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码流识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MR,码流特征,识别算法
码流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杜宇峰,张连海[1](2013)在《AMR语音编码码流特征分析及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话音信号在进行信源编码后数据流中的特征,可以识别数字话音数据流的编码样式和参数。针对大量话音码流样本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给出自适应多速率(Adaptive Multi Rate,AMR)语音编码的背景噪声帧、零一分布、游程分布及参数分布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习的AMR语音编码识别方法,并给出AMR语音编码的特征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了话音帧分析法和统计特征分析法在不同误码条件下的识别性能。(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3年08期)
王军[2](2009)在《AMR-WB+编码算法关键技术及码流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叁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普遍使用变速率的音频编码方式,以此满足语音和音乐等信号的高质量编码传输需求。AMR-WB+算法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研究了AMR-WB+的相关技术及码流识别算法,主要工作如下:研究了导抗谱频率(ISF)的计算及量化方法。首先给出了ISF的定义以及与线性预测系数的转化方法,然后通过改进已有文献的转换分类分裂矢量量化(SSVQ)算法,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比特率的ISF量化方法。该方法在对输入矢量做转换分类后,不再直接对原矢量进行分裂矢量量化,而是将输入矢量与相应的分类矢量相减,对得到的差矢量再做分裂矢量量化。实验表明新方法能够在每帧37比特时达到透明量化,低于SSVQ的每帧44比特,也低于AMR-WB+的每帧46比特,并且码本存储量仅为SSVQ方法的叁分之一研究了变换码激励(TCX)编码技术。论文给出了TCX编解码流程,重点研究了利用格型矢量量化方法量化频谱系数的算法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编码速率为12.8kbps的TCX编解码算法。最后利用平均分段信噪比和非正式主观测听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TCX对音乐信号编码的有效性。研究了编码码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编码类型识别。以AMR-WB+等十二种编码码流为对象,研究了帧长、零一概率等常用码流特征。通过对各种特征的研究,对于AMR-WB+编码,利用帧长及帧首部判定帧类型;对于定速率的参数编码,提出了一种帧长结合特征帧的码流识别方法。帧长结合特征帧方法首先通过帧间相似度判定帧长,对相同帧长的不同编码方式再利用特征帧模板和相应的匹配度门限值进一步识别。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能有效识别编码码流。(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9-04-15)
唐晖,李弼程,屈丹,张连海[3](2009)在《VoIP压缩码流说话人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基于微聚类算法的VoIP压缩码流说话人识别算法。给出直接从G.729,G.723.1(6.3Kb/s),G.723.1(5.3Kb/s)压缩语音的码流中提取识别参数,以微聚类算法作为识别结构的说话人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在压缩码流中使用同样识别参数的GMM模型,微聚类算法在识别正确率和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9年07期)
章文辉,杜百川,常伟,周艳蕾[4](2009)在《基于特征的数字电视码流识别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字电视传送流结构,提出了一种数字电视码流特征提取与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案.方案采用相邻2个承载打包基本码流(PES)包头间传送包数量和填充字节数量作为特征参数,通过局域网络传输特征参数,利用显示时间标记(PTS)作为特征参数比对的同步信息,在计算机处理平台上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了系统方案的基本功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对逐个比特码流比对方案,该方案更为灵活方便,可以扩大数字广播电视的监测范围.(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吴自强,陈雷,刘新,叶德建[5](2009)在《一种新型的视频码流识别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网上获得视频点播、网络电视、远程会议、远程教育等服务.但同时网络上充斥着一些淫秽、非法等有害视频,对社会造成很大危害.现有的基于视频内容的离线检测方法需要解码数据包,且匹配算法复杂度高,不适于数据量庞大的流媒体服务器或网关做实时检测.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媒体业务流特征的视频匹配算法,对流媒体服务器的码流进行实时检测和过滤.采用被广泛应用的MP4码流作为测试对象,分析了算法中各个参数对于判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简单易行,无论是在拒真率还是取伪率方面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信息隐藏与多媒体安全学术大会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3-28)
码流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第叁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普遍使用变速率的音频编码方式,以此满足语音和音乐等信号的高质量编码传输需求。AMR-WB+算法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研究了AMR-WB+的相关技术及码流识别算法,主要工作如下:研究了导抗谱频率(ISF)的计算及量化方法。首先给出了ISF的定义以及与线性预测系数的转化方法,然后通过改进已有文献的转换分类分裂矢量量化(SSVQ)算法,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比特率的ISF量化方法。该方法在对输入矢量做转换分类后,不再直接对原矢量进行分裂矢量量化,而是将输入矢量与相应的分类矢量相减,对得到的差矢量再做分裂矢量量化。实验表明新方法能够在每帧37比特时达到透明量化,低于SSVQ的每帧44比特,也低于AMR-WB+的每帧46比特,并且码本存储量仅为SSVQ方法的叁分之一研究了变换码激励(TCX)编码技术。论文给出了TCX编解码流程,重点研究了利用格型矢量量化方法量化频谱系数的算法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编码速率为12.8kbps的TCX编解码算法。最后利用平均分段信噪比和非正式主观测听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TCX对音乐信号编码的有效性。研究了编码码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编码类型识别。以AMR-WB+等十二种编码码流为对象,研究了帧长、零一概率等常用码流特征。通过对各种特征的研究,对于AMR-WB+编码,利用帧长及帧首部判定帧类型;对于定速率的参数编码,提出了一种帧长结合特征帧的码流识别方法。帧长结合特征帧方法首先通过帧间相似度判定帧长,对相同帧长的不同编码方式再利用特征帧模板和相应的匹配度门限值进一步识别。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能有效识别编码码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码流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1].杜宇峰,张连海.AMR语音编码码流特征分析及识别[J].无线电工程.2013
[2].王军.AMR-WB+编码算法关键技术及码流识别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
[3].唐晖,李弼程,屈丹,张连海.VoIP压缩码流说话人识别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9
[4].章文辉,杜百川,常伟,周艳蕾.基于特征的数字电视码流识别系统的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
[5].吴自强,陈雷,刘新,叶德建.一种新型的视频码流识别算法[C].第八届全国信息隐藏与多媒体安全学术大会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