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构成要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演进历程,运行机制
空间构成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周明茗,王成[1](2019)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典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论文以系统论为指导,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从学理上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及要素构成进行辨析,并围绕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划分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阐释。研究发现,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主要由基础要素(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多元经营主体和乡村文化)、驱动要素(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和管理要素(制度和政策)4种要素构成;依据乡村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变迁、城乡关系转变等规律,将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划分为土地改革运动时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4个时期,不同时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要素间的联系方式不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特征表现各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通过支撑与约束机制、竞争与合作机制以及调控与反馈机制推动自身运行发展。从要素功能、结构关系、协同等视角去审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状态、诊断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或障碍因素等,将成为未来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陈璧如[2](2019)在《城市小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存在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着重强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背景下,城市中的公共空间需求量日益增大。其中各式城市小空间开始随处可见。然而,这些快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小空间并不都对当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一个好的公共空间会生产出新的使用者,正如供应产生需求。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一个小城市空间变得生机勃勃,又是什么让其无人问津。目前这些大量的问题空间的成因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将一一作出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4期)
樊丁[3](2019)在《龙泉驿茶店镇乡村景观要素构成与空间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乡村风貌呈现的地方特征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乡村景观的地域性和完整性,对界定乡村空间格局和优化聚落形态,完善乡村景观风貌,传承地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龙泉驿茶店镇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村落的地形地貌、植被群落、农田、街巷、民居建筑、民俗文化多方面探究该地区构建乡村风貌的物质要素;其次,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传统乡村的空间形态,研究影响空间格局的景观要素,找出相似地理环境下人工干预自然的规律和空间格局的特点,以此为依据总结龙泉山区乡村景观空间格局的类型特征。(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9年21期)
徐芸,赵沛琪,陈佩杉[4](2019)在《创业生态视域下众创空间的要素构成与耦合机制——基于浙江省梦想小镇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背景下,众创空间逐步兴起。创客、孵化器、政府、投融资机构与服务支持机构五大要素之间,资本、知识(包括战略性知识、技术性知识)、人才、政策、基础设施及服务、众创文化等资源进行交换互动,形成信息识别机制、能量流动机制、代谢平衡机制,从而达到资源共生的耦合状态,实现了整个创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提升。(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07期)
陈晓婷,林银大[5](2019)在《浅论室内设计构成要素与室内空间氛围》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满足功能使用需求的室内空间的形成,需要由诸多设计构成要素组合而成,其中空间、色彩、材质、光等是构成要素中的重要内容。一个良好室内空间氛围效果的呈现,与这些设计构成要素的应用密不可分,了解这些构成要素的性能、特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氛围的形成,更好地使各种空间要素发挥出重要作用,进而为设计出更多令人难忘和感同身受的空间氛围,提供有益的设计启示。(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9年05期)
陈琴[6](2019)在《美国高校创客空间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教学形式的变革与多样化,这一时代背景为创客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创客空间(Makerspace)根植于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是实施创客教育的主要平台。从我国高校创客空间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高校创客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高校创客空间面临的问题却比较多,例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以比赛为导向、设备使用率不高、无专业师资、创客课程不匹配等问题。如何结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专业特色,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与政府、企业合作建设高校自身的创客空间,保障其有效运行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美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创客空间,建立了一套政策支持、课程支持、项目支持、师资支持、工具支持等系列体系。从创客空间的数量与质量考虑将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联盟作为借鉴对象,以文献梳理为主、网络调查、案例法为辅对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联盟(HEMI)进行研究,总结美国高校创客空间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以期对我国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共有五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对我国高校创客空间价值定位进行探讨,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创新创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校创客空间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具有独特价值即高校创客空间的产业创新价值、高校创客空间的主体整合价值、高校创客空间的社会文化价值和高校创客空间的教育本位价值。第二部分对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基础建设进展及其基础资源进行探讨,从政策支持介绍了 HEMI联盟高校创客空间的保障性政策资源,从美国HEMI创客空间联盟成员与日常管理介绍总结了 HEMI联盟高校创客空间的事务性人力资源;从创客空间基本情况、创客空间的服务对象、创客空间的运行形态总结了 HEMI联盟高校创客空间的条件性资源。第叁部分对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总结研究,以创客中心为主体通过创客空间的内外部要素进行分类,总结出了高校创客空间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是以创客空间内部建设为中心考量,主要调查总结了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创客空间场地、创客空间设备、创客空间团队、创客空间课程、创客空间项目、创客综合培训。外部要素是从创客空间外部来考量,关注HEMI高校的成果孵化平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第四部分基于美国高校创客空间构成要素对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美国高校创客空间能得到迅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以及多元化的团队成员和广泛的师生会员,在具体操作层面,既有相应的课程、项目,也有安全类、使用类的综合培训,这样才有一系列的成果产出。因此将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的运行机制归纳为:政策导向与经费保障机制、组织机构与师生协同机制、设备管理与安全培训机制、课程开放与效果实施机制、质量评价与市场反馈机制。第五部分介绍了美国HEMI高校创客空间建设与运行的启示,从我国高校创客空间取得的成就和问题切入,文章认为我国高校创客空间建设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综合发挥高校创客空间的育人价值。一是增添基础设备,完善高校创客空间的基础资源;二是开发创客课程,打造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叁是开发项目合作,丰富高校创客空间的服务项目;四是加强师资培训,完善高校创客空间的师资队伍建设;五是打造创客文化,营造高校创客空间的文化氛围;六是重视产品制造,促进高校创客空间的成果转化;七是利用多元评价,建立高校创客空间的评价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8)
