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速连续炼铜论文-汪金良,王军

闪速连续炼铜论文-汪金良,王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闪速连续炼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闪速连续炼铜,炉型结构,数值模拟,热力学模型

闪速连续炼铜论文文献综述

汪金良,王军[1](2014)在《闪速连续炼铜炉型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带渣吹炼单烟道(A型)、甩渣吹炼单烟道(B型)、带渣吹炼双烟道(C型)、甩渣吹炼双烟道(D型)等4种炉型的特点,将闪速连续炼铜过程视为由相对独立的闪速造锍熔炼过程和连续吹炼造铜过程构成,分别建立了闪速造锍熔炼多相平衡数学模型和连续吹炼造铜局域平衡数学模型,并通过中间物料的传递将2模型有机结合,从而构建了完整的闪速连续炼铜过程热力学模型.运用此模型,考察了炉型结构对闪速连续炼铜过程的粗铜生成热力学条件、Fe3O4行为、渣含铜及熔炼直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型炉是比较理想的连续炼铜炉体;对于闪速连续炼铜,造锍熔炼段和铜锍吹炼段宜在相对独立的分区进行,各自烟气也应分开排出炉体.(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期刊2014年01期)

汪金良,陈亚州,张文海,张传福[2](2013)在《基于数值模拟的闪速连续炼铜炉型结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4种闪速连续炼铜炉型的本质特性,提出将闪速连续炼铜过程视为由相对独立的闪速造锍熔炼过程和连续吹炼造铜过程构成,分别建立闪速造锍熔炼多相平衡数学模型和连续吹炼造铜局域平衡数学模型,并通过中间物料的传递将两模型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完整的闪速连续炼铜过程热力学模型。运用此模型,考察炉型结构对闪速连续炼铜过程的粗铜生成条件、Fe3O4行为、铜在渣中损失以及铜直收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3种炉型,甩渣吹炼双烟道D型炉是比较理想的连续炼铜炉体;对于闪速连续炼铜,造锍熔炼段和铜锍吹炼段宜在相对独立的分区进行,各自炉渣和烟气也应分开排出炉体。(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3年12期)

[3](2006)在《新型闪速冶金连续炼铜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张文海领衔,总投资额达1·6亿元人民币的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专项课题研究项目“新型闪速冶金连续冶炼铜技术”在江西南昌有色冶金设计院、江西理工大学和甘肃白银公司叁地同时启动。现有炼铜技术全部采用“熔炼-吹炼”(本文来源于《有色冶金节能》期刊2006年03期)

王宏伟[4](2006)在《白银新型闪速连续炼铜项目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银新型闪速连续炼铜项目”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张文海于2004年6月提出,同年9月与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合作申报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并通过了专家答辩,答辩成绩居节能专项小组第一。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以((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06年10期)

闪速连续炼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4种闪速连续炼铜炉型的本质特性,提出将闪速连续炼铜过程视为由相对独立的闪速造锍熔炼过程和连续吹炼造铜过程构成,分别建立闪速造锍熔炼多相平衡数学模型和连续吹炼造铜局域平衡数学模型,并通过中间物料的传递将两模型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完整的闪速连续炼铜过程热力学模型。运用此模型,考察炉型结构对闪速连续炼铜过程的粗铜生成条件、Fe3O4行为、铜在渣中损失以及铜直收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3种炉型,甩渣吹炼双烟道D型炉是比较理想的连续炼铜炉体;对于闪速连续炼铜,造锍熔炼段和铜锍吹炼段宜在相对独立的分区进行,各自炉渣和烟气也应分开排出炉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闪速连续炼铜论文参考文献

[1].汪金良,王军.闪速连续炼铜炉型数值模拟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4

[2].汪金良,陈亚州,张文海,张传福.基于数值模拟的闪速连续炼铜炉型结构研究(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3

[3]..新型闪速冶金连续炼铜技术[J].有色冶金节能.2006

[4].王宏伟.白银新型闪速连续炼铜项目研究工作进展顺利[J].中国金属通报.2006

标签:;  ;  ;  ;  

闪速连续炼铜论文-汪金良,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