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蛭斑蝥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邹如政,邹薇,黄凯,张伟[1](2021)在《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西医临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BPH具有显着优势。我们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有关中医治疗BPH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探讨中医治疗BPH的研究现状。
张家齐[2](2021)在《益肾通癃汤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小鼠模型COX-2、N-cadherin的影响》文中指出
杨晓华[3](2021)在《丹知青娥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及排尿功能的调控作用》文中指出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群体高发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往往伴随一系列令人不堪烦扰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随年龄长肾气衰而发病率渐高,严重影响了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丹知青娥方(DZQE)由补骨脂、杜仲、丹参、知母四味中药组成,具有补肾阳、活血祛瘀、清热滋阴之功。本论文研究丹知青娥方是否具有抑制BPH、调节LUTS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去势后经皮下注射1:100的雌/雄激素诱导建立BPH大鼠模型,灌胃丹知青娥方提取物(1.35 g、2.7 g、5.4 g生药/kg),给药28天观察对大鼠BPH进程的影响。分离正常大鼠膀胱逼尿肌肌条,用体外张力法检测丹知青娥方提取物对本底水平的以及KC1诱导的逼尿肌肌条的舒缩作用。用膀胱灌流法检测丹知青娥方提取物对大鼠排尿参数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丹知青娥方抑制BPH的潜在靶点,以动物模型样品和细胞(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细胞和前列腺间质WPMY-1细胞)为研究对象,对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的候选靶点进行验证。结果:前列腺组织形态及前列腺指数(Prostateindex,PI)统计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Sham组)相比,去势后联合雌/雄激素诱导的模型组(BPH组)大鼠前列腺重量及PI显着增加。连续给药28天后,与BPH组相比,1.35 g/kg、2.7 g/kg、5.4 g/kg的DZQE均显着抑制大鼠PI。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DZQE明显缓解BPH大鼠前列腺上皮排列紊乱的状况,减少前列腺间质成分的增生。ELISA结果表明,DZQE显着升高BPH大鼠血清中睾酮(T)含量,降低血清中雌二醇/睾酮(E2/T)的比值,降低血清中双氢睾酮(DHT)含量。体外张力法检测发现DZQE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增大逼尿肌张力;并且可以抑制KC1引起的逼尿肌收缩,具有双向调节逼尿肌舒缩的作用。膀胱灌流法检测发现DZQE可以显着降低大鼠逼尿肌漏尿点压(DLPP)与最大排尿压(MVP)。网络药理学筛选得到102个DZQE活性成分与258个潜在的预测靶点;BPH相关疾病靶点642个;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86个,方中涉及BPH的活性成分92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ZQE抑制BPH涉及细胞增殖与凋亡、雌激素应答、MAPK级联、蛋白质磷酸化、老化、血管收缩、平滑肌收缩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DZQE抑制BPH可能通过雌激素、MAPK、HIF、ErbB、乙型肝炎、PI3K-Akt、前列腺癌等98条信号通路。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DZQE可以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BPH-1细胞和前列腺间质WPMY-1细胞的增殖;在雌激素信号通路方面,DZQE可以促进BPH大鼠前列腺组织中ERβ的表达,抑制BPH-1细胞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但对ER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MAPK通路方面,DZQE对大鼠前列腺组织ERK的激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还可促进MAPK通路中p38总蛋白的表达。结论:丹知青娥方具有抑制BPH、调节大鼠排尿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有关。
梁娟娟[4](2020)在《刘维忠教授诊治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刘维忠教授对前列腺增生症诊治领域的经验,丰富其临床治疗方法,传承学术经验。方法:通过长期门诊跟师学习,抄方、整理并归纳导师刘维忠教授日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内容,将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中医理论,治疗大法与用药规律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并举出典型相关案例。系统论述并总结导师对前列腺增生症辨治及用药特点。此外经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的数据挖掘模块对刘维忠教授诊治前列腺增生症的处方进行挖掘,总结刘教授诊治前列腺增生症的组方特色、用药特征。结果:1.刘维忠教授把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病机总结为“本虚标实,即肾虚为本,脏腑功能的紊乱造成的病理产物为标”。2.刘维忠教授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经验可总结为“补肾助阳、化气行水、条畅气血”。3.通过对刘维忠教授诊治前列腺增生症的常用药物分析结果显示,与其对前列腺增生症“本虚标实,肾虚为本,病理产物为标”的病机观点相吻合。结论:1.刘维忠教授在诊治前列腺增生症方面采用中西医并重,有着鲜明学术见解,丰富的临床经验,缜密的辨证思维,临床疗效显着。2.通过数据挖掘平台的分析,证明刘维忠教授诊治前列腺增生症的组方用药规律,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
白强民[5](2020)在《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符合入选病例标准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4例。治疗组予前列通窍胶囊+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照组予前列舒丸+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8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症状改善程度、IPSS、NIH-CPSI、膀胱残余尿、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前列腺液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等。统计数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入选34例,对照组入选34例,治疗组治疗中途剔除4例,对照组治疗中途剔除4例,最终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病例各30例。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效者9例,有效者18例,无效者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其中显效者有4例,有效者有18例,无效者有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中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3.33%,明显改善者有9例,轻度改善者16例,无改善者5例;对照组中患者症状改善率为73.33%,其中有明显改善者7例,轻度改善者15例,无改善者8例。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相当,无显着差异(P>0.05)。