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寄生部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荆州碘泡虫,18S,rDNA,种群分化,寄生部位
寄生部位论文文献综述
王茂,赵元莙,高磊,杨承忠[1](2019)在《荆州碘泡虫寄生部位种群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荆州碘泡虫(Myxobolus kingchowensis)寄生于同种宿主不同寄生部位的种群分化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对荆州碘泡虫不同种群及相似物种的形态和它们18SrDNA序列的变异位点、相似度、遗传距离、AT碱基比进行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荆州碘泡虫重庆胆囊种群、武汉肌肉种群和武汉肾脏种群的形态学特征基本一致。各种群18SrDNA序列相似度为98.8%~100.0%,遗传距离为0.000~0.009,变异位点数为3~12个,AT碱基比(53.29%)高于GC碱基比(46.71%)。荆州碘泡虫不同种群及相似物种的系统发育树分为两大枝,孢子前端平滑且钝圆的的物种聚为一枝,孢子前端较尖的物种聚为了另一枝;鳃寄生的碘泡虫整体处于该系统发育树的基部。【结论】寄生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上不同器官部位的荆州碘泡虫已出现种群分化;孢子形态上相似的碘泡虫物种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较之于肌肉、肾脏、胆囊、骨骼肌、鳔和肠寄生的碘泡虫而言,鳃寄生碘泡虫分化较早。(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蒙秋艳,邵敏敏,卢汝梅,廖彭莹,韦建华[2](2017)在《柚寄生抗炎活性部位筛选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柚寄生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扩张法对柚寄生萃取部位进行抗炎作用研究,筛选出其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结果:柚寄生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均对小鼠耳廓肿胀以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着抑制作用(P<0.01或P<0.05)。结论:柚寄生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是其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期刊2017年02期)
李丹[3](2013)在《旋毛虫感染致小鼠寄生部位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河南猪株旋毛虫实验感染昆明小鼠动物模型,拟通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检测旋毛虫感染小鼠模型不同时间小肠组织和肌肉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探讨旋毛虫感染状态下宿主被寄生部位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机理,以选择性的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为预防、治疗旋毛虫病、杀灭旋毛虫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80只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A组(成虫期)和B组(幼虫期),每组40只。A组随机分为感染旋毛虫3、5、7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B组随机分为感染旋毛虫3、4、5w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每组小鼠各感染旋毛虫幼虫200条,对照组正常饲养。A组小鼠分别于感染后3、5、7d取其小肠组织,B组小鼠分别于感染后3、4、5w取其肌肉组织。常规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小肠和肌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感染时期小肠和肌肉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小鼠小肠和肌肉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运用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旋毛虫成虫引起小肠组织,幼虫引起肌肉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成虫期:1.1 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小肠组织未见任何病理变化,小肠绒毛结构正常,黏膜层无改变,黏膜上皮无变化,固有膜正常;感染3d组小肠黏膜层上皮细胞水肿不明显,黏膜层稍见出血,固有膜空泡状改变不明显;感染5d组小肠黏膜层上皮细胞可见轻微水肿,黏膜层肠腺可见明显出血,炎细胞较少,固有膜明显空泡状改变;感染7d组小肠黏膜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大量出血,局部黏膜上皮细胞水肿,固有膜空泡状改变更加显着,肠绒毛缺损明显。1.2 Western-blot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为(0.79+0.03),旋毛虫成虫发育过程中,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比值随着旋毛虫感染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P<0.05)。