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皮肤混合瘤,软骨样汗管瘤,上唇
混合瘤论文文献综述
胡永,马叁成,赵大勇[1](2019)在《上唇皮肤混合瘤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唇皮肤混合瘤临床少见,表现为上唇皮下无症状肿块,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本文报道1例上唇皮肤混合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唇部皮肤混合瘤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蒋丽萍,周爱云,吴开志[2](2019)在《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弥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pleomorphic adenomoa,PA)、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s,AL),及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上定量弥散特征。方法对75例腮腺肿块患者(包括PA 31例、AL 27例和MT 17例)进行CEUS检查,绘制肿块及周边腺体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ve curve,TIC)曲线,对比分析各组的弥散特征。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相比于周边腺体,PA组的TTP(time to peak)和TFP(the time from peak to one hal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PI(peak intensit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为"等进、等退"高增强;AL组PI及TF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等进、慢退"高增强;MT组的TTP及TF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为"快进、等退"高增强。联合应用"快进"或非"慢退"诊断MT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23%(15/17)、77.59%(45/58)和80.00%(60/75)。结论在CEUS中,AL的"慢退"和MT的"快进"具有比较特征性表现,联合应用两者,可明显提高CEUS对腮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牟青,赵颖,马伟元[3](2019)在《鼻背部皮肤混合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1例发生于鼻背部的皮肤混合瘤。患者女,55岁。右鼻背部肤色丘疹并缓慢增大1年余。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组织学图像符合皮肤混合瘤。诊断:皮肤混合瘤。治疗:予手术完整切除皮损。(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蒋存火,李聪慧,张敏[4](2019)在《面部皮肤混合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1年余前,右上眼睑外侧出现肤色结节,豌豆大,逐渐长至花生米大,无疼痛、瘙痒、破溃、糜烂等。既往体健,无外伤及手术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查体:右上眼睑可见一0.5 cm×0.5 cm肤色结节,质韧,(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刘晓雯,步军,梁治平,吴禹,陈佳莉[5](2019)在《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59岁。因"绝经5年,阴道不规则出血3天"入院。体格检查无异常。MR检查:宫腔增大,可见巨大肿物填塞,大小约5.7cm×5.8cm×8.8cm,T1WI呈等高信号(图1A),T2WI呈稍高不均匀信号(图1B),肿物与子宫后壁结合带显示不清,T1WI压脂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其中T2WI等信号区强化明显,弥散受限。考虑:子宫内膜癌可能。B超检查:宫腔实性占位(宫腔中上段见不规则高回声团,与子宫肌层分界欠清;宫腔中下(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王雯雯,周怀君,凌静娴,韩克,李荣[6](2019)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中胚叶混合瘤22例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mesodermal tumors,MMMTs的临床特点、诊治难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年至2017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2例生殖系统MMMT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子宫体MMMTs15例,输卵管卵巢MMMTs6例,宫颈MMMTs1例。子宫体MMMTs主要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排液;输卵管卵巢MMMTs主要表现为腹痛、盆腔包块;53.3%(8/15)的子宫体MMMTs在相对早期诊治,但首次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仅31.8%(7/22),95.5%(21/22)的患者分别接受了1~2次肿瘤切除手术。其中临床病理分期Ⅰ期患者1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3个月;Ⅲ期患者1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Ⅳ期患者1例,术后11个月复发,术后22个月死亡。结论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需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贾秋菊,张伟琪,毕海畅,任艺,王琳娜[7](2019)在《探究腮腺混合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能够提高腮腺混合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腮腺混合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护理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我院2017年6月份~2018年3月份共治疗的100名腮腺混合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后手术伤口部位护理以及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的护理。最终通过观察患者,手术治疗结束之后的病情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与本次研究的100名腮腺混合瘤患者,手术进行均较为顺利,通过手术后的细致护理,所有患者都得以顺利出院。100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在经过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探讨之后,显着提高。