 上盖物业的一体化开发 |
3.2.3 公私联合的发展 |
3.3 比较分析我国大城市中心区轨交站域更新问题 |
3.3.1 策略层面 |
3.3.2 设计层面 |
3.3.3 管理层面 |
3.4 现时我国大城市中心区更新诉求 |
3.4.1 多维及动态的规划理论 |
3.4.2 长远及全局性的更新目标 |
3.4.3 完善及可控的技术体系 |
3.4.4 精细及差异化的更新策略 |
3.5 触媒视角的引入 |
3.5.1 轨道交通的触媒特质 |
3.5.2 轨交站域触媒式更新的核心要点 |
3.5.3 轨交站域触媒式更新的结构体系 |
3.5.4 轨交站域触媒式更新的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轨道交通站域更新主体解析 |
4.1 中心商务型站域 |
4.1.1 站域特征 |
4.1.2 存在问题 |
4.1.3 更新现状 |
4.1.4 更新目标 |
4.2 居住生活型站域 |
4.2.1 站域特征 |
4.2.2 存在问题 |
4.2.3 更新现状 |
4.2.4 更新目标 |
4.3 历史文化型站域 |
4.3.1 站域特征 |
4.3.2 存在问题 |
4.3.3 更新现状 |
4.3.4 更新目标 |
4.4 交通枢纽型站域 |
4.4.1 站域特征 |
4.4.2 存在问题 |
4.4.3 更新现状 |
4.4.4 更新目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轨道交通站点带来的更新触媒因子解析 |
5.1 轨道交通站点带来的更新触媒因子分类 |
5.1.1 物质性触媒因子 |
5.1.2 经济性触媒因子 |
5.1.3 社会性触媒因子 |
5.2 轨道交通站点的更新触媒分级 |
5.2.1 城市中心级触媒(A级) |
5.2.2 片区中心级触媒(B级) |
5.2.3 普通级触媒(C级)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轨道交通站点在站域更新中的触媒运作模式解析 |
6.1 轨道交通站点的更新触媒介质 |
6.1.1 物质介质 |
6.1.2 经济介质 |
6.1.3 社会介质 |
6.2 触媒作用机制 |
6.2.1 点状激活 |
6.2.2 线状传导 |
6.3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更新的触媒效应分析 |
6.3.1 激发效应——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要素 |
6.3.2 强化效应——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功能及形态 |
6.3.3 修复效应——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结构 |
6.3.4 创造效应——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氛围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轨道交通站域的触媒式更新策略 |
7.1 差别化的更新策略引导 |
7.1.1 更新侧重点的差异 |
7.1.2 连锁反应的类型选择 |
7.1.3 详细的设计政策工具 |
7.2 基于AHP-SWOT法的站点更新触媒因子及策略选择 |
7.2.1 引入AHP-SWOT法 |
7.2.2 梳理更新主体背景,明确优势与劣势 |
7.2.3 根据站点级别,筛选触媒因子 |
7.2.4 构建分析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7.2.5 制定评估对策 |
7.2.6 以天津市和平路站点为例 |
7.3 更新触媒介质的优化 |
7.3.1 物质介质的优化 |
7.3.2 经济介质的优化 |
7.3.3 社会介质的优化 |
7.4 动态的更新触媒调整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的局限性 |
8.3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天津市中心区4种轨道交通站域分类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规划研究 ——以大连市东关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 |
1.1.2 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城市遗产赤字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形态 |
1.2.2 历史文化资源 |
1.2.3 城市更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案例信息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相关发展与研究综述 |
2.1 国外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的发展 |
2.1.1 战后欧洲城市更新的发展 |
2.1.2 国外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
2.2 国内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发展 |
2.2.1 建国后的城市更新发展 |
2.2.2 1945年之后对城市历史形态的保护与发展 |
2.3 研究综述及本文研究方向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本文研究方向 |
第3章 发展背景与理论总结 |
3.1 当前“转型发展”的内涵 |
3.1.1 城市存量空间的再开发 |
3.1.2 城市品质和内生动力的提升 |
3.1.3 建立城市内部经济增长动力的需求 |
3.2 转型发展与城市历史形态存续 |
3.2.1 城市历史资源的再开发推动转型发展 |
3.2.2 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历史形态存续面临困境 |
3.3 理论总结 |
3.3.1 战后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的演变 |
3.3.2 新城市主义理论——应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 |
3.3.3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城市建设 |
3.4 “转型发展”与理论总结 |
