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地震物理模型连续数据采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徐中华[1](2021)在《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物理模拟技术作为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重要实验手段,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的基础。本文围绕岩性、前陆、深层和海域等领域的勘探需求,在调研国内外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起伏固体表面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气浮运动与光栅定位控制技术、高分辨率与多道高效宽方位采集技术、3D打印制模技术等,研发新一代大尺度高精度高效率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实现了陆地起伏地表、海洋以及多相介质模型全方位、高分辨、高保真地震采集和响应机理的模拟,更好的支撑野外采集方案设计、复杂构造(地表)成像以及强非均质性储层定量解释。基于研发的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本文首先开展了三维双相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地震响应物理模拟研究工作,构建了反映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储盖特性、岩性组合、砂体展布、孔隙流体性质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三维大尺度物理模型,模型制作充分考虑了海底形态、软泥层分布、砂岩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断层发育情况等因素。然后基于制作的物理模型开展了多通道、多方位、高精度以及不同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并对不同采集方式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地质体成像结果更精确;宽方位和窄方位资料均能反映储层物性的变化;宽方位和窄方位资料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含气饱和度(油密度)的变化;当透镜体边界与采集方向垂直时,其边界成像更清楚。另外针对白云深水区物理模型及采集的地震数据,利用波形反射特征分析、层位追踪解释、储层样块参数分析、叠后属性分析、叠后波阻抗反演、叠前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技术,测试了不同岩性、物性、岩性组合以及不同饱和流体条件下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不同地震采集方式对刻画储层特征的影响,明确了含流体类型对于储层反射特征的影响,优化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地震采集、处理方式,有力指导了该地区优质储层预测技术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研发的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可实现大尺度、高精度物理模型定位,多通道、高效率、高信噪比、深层弱信号采集,宽频、高分辨率超声波信号采集,高精度模型形态扫描等功能,可开展不同地表条件(山地、沙漠、沼泽、海洋等)、不同采集方式(激发、排列、组合)、不同油气藏类型(常规和非常规)以及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地震采集和地震响应机理研究,为提高地震勘探效率,探索地震定量成像与解释方法,助力地震勘探理论方法研究及实际生产运用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和发展了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对于支撑科研生产以及勘探理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更加经济、科学、可行的采集观测系统提供了实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张一林[2](2020)在《振动法测量岩体纵波波速》文中指出岩体波速测试是通过分析弹性波在岩体内部或表面的传播时间及距离,得到岩体纵波波速或横波波速的现场测试方法,可为水电、道桥、隧道等领域的勘察工作提供岩体的动力特性。在现行规范中岩体纵波波速测试方法主要有地震勘探技术和岩体超声检测技术。地震勘探技术受场地钻孔条件的制约,超声检测技术的超声波信号受岩体高频滤波作用明显,因而上述两种方法并不适用于破碎或较破碎岩体的测试。本文针对破碎或较破碎岩体提出了一种波速测试方法—振动法,制定了测试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测中,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处理分析,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破碎或较破碎岩体的纵波波速测试方法—振动法。该方法在浅层钻孔中锤击激振,因岩体破碎,激发的弹性波低频成分较丰富,利用布设在岩体表面的多个低频传感器接受振动信号,完成纵波的波速测试。该方法无需深层钻孔,对岩体的扰动小;锤击激振产生的能量较高,激发的地震波传播距离远,可增加岩体的测试距离;利用多个传感器接收信号,实现了岩体的分段波速测量。(2)编制了振动法纵波波速测试方案,进行了工程实测和数据处理分析,将测试结果同超声波测试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小波变换将高频段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重新组合,实现了信号的降噪处理;通过编写MATLAB程序,根据互相关原理计算得到了纵波波速。振动法测试结果与超声波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10%,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误差为-6.87%。(3)利用振动法的测量结果对岩体的完整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合室内岩块波速试验,完成了对岩体完整性系数Kv值的分段定量计算。将定量评价结果与定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两种评价的结果一致,验证了采用该方法定量评价岩体完整程度的准确性。