结论在对患有腮腺混合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如果使用护理要点分析之后的操作方式,则能够减少患者呼吸道梗阻现象的发生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宋晶,刘丽,王蕾[8](2019)在《高频超声在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腮腺混合瘤和腮腺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活检确诊的4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和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资料,分别将其分为腮腺混合瘤组(40例)和腮腺腺淋巴瘤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经高频超声检验,结合二维分析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高频超声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高频超声检查后腮腺混合瘤组的40例患者中38例被确诊为腮腺混合瘤,1例被诊为腮腺腮裂囊肿,1例被诊为腮腺恶性肿瘤,肿块检出率为100.0%,确诊率为95.0%。腮腺腺淋巴瘤组的30例患者中29例被诊为腮腺腺淋巴瘤,1例被诊为腮腺混合瘤,肿块检出率为100.0%,确诊率为96.7%。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形态、囊变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对腮腺的良恶性病变确诊率高,对腮腺混合瘤与腮腺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率高,虽然偶尔会出现将腮腺混合瘤与腮腺腺淋巴瘤相互混淆的误诊问题,但其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优点,在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7期)
钱煜,张霞,江峰,杨灿秀,朱向明[9](2019)在《高频超声与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与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91例腮腺肿瘤手术患者资料(共91个瘤体),术前均接受高频超声和CT检查,依据瘤体直径将91个瘤体分为A组53例(瘤体直径>2.0 cm),B组38例(瘤体直径≤2.0 cm)。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出总体以及A、B两组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腮腺混合瘤总体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8%、76.0%、75.6%,CT分别为72.5%、78.0%、65.9%,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频超声诊断腮腺混合瘤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1%、84.6%、77.8%;CT分别为58.5%、61.5%、55.6%,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频超声诊断腮腺混合瘤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4%、66.7%、71.4%;CT分别为92.1%、95.8%、85.7%,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和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瘤体直径的腮腺混合瘤高频超声诊断效率优于CT检查,而对于小瘤体直径的腮腺混合瘤CT检查的诊断效率优于高频超声。(本文来源于《皖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袁云雁,于聪,温广东,陈雪,金江[10](2019)在《鼻部皮肤混合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82岁。因鼻部丘疹1年余,于2017年8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鼻梁中部出现淡红色丘疹,质硬,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皮损逐渐增大。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均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鼻梁中部一黄豆大淡红色圆形丘疹,其上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表面光滑(图1),质硬,无压痛。(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混合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pleomorphic adenomoa,PA)、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s,AL),及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上定量弥散特征。方法对75例腮腺肿块患者(包括PA 31例、AL 27例和MT 17例)进行CEUS检查,绘制肿块及周边腺体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ve curve,TIC)曲线,对比分析各组的弥散特征。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相比于周边腺体,PA组的TTP(time to peak)和TFP(the time from peak to one hal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PI(peak intensit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为"等进、等退"高增强;AL组PI及TF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等进、慢退"高增强;MT组的TTP及TF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为"快进、等退"高增强。联合应用"快进"或非"慢退"诊断MT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23%(15/17)、77.59%(45/58)和80.00%(60/75)。结论在CEUS中,AL的"慢退"和MT的"快进"具有比较特征性表现,联合应用两者,可明显提高CEUS对腮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瘤论文参考文献
[1].胡永,马叁成,赵大勇.上唇皮肤混合瘤1例报告[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9
[2].蒋丽萍,周爱云,吴开志.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弥散特征[J].实用医学杂志.2019
[3].牟青,赵颖,马伟元.鼻背部皮肤混合瘤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
[4].蒋存火,李聪慧,张敏.面部皮肤混合瘤一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
[5].刘晓雯,步军,梁治平,吴禹,陈佳莉.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6].王雯雯,周怀君,凌静娴,韩克,李荣.女性生殖系统恶性中胚叶混合瘤22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
[7].贾秋菊,张伟琪,毕海畅,任艺,王琳娜.探究腮腺混合瘤围手术期的护理[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8].宋晶,刘丽,王蕾.高频超声在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
[9].钱煜,张霞,江峰,杨灿秀,朱向明.高频超声与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比较[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
[10].袁云雁,于聪,温广东,陈雪,金江.鼻部皮肤混合瘤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