第4章 国内外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案例分析 |
4.1 国内外城市历史地段更新开发 |
4.1.1 波茨坦广场区域的重建——出于政治和商业方面考虑 |
4.1.2 成都远洋太古里——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
4.1.3 上海新天地——政企合作 |
4.1.4 信义会馆开发改造项目——原业主和商业运营商合作主导 |
4.2 案例总结 |
第5章 大连市东关街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实践 |
5.1 大连东关街概述 |
5.1.1 城市的历史资源 |
5.1.2 保留决策过程概述 |
5.2 大连东关街保留决策影响分析 |
5.2.1 面临棚户区改造 |
5.2.2 更新困境 |
5.2.3 历史建筑、街区保护与文物保护 |
5.2.4 整体的保护性开发 |
5.3 大连城市发展相关分析 |
5.3.1 城市商业环境与历史资源的保护开发 |
5.3.2 城市发展动力提升面临“人才紧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历史形态存续分析与规划探讨 |
6.1 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价值与意义 |
6.1.1 解决城市问题,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
6.1.2 回归传统与对当前城市更新发展的检讨 |
6.2 对影响城市历史形态存续要素的分析 |
6.2.1 市场与经济要素 |
6.2.2 政府的角色 |
6.2.3 专家学者、规划设计团队 |
6.2.4 居民、社会组织、公共舆论等的角色参与 |
6.3 对城市历史形态存续规划的探讨 |
6.3.1 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 |
6.3.2 空间上的存续 |
6.3.3 多方参与的规划设计 |
6.3.4 政府“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的转变 |
6.3.5 长期可持续的街区经营与空间治理 |
6.3.6 政策导向与法律体系的欠缺与完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对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思考与研究展望 |
7.1 对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思考 |
7.1.1 文化导向的城市历史形态保护更新 |
7.1.2 消费引导的城市历史形态保护更新 |
7.1.3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对历史遗迹中“精神价值”的认识 |
7.2 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结论 |
7.2.2 研究不足 |
7.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旧城更新中的“城市双修”策略研究 ——以苏州吴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深度城市化是城市化后半程的主要目标 |
1.1.2 旧城更新是城市存量发展的主要方式 |
1.1.3 “城市双修”是推进深度城市化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旧城更新和“城市双修” |
2.1 基本概念解析 |
2.1.1 旧城更新 |
2.1.2 城市双修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旧城更新相关研究 |
2.2.2 国内旧城更新相关研究 |
2.2.3 “城市双修”相关研究 |
2.3 “城市双修”案例研究 |
2.3.1 海南三亚城市双修 |
2.3.2 贵州安顺城市双修 |
第三章 国内旧城更新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国内旧城更新现状 |
3.1.1 旧城更新类型 |
3.1.2 旧城更新方式 |
3.1.3 旧城更新机制 |
3.2 国内旧城更新问题 |
3.2.1 规划建设缺乏整体思考 |
3.2.2 制定目标缺少综合考虑 |
3.2.3 更新方式过于单调粗糙 |
3.2.4 公众参与机制薄弱缺失 |
3.3 “城市双修”背景下旧城更新的发展转变 |
3.3.1 更新方法 |
3.3.2 更新目标 |
3.3.3 参与机制 |
3.4 “城市双修”背景下旧城更新的目标定位 |
3.4.1 制定全面整体发展目标 |
3.4.2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 |
3.4.3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 |
3.4.4 彰显突出城市历史文化 |
3.4.5 采纳多方主体建设意见 |
第四章 旧城更新中“城市双修”策略研究 |
4.1 明确总体思路 |
4.1.1 因地制宜 |
4.1.2 提高品质 |
4.1.3 远近结合 |
4.1.4 以点带面 |
4.2 提取重点问题 |
4.2.1 生态坏境 |
4.2.2 城市功能 |
4.2.3 城市空间 |
4.2.4 历史文化 |
4.3 制定目标与框架 |
4.3.1 双修目标 |
4.3.2 策略框架 |
4.4 生态修复策略 |
4.4.1 绿网修复 |
4.4.2 蓝网修复 |
4.5 城市修补策略 |
4.5.1 城市功能 |
4.5.2 城市空间 |
4.5.3 交通系统 |
4.5.4 历史文化 |
4.6 策略实施保障 |
4.6.1 健全完善工作组织 |
4.6.2 建立远近期项目库 |
4.6.3 积极筹备建设资金 |
4.6.4 社会公众协同参与 |
第五章 吴中区旧城更新中“城市双修”策略的应用 |
5.1 吴中区旧城基本概况 |
5.1.1 吴中概况 |
5.1.2 研究范围 |
5.2 现状问题分析 |
5.2.1 生态环境需修复 |
5.2.2 城市功能需完善 |
5.2.3 城市空间需提升 |
5.2.4 交通系统需改善 |
5.2.5 历史文化需彰显 |
5.3 制定目标与框架 |
5.3.1 确定发展目标 |
5.3.2 双修策略框架 |
5.4 生态修复策略 |
5.4.1 生态绿网构建 |
5.4.2 水系织补修复 |
5.5 城市修补策略 |
5.5.1 功能配套补齐 |
5.5.2 空间风貌提升 |
5.5.3 交通系统改善 |
5.5.4 历史文化激活 |