杨帆[3](2020)在《岩石节理在应力波垂直入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体和土体都是各种构筑物的天然载体。其既可以作为地上建筑物的地基,也是地下构筑物的围岩和采矿工程的开挖对象,并且随着地层的深入岩体更是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主要对象。与一般人工材料不同,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复杂地质体。结构面是造成岩体各向异性,非线弹性,不连续性和不均匀性的本质原因之一。因此,研究结构面的力学特性是研究岩体力学特性的关键。在工程实际中岩体还会受到动态荷载(如地震荷载,爆破振动等)的扰动。岩体承受动态荷载时,应力波将在岩体中传播。天然岩体中通常包含一组或多组平行节理。因此,研究应力波通过多条平行节理衰减规律对处于动态力学状态(如地震,爆破等)下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和破坏机理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运用超探测实验测技术研究节理分布情况对波衰减的影响。其中控制变量为节理条数和节理间距。为将问题聚焦于节理分布对波衰减的影响,本实验研究波垂直入射时多条贯通的平行干节理对波衰减规律的影响。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设计关于多条平行节理岩体中波传播问题的超声模型实验,制作水泥浆节理试样进行超声探测以研究节理的分布情况(节理条数和节理间距)对波衰减的影响。通过波形分析可知节理对波幅的衰减作用明显,并且在应力波通过多条平行节理岩体时随着节理条数的增加其总的衰减幅度增加但是其相对衰减幅度减小。即随着节理条数的增加波的衰减幅度是不均匀的。根据各试样的测量间距和首波到达时间计算出的超声波的平均传播速度对比可知无充填的干节理对波的传播速度没有衰减作用。通过对比相同节理数的不同节理间距试样的首波波幅可知,在时域范围内,针对本实验的超声波节理间距为40mm试样的首波幅值小于节理间距为20mm试样的首波幅值。(2)对超声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获得各试样的频谱振幅以对波在节理试样中传播的问题进行频域分析,总结出节理条数对波衰减的影响和节理间距对波衰减的影响规律。经过频域分析后,由频谱振幅和主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到随着节理条数的增加不但透射波的频谱振幅会减小而且主频率也会减小。频域范围内,针对本实验的超声波节理间距为40mm试样的频谱幅值小于节理间距为20mm试样的频谱幅值。随着节理数量的增加时域透射系数减小。频域的透射系数与时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但数值并非完全相同。
董亚[4](2019)在《综合物探在库坝防渗墙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防渗墙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库坝防渗处理。为确保其能够起到防止库坝渗漏的作用,对防渗墙进行完整性检测并作出质量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防渗墙完整性检测主要有地球物理类方法和传统的钻孔取芯以及注水试验法等,相比而言,传统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易对墙体产生破坏等局限性,而地球物理类方法具有高效、无损且连续的特点,正逐步在实际水利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地球物理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在分析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防渗墙的施工特点,确定采用地震映像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防渗墙的完整性检测开展应用研究,具体如下:(1)针对完整和非完整(存在缺陷)防渗墙,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物理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地震映像法模拟结果表明,防渗墙在上述两种条件下显示不同的地震波场响应特征,揭示了防渗墙在完整和非完整(存在缺陷)条件下地震波场响应规律。根据物理模拟结果可知,相比完整的防渗墙而言,存在缺陷的防渗墙模拟结果显示出同相轴连续性差,波形记录异常等特征,为实际工程检测提供异常判别依据,说明此方法对防渗墙完整性检测应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论文中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非完整(存在缺陷)防渗墙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物理模型实验,其主要是通过在防渗墙一侧注入盐水,另一侧采集注入盐水前后的视电阻率数据,以注入盐水前后“电阻率异常系数”变化大小为依据,对防渗墙完整性进行检测与评价。模拟结果表明,使用高密度电法和上述观测系统布置方式进行防渗墙完整性检测的过程中,随着注入盐水量的增大和注水时间的增加,在墙体结构存在缺陷处,注水前后视电阻率值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此方法及相应观测系统的布置方式在墙体完整性检测应用中是行之有效的。图[51]表[0]参[69]
邵志华[5](2019)在《新型高性能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地震勘探中,高效采集地质信息,科学认知地层结构,探明油气藏分布规律,是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地震物理模型光纤超声波成像技术,通过多类型物理模型模拟现场地震勘探,可在近乎理想的模型条件下反演及预测油气藏地球物理波场的传输规律及特征,如“桥梁”作用连接地震勘探现场与理论计算。光纤超声波传感器,是采集地震物理模型结构信息的核心元件,相比于常规压电换能器具有独特优势(如宽频响应及信号高保真传输等)。本文基于光纤光栅型超声波传感器和干涉型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响应机制,研制了四种新型高性能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相比于课题组前期工作,本文在传感器响应灵敏度、空间分辨率、成像方式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同时,搭建了地震物理模型超声波检测实验样机,利用所设计的四种光纤超声波传感器,均实现了对系列复杂地震物理模型的高质量检测及成像。具体内容包括:(1)从理论方面阐述了光纤超声波传感的基本机理,包括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声发射)和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声接收)。主要介绍了超声波场的波动方程和特征参量,建模分析了压电圆片式超声波换能器的纵波声场特性,并详细阐述了光纤光栅型超声波传感器和干涉型超声波传感器的结构特征和传感机理。此部分工作为本文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的设计及表征奠定了理论基础。(2)针对常规裸纤与超声波之间“点式”或“线式”等直接耦合方式的不足,提出了一类基于声耦合锥的光纤光栅超声波传感器。声耦合锥具有聚焦效果,可将超声波能量高效聚焦于传感光纤,从而大幅增加传感器灵敏度;结合封装壳体结构,提高了传感器机械强度。