感染3、5、7d组的各个灰度值分别为(0.86+0.03)、(1.04+0.02)、(1.34+0.0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旋毛虫3、5、7d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比值明显增加(P<0.05),3、5、7d组组间两两比较亦具有差异性(P<0.05)。1.3 TUNEL法结果:正常对照组小肠黏膜层可见零星散在的,细胞核呈深棕色或棕黄色的凋亡细胞,细胞凋亡指数为(0.08+0.02)%,随着感染时间的增长,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旋毛虫感染3、5、7d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0.26+0.03)%、(0.38±±0.03)%和(0.73+0.0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3、5、7d组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幼虫期:2.1 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肌肉组织未见任何病理学变化,肌纤维粗细均匀,排列规律整齐,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至第3w、4w,HE染色结果表现为肌纤维变性肿胀、粗细不均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呈网状结构,虫体所在部位肌浆溶解,虫体附近的肌细胞坏死、崩解,肌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主要以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感染第5w,幼虫周围形成囊包,随着幼虫长大、卷曲,寄生部位肌组织逐渐增大呈纺锤状,形成梭形肌腔包绕虫体,急性炎症逐渐消退。2.2 Western-blot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为(0.23±0.02),旋毛虫幼虫发育过程中,感染第3、4w,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比值随着旋毛虫感染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分别为(0.31+0.02)和(0.54+0.02)。感染第5w,幼虫周围囊包形成,急性严重消退,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明显下降为(0.36+0.0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旋毛虫3、4、5w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比值明显增加(P<0.05),3、4、5w组组间两两比较亦具有显着性(P<0.05)。2.3 TUNEL法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肌肉组织中可见零星散落的,细胞核呈深棕色或棕黄色的凋亡细胞,即基本无表达,其细胞凋亡指数为(0.12±±0.03)%,随着感染时间增长,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旋毛虫感染3、4、5w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0.32+0.05)%、(0.68+0.03)%和(0.47+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3、4、5w组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旋毛虫与宿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存在细胞凋现象,旋毛虫感染所致宿主寄生部位组织细胞凋亡与病理损伤存在一定的关系。2旋毛虫成虫侵袭小鼠肠道可诱导宿主小肠组织发生细胞凋亡,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感染时间延长,组织凋亡水平亦增加,感染第7d达到凋亡的高峰。3旋毛虫幼虫寄生于小鼠肌肉组织可诱导宿主肌肉组织发生细胞凋亡,且组织凋亡水平与感染时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感染3、4w细胞凋亡水平明显上升,到达第5w,此时囊包形成,细胞凋亡水平下降。(本文来源于《承德医学院》期刊2013-03-01)
牛姝婉[4](2011)在《微小隐孢子虫转运蛋白免疫原性及微小隐孢子虫和鸵鸟源小鼠隐孢子虫寄生部位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孢子虫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可导致免疫抑制群体致死性腹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目前尚未发现可以防治的特效药。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蛋白家族,此家族成员可以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其结合的底物跨膜转运。ABC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和营养转运,药物、内外毒素的吸收排泄有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隐孢子虫转运蛋白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其作为药靶的潜在可能性。本研究通过推测的10个微小隐孢子虫转运蛋白等膜蛋白部分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Blast得到对应基因片段及基因描述,通过Clustal X1.83把推测出来的小肽和由基因片段翻译出来的完整蛋白质序列进行序列比对,确定了这些小肽在完整蛋白质上的位点。使用各个完整的蛋白质序列Blast并未搜索到同源序列,因此也证明了这些小肽具有特异性。