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子光谱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铝,钪,锆
原子光谱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贵超,贾帅广,罗勉,罗芝雅,石雪峰[1](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镁锰钪锆合金导线中的镁锰钪锆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铝镁锰钪锆合金导线中的镁锰钪锆含量的方法。采用30 mL盐酸(1+1)加1滴氢氟酸快速消解铝钪锆镁锰合金样品,通过铝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的干扰,通过共存元素干扰试验确定了各元素测定谱线。方法中各元素校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测得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 17%~0.000 55%,测定下限为0.001 7%~0.005 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4.72%,通过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各元素的回收率为98.33%~102.86%,能满足科研和生产快速检测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湖南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6期)
王志萍,殷艺丹[2](2019)在《标准加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锑铍芯块中铁镁锰铅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锑铍芯块中,锑的质量分数为80%左右,铍的质量分数为20%左右。铍的存在会干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铁、镁、锰、铅、铝,另外锑的水解也会影响测定。试验使用盐酸、硝酸和酒石酸处理样品,选择Fe 240.488nm、Mg 285.213nm、Mn259.373nm、Pb 182.205nm、Al 308.215nm作为分析谱线,采用标准加入法(MSA)绘制校准曲线可消除铍、锑基体效应的影响,酒石酸也可完全抑制锑的水解,使用ICP-AES测定铁、镁、锰、铅、铝,从而建立了锑铍芯块中铁、镁、锰、铅、铝等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各元素在10~400μg/g范围内,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8;方法中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48~3.6μg/g。实验方法用于测定2个铍锑芯块样品中铁、铅、镁、锰、铝,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1%~4.9%。按照实验方法和其他方法(铁、铅、镁、锰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铝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个锑铍芯块样品中铁、铅、镁、锰、铝,测定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杨平,邓传东,孙琳,盛红伍,安身平[3](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核级铁铬铝合金中10种杂质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级铁铬铝合金是非常重要的包壳材料,杂质元素含量对其性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准确测定其含量。采用硝酸-盐酸混合酸溶解,再加氢氟酸使样品完全溶解。选择Mn 257.610nm、Mo 204.598nm、Nb 295.088nm、Ni 231.604nm、Si 212.412nm、Ta269.452nm、Ti 334.941nm、V 310.230nm、Y 371.030nm、Zr 327.305nm作为分析谱线,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核级FeCrAl合金中Mn、Mo、Nb、Ni、Si、Ta、Ti、V、Y、Zr等10种杂质元素含量的方法。各元素在线性范围内,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 7;方法中各元素检出限为0.30~31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核级FeCrAl合金中10种杂质元素,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1%~4.5%,加标回收率为95%~105%。(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乔娜,包毓含,杨丽,刘桂青,郭超[4](2019)在《基体稀释或基体匹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铅和镉》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Pb和Cd时,有时候直接按照方法标准GB/T 17141—1997操作,测定结果不能满足质控要求。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元素系列标准溶液中,分别含和不含土壤基体元素Na、Mg、Al、Si、Fe、Ca等元素混合成分时,校准曲线斜率明显不同。为减小基体效应的影响,基于文献调研和实验结果,对上述方法标准实验步骤进行了下列改进:(1)取相同体积实际样品消解液混合后,定量加入到用于建立校准曲线的系列标准溶液中,用于基体匹配;(2)对消解液进行适度稀释,仍采用标准溶液建立校准曲线。用4个土壤标样和土壤样品加标测定结果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体稀释法测定Pb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0.4%~114%;测定低含量Cd时,回收率范围为84.1%~125%。基体匹配法测定Pb和Cd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3.0%~105%和102%~119%,基本满足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回收率为80%~120%的质控要求。样品中痕量镉在测定下限附近时,应严格控制稀释倍数,或采用基体匹配法测定。改进后的操作步骤适合日常检测工作中大批量土壤样品中Pb和Cd的准确测定。(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袁润蕾,于亚辉,刘军,王琳,陈浩凤[5](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8种组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土地质量调查的需求,实现土壤中多组分的同时消解及准确测定,提高大批量样品的分析效率,建立了土壤样品经高压密闭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K_2O、Na_2O、CaO、MgO、Ba、Mn、Cu、Zn的方法。通过对消解体系、酸用量、消解温度等方面的考察,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并对待测液中共存元素Al、Fe的干扰进行探讨,两者均不干扰测定。各组分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10μg/g。实验方法用于测定土壤标准样品GBW07385、GBW07386、GBW07388中K_2O、Na_2O、CaO、MgO、Ba、Mn、Cu、Zn,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1.1%~4.3%,相对误差RE为-4.0%~4.6%。采用实验方法对土壤实际样品中K_2O、Na_2O、CaO、MgO、Ba、Mn、Cu、Zn进行测定,结果的RSD(n=6)为1.2%~4.6%;并与地矿行业标准方法 DZ/T 0279.2—2016测定结果进行比对,测得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冯宗平[6](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16种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快速地测定铁矿中各种杂质元素含量,对铁矿石质量判定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酸溶-碱熔回渣"的方法消解样品,先用硝酸、盐酸溶解样品,再过滤,滤渣及滤纸灰化后再用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熔融,溶液中的总固体溶解量(TDS)为2.5mg/mL。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铝、砷、钙、铬、铜、钾、镁、锰、镍、磷、铅、硅、锡、钛、钒、锌等16种元素。