从不同的传感元件、不同的锥与光纤耦合方式,以及不同的锥体材料三个方面,组合研制了八款高灵敏声耦合锥型光纤超声波传感器,并从理论模拟和实验测试对比优化了此八款传感器。使用优化后的传感结构分别对分层型、半圆柱型、阶梯型和凹陷型物理模型进行了点对点扫描,根据渡越时间法,获得了系列物理模型的高质量二维剖面图像。(3)利用相位调制干涉型光纤传感器高灵敏度的本质优势,提出了一类基于金膜的高灵敏Fabry-Perot干涉超声波传感器。基于不同的传感光纤(单模或多模光纤),结合超薄金膜,研制了两款传感结构;基于多模光纤的光准直效应,传感器灵敏度更优。二者实现了空气中分层型、凹陷型、半圆柱型地震物理模型的扫描成像。相比于上一章工作,此类传感器结构更紧凑,灵敏度更高,可检测空气中的弱超声场,实现了空气中地震物理模型的扫描成像,简化了成像系统。(4)空间分辨率是决定地震物理模型成像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悬芯光纤的高空间分辨率超声波传感器,仅需将柚子型光纤经酸腐蚀成自由悬芯结构即得。超细的悬芯结构既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空间分辨率,同时也可保证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响应灵敏度。传感器可高灵敏响应宽频带超声波,并实现了对半圆柱型和级联半圆柱型物理模型的高空间分辨率成像(2.5mm(300kHz)151.05μm(5MHz))。就空间分辨率、响应灵敏度和器件制作三方面综合而言,在地震物理模型超声波检测中,悬芯光纤传感器是比较合适的选择。(5)区别于地震物理模型超声波成像线性机械扫描方式,提出了基于集成式内窥镜探头的物理模型光纤超声波内窥镜成像方法。通过集成超声波发射源和传感器接收端,内窥镜探头包括金膜型光纤传感器、压电换能器和旋转式声反射镜,三者共轴装配,可提供360度全方位侧向扫描。探头可嵌入管式物理模型内部,对其内壁进行周向扫描,重建模型内壁结构图像。此集成式探头提供了一种重构模型内部结构特征的内窥镜成像新方法,且系统更高效、稳定性更好、结构更紧凑、装配更方便且成本较低,提升了超声波光纤检测系统的整体声学性能。(6)搭建了“地震物理模型光纤超声波检测实验样机”系统平台。光纤超声波检测实验样机基本实现了地震物理模型超声波检测的小型化、集成化及仪器化,提高了各部分的关联性和整体的稳定性,满足不同实验环境数据采集的需求。配合自适应系统,该样机既可实现超声波单点检测,也能够利用外部平移导轨或直流齿轮电机,实现对多个物理模型的高分辨率扫描成像。
胡鹏[6](2019)在《河流相储层地震正演模拟及特征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难度也在不断提高,构造型油气藏已经日益稀少,针对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河流相砂体又是我国陆相盆地中最主要的储集类型。河流流域中的河道、堤坝以及泛滥平原等在平面上在较短历史时期内就会显着变化,河流在盆地内的频繁决口和改道,会不断改造河流的沉积样式,导致河道在沉积过程中变成一个复杂的岩性复合体,导致单一河道或沙坝的识别和追踪变得极为困难。论文针对河流相储层砂体普遍较薄、垂向沉积模式复杂多变以及河道平面边界难以识别等问题,采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和地震数值模拟技术两种正演方式对多期次河道砂体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属性识别进行详细的研究。首先以苏里格区为研究目标区,在详细分析其地质、地震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岩石物理参数建立具有代表意义的河流相储层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中考虑不同期次河道的横向摆动和纵向叠置情况,采用精细打磨工艺确保含流体心滩沉积的制作,采用激光三维扫描形态测试系统精确控制河流的空间形态,提供了一套可以用于后续物理模型三维重建的数据体。通过精准的流程控制,制作了含有5期辫状河沉积的三维物理模型,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一套多期次辫状河三维地震物理模拟数据,为后续河流相储层的研究提供了可看到的分析数据。三维速度体建模过程中,基于物理模型形态激光点云数据,提出了两步法建模步骤,采用沉积相控制加趋势面约束的的建模流程,为利用模型形态测试数据建立河流相三维储层模型提供了方法思路。通过地震物理模拟和三维数值模拟处理成果,详细分析了不同河道构型下的波形剖面特征和平面特征,总结了不同河道构型下波形的特征,波形特征随砂体厚度以及砂泥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同时流体砂岩存在时,在剖面中也会出现振幅的变化;两种模拟方式结果表明,在没有噪声情况下,数值模拟的结果要明显好于物理模拟,两者在波形特征上有相似性,但差别很大,在实际数据中这种问题应该更为突出,所以一定要做好噪声衰减和高分辨处理等工作。不同切片方式表明,基于体解释的地层切片技术对于河道的刻画更为准确细致,时窗的选择对于地震属性识别河道来说,在复合波场中影响不是很大,但时窗越大,平均效应越大;通过不同属性的对比,振幅类属性对内部刻画比较好,而相关类属性对河道边界的刻画会更为细致。
李越[7](2019)在《致密岩石多频段岩石物理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致密岩石由于成岩及后成岩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孔隙结构,当孔隙中充填流体后,其纵、横波速度等弹性参数会受到孔隙结构及孔隙流体的影响,造成弹性波速度的频散和能量的衰减,而在有关致密岩石的速度频散及衰减机制的理论研究中,多频段实验数据较少,尤其是地震频段实验较为缺乏。本文据此针对选取的致密砂岩和致密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多频段(地震频段至超声频段)岩石物理实验,其中地震频段测试依据应力-应变法测试原理进行,超声频段测试采用脉冲透射法进行。依照致密岩石样品的铸体薄片、CT扫描图像结果,对实验样品的代表性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系统分析了有效压力、孔隙流体流动性及孔隙结构对实验样品速度频散的影响并总结了样品的频散规律特征。其中有效压力会影响实验样品地震频段及超声频段的纵、横波速度以及频散幅度,但是特征频率并不随有效压力改变;孔隙流体粘度增加会使得样品速度频散的特征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样品渗透率增加会使速度频散的特征频率向高频方向移动;当微裂隙纵横比较大时,样品地震频段波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超声频段速度会有所增大,速度频散的特征频率会向高频方向移动,当孔隙结构均匀性增加时,速度频散幅度会减小,但特征频率不会发生移动,纵、横波速度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依照严格孔弹性理论,采用向岩石基质中逐步加入软孔隙的方法对传统喷射流理论模型进行了扩展,利用扩展的喷射流理论模型计算了实验样品的纵横波速度、逆品质因子与孔隙结构的相关性,并将扩展的喷射流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样品的多频段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扩展的喷射流理论模型可以半定量的解释频散测量的结果,提高了对致密岩石频散响应的理解与认识。
