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凝血酶原片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凝血酶原片段1+2,血浆D-二聚体,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
凝血酶原片段论文文献综述
原娜,王磊[1](2017)在《凝血酶原片段1+2、血浆D-二聚体对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F1+2与D-Dimer的变化,探讨二者对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7例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F1+2及D-Dimer。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和对照组。结果 207例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5.9%,F1+2与D-Dimer分别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r=0.284、0.560,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放化疗无相关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F1+2、D-Dimer均显着升高(P<0.05);F1+2与D-Dimer呈正相关性(r=0.963,P=0.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F1+2、D-Dimer是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F1+2及D-Dimer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二者升高对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19期)
原娜,王磊,武雪亮[2](2017)在《凝血酶原片段1+2、血浆D-二聚体预测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对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7例符合PICC置管的同步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F1+2及D-Dimer。根据多普勒超声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类型、临床分期、放化疗和不同部位的肿瘤在两组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F1+2、D-Dimer对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结果 207例PICC恶性肿瘤患者中33例发生静脉血栓(15.9%),F1+2、D-Dimer在血栓组的水平分别为(572.939±172.139)pmol/L和(0.909±0.243)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418.569±121.990)pmol/L,(0.601±0.19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恶性肿瘤患者中F1+2、D-Dimer升高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风险率(HR)分别为1.003,2.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F1+2和D-Dimer的截止水平设在总研究群体的50%,Cox回归分析显示,F1+2(≥443.719 pmol/L)、D-Dimer(≥0.651μg/ml)二者均高时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HR为5.223,高于单独高F1+2的1.270和单独高D-Dimer的2.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1+2及D-Dimer是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李杰,刘娟[3](2016)在《凝血酶原片段1+2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l+2)在评测和预估各种治疗及预后效果方面的作用价值近些年来得到了广泛重视。本综述就Fl+2在各种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作一总结。(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18期)
徐耀铭,牛平[4](2015)在《凝血酶原片段1+2和抗凝血酶3在围手术期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血栓前状态指标在非心脑血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水平改变,探讨非心脑血管外科患者血栓前状态与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及32例本院门诊体检者对照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的F1+2浓度,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AT-3活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血浆F1+2浓度明显升高,血浆AT-3活性明显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1+2浓度在脑梗死组更高(P<0.01),在脑梗死组血浆AT-3活性下降更为明显(P<0.01)。(3)随着血浆F1+2浓度的升高,血浆AT-3的活性有下降趋势,血浆F1+2浓度的变化与血浆AT-3活性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手术可致凝血系统的显着改变,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危险。(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周长乐,丁志坚[5](2014)在《凝血酶原片段1+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血酶原片段1+2(F1+2)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的过程中从凝血酶原上解离出的多肽片段。近年来研究显示,F1+2浓度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F1+2与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静脉血栓形成、卒中等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对血栓形成疾病的诊断、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潜在价值。(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4年15期)
徐耀铭[6](2014)在《凝血酶原片段1+2和抗凝血酶Ⅲ在围手术期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围手术期脑卒中是院内卒中的一种类型,发病率低危害严重。本文通过观察两个指标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1+2,F1+2)和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AT-III)在手术患者中围手术期的水平改变,旨在进一步探讨非心脑血管外科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凝血指标检测,以及凝血指标变化与围手术期脑卒中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者对于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发现提供一种可行的办法,以期预防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关节组和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及32例本院内科门诊患者对照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134例。其中围手术期并发脑梗塞亚组33例患者均在术后3天内因出现头面部及肢体不适或活动、认知、意识障碍请我科会诊所得,围手术期未并发脑梗塞亚组69例为在同期同类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对照组32例选自我院神经内科门诊非脑血管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的F1+2浓度,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AT-III活性。