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总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主症积分、中医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总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主症积分、中医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次症积分方面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主症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IPSS评分、NIH-CPSI评分、膀胱残余尿积分、最大尿流率积分、前列腺液积分等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前列腺体积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对照组IPSS评分、NIH-CPSI评分、膀胱残余尿积分、最大尿流率积分、前列腺液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前列腺体积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但无显着差异(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NIH-CPS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NIH-CP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积分方面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积分、前列腺液积分、前列腺体积积分低于对照组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积分、前列腺液积分、前列腺体积积分,但均无显着差异(P>0.05)。7.治疗中共有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相当(P>0.05)。结论:前列通窍胶囊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肾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综合疗效、NIH-CPSI总评分、最大尿流率、中医证候积分等几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杨凯[6](2020)在《曾庆琪教授辨治男性不育症的学术思想及润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首先对曾庆琪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在前期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单盲、随机、阳性对照药物的临床研究方法初步探讨润精汤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然后在运用奥硝唑诱导建立的少弱精子症SD雄性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润精汤对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液质量、性激素水平、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睾丸波形蛋白表达和ERK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润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润精汤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经验总结:对曾庆琪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从病因病机、辨病论治、诊断治法、方药配伍、优生助孕和预防调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2.临床研究:采用单盲、随机、阳性对照药物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72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润精汤)和对照组(还少胶囊),每组36例,分别治疗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液质量(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精子总活动力)、性激素水平、中医症状评分、安全性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评价润精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3.实验研究:将32只SD雄性大鼠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成四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空白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予以奥硝唑ORN(400mg/kg·d)灌胃;低剂量组予以润精汤(14g/kg)+奥硝唑ORN(400mg/kg·d)灌胃;高剂量组予以润精汤(56g/kg)+奥硝唑ORN(400mg/kg·d)灌胃,疗程四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性激素指标(FSH、LH和T)、大鼠精液质量(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精子总活动力和精子畸形率),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睾丸波形蛋白表达和睾丸ERK信号通路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临床研究:①试验组(润精汤)和对照组(还少胶囊)均能提高精液质量(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精子总活动力)、调节性激素水平和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配偶妊娠率和临床有效率,且试验组(润精汤)改善更为明显。②润精汤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2.实验研究:①精液质量:模型组大鼠精子浓度、精子总活动力、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低于空白组(P<0.05),精子畸形率高于空白组(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精子总活动力高于模型组(P<0.05),精子畸形率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组的浓度和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轻度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的浓度和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高于模型组(P<0.05)。②性激素:各组黄体生成素(LH)无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卵泡刺激素(FSH)高于空白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睾酮(T)低于空白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0.05)。③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空白组大鼠睾丸组织中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和结构完整,生精小管管腔内可见各级分裂活跃、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和结构完整的生精细胞和大量形态正常且成熟的精子。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中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形态紊乱、排列不整齐和结构松散,生精小管管腔内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且大量减少,甚至脱落,精子和生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形态明显异常,生精上皮部分变性可见大量空泡。低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中各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形态的规则性、排列的整齐性和结构的完整性较模型组有所改善,生精小管管腔内正常生精细胞数和形态正常且成熟的精子数较模型组也有所增加,脱落生精细胞数量有所减少。高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形态结构较低剂量组进一步有所改善,接近于空白组。