5.6 策略实施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概念界定 |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
3.3.1 访谈 |
3.3.2 实地观察 |
3.3.3 问卷调查 |
3.3.4 文献研究 |
3.3.5 认知地图 |
3.3.6 数据分析 |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文献回顾 |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
5.5.1 西园新村概况 |
5.5.2 研究设计 |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4 指标权重计算 |
5.5.5 模糊综合评价 |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
6.2.4 公共空间重构 |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煤矿废弃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产 |
1.3.3 煤矿废弃地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活动综述 |
2.1.1 国外城市更新理论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 |
2.1.2 国内城市更新理论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 |
2.1.3 西方城市更新对我国的启示 |
2.1.4 城市更新的方式与原则 |
2.1.5 城市更新中的旧工业区更新 |
2.1.6 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 |
2.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研究 |
2.2.3 煤矿废弃地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
第三章 煤矿废弃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研究 |
3.1 工业遗产的分类 |
3.1.1 按照建造时间分类 |
3.1.2 按照尺度层级分类 |
3.1.3 按照区位特征分类 |
3.2 工业遗产的价值 |
3.2.1 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 |
3.2.2 工业遗产的当代价值 |
3.3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模式 |
3.3.1 按照开发强度分类 |
3.3.2 按照规划使用功能分类 |
3.4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的运作方式 |
3.5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公众参与 |
第四章 平顶山市煤矿废弃地工业遗产现状研究 |
4.1 平顶山市工业发展进程 |
4.2 平顶山市工业遗产现状调查研究 |
4.2.1 平顶山市各个煤矿剩余开采年限 |
4.2.2 平顶山平煤股份一矿 |
4.2.3 平顶山平煤股份二矿 |
4.2.4 平顶山黄山寨煤炭勘测遗址 |
4.2.5 平顶山市矿工英雄纪念碑、纪念馆 |
4.2.6 河南省第一麻纺织印染厂 |
4.2.7 平顶山市其他工业遗产 |
4.3 平顶山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
4.3.1 问卷反馈总览 |
4.3.2 城市印象 |
4.3.3 煤矿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 |
4.3.4 公众对于工业遗产及保护与再利用的态度 |
4.3.5 公众对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意向 |
4.3.6 公众对于产业转型和再就业的意 |
4.3.7 公众对于环保措施的知晓程度 |
4.4 平顶山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当前困境 |
4.4.1 工业遗产再利用意识淡薄 |
4.4.2 不同工业遗产保护水平各异 |
4.4.3 工业遗产空间分布分散 |
4.4.4 缺乏成功经验的引导 |
4.4.5 对工业遗产定位不明确 |
4.4.6 工业遗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低下 |
第五章 城市更新背景下煤矿废弃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 |
5.1 城市更新与空间演变趋势 |
5.1.1 平顶山市城市更新进程 |
5.1.2 平顶山市城市更新中的空间演化 |
5.1.3 平顶山市城市更新与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
5.1.4 平顶山市城市更新中的困境 |
5.2 平顶山市工业遗产的价值判定 |
5.3 公众在城市更新和工业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真实诉求 |
5.4 平顶山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
5.4.1 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开展全面普查和全民宣传 |
5.4.2 充分发掘工业遗产价值内涵,打造体系化再利用 |
5.4.3 全维度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 |
5.4.4 探求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之间的着力点和契合点 |
第六章 平顶山市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研究——以平顶山市矿山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
6.1 案例项目背景 |
6.2 项目研究与价值判定 |
6.2.1 项目空间区位 |
6.2.2 周边关联性因子分析 |
6.2.3 案例对象价值判定 |
6.2.4 项目SWOT分析 |
6.3 再利用规划定位与策略 |
