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道论文-何志文

浙江西道论文-何志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浙江西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浙江西道,入幕士人,唐宋变革

浙江西道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文[1](2015)在《唐代浙江西道入幕士人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中后期处于唐宋变革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安史之乱后,地方势力兴起,藩镇问题逐渐凸显。浙江西道地处狭义上的江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经济优势,成为这一时期地方财赋重镇的代表。本文以浙西入幕士人这一群体为切入点,从政治、社会两个层面对浙西与中央的关系变动进行考察,试探讨浙西地区在转型时期所具有的时代意义。文章除绪论、结语外,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从辖境和人口两个要素入手,探讨了浙西地理环境与地位变动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图、统计,可以发现在浙西统辖期间各州县地位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唐代宗大历年间及唐武宗会昌年间变动幅度明显较大,这与此时的人口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者,这两个时期浙西人口变动较大;二者,人口数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第二章主要从浙西入幕士人的出身、入幕前所任职位及入幕缘由叁个角度,探讨这一群体的背景情况。通过统计:一、浙西入幕士人中,科举出身者占到总数的近一半,此时科举出身逐渐成为士人入仕的重要途径;门荫出身者所占比例极少,此时的世族之家已经很难形成诸如魏晋时期绵延数代的大族;而剩余的半数出身无考者,或为望姓之子弟,或为饱学之文士,亦或是居于江淮之士人。二、士人入浙西幕府前初任之官多为中央及地方基层文官或中央近基层文官;且初任之官后,有直接入浙西幕府任职者,亦有经几转方入浙西幕府任职者。叁、士人则是从自身的仕途发展,幕府与中央的关系,府主的才能与名望等因素考虑,选择了入浙西幕府中任职。第叁章论述了浙西入幕士人在幕府中的任职、带职及出幕后的迁转情况。通过表格统计可知,浙西入幕士人多担任副使、行军司马、判官等文职,且任职期间又常以试、兼、检校等形式带有朝衔或宪衔;士人出浙西幕府后,有迁入中央任文职者、有转任地方州县长官者、有转入他镇幕府中任职者,还有少数因乱退居者。在唐僖宗朝以前,士人尚能从浙西幕府迁入中央,而在僖宗朝以后则鲜有入中央任职者;这与唐末铨选失序、各地起义、社会动荡密切相关。第四章则是从浙西入幕士人的婚姻形态与社会交往两个角度来探讨这一群体的社会特征。据统计分析:浙西入幕士人仍重视门第婚姻,且夫妻离异者占少数,多数夫妻都重礼仪、守礼法,其中还有不少二娶、叁娶的再婚现象;而交往对象则兼具儒、释、道叁家,或通过诗歌唱和、宴饮集会结交名公,或淡然洒脱、寄情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3-10)

任记国[2](2009)在《唐代浙江西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在全国遍设藩镇,在江南地区设立的浙江西道,是唐政府为更好的控制这片区域所作的一种努力。浙西道存在的时间自乾元元年(758)至唐亡的天佑四年(907),在这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内,浙西道在叛军横行时从江东道分立,至唐末在各种因素的打击下,逐步分属于对立的割据势力。五代时在浙西分属于钱氏吴越国和杨氏吴国。浙西道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中央和邻道产生了相互交织的密切联系,在镇海军兴废与漕运断续下,折射唐朝中叶后多方面的走向,开启唐宋之际的历史过渡。浙西并非单纯的经济支持型藩镇,而有更为广阔的历史活动层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从浙西到江南再到整个唐帝国的历史进程。本论文主要分五章,第一章围绕浙西本身的历史趋势,结合整个唐朝的宏观变化,依照各个时期不同的表现与特点,区分为四个小的时期,依次是草创阶段,鼎盛时期,继续发展,直至唐末的混乱,随着唐朝的灭亡而一同消失于历史舞台。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变幻过程中,浙西除以财赋与中央保持紧密联系外,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很好的表现。第二章主要从镇海军屡兴屡废的独特经历为契入点,全面解析中央与浙西密切而全方位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唐政府财政体系变革出发,理解在漕运南端的浙西缘何得以兼江淮转运等使职,以及浙西在与邻道关系互通中,定位浙西的区域位置。第叁章整合浙西在军事力量特点,在保持本地区稳定的各种努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忠诚与叛逆个性,由于本区域内大规模的动乱时有发生,因此,浙西的军事力量从开始的恭顺到后期的骄横,反映江南地区由稳至乱的历史走向。第四、五两章从经济和文化表现出发,简要了解浙西在这些领域的发展程度,能比较充分地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变化,从而对浙西的经济文化地位有更深的认识。浙西的历史与唐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结合全文的叙述,能对中唐以后的这段历史有更清晰的理解,这也达到本文写作的初衷。(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5-04)

浙江西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在全国遍设藩镇,在江南地区设立的浙江西道,是唐政府为更好的控制这片区域所作的一种努力。浙西道存在的时间自乾元元年(758)至唐亡的天佑四年(907),在这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内,浙西道在叛军横行时从江东道分立,至唐末在各种因素的打击下,逐步分属于对立的割据势力。五代时在浙西分属于钱氏吴越国和杨氏吴国。浙西道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中央和邻道产生了相互交织的密切联系,在镇海军兴废与漕运断续下,折射唐朝中叶后多方面的走向,开启唐宋之际的历史过渡。浙西并非单纯的经济支持型藩镇,而有更为广阔的历史活动层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从浙西到江南再到整个唐帝国的历史进程。本论文主要分五章,第一章围绕浙西本身的历史趋势,结合整个唐朝的宏观变化,依照各个时期不同的表现与特点,区分为四个小的时期,依次是草创阶段,鼎盛时期,继续发展,直至唐末的混乱,随着唐朝的灭亡而一同消失于历史舞台。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变幻过程中,浙西除以财赋与中央保持紧密联系外,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很好的表现。第二章主要从镇海军屡兴屡废的独特经历为契入点,全面解析中央与浙西密切而全方位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唐政府财政体系变革出发,理解在漕运南端的浙西缘何得以兼江淮转运等使职,以及浙西在与邻道关系互通中,定位浙西的区域位置。第叁章整合浙西在军事力量特点,在保持本地区稳定的各种努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忠诚与叛逆个性,由于本区域内大规模的动乱时有发生,因此,浙西的军事力量从开始的恭顺到后期的骄横,反映江南地区由稳至乱的历史走向。第四、五两章从经济和文化表现出发,简要了解浙西在这些领域的发展程度,能比较充分地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变化,从而对浙西的经济文化地位有更深的认识。浙西的历史与唐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结合全文的叙述,能对中唐以后的这段历史有更清晰的理解,这也达到本文写作的初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浙江西道论文参考文献

[1].何志文.唐代浙江西道入幕士人群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任记国.唐代浙江西道研究[D].浙江大学.2009

标签:;  ;  ;  

浙江西道论文-何志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