④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模型组生精小管管腔内可见大量生殖细胞凋亡,大鼠睾丸组织凋亡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生精小管管腔内可少量生殖细胞凋亡,低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凋亡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凋亡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⑤睾丸组织波形蛋白表达的变化:空白组睾丸组织波形蛋白主要分布于睾丸支持细胞的核周围,并且从基底区域向近腔小室延伸。模型组睾丸组织波形蛋白信号和分布范围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减弱,波形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睾丸组织波形蛋白的主要分布从睾丸支持细胞的核周围区域向内腔延伸,并且波形蛋白在两组间分布也趋于正常,波形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⑥睾丸组织ERK信号通路的变化:模型组大鼠睾丸组织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睾丸组织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结论1.润精汤是曾庆琪教授基于“精室理论”,根据精室的功能特点,总结出“通补并用”为核心的治疗法则,创制而成的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经验方,药物组成有菟丝子、黄精、山药、枸杞、仙灵脾、水蛭、刺五加、红景天、陈皮、川牛膝,诸药具有“肝脾肾三脏兼顾、气血阴阳平调、补而不腻、通而不损”的特点,全方以补肾健脾为主,兼有补血养肝、活血通络、行气利湿的作用,本方治法较单补肾填精法或补肾活血法更为全面,更加符合当今大多数男性不育症的临床实际情况,尤其是对江南地区的患者更为适宜。2.润精汤和还少胶囊均能提高精液质量(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精子总活动力)、调节性激素水平和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配偶妊娠率和临床有效率,且润精汤改善更为明显。所以说润精汤是安全和有效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3.润精汤可以改善奥硝唑诱导的少弱精子症大鼠的精液质量、血清性激素和睾丸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初步猜测可能与润精汤调控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调节生殖内分泌激素的水平,改善睾丸微循环和精子生成的局部微环境有关;此外润精汤可上调睾丸波形蛋白的表达和下降p-ERK的表达,提高生殖细胞结构的稳定性和抑制大鼠生殖细胞的凋亡,促进生殖细胞增殖等,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张坤[7](2018)在《隔药灸脐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隔药灸脐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通过观察隔药灸脐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I-PSS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比较隔药灸脐和普通针刺对本病治疗效果的差异,为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新思路。方法:将60例BPH患者随机分成隔药灸脐组和普通针刺组进行治疗,各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观察评分,并分析其疗效。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隔药灸脐和普通针刺均能有效改善BPH的相关症状。2.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治疗后隔药灸脐组和针刺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隔药灸脐在改善BPH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优于单纯针刺。3.I-PSS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均有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隔药灸脐法在降低I-PSS评分方面优于单纯针刺组。4.两组前列腺体积对比:治疗后两组前列腺体积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隔药灸脐法和普通针刺都可减小前列腺体积,且疗效相当。结论:隔药灸脐法对于肾虚血瘀型BPH患者能改善其排尿困难、尿线细弱等症状,明显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I-PSS评分,是解决BPH临床症状行之有效的方法。
赵凡[8](2016)在《前列通窍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膀胱逼尿肌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前列通窍胶囊治疗肾虚瘀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并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探寻前列通窍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膀胱逼尿肌Bax mRNA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以期揭示前列通窍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能机制。方法:1.临床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通窍胶囊组)和对照组(癃闭舒胶囊组)各45例。治疗组服用前列通窍胶囊,对照组服用癃闭舒胶囊,8周后观察两组总体疗效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2.实验研究:取SD大鼠140只,随机取其中2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的采用去势加丙酸睾酮注射法复制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坦索罗辛对照组、癃闭舒胶囊对照组和前列通窍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给药,其他各组分别予以相应药品混悬液灌胃给药,同时灌胃给药30天后,处死大鼠取膀胱逼尿肌待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膀胱逼尿肌细胞中bax mRNA、bcl-2mRNA的表达强度并计算其比值。结果:1.临床试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I-PSS、QoL、Qmax、膀胱残余尿量、中医证候积分和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PSS、QoL、Qmax、膀胱残余尿量、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前列腺体积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在改善BPH患者I-PSS、QoL、Qmax、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更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方面,两种药物无显着性差别(P>0.05)。2.实验研究:坦索罗辛对照组、癃闭舒胶囊对照组和前列通窍胶囊各剂量组bax mRNA、bcl-2 mRNA表达和bax/bcl-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通窍胶囊低剂量组bax mRNA、bcl-2 mRNA表达和bax/bcl-2与坦索罗辛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通窍胶囊中、高剂量组bax mRNA、bcl-2 mRNA表达和bax/bcl-2与坦索罗辛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前列通窍胶囊各剂量组bax mRNA、bcl-2 mRNA表达和bax/bcl-2与癃闭舒胶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1.前列通窍胶囊可明显改善肾虚瘀阻型BPH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及中医证候积分。2.前列通窍胶囊可以提高前列腺增生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调控基因bax mRNA的表达,降低bcl-2 mRNA的表达,并能提高bax/bcl-2的比值,可促进膀胱逼尿肌细胞凋亡,揭示了前列通窍胶囊治疗BPH的部分作用机制。