郑皓煜,王菁睿,边静雨,黄潇,邓献龙[7](2019)在《基于满意度调查的武汉历史街区街道空间构成要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街道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中与人群接触频率最高的空间,其空间质量对于城市公共生活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武汉市4条历史街道当中的20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被试者所认为的对行人感受有影响的街道空间构成要素和满意度评分,以期得到组成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文章通过分析SPSS数据发现,沿街历史建筑数量、空间体积、剖面变化率和街道长度是街道空间的构成要素。(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9年04期)
龚克,潘梦桥,向小容[8](2019)在《景观引导空间构成要素对空间引导模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导一词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贯穿始末,其直接关系到游览体验的优劣和景观资源的利用程度,而空间引导的方式对于引导游览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景观引导空间的界定与构成,及空间引导模式的主要原理,进而归纳总结各构成要素在空间引导中的参与形式,和对引导空间引导效果的影响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2期)
金侠影[9](2018)在《基于SDT理论的众创空间构成要素和知识共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创空间是创新驱动战略大背景下,顺应web2.0与创新2.0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创新创业服务新范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推动下,众创空间已成为支持创新和创业的新型载体和平台,并逐渐推动经济的转型,其本质是利用平台通过共享为企业或用户提供创新创业的服务、资源、知识等,而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仍是多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众创空间。因此,在众创空间设施设备齐全的情况下,如何将知识运用到众创空间,促进知识共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SDT理论、众创式创新理论、服务主导逻辑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众创空间构成要素如何促进知识共创”这一问题展开,主要探讨以下叁个问题:(1)众创空间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各要素之间如何协调?(3)众创空间的知识共创机理是什么?为了阐述上述叁个问题,本文借鉴Han(2017)和Nguyen(2017)研究,构建了“构成要素——协调机制——知识共创”的模型,并通过发放267份有效问卷,运用回归分析和AMOS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与修订。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SDT理论视角,众创空间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经济、社会和技术要素,经济和社会要素占主导地位。众创空间作为一个新型的创新创业平台,最终目的是为创新创业活动营建良好的创业氛围,主要为初创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入驻众创空间的初创型企业最缺的就是投融资、基金和指导的服务,而众创空间主要给予这两方面的服务:①初创型企业生存的环境要素之一就是资金,即经济要素的支持可以帮助入住企业解决初期资金问题,为企业提供材料、工具、培训课程等成本优惠。②众创是企业聚集在一个创新空间内,彼此之间相互协作,能够提供创业导师、创业专家的辅导、定期的创业宣讲会和共享会等社会要素,尤其是众创空间在高校领域的应用,共享不同学科层面的知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能为企业提供全新的领域知识和厚实的理论指导。(2)引入协调机制,构建了“构成要素——协调机制——知识共创”的模型,揭示构成要素对知识共创影响机理。协调机制在构成要素与知识共创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打破了构成要素与知识共创之间的暗箱。形式化协调能够增加对任务的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行为、制度为指导,促进一个和谐的环境,增强知识共创。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非形式化协调愈发重要,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随着创业活动的发展,为入驻企业提供大量的资源支持时,适当的加强非形式化协调,提高企业内创业者的交流互动,合理的运用资源,达到知识共创。(3)构建以知识为主体的生态链。众创空间中的知识创造遵循SECI模型,从知识生态系统的角度,剖析众创空间,有助于明确众创空间的运行要求。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其本质是以知识为主体的生态链,在众创空间内调动创客广泛的交流和共享的积极性,定期举办分享活动、创意交流以及外部知识生态系统的交流活动,加强产业集群效应,建立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提高知识共创的速度,完善众创空间的知识生态系统。(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杜思洁,黄春华,胡夏然[10](2018)在《室内空间构成要素的女性诉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环境心理学,以衡阳万达广场为例,探究女性对室内空间构成要素中色彩、材质、光影的满意度与诉求。通过语义差异法调查18岁以下、18~40岁、40岁以上3个年龄段女性对室内空间构成要素的主观评价,并运用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表明:18岁以下女性,对色彩、材质、光影满意度都低,对室内空间有独特的个人喜好。18~40岁女性,喜爱温暖的色彩,木质材料及简洁的光,除此之外,喜欢多变的,丰富的空间;40岁以上女性,追求安全使用,喜爱木质材料、简洁的光。(本文来源于《建筑设计管理》期刊2018年10期)
空间构成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着重强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背景下,城市中的公共空间需求量日益增大。其中各式城市小空间开始随处可见。然而,这些快速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小空间并不都对当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一个好的公共空间会生产出新的使用者,正如供应产生需求。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一个小城市空间变得生机勃勃,又是什么让其无人问津。目前这些大量的问题空间的成因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将一一作出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构成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1].周明茗,王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9
[2].陈璧如.城市小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存在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2019
[3].樊丁.龙泉驿茶店镇乡村景观要素构成与空间格局研究[J].城市建筑.2019
[4].徐芸,赵沛琪,陈佩杉.创业生态视域下众创空间的要素构成与耦合机制——基于浙江省梦想小镇的案例分析[J].国际公关.2019
[5].陈晓婷,林银大.浅论室内设计构成要素与室内空间氛围[J].风景名胜.2019
[6].陈琴.美国高校创客空间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9
[7].郑皓煜,王菁睿,边静雨,黄潇,邓献龙.基于满意度调查的武汉历史街区街道空间构成要素初探[J].城市建筑.2019
[8].龚克,潘梦桥,向小容.景观引导空间构成要素对空间引导模式的影响研究[J].中外建筑.2019
[9].金侠影.基于SDT理论的众创空间构成要素和知识共创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10].杜思洁,黄春华,胡夏然.室内空间构成要素的女性诉求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