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破坏机理论文-崔柔杰,赵宇松,王永平,肖殿良

压缩破坏机理论文-崔柔杰,赵宇松,王永平,肖殿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缩破坏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裂隙,圆孔,单轴抗压强度,拉伸破坏

压缩破坏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崔柔杰,赵宇松,王永平,肖殿良[1](2019)在《压缩条件下不完整试样破坏机理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轴压缩试验机对含不同倾角的条形裂隙试样和不同孔心距与不同圆心连线倾角的双圆孔试样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同时利用PFC颗粒流模拟软件模拟不完整岩石试样在有无围压条件下的受压破坏过程,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结论如下:含不同倾角的条形裂隙试样,初始裂纹方向近乎垂直于预置裂隙方向,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围压的不断变化,影响节理岩体强度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含双圆孔试样,随着孔心距的不断增大,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圆心连线倾角的不断增大,岩石试样的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同样的随着围压的不断变化,影响节理岩体强度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李新卫,王思洋,曹洋兵,高建平[2](2019)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胶结型汞矿渣细观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胶结型汞矿渣在我国贵州省广泛分布,具有结构疏松、粒径相差大等特点,对其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代表性胶结型汞矿渣,进行单轴压缩—CT扫描试验,并基于颗粒离散元PFC3D程序开展了与室内试验相应的数值试验,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细观破坏规律、机理。结果表明: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应变软化特征,在峰值强度前,试样结构趋向紧密,峰值强度附近开始出现裂纹,应变软化阶段,结构急速破坏;裂缝数在峰值强度前呈平缓增长,峰值强度后出现急剧增长,总体呈台阶状变化特征;随轴向应力的增大,位移量不断增大,位移等值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变大,最终趋于45°,并行粘结键上所受的力逐渐变大,至最终破坏时才有所减少;靠近上端部颗粒位移矢量,在峰值强度后出现杂乱现象;颗粒接触数在初始阶段有一定的增加,但随轴向应力的增大,颗粒接触数逐渐降低,并在峰值强度后急剧减少。(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陈晓东,王安良,季顺迎[3](2018)在《海冰在单轴压缩下的韧-脆转化机理及破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冰的破坏模式在不同加载速率下呈现出韧-脆转化特征.为研究海冰的韧-脆转化机理,本文对渤海东北部海域的平整冰进行了现场单轴压缩试验.该试验采用的海冰为典型的h2型柱状冰,其盐度变化范围为5.5‰–7.4‰,试样温度在–15°C至–18.3°C之间.试验中对几何尺寸为50 mm×50 mm×107 mm的长方体试样施加垂直于生长方向的压缩载荷,由此得到海冰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单轴压缩强度.在试验过程中所采用的应变率区间为4.5×10~(–5)–7.5×10~(–3)s~(–1).由于在不同加载速率下海冰应变率的不同,海冰呈现出3种不同的破坏模式:在加载速率较低时,海冰强度随加载速率的提高而增大,海冰中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通过蠕变作用释放而抑制了裂纹扩展,最终呈现为韧性破坏模式;当应变率在9×10~(–4)–5×10~(–3)s~(–1)区间时,海冰内部的裂纹能够沿主轴方向稳定生长并产生贯穿整个试样的主裂纹,形成劈裂破坏,海冰则呈现为韧-脆转化破坏;当加载速率较高时,海冰试样的裂纹尖端无法稳定生长而产生斜向裂纹并构成碎裂破坏,海冰则呈现为脆性破坏模式.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每种破坏模式均有与之对应的强度-应变率关系,且海冰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破坏模式决定了其单轴压缩强度特征,是其发生韧-脆转化的主导因素.此外,本文还对海冰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等效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8年12期)