闫博[9](2014)在《通癃软结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已经成为困扰广大老龄男性患者的难题。尽管现代医学发展迅猛,但其治疗思路与方法有限;而我国传统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不仅多,且多从个体化思路治疗,在临床中相对有明显优势。我的导师张耀圣教授潜心研究中医男科多年,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方面已经积累多年临证经验,从前列腺经络归属入手,自拟“通癃软结汤”治疗BPH,在临床上已经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并获得广大患者的认同。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治疗前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服用通癃软结汤与翁沥通胶囊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及移行区大小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探讨通癃软结汤是否能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是否也能够缩小前列腺及移行区的体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通癃软结汤、对照组服用翁沥通胶囊,3个月9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一个疗程观察治疗。(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前列腺体积及移行区B超的检查。(2)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IPSS评分。(3)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4)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最大尿流率的检测。(5)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非正态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结果:(1)服用通癃软结汤、翁沥通胶囊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6%,两者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服用翁沥通胶囊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疗程)IPSS评分的变化明显(P<0.05);服用通癃软结汤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疗程)IPSS评分降低明显(P<0.05);两者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服用翁沥通胶囊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疗程)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服用通癃软结汤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疗程)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两者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服用翁沥通胶囊、通癃软结汤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疗程)患者最大尿流率变化的变化,两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两者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服用翁沥通胶囊疗前及疗后(一个疗程)、前列腺体积对比P<0.05,表明翁沥通胶囊能够缩小前列腺体积;服用通癃软结汤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疗程)前列腺体积对比P<0.05,表明通癃软结汤能够缩小前列腺体积,而两者对比不能证明治疗组的缩小前列腺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翁沥通胶囊在前列腺移行区方面(P>0.05),不能证明其能够缩小前列腺移行区的体积;通癃软结汤在前列腺移行区方面(P<0.05),能够证明其能够缩小前列腺移行区的体积。结论:(1)服用翁沥通胶囊,能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IPSS评分,提高最大尿流率指数,但对前列腺及移行区体积的缩小的效果不够满意。(2)通癃软结汤能够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IPSS评分,提高患者最大尿流率指数,对前列腺体积及移行区体积的缩小相比要优于对照组。(3)通癃软结汤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上的临床效果及指标要高于翁沥通胶囊。(4)本项研究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中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与思路,而且又能验证张耀圣教授“前列腺经络归属”的新理论。
张奇峰[10](2011)在《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PCNA、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实验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腹腔注射丙酸睾酮原液的方法制作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小鼠模型。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采用腹腔注射丙酸睾酮注射液原液12.5mg/(kg·d)造模,空白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橄榄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分别予灌服高、中、低剂量(24g/kg·d-1、12g/kg·d-1、6g/kg·d-1)当归贝母苦参丸水煎溶液,阳性对照组灌服前列康水混悬液0.6g/kg。给药第21天处死,观察前列腺指数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法染色光镜观察前列腺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变化。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对比,空白组小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PCNA、Bcl-2表达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值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Bax表达IOD值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组小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PCNA、Bcl-2表达IOD值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除低剂量治疗组外Bax表达IOD值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高、中、低剂量治疗组之间比较,小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PCNA、Bcl-2、Bax表达IOD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小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PCNA、Bcl-2、Bax表达IOD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贝母苦参丸对丙酸睾酮所致的实验性小鼠BPH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下调细胞增殖蛋白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量相关。
二、水蛭斑蝥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蛭斑蝥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临床治疗 |
2.1 内治法 |
2.1.1 从肾论治 |
2.1.2 从肝论治 |
2.1.3 从脾论治 |
2.1.4 从肺论治 |
2.1.5 其他 |
2.2 外治法 |
2.2.1 针灸治疗 |
2.2.2 穴位贴敷 |
2.2.3 中药坐浴 |
2.2.4 中药灌肠 |
2.2.5穴位埋线 |
3 小结 |
