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采伐更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种子雨,沉水种子
采伐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唐继新,贾宏炎,李武志,雷相东,曾冀[1](2019)在《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采伐更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带状皆伐后米老排人工林为对象,研究其保留带和皆伐迹地种子雨及沉水种子的时空动态,旨在为米老排人工林更新采伐设计及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后,分别在保留带和皆伐迹地内各布设3个固定样地,连续2年观测种子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样地的种子雨组成进行分析。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及其对数转化函数模型,建立皆伐迹地内种子雨及沉水种子密度随离开林缘距离变化的分布预测模型。【结果】种子雨散落的起始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高峰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消退期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在保留带内,种子雨密度及沉水种子密度的空间异质性不明显,年际差异也不显着;在皆伐迹地内,部分离林缘等距离样点间的种子雨密度与沉水种子密度的空间异质明显(P<0. 05),年际差异也显着(P<0. 05);在皆伐迹地,种子雨的沉水种子百分比随离林缘距离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保留带的种子雨及沉水种子在林缘外皆伐迹地扩散的空间分布可用指数函数转换的线性模型较好描述,其最远扩散距离分别为25和20 m。【结论】成熟米老排人工林用于天然更新的种源充足,不存在限制;如果米老排人工林采伐时间是从12月至翌年1月底,因种子已散落且足够,故在满足国家有关人工林采伐政策的前提下,可用皆伐或不受宽度限制的带状皆伐;若在不是种子集中散落期且种子活力已丧失的时间采伐,如在6~9月,宜用带状采伐,且其适宜宽度及最大带宽为35与40 m。(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崔崧,刘延滨,黄金龙,王承义[2](2019)在《小兴安岭采伐迹地天然更新白桦混交林建群种碳汇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兴安岭采伐迹地自然更新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量模型、碳含量模型估算出建群种碳汇量,并对林分建群种碳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兴安岭森林皆伐林地自然更新演替后形成的白桦林主要建群种中数量最多的是白桦,其碳汇贡献率也最高;落叶松的个体平均总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最大,但在整个林分中的总生物量水平较低,而单株生物量最小的白桦林分整体生物量最大;树干生物量与总体生物量比例最高的是白桦和落叶松;林分单位面积含碳量的排序为白桦、毛赤杨、落叶松;落叶松总体碳汇贡献率最低,但个体碳汇量及树干占比都很高,可以在保证整体结构近自然化的情况下,通过造林的方式提高落叶松的比例来增加林分的碳汇。(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朱璐辉,刘立强,廖康,秦伟,孔维亨[3](2019)在《卫生采伐对新源县退化野苹果无性繁殖与更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野苹果的管护和更新复壮提供参考,在新疆新源县野苹果林设置样地,调查野苹果生存状况与卫生采伐后的保留体萌生枝、根蘖苗和干基苗的生长特征。针对野苹果生存状况,卫生采伐以保留存活树体为原则,将自然死亡、受病虫危害和其他自然因素损伤的部分伐除。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存活Ⅰ~Ⅵ级野苹果的数量比例分别为4.03%、24.19%、21.77%、1.21%、12.50%和36.29%,其中Ⅲ级~Ⅵ级属于濒危至死亡的个体占71.77%,种群数量衰亡现象严重。经卫生采伐后的野苹果林地内,存在受较轻度干扰和中度以上卫生干扰等多种野苹果个体类型,其中野苹果树受中度以上卫生干扰后形成伐桩、头木和截枝木3类数量较多的保留体,其平均高度分别为(0.58±0.25)、(2.47±0.90)和(7.59±1.99) m,基径分别为(22.33±1.76)、(23.13±2.10)和(24.52±2.06) cm,叁者的基径之间有显着差异,存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截枝木、头木、伐桩。野苹果可天然繁殖根蘖苗和干基苗,伐桩、头木和截枝木3类保留体还可产生萌生枝,且萌生枝在3种无性繁殖苗中生长力最强,其次是根蘖苗,干基苗最弱,未发现萌生枝代替主干和根蘖苗建成幼树(胸径≥5 cm)的更新现象。保留体的3种无性繁殖苗中,仅萌生枝可生长发育到具有繁殖种子的能力,可开花和结果的保留体分别占26.66%和22.77%,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截枝木、头木、伐桩。尽早对衰亡严重的野苹果进行生态性的卫生采伐,既可减缓野苹果退化,又可促进保留体的无性繁殖与复壮更新。(本文来源于《经济林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定规[4](2019)在《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规划及其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对林业建设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也开展了大量的人工造林工作,但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依然不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森林资源供不应求。甚至还有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过度开采森林资源,破坏森林结构,使得森林环境加剧恶化。因此,合理规划森林资源,促进森林采伐造林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现状(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9年15期)
米爽,宋子龙,秦江环,孟令君,张春雨[5](2019)在《抚育采伐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幼苗更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抚育采伐强度下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幼苗更新状况,为进行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以吉林蛟河4 hm~2采伐样地为基础,将100个2 m×2 m的幼苗样方中所有乔木树种幼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7月至9月每月上旬的幼苗监测数据,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样地内幼苗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以及月际动态,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抚育采伐对林下幼苗更新的影响。【结果】(1)调查期间共监测到幼苗948株,隶属10科12属19种。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采伐下样地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8、13、14、16,采伐后样地内幼苗的物种丰富度、辛普森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有显着提高。(2)不同采伐强度下样地内幼苗数量差异较大,轻度采伐样地和重度采伐样地的幼苗数量明显高于对照样地和中度采伐样地。采伐后幼苗不同龄级和高度级上数量的分布趋于均匀,随着采伐强度的增大,较大龄级和较大高度级上幼苗数量的比重逐渐增多。(3)采伐后样地内幼苗死亡率降低,增补率上升。不同采伐强度下幼苗的死亡率和增补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重度采伐样地内幼苗的死亡率较低,轻度和中度采伐样地内幼苗的增补率较高。【结论】抚育采伐影响了林下幼苗更新。采伐后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着提高。从林下幼苗更新数量来看,轻度采伐和重度采伐下幼苗更新数量较多。从林下幼苗生长状况来看,重度采伐下幼苗龄级分布和高度级分布更均匀,生长较好。(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星宇[6](2018)在《浅谈林木采伐和迹地造林更新设计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环境建设当中,林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更新造林工作开展中,建设采伐迹地可以说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即需要通过进一步栽植使其能够生长为高质量的林地。在本文中,将就林木采伐和迹地造林更新设计要点进行一定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8年21期)