6.3.1 矿山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定位 |
6.3.2 实施策略与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局限与展望 |
7.2.1 研究的局限性 |
7.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空白 |
1.1.2 范例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现状 |
1.2.2 研究契机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文献研究 |
1.5.1 揭阳古城的研究综述 |
1.5.2 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公共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研究 |
2.1 公共空间的概念共性解析 |
2.1.1 “公共”+“空间” |
2.1.2 公共空间的定义 |
2.1.3 公共空间的分类 |
2.1.4 公共空间的意义 |
2.1.5 公共空间的共性 |
2.2 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概念 |
2.2.1 国际宪章中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的条例 |
2.2.2 从宪章看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的发展 |
2.2.3 公共空间历史保护应明晰的重要概念 |
2.3 公共空间的形态分析体系 |
2.3.1 公共空间的成因分析 |
2.3.2 公共空间的描述性分析 |
2.3.3 公共空间的诠释性分析 |
2.4 公共空间目标和评价体系 |
2.4.1 《新城市议程》的新城市范式 |
2.4.2 联合国人居署“伟大场所”’的指标 |
2.5 公共空间保护设计的方向 |
2.5.1 “视觉艺术”方向 |
2.5.2 “使用体验”方向 |
2.5.3 “场所塑造”方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成因分析 |
3.1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区划地理背景 |
3.1.1 潮汕文化区 |
3.1.2 潮汕的区划 |
3.1.3 潮汕的地理 |
3.2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民系文化背景 |
3.2.1 文化渊源——福佬文化的分支 |
3.2.2 文化特征——革新与守旧并存 |
3.3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 |
3.3.1 远古至唐——建治之前 |
3.3.2 宋元时期——城郭初现 |
3.3.3 明清时期——格局完善 |
3.3.4 民国时期——市政改良 |
3.3.5 建国之后——发展之殇 |
3.4 揭阳公共空间的成因总结 |
3.4.1 政治成因 |
3.4.2 文化成因 |
3.4.3 经济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描述诠释性分析 |
4.1 公共空间形态之风水格局——二水会龙葫芦地 |
4.1.1 得水——二水会龙葫芦地 |
4.1.2 聚气——群山环抱莲花城 |
4.1.3 补缺——固气涵元兴楼台 |
4.2 公共空间形态之城池格局——五门三关内外城 |
4.2.1 南宋——东朝西市未设防 |
4.2.2 元朝——外郭内城筑金汤 |
4.2.3 明清——五门三关瓮城制 |
4.2.4 特征——城关濠堡形制全 |
4.3 公共空间形态之水系空间——三窖百桥三吴景 |
4.3.1 三窖——马山吴西南北窖 |
4.3.2 溪塘——二十四溪风水塘 |
4.3.3 桥梁——卧波枕水小桥多 |
4.3.4 特征——尤胜三吴水乡色 |
4.4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道空间——四纵四横鱼骨形 |
4.4.1 街道——四纵四横丁字街 |
4.4.2 特征——中西交融鱼骨形 |
4.5 公共空间形态之公建空间——周坛边庙中衙署 |
4.5.1 国祭——国祭坛庙遵礼制 |
4.5.2 民祀——多教共祀敬鬼神 |
4.5.3 其他——衙署书院重教化 |
4.5.4 特征——周坛边庙中衙署 |
4.6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区空间——“从厝”群落形有机 |
4.6.1 民居——“从厝”民居制规整 |
4.6.2 街区——自组织化形有机 |
4.7 公共空间形态之园林空间——西湖柳色绿河滨 |
4.7.1 传统——寄情山水及庙园 |
4.7.2 现代——西湖水镜映亭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共空间保护更新实践与启示 |
5.1 公共空间的整体保育策略:新加坡文化保育的启示 |
5.1.1 新加坡整体性文化保育的历程 |
5.1.2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评价引导策略 |
5.1.3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特征强化策略 |
5.1.4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庆典强化策略 |
5.1.5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整体管控策略 |
5.1.6 启示: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
5.2 公共空间的渐进更新策略:哥本哈根中心区更新范例 |
5.2.1 起点:打造触媒空间 |
5.2.2 发展:建设步行网络 |
5.2.3 完善:发展城市广场 |
5.2.4 启示: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
5.3 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城市因何繁荣》的启示 |
5.3.1 目的:探讨繁荣城区的成功指标 |
5.3.2 案例:新奥尔良杰克逊广场研究 |
5.3.3 启示: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 |
5.4 公共空间的人性智慧策略:SIDEWALK TORONTO项目启示 |