委托合成的9条多肽做了纯度鉴定和组分鉴定。并将9个合成多肽中的6个和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了全抗原,并用SDS-PAGE做鉴定确定偶联成功;以EC-BSA等完全抗原为免疫原,选择2Kg体重的日本大耳白兔6只进行免疫。首先,EC-BSA PBS等完全抗原溶液与等体积的FCA混合成乳剂,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剂量是每只1 mg完全抗原;每隔14日以同剂量完全抗原溶液与等体积的FIA混成乳剂免疫。共免疫6次,第6次加强免疫剂量是2mg/只。第叁次免疫后每隔2周测一次血清效价。ELISA检测条件为抗原1:100稀释,包被后4℃过夜,1%BSA-PBST为包被液,血清1:100及倍比稀释,最终平行测定以血清1:1000做平行比较,P/N≥2为阳性,结果均为阳性。效价分别是兔1 (LC) 0.573、兔2 (IC) 2.047、兔3 (KC) 1.727、兔4 (KC-P436) 1.993、兔5 (RC ) 1.985、兔6 (LC-1) 1.497。使用H.E、PAS、甲苯胺兰几种染色的方法染色病理组织观察虫体、宿主感染组织以及炎性细胞。利用实验室保存C. parvum卵囊和C. muris卵囊感染沙鼠进行了初步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确定C. parvum主要寄生在沙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引起肠道微绒毛变短脱落。C. muris在沙鼠主要寄生部位是贲门、幽门和胃底。本试验利用推测并合成的微小隐孢子虫转运蛋白及相关蛋白等部分序列制备出兔多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微小隐孢子虫转运蛋白等膜蛋白在虫体及宿主之间的定位打下基础。也为研究隐孢子虫的代谢研究做出铺垫。(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凌勇,孙永慧,赵芹,刘洪玲,于良生[5](2011)在《红果槲寄生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定红果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Nakai f.Rubroaurantiacum Kitag,VCR]的抗肿瘤有效部位。方法:以S180实体瘤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以抑瘤率为考察指标,对红果槲寄生7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以及水层部分分别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将接种肿瘤的昆明小鼠在成瘤后按照瘤体大小随机分为7组,阳性对照组于ip环磷酰胺,给药剂量为100 mg·kg-1,其他试验组于同一时间ig给药,每天1次,给药剂量按生药量计为14.2 g·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空白溶剂,连续给药8 d。结果:红果槲寄生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生长,其中正丁醇萃取物组,平均抑瘤率为48.8%;氯仿萃取物组,平均抑瘤率为44.1%。结论:正丁醇和氯仿萃取部分抗肿瘤活性较强,为红果槲寄生抗肿瘤有效部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1年10期)
方燕,黄晓磊,乔格侠,张广学[6](2011)在《蚜虫对杨属植物不同寄生部位的形态适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取食相同植物不同部位和营不同虫瘿的蚜虫是否存在形态适应,论文以取食杨属Populus植物的10种蚜虫为研究对象,基于蚜虫喙末端、各足跗节和爪的形态测量数据,对122个克隆的形态变异通过一般的统计描述、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s analysis,CVA)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蚜虫克隆间形态特征存在分异,与不同的虫瘿类型和取食部位相关。3个典型变量分析明显地区分了形成虫瘿和不形成虫瘿的蚜虫克隆,在叶片上形成真虫瘿和伪虫瘿的克隆以及不产生虫瘿的克隆,并形成明显的克隆簇。而用于分析的形态学特征,如喙末端、跗节和爪的测量值,其一般统计描述的差异也支持这些区分。蚜虫自然种群不同克隆簇的区分很好地对应了不同的取食部位和不同的虫瘿类型,且各簇的形态特征体现了各自的特点,表明了蚜虫对杨属植物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形态适应。同时,也初步讨论了不同蚜虫克隆簇形态适应产生的原因。并建议在基于形态特征探讨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进行传统分类时,必须考虑昆虫形态特征的适应性;在深入研究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之间关系时,需要将各种形态特征综合考虑并关注其它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黄磊,梁鹏帅,张素梅,张云,菅复春[7](2010)在《叁种不同寄生部位隐孢子虫卵囊体外脱囊条件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寄生宿主及不同寄生部位隐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安氏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和人隐孢子虫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在PBS和7.5g/L胆酸盐溶液中水浴脱囊的方法比较上述4种隐孢子虫卵囊脱囊率,并进一步比较贝氏隐孢子虫卵囊在不同温度及脱囊液中的脱囊率。结果显示,胃腺寄生类群安氏隐孢子虫在37℃PBS中即有较高脱囊率,与在37℃7.5g/L胆酸盐溶液中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肠道寄生类群微小隐孢子虫和人隐孢子虫在37℃PBS中脱囊率极低,而在37℃7.5g/L胆酸盐溶液中脱囊率显着升高(P<0.01)。贝氏隐孢子虫在37℃PBS中有一定脱囊率,与在37℃7.5g/L胆酸盐溶液中的脱囊率接近(P>0.05),提高脱囊温度至40℃,则脱囊率显着升高,并且在PBS和7.5g/L胆酸盐溶液中脱囊率差异显着(P<0.05),但增加胆酸盐浓度不能提高其脱囊率(P>0.05)。结果表明,胃腺寄生类群在合适温度即有较高脱囊率,而肠道寄生类群则不仅需要合适的温度还需要合适的脱囊液。贝氏隐孢子虫卵囊对脱囊条件要求更接近于胃腺寄生类群,这对进一步了解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及体外培养研究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0年07期)