龚飞[8](2019)在《页岩岩石物理特征及储层脆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的经济开采依赖于水力压裂技术,杨氏模量、泊松比和脆性指数等力学参数是水力压裂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参数。由于天然页岩具有取样困难、非均质性较强、影响因素较多等特点,这些特点给页岩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认识以及储层“甜点”预测带来巨大挑战,此外矿物组成、孔隙度等储层物性参数与页岩弹性参数的岩石物理关系不清,限制了页岩甜点地震预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因此,通过岩石石物理实验和地震物理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关于各向异性页岩岩石物理特征和储层脆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对于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1)对两组黏土类型不同的人工页岩和一组天然页岩进行三轴动静态同步测试,结果表明动态杨氏模量始终大于静态杨氏模量,但是在加载过程中,随着轴压的增大,动态杨氏模量随压力单调增加,而静态杨氏模量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还发现根据动静态弹性模量关系估算水力压裂时的静态模量可能会有大约30%的差异,这取决于使用哪个阶段的动静态模量弹性模量关系,对利用动静态关系估算静态模量提供指导。(2)利用人工页岩参数可控的优点,以单一参数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机制为研究目的,探究了黏土含量、压实压力、孔隙度以及水饱和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提供了利用黏土含量和孔隙度估算页岩弹性参数及其各向异性的方法,为页岩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了岩石物理支持。同时,利用人工页岩对比现有的脆性表征公式,优选敏感参数,发现基于弹性模量,尤其是杨氏模量、泊松比的脆性公式对岩性的变化较为敏感;具有低泊松比和中高杨氏模量的页岩储层,往往是页岩气开采的“甜点”区。(3)采用不同黏土类型的人工页岩样品为实验样本,以天然页岩作为参考,研究了压力对不同黏土类型页岩弹性性质及其各向异性的影响。实验发现页岩弹性参数以及各向异性对黏土类型十分敏感。还发现页岩弹性参数对压力十分敏感,利用Sayers-Kachanov模型对页岩应力依赖性进行了解释分析,为不同黏土类型页岩储层提供相应的岩石物理解释。(4)通过构建不同黏土含量和不同孔隙度页岩储层地震物理模型,根据页岩岩石物理分析和叠前同步反演针对两套页岩储层进行脆性定量预测研究。研究发现利用叠前同步反演,通过优选反演结果中不同的敏感参数可分别给出两种页岩储层弹性模量和脆性参数的定量预测结果,反演结果和岩石物理分析结果一致,说明弹性模量和脆性参数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峰[9](2018)在《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地表低速层的高吸收衰减特征严重影响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虽然现有的地震处理方法和软件能够对近地表低速层的衰减效应进行处理,但大部分处理结果只是部分消除地层衰减效应,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更全面、准确、定量的研究与分析。利用地震物理模拟方法参数可控性高、模拟结果真实性强、数据资料信噪比高的特点,可以为全面、准确、定量的研究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提供高质量的地震物理模拟数据。无论是野外勘探还是实验室研究,准确地估算Q值是进行衰减特征研究的基础,尤其是近地表低速层Q值估算时,会受到近场效应的影响,导致测量获得的Q值存在很大误差。在实验室Q值测量时同样会受到近场效应的影响,由于换能器的近场效应引起的衍射效应严重影响Q值的测量和估算。针对衍射效应对Q值测量影响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测量情况下衍射效应对Q值测量影响的大小,给出了降低衍射效应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增大换能器主频、换能器半径、换能器之间距离(样品长度)以及降低参考样品与测试样品之间的声学特性差异,可以降低衍射效应对Q值测量计算的影响;相同测试条件下,衍射效应对高Q值样品的影响程度远大于低Q值样品。实验室中有多种Q值的测量方法,各种测量方法都存在较大误差,以标准样品和物理模型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不同测量方法Q值测量时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其各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针对受衍射效应较强时理论校正方法不准确的问题,对现有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降低衍射效应的实验测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测量方法的改进和理论方法的校正,提高实验室Q值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常规频率域方法求取Q值时的时窗影响问题,将时频分析技术应用到实验室Q值计算中,提出了基于S变换的超声衰减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变换的超声衰减计算方法提高了Q值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基于已有地震物理模拟技术,研制了不同衰减特性近地表衰减材料,首次对衰减材料的衰减特征开展定量研究,并将模型材料测量获得的Q-V数学关系与野外经验Q-V关系进行对比。基于衰减材料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地层衰减定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近地表衰减材料具有很高的可控性,并且与野外地层衰减特征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同时地层衰减定量模拟的地震物理模拟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最后将地层衰减定量模拟的地震物理模拟方法,应用于近地表低速层地震物理模拟,设计制作了首个结合实际模拟区的近地表低速层地震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二维和三维地震物理模拟数据采集,同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地层衰减定量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进行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的模拟,模拟获得的地震记录和频谱特征与野外具有很好地相似性,采集获得的地震数据能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地表低速层的衰减特征提供可靠正演数据。