另外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和频数表示并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各组之间凝血酶原片段1+2(F1+2)浓度和抗凝血酶III(AT-III)活性有无统计学意义,分析F1+2浓度、AT-III活性变化与围手术期血栓签状态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F1+2浓度明显升高,AT-III活性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FIB、PT、APTT、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血脂等,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MBI、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组按是否并发围手术期脑卒中分为并发脑梗塞组和未并发脑梗塞组两个亚组,与对照组相比,F1+2浓度在并发脑梗塞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AT-III活性活性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分析手术组患者F1+2浓度变化与AT-III活性改变的相关性,从散点图可以看出,随着F1+2浓度的升高,AT-III的活性有下降趋势,F1+2浓度的变化与AT-III活性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在围手术期非脑梗塞组(r=-0.594,p=0.001),在围手术期脑梗塞组(r=-0.603,p=0.001)。结论1.手术组患者F1+2浓度明显升高,AT-III活性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手术可致凝血系统的显着改变,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危险。为围手术期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病理生理学解释。2.联合检测手术患者凝血指标血浆F1+2浓度和AT-III活性的改变可以监测血栓前状态,有助于围手术期脑卒中的早期发现。(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4-04-01)
靳祺,程标[7](2013)在《凝血酶原片段1+2在不同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在心血管疾病、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预测作用和评估各种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的价值近年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F1+2在不同类型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王朵勤,唐慧,沈燕芸,徐金华[8](2012)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Ⅶ水平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VII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VIIa的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因子VII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凝血机制可能参入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王朵勤,唐慧,沈燕芸,徐金华[9](2012)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及血浆凝血因子VII水平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及血浆凝血因子Ⅶ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血浆中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Ⅶa的水平,利用凝固法自动测定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活化部分凝(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6-12)
宫颖,刘现亮[10](2012)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的测定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测定对诊断肺血栓栓塞症价值。方法选择38例肺栓塞(PE)患者为PE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NT-pro-BNP、cTnI、F1+2值。采用全自动免疫测定装置AIA360以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测定cTnI,Cobas e610免疫分析仪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Elisa法测定F1+2值。结果两组间NT-pro-BNP、cTnI、F1+2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E组血浆NT-pro-BNP为(2418.26±2916.53)pg/L,对照组为(93.80±45.69)p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组血浆cTnI为(1.39±1.27)ng/ml,对照组为(0.28±0.61)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血浆F1+2为(146.84±97.83)nmol/L,对照组为(90.62±20.28)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患者血浆NT-pro-BNP、cTnI、F1+2浓度明显升高,这对PE的诊断有实际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滨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凝血酶原片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对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7例符合PICC置管的同步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F1+2及D-Dimer。根据多普勒超声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类型、临床分期、放化疗和不同部位的肿瘤在两组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F1+2、D-Dimer对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结果 207例PICC恶性肿瘤患者中33例发生静脉血栓(15.9%),F1+2、D-Dimer在血栓组的水平分别为(572.939±172.139)pmol/L和(0.909±0.243)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418.569±121.990)pmol/L,(0.601±0.19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恶性肿瘤患者中F1+2、D-Dimer升高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风险率(HR)分别为1.003,2.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F1+2和D-Dimer的截止水平设在总研究群体的50%,Cox回归分析显示,F1+2(≥443.719 pmol/L)、D-Dimer(≥0.651μg/ml)二者均高时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HR为5.223,高于单独高F1+2的1.270和单独高D-Dimer的2.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1+2及D-Dimer是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凝血酶原片段论文参考文献
[1].原娜,王磊.凝血酶原片段1+2、血浆D-二聚体对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
[2].原娜,王磊,武雪亮.凝血酶原片段1+2、血浆D-二聚体预测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
[3].李杰,刘娟.凝血酶原片段1+2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4].徐耀铭,牛平.凝血酶原片段1+2和抗凝血酶3在围手术期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
[5].周长乐,丁志坚.凝血酶原片段1+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4
[6].徐耀铭.凝血酶原片段1+2和抗凝血酶Ⅲ在围手术期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4
[7].靳祺,程标.凝血酶原片段1+2在不同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
[8].王朵勤,唐慧,沈燕芸,徐金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Ⅶ水平的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
[9].王朵勤,唐慧,沈燕芸,徐金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及血浆凝血因子VII水平的检测[C].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2
[10].宫颖,刘现亮.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的测定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
标签:凝血酶原片段1+2; 血浆D-二聚体;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