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礼仪之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明代,乘轿,避道,礼仪之争
礼仪之争论文文献综述
龚世豪[1](2019)在《典制与事例:明中后期官员乘轿中的礼仪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轿子是明代高级官员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明初具有严格的乘轿等级制度,官员相遇时需要按照品级尊卑行避道之礼。随着明代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权势渐重,他们要求在礼仪待遇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官员乘轿时相遇回避的秩序本有定制,但因阁臣、言官、庶吉士等群体势力的崛起,他们试图打破旧规,礼仪冲突由此而生。明廷在典制层面始终坚持品级尊卑的回避原则,而这并不能适用于明中后期的政治生活,导致当时官员大多达成按既有事例行事的默契。看似因典制与事例之矛盾引发的争礼事件,背后却隐含着深刻的权势角力。(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吴礼明[2](2019)在《礼仪之争下西方“纳中入西”策略的历史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以来,以耶稣会士为先锋的西方文化征略者,在"中华归主"的共同理想驱使下,一以贯之地从事着"纳中入西"工作。西方文化的扩张主体从以耶稣会为主体的来华传教士,到康熙禁教后以学者为主体的欧洲思想界,再到鸦片战争后蜂拥而至的来华传教士。扩张的方式由侧身儒学的隐晦不彰,到自由平等的公开争论;由交流受阻后的单向"攻讦",到倚恃武力的全面碾压。扩张的内容由为来华传教合理性,而进行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通性构建,到为文化竞争优越性,而进行的中国文化从属于西方的比附索隐式虚构,再到为资本主义精神自我实现,对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文化进行批判否定,最后为扩张合法性,把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与包括基督教在内的西方文化,置于不同进化序列上的霸权建构。在此过程中,西方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享有而自强,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却陷入了深重的危机。(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苑广阔[3](2019)在《一个“嗯”字引发的微信礼仪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某公司一名女员工发帖称,自己在微信上回复老板一个“嗯”,结果被老板批评:“和领导和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微信的基本礼仪。”该员工表示不能理解,准备辞职走人。但不少围观的网友认为,老板说得没毛病。这个姑娘因为在微信上回复了公司老板一个“(本文来源于《嘉兴日报》期刊2019-06-05)
魏云[4](2019)在《关爱学生身心 倡导文明礼仪 争做阳光少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本文来源于《小学时代》期刊2019年07期)
纪建勋[5](2019)在《“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和中西学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礼仪之争难题"不应该是一个只关乎西方或者东方的问题,应该将其放归中外交流的历史坐标上重新认识。解决的关键在于辨明论争缘起及厘清冲突背后的中西学统。纵观16—18世纪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东传的时代背景,可以让我们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对"中国礼仪之争"有更多新的认识。如果说恩典观与教会道德神学是影响各修会传教士在论争中做出抉择的西方学统,那么神道设教思想下文教与神教双向度有机互动的中国社会伦理与宗教体系则是国人回应"礼仪之争"的中国学统。直面"礼仪之争"难题以及由此所体现出的中国社会宗教的"双向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反对"文明冲突论"。(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19年01期)
潘益浩[6](2019)在《从礼仪之争到礼仪之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之后的新一轮全球化,造就了规模空前的跨地域和跨文化交往,它究竟会带我们走向何方?是和谐共处的乌托邦还是对立冲突的索马里?有的学者对此非常乐观,比如弗里德曼就宣称世界是平的,但更多的学者并不乐观。美国学者亨廷顿断言异质文明必然爆发冲突。看看如今遍地狼烟(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1-07)
纪建勋[7](2018)在《明末清初“礼仪之争难题”与“中国礼仪之争”第一人——兼论“礼仪之争”还是“利益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生在明末清初的"中国礼仪之争"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学界对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还有着不同的声音,尽管存在着多种进路的探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检讨这场争论,在中国,龙华民、利安当和黎玉范这叁个都有着"中国礼仪之争第一人"名头的传教士至为重要,另外,帕斯卡尔在欧洲的"角色扮演"也不容忽略。文章重点厘清他们在礼仪之争中所秉持的不同立场与传教方法,来回应中国教会史上这场最着名的论争究竟是地道的"礼仪之争"还是骨子里的"利益之争"的质疑。(本文来源于《基督教学术》期刊2018年02期)