赵星宇,朱艰,吴国星,高熹[8](2009)在《重寄生蜂对烟株不同部位僵蚜的寄生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蚜茧蜂是蚜虫的主要天敌,但其控制作用又受到重寄生蜂的影响。我们在烟株封顶后将其分为上、中、下3个部位,对不同部位重寄生率进行分析,为弄清重寄生蜂的活动及寄生规律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前期,烟株下部的重寄生率明显高于中部和上部;在中后期,大田重寄生率高达40%,且此时烟株上部和中部的重寄生率均显着高于下部。研究发现在云南大理烟区有2种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Bouche)]和长背瘿蜂(Phaenoglyphis sp.),以蚜虫宽缘金小蜂为优势种,长背瘿蜂在云南的发现尚属首次;大田重寄生率在8月初达到高峰。(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李利华,张嫱,许艳丽,李华峰,任宝[9](2009)在《球形红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培养液石油醚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球形红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培养液石油醚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及鉴定。方法通过溶剂萃取和柱层析分离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对单体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古柯二醇、β-乙酰香树脂醇、β-谷甾醇及β-胡萝卜苷。结论4个化合物中β-乙酰香树脂醇、β-谷甾醇及β-胡萝卜苷已从槲寄生中分离得到,古柯二醇未见有槲寄生中分离得到的报道,推测可能为转化得新成分。(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10](2009)在《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寄生部位在哪里?——2009年高考浙江理综卷第2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1题目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09年08期)
寄生部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筛选柚寄生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扩张法对柚寄生萃取部位进行抗炎作用研究,筛选出其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结果:柚寄生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均对小鼠耳廓肿胀以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着抑制作用(P<0.01或P<0.05)。结论:柚寄生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是其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寄生部位论文参考文献
[1].王茂,赵元莙,高磊,杨承忠.荆州碘泡虫寄生部位种群分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蒙秋艳,邵敏敏,卢汝梅,廖彭莹,韦建华.柚寄生抗炎活性部位筛选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7
[3].李丹.旋毛虫感染致小鼠寄生部位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3
[4].牛姝婉.微小隐孢子虫转运蛋白免疫原性及微小隐孢子虫和鸵鸟源小鼠隐孢子虫寄生部位初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
[5].凌勇,孙永慧,赵芹,刘洪玲,于良生.红果槲寄生抗肿瘤有效部位的确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6].方燕,黄晓磊,乔格侠,张广学.蚜虫对杨属植物不同寄生部位的形态适应(英文)[J].动物分类学报.2011
[7].黄磊,梁鹏帅,张素梅,张云,菅复春.叁种不同寄生部位隐孢子虫卵囊体外脱囊条件的比较[J].中国兽医科学.2010
[8].赵星宇,朱艰,吴国星,高熹.重寄生蜂对烟株不同部位僵蚜的寄生特点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9
[9].李利华,张嫱,许艳丽,李华峰,任宝.球形红细菌生物转化槲寄生培养液石油醚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
[10]..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寄生部位在哪里?——2009年高考浙江理综卷第2题的探讨[J].中学生物教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