邢廷栋[10](2018)在《物理模型中震源/接收器特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物理模型数据采集中一般都使用压电超声换能器作为震源和接收器,由于实验室换能器的频率和尺寸的限制,使得用换能器作为震源和检波器时和野外实际震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子波特性、振幅指向性以及波形畸变。本文通过对实验室现有不同结构和尺寸的换能器子波进行测量,得出现有的换能器还无法完全符合物理模型数据采集的要求,故而只能针对不同的数据采集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换能器,从而得到最佳的地震数据。由于换能器的辐射具有指向性,而野外实际震源的辐射没有指向性,为了使实验室采集的数据与野外数据相一致,就必须对实验室采集的数据进行指向性补偿;本文通过新设计的实验装置,更加准确的测量出了换能器的指向性,并用理论公式和实测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指向性补偿,得出实测数据补偿效果更佳。此外,用换能器做震源和接收器时,会存在波形畸变的现象,即接收到的信号会随着偏移距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的两种方法证实了换能器波形畸变这一现象,并结合理论模型,给出了一种校正波形畸变的方法,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畸变校正,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
二、超声地震物理模型连续数据采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地震物理模型连续数据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及应用情况 |
1.2.2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实验设备研究现状 |
1.2.3 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 |
2.1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和原理 |
2.1.1 概述 |
2.1.2 地震物理模拟相似比原理 |
2.1.3 地震物理模型制作材料及配比 |
2.2 大尺度高精度三维坐标自动定位系统 |
2.2.1 双龙门高精度定位采集测试系统 |
2.2.2 单龙门高精度三维表面形态测试系统 |
2.3 大尺度物理模型采集系统 |
2.3.1 多通道海洋模拟技术 |
2.2.3 单通道起伏地表陆地模拟技术 |
2.3.3 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 |
2.3.4 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 |
2.4 物理模型制作新技术 |
2.4.1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物理模型制作技术 |
2.4.2 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 |
2.5 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度储层流体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大尺度物理模型设计 |
3.2.1 模型工区选择 |
3.2.2 模型整体设计思路 |
3.2.3 三维地层模型设计 |
3.2.4 物理模型地层参数提取 |
3.3 模型数值正演模拟 |
3.4 大尺度物理模型制作 |
3.4.1 模具制作 |
3.4.2 各层材料配比测试 |
3.4.3 含流体储层样块制作与测试 |
3.4.4 物理模型浇筑 |
3.4.5 物理模型表面形态质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尺度储层流体物理模型不同方位的采集及数据分析 |
4.1 物理模型不同方位采集 |
4.1.1 物理模型采集准备 |
4.1.2 物理模型观测系统设计 |
4.1.3 物理模型三维采集 |
4.1.4 物理模拟资料分析 |
4.2 数据处理 |
4.2.1 振幅补偿 |
4.2.2 预测反褶积 |
4.2.3 多次波压制 |
4.2.4 子波零相位化 |
4.2.5 均方根速度建模及叠前时间偏移 |
4.2.6 深度域层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 |
4.3 数据对比分析 |
4.3.1 宽、窄方位资料对比分析 |
4.3.2 不同角度窄方位资料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层流体物理模型的储层特征与识别技术 |
5.1 地层及储层反射特征分析、层位追踪解释 |
5.1.1 地层及储层反射特征分析 |
5.1.2 层位追踪解释 |
5.2 储层样块参数分析 |
5.3 叠后属性分析及叠后波阻抗反演 |
5.3.1 叠后属性应用与分析 |
5.3.2 叠后波阻抗反演 |
5.4 叠前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
5.4.1 叠前AVO分析及应用 |
5.4.2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与分析 |
5.5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研究 |
5.5.1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优选 |
5.5.2 流体预测方法优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振动法测量岩体纵波波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基本原理及设备 |
2.1 引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震波理论 |
2.2.2 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 |
2.2.3 地震波的衰减 |
2.3 纵波波速测试方法分析 |
2.3.1 地震勘探技术 |
2.3.2 岩体超声检测法 |
2.4 振动法测试原理 |
2.5 纵波信号时域分析 |
2.5.1 STA/LTA法 |
2.5.2 AIC法 |
2.5.3 能量比法 |
2.5.4 互相关函数法 |
2.6 测试设备及工程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3 场地纵波波速测试分析 |
3.1 引言 |
3.2 测试场地基本条件 |
3.2.1 场地基本情况简介 |
3.2.2 场地基本资料 |
3.3 振动法测试方案 |
3.3.1 振动法测试设备 |
3.3.2 仪器和测点布置 |
