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乙酰肝素酶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乙酰肝素酶,前列腺肿瘤,预后
乙酰肝素酶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张再军,徐成,胡月珍[1](2018)在《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尿道前列腺癌切除术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同期选取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电切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Heparanase蛋白的表达程度,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标本中的Heparanas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8%,显着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aranase蛋白阳性表达前列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5.6%,显着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aranase蛋白阳性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术前PSA高水平、TNM分期增高、发生骨转移和Heparanase蛋白阳性是前列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eparanase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8年02期)
王闯,王明娟,王一帆,齐洁敏[2](2016)在《宫颈鳞癌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HP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6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HPA)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生物学行为。结果宫颈鳞癌组织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和72.1%,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整合素α5β1、HPA蛋白均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显着相关;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r=0.594)。结论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具有正协同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6年13期)
干惠珠,张学文,孙步彤,王世宝[3](2014)在《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是一种葡糖苷酸内切酶,能特异性降解硫酸肝素多糖的硫酸肝素侧链,破坏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血管形成、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SE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PSE蛋白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70例肝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4年09期)
王闯,王明娟,王一帆,齐洁敏[4](2014)在《宫颈鳞癌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 (SP法)检测6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织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和72.1%,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70)。结论: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具有正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4年22期)
蔡文哲,陈伟君,庄晓静[5](2014)在《乙酰肝素酶 蛋白激酶2β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蛋白激酶2β(CK2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uper-Vision法检测59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20例慢性结肠炎组织标本中HPA、CK2β及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 HPA、CK2β与HIF-1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慢性结肠炎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CK2β与HIF-1α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治疗后有无复发或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无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P<0.01),而HPA、CK2β则无相关性(P>0.05)。结论 HPA、CK2β和HIF-1α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4年03期)
钟启龙,王双乐,李创伟,杨楚,林炘[6](2014)在《乙酰肝素酶、蛋白激酶CK2β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乙酰肝素酶(HPA)、蛋白激酶CK2β(CK2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叁者在NP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uper-Vision法检测49例NPC组织标本及15例慢性鼻咽炎(CNT)组织标本中HPA、CK2β及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HPA、CK2β与HIF-1α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CNT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CK2β与HIF-1α的表达与NPC临床分期、治疗后有无复发或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无关(P>0.05);HIF-1α的表达水平与NPC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P<0.01),而HPA、CK2β的表达水平则与NPC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HPA、CK2β与HIF-1α任意两者间在NPC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HPA、CK2β和HIF-1α参与了NPC的发生和发展、浸润及转移;在N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PA、CK2β和HIF-1α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杜善平,张健,杨晓梅,齐宗利,高积勇[7](2013)在《乙酰肝素酶蛋白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p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pa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显着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浸润不超过内1/2肌层者的Hpa蛋白阳性率显着低于浸润达到外1/2肌层者(P>0.05)。有淋巴转移组的Hpa蛋白阳性率显着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Ⅰ-Ⅱ期组的Hpa蛋白阳性率显着低于Ⅲ-Ⅳ期组(P>0.05)。弥漫型内膜癌中Hpa蛋白阳性率高于局限性(P>0.05)。中、低分化内膜癌中Hpa表达与细胞分化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pa蛋白表达只与淋巴转移、临床分级及肌层浸润显着相关(P<0.05)。结论:Hpa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显着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Hpa表达与转移、临床分期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3年11期)