(3)丹知青娥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及排尿功能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丹知青娥方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二 丹知青娥方调节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及排尿功能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三 丹知青娥方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机制研究 |
实验一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丹知青娥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潜在靶点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实验二 动物和细胞水平验证丹知青娥方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方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刘维忠教授诊治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历代医家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认识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论治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刘维忠教授诊治前列腺增生症的经验 |
1 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 |
2 对前列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 |
2.1 对前列腺增生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经验 |
2.2.1 常规化的治疗 |
2.2.2 分期、分型辨证治疗 |
2.2.3 常用药对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刘维忠教授治疗BPH的用药规律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分析软件 |
1.6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验案举隅 |
第五部分 结语 |
第六部分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 |
2 中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成果 |
(5)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说明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
2.3 观察内容 |
2.4 疗效评定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3.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
4 讨论 |
4.1 肾虚血瘀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根本发病因素 |
4.2 西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4.3 应用前列通窍胶囊的中医理论基础 |
4.4 组方分析 |
4.5 结果分析 |
4.6 特色与优势 |
5 结论 |
6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1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2 |
附录 |
附件1.国际前列腺症状与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 |
附件2.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标准NIH-CPSI |
附件3.尿流率检查 |
附件4.B超检查 |
附件5.前列腺液(EPS)常规检验结果 |
附件6.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 |
附件7.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分级计分标准 |
附件8.治疗效果登记表 |
附件9.不良事件观察表 |
附件10.知情同意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情况 |
致谢 |
(6)曾庆琪教授辨治男性不育症的学术思想及润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施治 |
2.1 名家经验 |
2.2 辨精论治 |
3 临床研究 |
3.1 专病专方 |
3.2 中成药 |
3.3 针灸及物理治疗 |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5 综合治疗 |
4 实验研究 |
4.1 降低生殖细胞凋亡 |
4.2 改变Catsper通道 |
4.3 抗氧化应激损伤 |
4.4 调节生殖性腺轴,改善生殖内分泌功能 |
4.5 改善睾丸微循环 |
4.6 改善附属性腺的分泌功能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曾庆琪教授辨治男性不育症学术思想 |
1 病因病机 |
2 辨病论治 |
2.1 特发性不育症 |
2.2 精液不液化 |
2.3 感染性不育症 |
2.4 免疫性不育 |
2.5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 |
2.6 其他原因引起不育症 |
3 用药规律 |
3.1 用药特点 |
3.2 常用效验对药、角药 |
4 预防调护 |
4.1 三步四法、助孕有道 |
4.2 生活指导、综合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润精汤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临床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方法 |
2.2 给药方案 |
2.3 治疗方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价 |
2.7 统计学方法 |
2.8 设计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精液参数比较 |
3.3 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
3.4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3.5 临床疗效比较 |
3.6 安全性观察 |
3.7 不良反应比较 |
4 讨论 |
4.1 润精汤组方思路 |
4.2 润精汤单味药的分析和现代药理研究 |
4.3 还少胶囊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
4.4 润精汤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润精汤对奥硝唑诱导的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药物 |
2.3 实验试剂 |
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5 实验仪器及耗材 |
3 实验方法 |
3.1 分组与给药 |
3.2 实验取材 |
3.3 实验内容 |
3.4 统计方法 |
3.5 技术路线图 |
4 实验结果 |
4.1 精液参数比较 |
4.2 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
4.3 睾丸组织病理形态比较 |
4.4 睾丸组织细胞凋亡比较 |
4.5 睾丸组织波形蛋白表达比较 |
4.6 睾丸组织ERK信号通路比较 |
5 讨论 |
5.1 奥硝唑诱导少弱精子症模型的建立 |
5.2 润精汤改善奥硝唑诱导的生精障碍型SD雄性大鼠生精功能的作用机制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润精汤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临床观察表 |
附录2 润精汤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中医症状评分表 |
附录3 润精汤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常用英文缩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隔药灸脐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受试者来源 |
(二)受试者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法 |
(三)BPH特异性评价指标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五)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基础数据分析 |
(二)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
(三)结果分析 |
(四)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
(一)病因病机 |