3.3.3 测试流程 |
3.4 测试成果与数据分析 |
3.4.1 时距曲线对比分析 |
3.4.2 小波变换阈值去噪 |
3.4.3 信号相关性分析 |
3.4.4 纵波波速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波速对比测试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岩体超声检测技术 |
4.2.1 测试设备及过程 |
4.3 数值计算 |
4.3.1 ABAQUS数值模拟 |
4.3.2 岩体模型建立 |
4.3.3 荷载及边界条件 |
4.3.4 网格划分 |
4.3.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岩体的完整性测试 |
5.1 引言 |
5.2 岩体完整性定性评价 |
5.3 岩体完整性定量评价 |
5.3.1 岩石试件的制备 |
5.3.2 岩石试件波速测试 |
5.3.3 岩体完整性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岩石节理在应力波垂直入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 |
1.2.2 实验研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论文结构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节理对波衰减影响的超声模型实验 |
2.1 实验计划 |
2.1.1 静力学实验 |
2.1.2 超声实验 |
2.2 试样制备 |
2.2.1 超声模型实验试样制备 |
2.2.2 静力实验试件制备 |
2.3 静力学实验 |
2.3.1 实验设备 |
2.3.2 静力学实验步骤 |
2.4 超声模型实验 |
2.4.1 实验设备 |
2.4.2 超声模型实验步骤 |
2.5 可行性验证 |
2.5.1 静力学实验结果 |
2.5.2 仪器校准试验 |
2.5.3 参照组波速验证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整试样和单节理试样数据及分析 |
3.1 完整试样的实验数据 |
3.1.1 透射波形分析 |
3.1.2 波速分析 |
3.1.3 频谱分析 |
3.2 单节理试样的实验数据 |
3.2.1 波形分析 |
3.2.2 频谱分析 |
3.2.3 单节理试样的时间滞后分析 |
3.2.4 单节理试样的刚度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行节理试样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4.1 节理间距为20mm的两条节理试样 |
4.1.1 波形分析 |
4.1.2 频谱分析 |
4.2 节理间距为40mm的两条节理试样 |
4.2.1 波形分析 |
4.2.2 频谱分析 |
4.3 节理间距为20mm的三条节理试样 |
4.3.1 波形分析 |
4.3.2 频谱分析 |
4.4 节理间距为40mm的三条节理试样 |
4.4.1 波形分析 |
4.4.2 频谱分析 |
4.5 不同节理条数试样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5.1 时域幅值变化规律 |
4.5.2 频域幅值变化规律 |
4.5.3 主频率变化规律 |
4.5.4 透射系数变化规律 |
4.5.5 波速变化规律 |
4.5.6 时间滞后分析 |
4.5.7 平行节理试样的理论透射系数计算 |
4.6 不同节理间距试样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综合物探在库坝防渗墙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类检测方法 |
1.2.2 地球物理类检测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创新点 |
2 防渗墙检测方法原理 |
2.1 地震映像法 |
2.1.1 基本原理 |
2.1.2 数据采集 |
2.1.3 资料处理与解释 |
2.2 高密度电阻率法 |
2.2.1 电阻率法基本原理 |
2.2.2 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装置 |
2.2.3 数据采集系统 |
2.2.4 资料处理与解释 |
3 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实验分析 |
3.1 地震映像法模拟 |
3.1.1 数值模拟 |
3.1.2 物理模型实验 |
3.2 高密度电法模拟 |
3.2.1 数值模拟 |
3.2.2 物理模型实验 |
3.3 综合分析与总结 |
4 现场实际工程应用 |
4.1 工程地质概况 |
4.2 地震映像法检测 |
4.2.1 观测系统布置 |
4.2.2 现场数据采集 |
4.2.3 数据处理与解释 |
4.3 高密度电法检测 |
4.3.1 观测系统布置 |
4.3.2 现场数据采集 |
4.3.3 数据处理与解释 |
4.4 综合分析与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新型高性能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 |
1.2.1 光纤特性及光纤传感 |
1.2.2 光纤传感类型 |
1.3 光纤超声波传感技术 |
1.3.1 超声波概述 |
1.3.2 光纤超声传感器类型及发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超声波特性与光纤超声波传感器原理 |
2.1 超声波传播特性 |
2.1.1 超声波动方程和特征参量 |
2.1.2 压电圆片式超声波换能器特性及其纵波声场分布 |
2.2 光纤超声波传感器传感机理 |
2.2.1 光纤光栅型超声波传感器 |
2.2.2 干涉型光纤超声波传感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声耦合锥的光纤光栅超声波传感器 |
3.1 传感器设计与制作 |
3.2 理论分析与模拟 |
3.2.1 声耦合锥聚焦特性 |
3.2.2 FBG和 PS-FBG超声波响应对比 |
3.2.3 不同耦合方式和锥材质超声波响应对比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地震物理模型扫描成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金膜的高灵敏光纤FPI超声波传感器 |
4.1 基于金膜的光纤FPI传感器 |
4.1.1 传感器制作及传感机制 |
4.1.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2 基于光束准直器的光纤FPI传感器 |
4.2.1 传感器制作及传感机制 |
4.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微悬芯光纤的高空间分辨率超声波传感器 |
5.1 传感器制作及传感机制 |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3 空间分辨率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地震物理模型内窥镜光纤超声波成像 |
6.1 集成式内窥镜探头设计及原理 |
6.2 管式物理模型内窥镜超声波成像 |