张金良,孔雨光,路洪春,巩延苹,张学强[7](2018)在《山东杨树采伐更新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6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杨树样地数据,在分析杨树年龄分布、前后期清查杨树树龄关联性的基础上,通过前后期清查树木年龄推算出杨树采伐更新规律,研究得出山东杨树年龄分布以4年生为峰值区,呈现偏峰分布,10年生后的样地个数快速下降,15年生后已分布很少;其采伐更新各年龄段均有,开始年龄约在4年生,5至8年生最多,其后逐年下降,15年生前绝大部分杨树林已经完成采伐更新。(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禹思慧,王振锡,王雅佩,刘梦婷,李擎[8](2018)在《高强度采伐对天山云杉更新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高强度采伐后群落物种组成与不同采伐等级和采伐时期下,天山云杉更新群落主要植物种重要值变化特征,研究物种组成角度解释更新群落的变化规律,为天山云杉更新群落物种组成与天保工程实施和伐后森林恢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重要值定量分析法,分析天山云杉更新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植物种在不同高强度采伐等级和采伐时期下的动态变化。【结果】高强度采伐后更新群落中共有植物33科61属67种,双子叶植物占决定性优势。乔木层发达,灌木植物发育不良,草本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其中菊科种类最多,伴随出现一定数量特征鲜明的单科单属、单属单种植物种类。干扰强度增加,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重要值小程度降低,天山桦(Betula tianschanica)相对优势度和重要值呈先上升后小幅度下降趋势。采伐发生时间越远,更新天山云杉重要值和相对优势度减小,天山桦相反。物种丰富度在小灌木和草本层随采伐强度变化不明显,优势种是林下植物高山羊角芹(Aegopodium alpestre)。在采伐> 40年时物种丰富度最小,森林更新修复后物种丰富度增大,近20 a来天保工程禁伐措施的实施使得植物群落竞争加剧,弱势种减少,林下物种丰富度小程度减少。【结论】人为干扰强度增加和采伐发生时间离现在越远,乔木层天山云杉重要值小程度降低,天山桦的重要值和相对优势度增加;灌木、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随采伐强度变化的差异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许春飞[9](2018)在《杨树采伐更新实用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杨树适应性强,生长快。在我国广大的平川农区,杨树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种植杨树,不仅有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很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树生长快、繁殖栽培容易,是解快短期木材短缺的理想树种,近十年来,我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辽宁省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北部地区大力发展杨树防护林,70年代中南部地区发展杨树农田林网,到80年代以后,中(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8年09期)
胡忠学[10](2018)在《更新造林中对采伐迹地的造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中林地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林地是森林的载体,是森林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的源泉,是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更新造林的重要作用及必要性。而采伐迹地的建设是更新造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主要针对更新造林中对采伐迹地的造林方法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采伐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小兴安岭采伐迹地自然更新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量模型、碳含量模型估算出建群种碳汇量,并对林分建群种碳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兴安岭森林皆伐林地自然更新演替后形成的白桦林主要建群种中数量最多的是白桦,其碳汇贡献率也最高;落叶松的个体平均总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最大,但在整个林分中的总生物量水平较低,而单株生物量最小的白桦林分整体生物量最大;树干生物量与总体生物量比例最高的是白桦和落叶松;林分单位面积含碳量的排序为白桦、毛赤杨、落叶松;落叶松总体碳汇贡献率最低,但个体碳汇量及树干占比都很高,可以在保证整体结构近自然化的情况下,通过造林的方式提高落叶松的比例来增加林分的碳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采伐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1].唐继新,贾宏炎,李武志,雷相东,曾冀.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采伐更新设计[J].林业科学.2019
[2].崔崧,刘延滨,黄金龙,王承义.小兴安岭采伐迹地天然更新白桦混交林建群种碳汇特征[J].林业科技.2019
[3].朱璐辉,刘立强,廖康,秦伟,孔维亨.卫生采伐对新源县退化野苹果无性繁殖与更新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9
[4].王定规.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规划及其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
[5].米爽,宋子龙,秦江环,孟令君,张春雨.抚育采伐对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幼苗更新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6].李星宇.浅谈林木采伐和迹地造林更新设计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8
[7].张金良,孔雨光,路洪春,巩延苹,张学强.山东杨树采伐更新规律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8
[8].禹思慧,王振锡,王雅佩,刘梦婷,李擎.高强度采伐对天山云杉更新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8
[9].许春飞.杨树采伐更新实用新技术[J].新农业.2018
[10].胡忠学.更新造林中对采伐迹地的造林分析[J].绿色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