黎旭[4](2018)在《含微缺陷的SiC陶瓷单轴压缩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材料以其优良的机械、热、化学性能在宇航、精密机械、微电子等领域应用非常普遍。但陶瓷材料在粉体压实和烧结制备过程中内部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各种随机缺陷,这些缺陷大小、形状及分布各异,以微裂纹和微孔洞较为典型。而陶瓷作为一种典型的硬脆性材料,在加工及服役过程中材料内部受到外部载荷(如压应力)的作用,容易产生微裂纹、破碎等形式的内部损伤以至工件断裂。缺陷的存在往往是材料内部裂纹扩展的源头,其分布的随机性会对材料强度、服役性能和可靠性等产生不可控影响。因此,研究外载荷作用下(特别是受压状态下)陶瓷材料的细观损伤与破裂演化机制对于陶瓷材料性能检测、评价及服役性能研究各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碳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离散元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其单轴压缩下内部缺陷对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和开裂模式的影响,为深入揭示受压下含微缺陷的陶瓷材料损伤破坏机制及力学响应情况提供重要指导。本文一共分成六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简要回顾了含缺陷脆性材料的裂纹扩展、力学性能和数值仿真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离散元法及其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最后概括了论文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建立了含单条微裂纹缺陷的碳化硅陶瓷单轴压缩离散元模型,对比研究了预制裂纹倾角对材料单轴压缩力学性能及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影响;分析了加载过程中不同倾角的预制裂纹周围力链场、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演化过程;探讨了模型中预制裂纹尺寸的影响与选取范围。第叁章基于超椭圆方程建立了叁种不同形状的单孔洞缺陷碳化硅陶瓷离散元模型,研究了单个不同孔洞倾角下孔洞纵横比及形状对裂纹扩展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单孔洞缺陷尺寸的影响。第四章考虑不同位置及角度的微裂纹缺陷相互作用,研究了两条平行微裂纹及非平行微裂纹之间的扩展、汇合及对强度的影响;基于Mori-Tanaka法在微裂纹体有效模量计算上的应用,引入了微裂纹密度函数,研究了不同裂纹密度下试样失效模式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五章研究了两个平行和非平行椭圆形孔洞缺陷在不同位置及倾角下的扩展汇合对强度的影响;同时,基于Mori-Tanaka法引入了孔洞密度函数,研究了孔洞密度对试样失效及强度的影响,对比了不同孔洞密度下试样有效模量的变化情况。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01)

冯晓伟,李俊承,常敬臻,王洪波,胡文军[5](2017)在《氧化铝陶瓷受冲击压缩破坏的细观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激光速度干涉仪VISAR测试了平板冲击压缩下不同厚度氧化铝陶瓷样品的自由面速度历程。根据自由面速度历程上表征"破坏波"现象的二次压缩信号计算获得了破坏波的传播轨迹,指出陶瓷中破坏波的形成传播机制主要由细观力学行为控制。进一步基于氧化铝陶瓷的细观扫描图像,构建了含晶相、玻璃相等细观特征的力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冲击压缩下陶瓷材料的细观破坏过程,从细观层次分析了破坏波的形成传播机理。结果表明,陶瓷中破坏阵面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原生微缺陷在冲击载荷下的快速形核扩展过程,其传播特性满足扩散过程。(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周国统,孙新杨[6](2017)在《基于界面性能的单向复合材料压缩破坏损伤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后的碳纤维压缩强度测试装置,实现对纤维压缩应变与电阻间的响应规律的测量,结合ABAQUS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界面性能对纤维压缩破坏的影响,以及断裂后纤维相互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的强度和模量对纤维断裂后的错位滑移有着很好的约束作用,通过改变界面性能可降低微屈曲的产生概率。由于基体和界面对纤维的约束,使得纤维压缩断裂后断口处纤维间仍有作用力,而且随着载荷的增加不断加大;纤维的压缩变形与本身的电阻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将其作为传感元对其本身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数值模型分析了纤维破坏后周围纤维应力状态的改变,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微屈曲形成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36-40》期刊2017-10-21)

魏星[7](2017)在《基于叁轴压缩试验分析黄土路堑边坡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以黄土区边坡稳定性为主要研究内容,将外界环境水的作用模拟为路堑土体含水量的改变,利用全自动叁轴压缩仪,本文分析了同种含水量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坡体含水量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出适宜该地区黄土边坡的治理方案。(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7年04期)