钟启龙,王双乐,李创伟,杨楚,林炘[8](2012)在《乙酰肝素酶、蛋白激酶CK2β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 PA)、蛋白激酶C K 2β(protein kinase CK2β,CK2β)、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lα)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uper-Vision法检测49例鼻咽癌组织标本中HPA、CK2β及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A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呈显着正相关(Log Rank=11.737,P<0.05),CK2β、HIF-1α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的预后亦呈正相关(Log Rank分别为5.538和6.524,P均<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治疗后有无复发或转移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HPA、CK2β、HIF-1α的表达均不是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HPA、CK2β和HIF-1α可作为评价鼻咽癌预后的参考指标,具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2年08期)
姚红,陆友金,胡昆[9](20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HPSE)蛋白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叁步法检测HPSE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合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HPSE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正常肺组织),差异有显着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HPSE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IV的癌组织表达高于I~Ⅱ组(P<0.01),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HPSE的高表达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PSE可作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0年06期)
姚红[10](20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取得肺癌标本38例;肺良性病变标本7例;肺正常组织10例中的表达。研究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同肺癌的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乙酰肝素酶蛋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切取的肺癌标本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放疗或化疗,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鳞癌22例,腺癌12例,腺鳞癌4例;临床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标准分期,Ⅰ、Ⅱ期20例,Ⅲ期、Ⅳ期18例;高、中分化26例,低分化12例;淋巴结转移阴性11例,阳性27例。患者年龄38~75岁,男性34例,女性4例。另取肺良性病变标本7例(肺炎性假瘤4例、肺结核2例、肺纤维性瘤1例),正常肺组织10例,均经病理证实。标本取得后迅速置于-80°C超低温冰箱备用。石蜡包埋后制成蜡块.采用SP叁步法进行免疫组化,主要试剂兔抗人HPSE抗体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用型SP叁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取蜡块做4μm的连续切片,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水化后置于新鲜配制的3%H2O2溶液室温浸泡10 min,然后蒸馏水冲洗。将切片放入盛有0. 01M柠檬酸盐缓冲液(pH6. 0)抗原修复液的容器中,置微波炉内进行微波修复30分钟,室温下冷却,PBS(磷酸盐缓冲液)洗涤。滴加一抗,置于37℃电热恒温水箱孵育30min,4℃冰箱过夜。PBS洗涤3次,滴加二抗,置于37℃电热恒温水箱孵育10min,PBS洗涤3次,滴加叁抗,置于37℃电热恒温水箱孵育10min, PBS洗涤,切片在DAB-H2O2中显色,见棕黄色颗粒后终止反应。苏木精复染,盐酸酒精分化,热水反兰。常规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脂封片。每批试验用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结果判断细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者视为阳性染色细胞。高倍镜下每张切片选择4个视野,分别计数阳性细胞数,进行半定量分级,然后取平均值。采用半定量分级法判定染色结果,判定标准如下:高倍镜下胞浆内染色情况:①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②阳性范围: <5%为0分, 5% ~25%为1分, 26% ~50%为2分, 51% ~75%为3分, >75%为4分。两项结果相加<2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 4~5分为中度阳性(++), 6~7分为强阳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乙酰肝素酶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膜;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有差异。正常肺组织不表达、肺良性病变中表达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28例。叁种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00.00%、14.28%、73.68%,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有统计学意义。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和TNM分期有关,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研究表明,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乳腺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等)中均可检测到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预后不良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乙酰肝素酶主要定位于胞膜和胞质,其中细胞膜染色更深,癌边缘外肝素酶着色强于中央的部位,推测肝素酶是胞内合成后结合于膜上,在癌发生侵袭和转移时分泌出胞,溶解BM和ECM中HPSG,从而促进癌的侵袭和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并且淋巴结转移灶中多呈强阳性表达,也提示HPSE与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0-03-01)
乙酰肝素酶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HPA)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6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HPA)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生物学行为。结果宫颈鳞癌组织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和72.1%,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整合素α5β1、HPA蛋白均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显着相关;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r=0.594)。结论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具有正协同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酰肝素酶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再军,徐成,胡月珍.乙酰肝素酶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
[2].王闯,王明娟,王一帆,齐洁敏.宫颈鳞癌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生物学行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
[3].干惠珠,张学文,孙步彤,王世宝.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
[4].王闯,王明娟,王一帆,齐洁敏.宫颈鳞癌整合素α5β1蛋白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
[5].蔡文哲,陈伟君,庄晓静.乙酰肝素酶蛋白激酶2β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
[6].钟启龙,王双乐,李创伟,杨楚,林炘.乙酰肝素酶、蛋白激酶CK2β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
[7].杜善平,张健,杨晓梅,齐宗利,高积勇.乙酰肝素酶蛋白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3
[8].钟启龙,王双乐,李创伟,杨楚,林炘.乙酰肝素酶、蛋白激酶CK2β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
[9].姚红,陆友金,胡昆.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2010
[10].姚红.非小细胞肺癌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