肖清和,李竹磬[8](2018)在《卫方济与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方济是第一个完整翻译《四书》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儒经西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卫方济也参与了中国礼仪之争,将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翻译、介绍给教廷及西方世界。通过卫方济,中国信徒与士大夫试图表达对相关议题的看法,并捍卫儒家的传统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人最早参与全球化的尝试。卫方济所呈现的"中国声音"虽然最终被西方拒绝了,但是其在展现不同于西方的权威与观点的努力则值得肯定;而在此背景之下,卫方济在翻译中国经典方面的贡献则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黄佳[9](2018)在《詹森派与“中国礼仪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礼仪之争"是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詹森派对耶稣会的攻击在"中国礼仪之争"的性质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走向。本文尝试从耶稣会和詹森派不同的恩典论出发,探讨其对中国礼仪以及耶稣会传教策略的不同解读。一方面挖掘双方有关中国礼仪争论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将"中国礼仪之争"置于中世纪末期天主教改革的时代背景,探讨17~18世纪欧洲的思想变迁对"中国礼仪之争"的影响,对明清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有更清晰的把握。(本文来源于《宗教与历史》期刊2018年02期)
武海霞[10](2018)在《从“礼仪之争”到《夫至大》通谕 天主教中国化历程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天主教中国化工作需要以史为鉴,充分吸取"礼仪之争"的教训与《夫至大》通谕的启迪,在坚持天主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坚决杜绝普遍主义所追求的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的解释权,维护国家主权的权威性。让中国天主教呈现明显的中国特色,使天主教真正起到化育人心、催人奋进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宗教》期刊2018年04期)
礼仪之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末清初以来,以耶稣会士为先锋的西方文化征略者,在"中华归主"的共同理想驱使下,一以贯之地从事着"纳中入西"工作。西方文化的扩张主体从以耶稣会为主体的来华传教士,到康熙禁教后以学者为主体的欧洲思想界,再到鸦片战争后蜂拥而至的来华传教士。扩张的方式由侧身儒学的隐晦不彰,到自由平等的公开争论;由交流受阻后的单向"攻讦",到倚恃武力的全面碾压。扩张的内容由为来华传教合理性,而进行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通性构建,到为文化竞争优越性,而进行的中国文化从属于西方的比附索隐式虚构,再到为资本主义精神自我实现,对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文化进行批判否定,最后为扩张合法性,把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与包括基督教在内的西方文化,置于不同进化序列上的霸权建构。在此过程中,西方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享有而自强,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却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礼仪之争论文参考文献
[1].龚世豪.典制与事例:明中后期官员乘轿中的礼仪之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吴礼明.礼仪之争下西方“纳中入西”策略的历史演进[J].江汉论坛.2019
[3].苑广阔.一个“嗯”字引发的微信礼仪之争[N].嘉兴日报.2019
[4].魏云.关爱学生身心倡导文明礼仪争做阳光少年[J].小学时代.2019
[5].纪建勋.“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和中西学统的关系[J].世界历史.2019
[6].潘益浩.从礼仪之争到礼仪之合[N].文汇报.2019
[7].纪建勋.明末清初“礼仪之争难题”与“中国礼仪之争”第一人——兼论“礼仪之争”还是“利益之争”[J].基督教学术.2018
[8].肖清和,李竹磬.卫方济与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黄佳.詹森派与“中国礼仪之争”[J].宗教与历史.2018
[10].武海霞.从“礼仪之争”到《夫至大》通谕天主教中国化历程再思考[J].中国宗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