邓朝勇,张红波,尹健,熊翔,王培[8](2017)在《C/C-Cu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及其破坏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预浸炭布和铜网为原料用模压压制法制备炭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35%、40%和45%左右的叁种C/CCu复合材料,用Instron3369力学试验机测试了压缩性能。结果表明:炭纤维的体积分数是影响材料压缩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垂直方向上,材料的压缩性能随着炭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提高。炭纤维体积分数为40%的试样其压缩性能比35%的试样提高了20%,炭纤维体积分数为45%的试样比40%的试样提高了13%,提高的幅度呈先大后小的趋势。而在平行方向上,炭纤维的体积分数对压缩性能的影响没有垂直方向的显着,与试样的致密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叁种试样中,炭纤维体积分数为45%的试样无论在垂直方向还是平行方向上的压缩强度都最大,分别为190.13 MPa和83.39 MPa。在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压缩强度的差异表明,C/C-Cu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关于材料压缩的破坏方式,在垂直压缩受力方向近似沿45°对角线方向时,破坏方式为纤维层、铜网与基体炭的分离以及基体炭的压溃破坏。在平行方向压缩时炭纤维发生褶皱,并在褶皱区域产生拉压应力,使纤维发生折曲或者断裂,最终使炭纤维和基体炭以及基体炭和铜网的界面分层劈裂。(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田甜,李晓乐,顾春辉[9](2015)在《含脱黏缺陷复合材料层合加筋板压缩试验与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含预置脱黏缺陷的复合材料层合加筋板进行了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长度胶接缺陷对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破坏形式和破坏强度的影响.建立了含长桁胶接缺陷复合材料加筋板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结构的后屈曲行为、脱黏扩展细节和破坏机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喻寅,王文强,杨佳,张友君,蒋冬冬[10](2012)在《多孔脆性介质冲击波压缩破坏的细观机理和图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一种具有良好定量性质的离散元模型研究了带孔洞的各向同性脆性介质在细观尺度上的压缩破坏特征.通过对孤立孔洞、叁种简单的孔洞排布方式和大量孔洞随机排布等几种情况的模拟,认识到了剪切破坏和局域拉伸破坏是冲击波压缩下多孔介质的基本破坏模式;孔洞之间的损伤贯通会促进孔洞在较低应力下发生塌缩,但损伤区的应力松弛过程却会对一定范围内的介质起到损伤屏蔽作用;不同区域中损伤促进和损伤屏蔽的综合效果是在多孔脆性介质中形成一种高损伤区与低损伤区间错排布的奇特损伤分布.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脆性材料冲击波压缩破坏的演化过程和机理提供了细观尺度上的初步物理图像.(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压缩破坏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胶结型汞矿渣在我国贵州省广泛分布,具有结构疏松、粒径相差大等特点,对其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代表性胶结型汞矿渣,进行单轴压缩—CT扫描试验,并基于颗粒离散元PFC3D程序开展了与室内试验相应的数值试验,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细观破坏规律、机理。结果表明: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应变软化特征,在峰值强度前,试样结构趋向紧密,峰值强度附近开始出现裂纹,应变软化阶段,结构急速破坏;裂缝数在峰值强度前呈平缓增长,峰值强度后出现急剧增长,总体呈台阶状变化特征;随轴向应力的增大,位移量不断增大,位移等值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变大,最终趋于45°,并行粘结键上所受的力逐渐变大,至最终破坏时才有所减少;靠近上端部颗粒位移矢量,在峰值强度后出现杂乱现象;颗粒接触数在初始阶段有一定的增加,但随轴向应力的增大,颗粒接触数逐渐降低,并在峰值强度后急剧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缩破坏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崔柔杰,赵宇松,王永平,肖殿良.压缩条件下不完整试样破坏机理分析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2].李新卫,王思洋,曹洋兵,高建平.单轴压缩条件下胶结型汞矿渣细观破坏机理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9

[3].陈晓东,王安良,季顺迎.海冰在单轴压缩下的韧-脆转化机理及破坏模式[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8

[4].黎旭.含微缺陷的SiC陶瓷单轴压缩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8

[5].冯晓伟,李俊承,常敬臻,王洪波,胡文军.氧化铝陶瓷受冲击压缩破坏的细观机理研究[J].兵工学报.2017

[6].周国统,孙新杨.基于界面性能的单向复合材料压缩破坏损伤机理研究[C].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36-40.2017

[7].魏星.基于叁轴压缩试验分析黄土路堑边坡破坏机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

[8].邓朝勇,张红波,尹健,熊翔,王培.C/C-Cu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及其破坏机理[J].材料研究学报.2017

[9].田甜,李晓乐,顾春辉.含脱黏缺陷复合材料层合加筋板压缩试验与破坏机理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10].喻寅,王文强,杨佳,张友君,蒋冬冬.多孔脆性介质冲击波压缩破坏的细观机理和图像[J].物理学报.2012

标签:;  ;  ;  ;  

压缩破坏机理论文-崔柔杰,赵宇松,王永平,肖殿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