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偶联表面活性剂,聚电解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微极性
正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文献综述
皮瑛瑛,尚亚卓,刘洪来,胡英[1](2005)在《正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负离子聚电解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荧光探针法和电导法研究了正离子偶联表面活性剂(C_(12)H_(25)(CH_3)_2N-(CH_2)_6-N(CH_3)_2C_(12)H_(250)·2Br)(12-6-12?2Br-)和带相反电荷聚电解质聚丙烯酸钠(NaP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于静电相互作用,12-6-12?2Br-和NaPA之间可以形成类胶束或复合物.对比十二烷基叁甲基溴化铵(DTMAB)与NaPA复配体系的荧光光谱,发现偶联表面活性剂与NaPA的相互作用强于传统表面活性剂.此外,还研究了盐和醇对偶联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钠的复配体系微极性的影响,发现盐和醇对表面活性剂在聚电解质上形成类胶束和复合物的溶解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5年14期)
王传忠,梁璋仪,黄建滨[2](2002)在《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正离子与芳环π电子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UV vis,1HNMR和TEM等方法研究了 [溴化十烷基叁甲铵 (DTAB)与N (4 癸氧基 2 羟基苄基 )甘氨酸(C10 HG)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正离子 π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在聚集体中DTAB分子处于C10 HG的芳环平面上方 ,二者之间存在着阳离子 π相互作用 ,该相互作用有利于囊泡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2年07期)
邹忠清,龚克成[3](1998)在《聚丙烯酸锂与正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乙醇混合溶剂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锂与正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引入,结晶取向得到了提高,从而使其机械性能和离子电导率也有较大改善,即随着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不同,结晶与离子电导率亦不同。并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及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对此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模拟。(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1998年04期)
蒲辉,郑国臣[4](1995)在《吡啶型正离子与磺酸盐型负离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 实验1.1 试剂C_12H_25SO_3Na(化学能,简写C_12S~-Na~+,西安化学试剂厂,含量≥97.0%.C_12H_25C_6H_4SO_3Na(分析纯,简写C_12PhS~-Na~+),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含量≥90.0%.C_16H_33N(C_5H_5)Br·H_2O化学纯,简写:C_16Py+Br~-),北京试剂,含量≥98.0%.C_16H_33N(C_5H_5)Cl·H_2O(化学纯)简写:C_16Py~+Cl~-),上海试剂一厂,含量≥99%.NaBr(化学纯),北京化工厂,含量≥98.0%.(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5年02期)
赵国玺,程玉珍,欧进国,田丙申,黄智民[5](1980)在《正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研究了碳氢链较短的溴化辛基叁甲铵(简写为C_8NMe_3Br)及辛基硫酸钠(简写为C_8SNa)混合水溶液的一些表面化学性质:在表面及“油-水”界面上的混合吸附、在表面上的气泡寿命和在界面上的液滴寿命以及溶液在石蜡表面上的润湿性能。从这些性质了解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混合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表面活性。1:1C_8NMe_3Br-C_8SNa混合物的临界胶团浓度(cmc)为~7.5×10~(-3)m,远小于单一表面活性剂。在此浓度时,表面张力低达~23达因/厘米;溶液-正庚烷的界面张力更低,达~0.2达因/厘米,亦远低于单一表面活性剂;(2)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有很高的气泡寿命及液滴寿命,亦即有较大的表面膜及界面膜强度;(3)混合溶液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能好;(4)不同比例的C_8NMe_3Br-C_8SNa混合溶液的表(界)面总吸附量与1:1混合溶液的相近,当浓度较大时,吸附层中两者比例大多接近1:1,且表(界)面张力亦甚低:(5)与一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情形完全不同,无机盐对1:1混合溶液的表(界)面张力影响很小。计算吸附量时,Gibbs公式应取1RT形式,而不采用对一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适用的2RT形式。由此得出的最小平均“分子”面积为27~29(?)2,表明吸附层中表面活性离子排列紧密,膜凝聚性强。上述结果充分说明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其本质主要在于附加的正、负电荷的库仑引力,由此导致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一系列表面化学特性。(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1980年05期)
正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UV vis,1HNMR和TEM等方法研究了 [溴化十烷基叁甲铵 (DTAB)与N (4 癸氧基 2 羟基苄基 )甘氨酸(C10 HG) ]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的正离子 π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在聚集体中DTAB分子处于C10 HG的芳环平面上方 ,二者之间存在着阳离子 π相互作用 ,该相互作用有利于囊泡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离子表面活性剂论文参考文献
[1].皮瑛瑛,尚亚卓,刘洪来,胡英.正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负离子聚电解质相互作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5
[2].王传忠,梁璋仪,黄建滨.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中正离子与芳环π电子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2002
[3].邹忠清,龚克成.聚丙烯酸锂与正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1998
[4].蒲辉,郑国臣.吡啶型正离子与磺酸盐型负离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5].赵国玺,程玉珍,欧进国,田丙申,黄智民.正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J].化学学报.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