二、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
(一)高危因素 |
(二)发病机制 |
(三)治疗 |
三、隔药灸脐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机理探讨 |
(一)脐部经络与解剖 |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 |
(三)艾灸的温通刺激作用 |
(四)三者协同作用 |
四、结果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8)前列通窍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膀胱逼尿肌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案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案 |
2.1 临床研究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纳入病例标准 |
2.1.3 排除病例标准 |
2.1.4 剔除病例标准 |
2.1.5 临床观察方法 |
2.2 病例来源 |
2.3 采用药物 |
2.4 试验分组与给药方法 |
2.5 观察疗程 |
2.6 观察内容 |
2.6.1 疗效性观察 |
2.6.2 不良反应观察 |
2.7 疗效判定标准 |
2.7.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2.7.2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
2.7.3 膀胱残余尿量改善程度评定标准 |
2.7.4 最大尿流率改善评定标准 |
3 数据统计处理 |
4 技术路线 |
5 关键技术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总体疗效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2.1 治疗前后I-PSS比较 |
2.2 治疗前后Qo L比较 |
2.3 治疗前后Qmax比较 |
2.4 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 |
2.5 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比较 |
2.6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用药安全性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主要试剂 |
1.4 实验引物设计:引物序列 |
2 实验方法 |
2.1 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建立 |
2.2 分组及给药 |
2.3 标本取下后即刻清除表面的残留血液和脂肪结缔组织 |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膀胱逼尿肌细胞凋亡及分裂周期 |
2.5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膀胱逼尿肌细胞中bcl-2 m RNA、baxm RNA的表达 |
2.5.1 提取样本总RNA |
2.5.2 逆转录合成cDNA |
2.5.3 Real Time PCR |
3 统计方法 |
4 技术路线 |
5 关键技术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前列通窍胶囊对膀胱逼尿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 前列通窍胶囊对膀胱逼尿肌中bax mRNA表达影响 |
3 前列通窍胶囊对膀胱逼尿肌中bcl-2 mRNA表达影响 |
4 前列通窍胶囊对膀胱逼尿肌中bax/bcl-2 的影响 |
5 前列通窍胶囊对膀胱逼尿肌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理论探讨 |
一、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理论探讨 |
二、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
三、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 1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2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通癃软结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中医药治疗进展 |
3 中医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西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1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 BPH目前西医的治疗进展 |
3 其他治疗方式及进展 |
4 前列腺移行区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临床研究 |
研究对象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PCNA、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器材 |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2.2 标本采集及制作方法 |
2.3 观测指标及观测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前列腺湿重与PI 的变化 |
3.2 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 |
3.3 前列腺组织中PCNA 表达的变化 |
3.4 前列腺组织中 Bcl-2 和 Bax 表达的变化 |
4. 讨论 |
4.1 前列腺增生发病机制探讨 |
4.2 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病机探讨 |
4.3 BPH 的治疗方法 |
4.4 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制作的探讨 |
4.5 当归贝母苦参丸对BPH 的治疗作用 |
4.6 PCNA、Bcl-2 和 Bax 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 |
5.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水蛭斑蝥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进展[J]. 邹如政,邹薇,黄凯,张伟. 河北中医, 2021(09)
- [2]益肾通癃汤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小鼠模型COX-2、N-cadherin的影响[D]. 张家齐.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丹知青娥方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及排尿功能的调控作用[D]. 杨晓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刘维忠教授诊治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经验总结[D]. 梁娟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前列通窍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D]. 白强民.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曾庆琪教授辨治男性不育症的学术思想及润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杨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7]隔药灸脐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前列通窍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膀胱逼尿肌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与临床观察[D]. 赵凡. 云南中医学院, 2016(11)
- [9]通癃软结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D]. 闫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10]当归贝母苦参丸对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PCNA、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D]. 张奇峰.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8)
标签:前列腺增生症论文; 前列腺论文; 前列腺增大的原因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蚂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