5.4.1 Sidewalk Toronto项目简介 |
5.4.2 Sidewalk Toronto规划亮点 |
5.4.3 启示:公共空间人性智慧策略 |
5.5 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BLOCK BY BLOCK项目启示 |
5.5.1 BLOCK BY BLOCK是什么 |
5.5.2 加德满都的公众参与案例 |
5.5.3 启示: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策略 |
6.1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
6.1.1 战略核心选择:人文生态多核共存 |
6.1.2 .结构骨架建立:一环一网四核四轴 |
6.1.3 系统外部耦合:对接叠合检讨提升 |
6.1.4 系统内部优化:均衡布局联结成网 |
6.1.5 设定控制指标:目标量化有据可依 |
6.2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
6.2.1 触媒植入 |
6.2.2 以点带面 |
6.2.3 智慧进化 |
6.3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人性活力策略 |
6.3.1 人行优先通行便捷 |
6.3.2 体验改善功用提升: |
6.3.3 弹性规划多样利用 |
6.3.4 景观渗透亲水营造 |
6.3.5 功能复合激发活力 |
6.3.6 公众参与促进融合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总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框架 |
2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
2.1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发展概况 |
2.2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类型与特征 |
2.3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主体动力 |
2.4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博弈 |
2.5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模式 |
小结 |
3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理论研究 |
3.1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理论基础 |
3.2 土地和资本角度对工转研的理论解释 |
3.3 制度视角的理论假设 |
小结 |
4 法律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4.1 增量开发中法律层级的制度变革 |
4.2 存量开发中法律层级的制度需求 |
4.3 法律层级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影响 |
小结 |
5 政策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5.1 三次工业空间转型与政策层级的制度供给 |
5.2 地方政策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导控 |
5.3 地方政策对空间的直接影响 |
小结 |
6 规划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6.1 制度变迁中的城市规划 |
6.2 规划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导控 |
6.3 存量规划变革 |
小结 |
7 南京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案例研究 |
7.1 南京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政策 |
7.2 江宁区工转研政策与实践剖析 |
7.3 江宁高新园工转研规划案例 |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发展趋势判断 |
8.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8.4 对地方探索实践的策略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中毗邻建筑物的安全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D]. 董世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8)
-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3]基于风环境优化的攀枝花炳一区旧城更新设计研究[D]. 兰颖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4]触媒视角下大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域更新策略研究[D]. 申红田. 天津大学, 2019(01)
- [5]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历史形态存续的规划研究 ——以大连市东关街为例[D]. 王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旧城更新中的“城市双修”策略研究 ——以苏州吴中区为例[D]. 吴展康.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7]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煤矿废弃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D]. 谢明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D]. 林冬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D]. 石峰. 东南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