6.3 讨论与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河流相储层地震正演模拟及特征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道储层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2.2 地震正演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期辫状河储层地震物理模拟 |
2.1 模型设计思路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物理模型设计 |
2.2 建模方法及模型制作 |
2.2.1 建模方法及流程 |
2.2.2 辫状河物理模型制作 |
2.3 模型三维空间形态测量 |
2.3.1 形态测量方式 |
2.3.2 形态测试结果 |
2.4 物理模型数据采集及处理 |
2.4.1 地震数据采集 |
2.4.2 数据处理 |
2.4.3 成像质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期次辫状河储层地震数值模拟 |
3.1 三维数值模拟原理 |
3.1.1 三维声波方程差分解 |
3.1.2 稳定性及吸收边界 |
3.1.3 PML吸收边界 |
3.2 速度模型建立 |
3.2.1 常规建模方法 |
3.2.2 物理模型建模方法 |
3.2.3 数据预处理 |
3.2.4 速度体建模 |
3.3 正演计算处理 |
3.3.1 正演参数设置 |
3.3.2 模拟数据处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道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
4.1 砂体反射波场分析方法及原理 |
4.1.1 地震反射波场的地质含义 |
4.1.2 薄层反射理论 |
4.2 数值模拟反射特征分析 |
4.2.1 薄砂体地震分辨率分析 |
4.2.2 叠置砂体反射特征分析 |
4.3 物理模拟反射特征分析 |
4.3.1 叠置砂体反射特征分析 |
4.3.2 河道平面特征分析 |
4.4 两种正演结果差异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道叠后属性分析 |
5.1 切片技术及地震属性技术 |
5.1.1 切片技术类型 |
5.1.2 叠后属性分类及优化 |
5.2 参考层拾取和地层模型建立 |
5.2.1 参考层拾取 |
5.2.2 基于全局自动解释的地层模型建立 |
5.2.3 切片方式对比分析 |
5.3 正演数据属性分析 |
5.3.1 属性优选 |
5.3.2 属性融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致密岩石多频段岩石物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室跨频段测试技术 |
2.1 低频测试 |
2.1.1 实验样品准备工作 |
2.1.2 应变和弹性模量的计算 |
2.1.3 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 |
2.1.4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 |
2.2 超声频段测试 |
2.2.1 脉冲透射法实验原理 |
2.2.2 实验测量及误差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建立 |
3.1 喷射流理论 |
3.2 Gurevich喷射流模型扩展 |
3.2.1 扩展喷射流模型建立 |
3.2.2 孔隙分布特征的计算 |
3.3 扩展喷射流模型验证 |
3.3.1 样品岩相描述 |
3.3.2 样品声学测试 |
3.3.3 模型预测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 |
3.3.4 扩展的喷射流模型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频段实验数据分析 |
4.1 实验样品描述与测量 |
4.1.1 样品岩相描述 |
4.1.2 样品微观孔隙结构表征 |
4.2 多频段实验结果分析 |
4.2.1 实验设备标定 |
4.2.2 有效压力的影响 |
4.2.3 孔隙流体流动性的影响 |
4.2.4 孔隙结构类型的影响 |
4.2.5 频散特征规律总结 |
4.3 实验结果的理论模型表征 |
4.3.1 理论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对比 |
4.3.2 讨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页岩岩石物理特征及储层脆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动静态弹性参数 |
1.2.2 页岩弹性性质影响因素 |
1.2.3 页岩脆性评价 |
1.2.4 储层参数反演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页岩气储层特征及人工页岩制作 |
2.1 页岩气基本概念及其储层特征 |
2.2 页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 |
2.2.1 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模型与本构方程 |
2.2.2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 |
2.2.3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群相速度关系 |
2.3 可控参数人工页岩制作方法 |
2.3.1 人工页岩制作方法 |
2.3.2 人工页岩性质分析 |
第3章 页岩动静态弹性参数对比分析 |
3.1 样品描述及实施方案 |
3.1.1 样品描述 |
3.1.2 页岩动静态同时测试 |
3.2 动态弹性参数及其各向异性 |
3.2.1 超声波速度及其各向异性 |
3.2.2 动态弹性模量及其各向异性 |
3.3 静态弹性参数及其各向异性 |
3.3.1 应力应变曲线 |
3.3.2 静态弹性模量及其各向异性 |
3.4 动静态弹性参数对比分析 |
3.5 加载与卸载弹性模量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层参数对页岩弹性性质的影响 |
4.1 孔隙度对页岩弹性性质的影响 |
4.1.1 实验背景及实施方案 |
4.1.2 机械压实-压缩关系 |
4.1.3 速度及其各向异性变化规律 |
4.1.4 弹性参数及其各向异性变化规律 |
4.1.5 弹性参数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 |
4.2 黏土含量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 |
4.2.1 实验背景及实施方案 |
4.2.2 黏土含量对速度及其各向异性的影响 |
4.2.3 黏土含量对弹性模量及其各向异性的影响 |
4.3 全饱和水对不同孔隙度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 |
4.3.1 实验背景与实施方案 |
4.3.2 结果分析与解释 |
4.4 基于人工页岩的脆性表征因子评价 |
4.4.1 脆性表征公式对比分析 |
4.4.2 基于人工页岩的脆性敏感因子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压力对不同黏土类型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 |
