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吸吮论文-莫凤,李婷芳

母乳吸吮论文-莫凤,李婷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母乳吸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父亲参与,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吮

母乳吸吮论文文献综述

莫凤,李婷芳[1](2019)在《强化父亲参与联合早接触、早吸吮对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强化父亲参与母乳喂养联合早接触、早吸吮对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60对新生儿父母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强化父亲参与母乳喂养联合早接触、早吸吮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父母亲的婴儿喂养态度、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分泌水平。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两组新生儿父母的婴儿喂养态度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父亲及母亲的喂养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出院时、产后第6周、产后第4个月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母乳充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父亲参与联合早接触、早吸吮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分泌。(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5期)

周燕莉,尹琴琴,陈骁[2](2019)在《肌肤接触及母乳吸吮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反应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母乳吸吮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足跟采血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新生儿。其中,观察组新生儿于采血前给予肌肤接触和母乳吸吮安抚,直至采血完成,对照组新生儿则单纯进行足跟采血。分别对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评分、采血情况相关指标、采血前后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前,两组新生儿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2min后,两组新生儿心率和呼吸频率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4min后,两组新生儿心率和呼吸频率恢复到采血前水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一次成功、出血及出现皮下淤肿等情况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乳吸吮可以有助于减少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刺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吴波[3](2019)在《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泌乳量及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助产士干预初产妇产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叁早")的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自然分娩且分娩结局良好无母婴分离的初产妇400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产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后由助产士帮助指导行"叁早"行为及相关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比较2组产妇纯母乳喂养依从性、产后72 h泌乳量及新生儿胆红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乳头直接哺乳率分别为90.5%、53.0%,单侧哺乳时间>30 min·次~(-1)分别为88.5%、49.5%,喂哺频率≥8次·d~(-1)分别为86.0%、49.0%,产后72 h泌乳量分别为(54.60±25.70)、(38.76±24.52)mL,产后72 h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分别为(97.47±54.72)、(200.07±88.92)μmol·L~(-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对产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干预行为有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依从性、促进泌乳量增加、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马咏梅,韦莉萍[4](2019)在《乳旁加奶诱导婴儿吸吮促进母乳分泌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乳旁加奶诱导婴儿吸吮对母乳分泌的促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新生儿均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对照组实施常规哺乳法,观察组在常规哺乳法基础上联合乳旁加奶诱导法。统计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母乳充盈时间、完全母乳喂养时间;记录两组婴儿乳头错觉发生率及吸吮开始时间;并于产后48 h测定两组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母乳充盈时间及完全母乳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乳头错觉发生24例(60.00%),观察组乳头错觉发生1例(2.50%),两组乳头错觉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吮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 h PR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旁加奶诱导替代目前常规的小勺喂哺能够有效促进母乳分泌,缩短开始泌乳时间、母乳充盈时间及完全母乳喂养时间,婴儿乳头错觉发生率低,吸吮开始时间早,且简便易行,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15期)

朱红妹[5](2019)在《早接触早吸吮对产后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早接触、早吸吮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单胎分娩孕产妇16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16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1小时内给予早接触、早吸吮,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着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着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早接触、早吸吮,能够促进母乳喂养,提升新生儿健康程度,临床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09期)

张芝华,李珍娣,史黎云[6](2019)在《运用环抱式母乳吸吮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环抱式母乳吸吮改善母婴同室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足跟采血,观察组采血时由母亲环抱式哺乳。比较2组足跟采血时疼痛程度,观察2组静息时、采血前、采血时、采血后1 min以及采血后5 min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足跟采血时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2组新生儿足跟采血时不同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采血后1 min、采血后5 min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抱式母乳吸吮有利于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程度,改善因疼痛导致的血氧饱和度降低。(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期刊2019年04期)

高骄,张萍,刘玉玲,赵洁[7](2018)在《袋鼠式护理结合母乳吸吮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结合母乳吸吮对缓解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方法:从某医院选取出生72 h后,哺乳6~8次以上的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予以常规包被包裹干预,观察组新生儿予以袋鼠式护理结合母乳喂养干预,比对两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声音表现、肢体活动、面部表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率(97.0%)高于对照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足跟采血时实施袋鼠式护理结合母乳吸吮,能减轻采血疼痛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秀英[8](2018)在《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配合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配合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配合乳房穴位按摩护理,观察两组哺乳期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哺乳期间出现乳头微裂、乳腺炎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配合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可改善产妇哺乳期乳头微裂及降低乳腺炎发病,提高母乳喂养率。(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8年14期)

卢佩玲[9](2018)在《产后早期吸吮接触在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吸接触在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5月分娩的足月单胎自然分娩健康产妇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后2~4 h实施早期吸吮接触。结果研究组产后乳汁分泌分级显着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后乳汁分泌量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早期吸吮接触后,可促进产妇产后乳汁的分泌,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20期)

江敏仪[10](2018)在《产后1h早接触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产后1 h早接触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1218例分娩孕产妇,采取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9例。观察组产后1 h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对照组产后未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对比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65.85%,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为20.85%,观察组孕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奶粉喂养率为26.44%,对照组奶粉喂养率为70.44%,观察组孕产妇奶粉喂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母乳奶粉混合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低于对照组的4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1 h早接触早吸吮可同时对新生儿和产妇产生积极影响,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对新生儿健康成长有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8年02期)

母乳吸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母乳吸吮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足跟采血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新生儿。其中,观察组新生儿于采血前给予肌肤接触和母乳吸吮安抚,直至采血完成,对照组新生儿则单纯进行足跟采血。分别对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评分、采血情况相关指标、采血前后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前,两组新生儿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2min后,两组新生儿心率和呼吸频率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4min后,两组新生儿心率和呼吸频率恢复到采血前水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一次成功、出血及出现皮下淤肿等情况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乳吸吮可以有助于减少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刺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母乳吸吮论文参考文献

[1].莫凤,李婷芳.强化父亲参与联合早接触、早吸吮对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9

[2].周燕莉,尹琴琴,陈骁.肌肤接触及母乳吸吮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疼痛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9

[3].吴波.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泌乳量及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9

[4].马咏梅,韦莉萍.乳旁加奶诱导婴儿吸吮促进母乳分泌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9

[5].朱红妹.早接触早吸吮对产后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9

[6].张芝华,李珍娣,史黎云.运用环抱式母乳吸吮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

[7].高骄,张萍,刘玉玲,赵洁.袋鼠式护理结合母乳吸吮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8].陈秀英.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配合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

[9].卢佩玲.产后早期吸吮接触在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

[10].江敏仪.产后1h早接触早吸吮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

标签:;  ;  ;  ;  

母乳吸吮论文-莫凤,李婷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