各待测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 18%~0.034%。实验方法用于2个铁矿石实际样品中铝、砷、钙、铬、铜、钾、镁、锰、镍、磷、铅、硅、锡、钛、钒、锌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0.40%~9.8%;按照实验方法测定4个铁矿石标准样品,测定值与认定值相吻合;测定4个铁矿石生产样品中铝、砷、钙、铬、铜、钾、镁、锰、镍、磷、铅、硅、锡、钛、钒、锌,测定值与GB/T 6730系列标准方法测定值相吻合。(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向春[7](2019)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甲基磺酸亚锡中铜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甲基磺酸亚锡中铜含量的分析方法。测试样品经王水溶解,在硫酸介质中用盐酸—氢溴酸排除锡等元素的干扰,测定范围铜为0.00005%~0.0015%。(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时天昊,加丽森·依曼哈孜[8](2019)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铬铁矿中11种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熔融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铬铁矿中铬、铁、铝、镁、硅、钙、钛、锰、钴、镍、钒等11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对熔剂用量、熔矿温度和时间、盐酸用量、元素分析谱线进行讨论。本法中待测溶液的铬浓度不高,对其他元素的基体效应影响很小,故选用不加铬的标准系列测定其他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008%~0.02%,精密度(RSD,n=12)为0.33%~6.77%。经两个国家标准物质(GBW07201、GBW07819)进行验证,测定值和标准值一致。该法分析过程简单,不需分离和消除铬,适合铬铁矿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李承蹊,段志敏,徐丹先[9](2019)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叁七花中亚砷酸根和砷酸根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定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PLC-AFS)测定叁七花中亚砷酸根和砷酸根含量(以As计)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确认及计算,合成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叁七花中亚砷酸根的平均值为0.1314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23%,扩展不确定度为0.0097mg/kg,砷酸根的平均值为0.1467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02%,扩展不确定度为0.0144 mg/kg。结论在测定叁七花中亚砷酸根和砷酸根含量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测定及拟合过程。(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李文廷,刘树东,师真,冉亚莉,董玉英[10](2019)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糙米粉中总砷及无机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糙米粉中总砷及无机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糙米粉经烘干称取后,用硝酸高氯酸硫酸混合湿法消解快速进行总砷前处理,用1%硝酸水浴热提取进行无机砷前处理,分别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及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总砷和无机砷的测定。结果总砷在6.0~20.0μg/L浓度范围内,无机砷在10.0~100.0μg/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大米粉质控样测定值总砷0.26mg/kg及无机砷0.17mg/kg,均在参考值允许范围内,回收率范围为92.3%~127.1%,均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结论优化湿法消解处理能较高效地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糙米粉中无机砷经热提取及流动相环节的优化后,也可得满意检测结果。(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原子光谱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锑铍芯块中,锑的质量分数为80%左右,铍的质量分数为20%左右。铍的存在会干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铁、镁、锰、铅、铝,另外锑的水解也会影响测定。试验使用盐酸、硝酸和酒石酸处理样品,选择Fe 240.488nm、Mg 285.213nm、Mn259.373nm、Pb 182.205nm、Al 308.215nm作为分析谱线,采用标准加入法(MSA)绘制校准曲线可消除铍、锑基体效应的影响,酒石酸也可完全抑制锑的水解,使用ICP-AES测定铁、镁、锰、铅、铝,从而建立了锑铍芯块中铁、镁、锰、铅、铝等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各元素在10~400μg/g范围内,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8;方法中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48~3.6μg/g。实验方法用于测定2个铍锑芯块样品中铁、铅、镁、锰、铝,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1%~4.9%。按照实验方法和其他方法(铁、铅、镁、锰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铝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个锑铍芯块样品中铁、铅、镁、锰、铝,测定结果相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子光谱法论文参考文献
[1].王贵超,贾帅广,罗勉,罗芝雅,石雪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镁锰钪锆合金导线中的镁锰钪锆含量[J].湖南有色金属.2019
[2].王志萍,殷艺丹.标准加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锑铍芯块中铁镁锰铅铝[J].冶金分析.2019
[3].杨平,邓传东,孙琳,盛红伍,安身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核级铁铬铝合金中10种杂质元素[J].冶金分析.2019
[4].乔娜,包毓含,杨丽,刘桂青,郭超.基体稀释或基体匹配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铅和镉[J].冶金分析.2019
[5].袁润蕾,于亚辉,刘军,王琳,陈浩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8种组分[J].冶金分析.2019
[6].冯宗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铁矿石中16种元素[J].冶金分析.2019
[7].向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甲基磺酸亚锡中铜量[J].云南化工.2019
[8].时天昊,加丽森·依曼哈孜.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铬铁矿中11种元素[J].辽宁化工.2019
[9].李承蹊,段志敏,徐丹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叁七花中亚砷酸根和砷酸根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10].李文廷,刘树东,师真,冉亚莉,董玉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糙米粉中总砷及无机砷的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标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铝; 钪; 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