5.1 轴压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 |
5.1.1 实验背景及实施方案 |
5.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围压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 |
5.2.1 实验背景及实施方案 |
5.2.2 实验结果及理论解释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地震物理模型数据的页岩脆性预测 |
6.1 页岩地震物理模型构建 |
6.1.1 页岩地震物理模型设计 |
6.1.2 人工页岩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
6.1.3 页岩地震物理模型的制作 |
6.2 页岩地震物理模型数据处理及分析 |
6.2.1 地震资料采集 |
6.2.2 地震资料处理 |
6.3 基于叠前同步反演的页岩储层脆性评价 |
6.3.1 反演原理 |
6.3.2 页岩储层脆性预测流程 |
6.3.3 叠前同步反演及页岩储层脆性分析 |
6.4 页岩地震各向异性AVO反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外近地表衰减测量与估算 |
1.2.2 实验室超声衰减测量 |
1.2.3 地层衰减地震物理模拟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衍射效应对Q值测量计算的影响 |
2.1 衍射效应影响理论 |
2.1.1 衍射效应理论 |
2.1.2 衍射效应校正理论 |
2.2 衍射效应影响数值模拟 |
2.2.1 震源频率及样品长度 |
2.2.2 震源辐射面大小 |
2.2.3 参考与测试样品速度差异 |
2.3 衍射效应实验观测 |
2.3.1 衍射校正方法测试 |
2.3.2 震源频率与样品尺寸 |
2.3.3 震源尺寸影响 |
2.4 衰减值对衍射效应影响的观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室衰减介质Q值的测试方法与精度分析 |
3.1 Q值测试方法 |
3.1.1 脉冲透射法 |
3.1.2 脉冲透射插入法 |
3.1.3 反射波法 |
3.2 不同测试方法对比实验 |
3.2.1 单次测量实验 |
3.2.2 多次测量实验 |
3.3 脉冲透射法改进方法 |
3.3.1 脉冲透射法改进原理 |
3.3.2 脉冲透射法改进方法误差分析 |
3.3.3 脉冲透射法改进法实验研究 |
3.4 基于S变换的超声衰减计算方法 |
3.4.1 S变换 |
3.4.2 计算原理 |
3.4.3 数值模拟 |
3.4.4 标准样品Q值的测量 |
3.4.5 岩石样品Q值测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衰减物理模拟技术 |
4.1 地震物理模拟衰减材料研究 |
4.1.1 近地表衰减材料系列一 |
4.1.2 近地表衰减材料系列二 |
4.2 地层衰减定量模拟地震物理模拟方法 |
4.2.1 物理模型设计及参数测量 |
4.2.2 模型数据采集 |
4.2.3 Q值反演 |
4.2.4 反Q滤波 |
4.3 地层衰减定量模拟方法应用 |
4.3.1 地层衰减地震物理模型设计与制作 |
4.3.2 物理模型数据采集 |
4.3.3 模型数据处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地表低速层地震物理模拟实验 |
5.1 近地表低速层物理模型设计 |
5.2 近地表物理模型制作 |
5.2.1 物理模型制作流程 |
5.2.2 不同模型构造制作 |
5.2.3 物理模型参数测量 |
5.3 近地表物理模型数据采集 |
5.3.1 物理模型二维数据采集 |
5.3.2 物理模型三维数据采集 |
5.3.3 三维数据处理及质量监控 |
5.4 模型数据频率特征分析 |
5.4.1 时频分析 |
5.4.2 分频处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物理模型中震源/接收器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物理模型中震源/接收器特性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模型中震源/接收器类型 |
1.2.2 换能器振幅指向性及其补偿方法 |
1.2.3 换能器波形畸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2章 换能器子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2.1 震源边界条件对子波的影响 |
2.2 换能器子波测量 |
2.3 影响换能器子波特性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换能器振幅指向性测量及补偿 |
3.1 圆形活塞式换能器指向特性的理论计算 |
3.2 换能器辐射特性的测量 |
3.2.1 平面换能器指向性测量 |
3.2.2 空间指向性测量 |
3.3 振幅指向性补偿 |
3.3.1 数据采集 |
3.3.2 理论公式和实测数据补偿 |
3.3.3 补偿效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能器波形畸变及校正方法 |
4.1 数模正演观测波形畸变 |
4.2 物模正演观测波形畸变 |
4.3 波形畸变校正方法 |
4.3.1 波形畸变的发生机理 |
4.3.2 换能器波形畸变校正方法探究 |
4.3.3 换能器波形畸变校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超声地震物理模型连续数据采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D]. 徐中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振动法测量岩体纵波波速[D]. 张一林. 烟台大学, 2020(01)
- [3]岩石节理在应力波垂直入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研究[D]. 杨帆. 东南大学, 2020
- [4]综合物探在库坝防渗墙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董亚.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5]新型高性能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研究[D]. 邵志华. 西北大学, 2019(01)
- [6]河流相储层地震正演模拟及特征响应分析[D]. 胡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7]致密岩石多频段岩石物理实验研究[D]. 李越.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页岩岩石物理特征及储层脆性评价研究[D]. 龚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9]近地表低速层衰减特征的实验研究[D]. 高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物理模型中震源/接收器特性的实验研究[D]. 邢廷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