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冷坩埚论文-吕鹏翼,张晓晖

电磁冷坩埚论文-吕鹏翼,张晓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冷坩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磁冷坩埚,频率,感应加热,对流

电磁冷坩埚论文文献综述

吕鹏翼,张晓晖[1](2019)在《频率对电磁冷坩埚内感应加热影响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冷坩埚内是一个包含电磁场、流场、热场的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传热系统,电磁场计算相比较而言较复杂,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可以同时对电磁场、流场、热场进行模拟,由于电磁场频率大小对感应加热的效果影响很大,有必要对不同电磁频率下的感应加热现象进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文中基于叁维电磁冷坩埚结构,采用COMSOL模拟分析了不同电磁频率下玻璃基料熔体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下,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总体分布相似;频率越高,加热效率越高,但同时加热越不均匀,相对高温区和高速区的分布范围越小;速度场对温度场有很强的依赖性.(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明玉周,李铮,曹德伟,杨耀华,王瑞[2](2017)在《玻璃固化用电磁冷坩埚温度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冷坩埚对核废料进行固化处理后将固化体深埋可以防止核废料污染环境,而固化时熔体的温度分布将直接影响固化体的质量。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冷坩埚玻璃固化时熔体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电源参数条件下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值和频率的增加,加热到工作温度的时间缩短,但温度梯度增大,使熔体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熔炼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机械搅拌。(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7年11期)

刘存银,李玮,曹德伟,杨耀华,张恒通[3](2016)在《玻璃固化用电磁冷坩埚电磁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冷坩埚内部电磁场分布对玻璃固化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玻璃固化用小型电磁冷坩埚进行3D建模,对冷坩埚的电磁场进行运算。通过对不同路径、电流、频率下冷坩埚内部的磁场分布的比较,并利用实际测量值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空载条件下线圈中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最大,随着高度变化向两端递减。随电流从500A增大到1 500A,磁感应强度增强。随频率由50kHz升至200kHz,磁感应强度降低。(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6年06期)

董书琳[4](2015)在《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Ti44Al6Nb1Cr2V-(B,Y)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TiAl基合金具有轻质高比强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高温结构材料,有望在600°C-1000°C部分替代Ni基高温合金。但是Ti Al基合金存在着室温塑性差、难加工等缺点,严重地制约着该合金的广泛应用。TiAl基合金中添加高含量铌后,其使用温度和高温强度更高。然而大量Nb元素及其他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合金熔点,使得该合金的加工制备更加困难,形成较多的B2相也可能进一步降低铸态合金的室温塑性。冷坩埚定向凝固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采用此技术可以制备出大尺寸、无污染、均匀无缺陷、组织定向的TiAl基合金坯锭,具有更佳的单向力学性能,适合于加工成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部件。本文主要围绕着两种高铌TiAl基合金Ti44Al6Nb1Cr2V(1#合金)和Ti44Al6Nb1Cr2V0.1B0.15Y(2#合金)及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技术,对B和Y元素合金化,冷坩埚定向凝固两合金的凝固过程、组织演化规律、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不同B、Y含量的小铸锭研究发现,B、Y可有效细化组织,形成的化合物主要以Al_2Y、Y_2O_3(少量)、TiB形式存在。当Y添加量0.3%-0.5%时,还可以检测出AlY相和Al3Y5相。其中,Al3Y5相具有六方结构,一部分TiB相为斜方结构,其余的均为立方结构。除Y_2O_3外,其他含B、Y沉淀相多与周围基体存在取向关系。这些化合物多分布于晶界处。添加少量B、Y可改善合金室温力学性能,Y在0-0.5%时,室温压缩和拉伸性能基本随着Y的增加而提高,B在0-0.15%时,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相同。B、Y同时添加时,力学性能的增加幅度较大,所研究的合金中Ti44Al6Nb1Cr2V0.15Y0.1B的力学性能最佳,其室温压缩强度可达2294MPa,室温拉伸强度高达555MPa,室温延伸率可达0.72%。对两合金分别进行冷坩埚定向凝固实验,发现较低的抽拉速度(0.3-0.5mm/min)和适中的电源功率(45kW)有助于获得定向组织,定向效果较好的坯锭具有高比例的小角度片层、均匀的组织和较小的片层厚度。少量B、Y元素的添加导致2#合金较1#合金的定向凝固窗口缩小,柱状晶明显细化,片层角度稍有提高,片层厚度略有减小,组织中存在少量的含B、Y沉淀相和相对较多的块状γ相。片层厚度与抽拉速度存在d=aV-b(b>0)的函数关系,硬度与片层厚度存在HN=kd-b(b>0)的函数关系。同一合金中B2相和γ相的纳米硬度变化不大,但1#合金中两相的硬度要高于2#合金的。定向凝固两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叁点弯曲性能、断裂韧性、高温拉伸性能显着提高。定向凝固1#合金900°C下的高温拉伸强度可超达520MPa,孔洞是导致高温拉伸高延伸率的主要因素,高温拉伸断口出现明显的韧窝特征。B、Y合金化提高了力学性能稳定性。热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冷坩埚定向凝固合金在相同压缩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流变应力。经本构推导,定向凝固合金具有较强的高温变形抵抗能力,且1#合金的变形抵抗能力要高于2#合金的,计算得到定向凝固1#合金径向上的变形激活能Q≈729.6KJ/mol,2#合金的为Q≈689.8KJ/mol,说明少量B、Y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一部分高温性能。受到柱状晶和片层取向的影响,轴向应力要明显高于径向的,暗示轴向上具有更高的变形抵抗能力和蠕变抵抗能力。轴向压缩时出现明显的剪切变形特征,当变形量较高时,出现剪切带,残留片层大多平行于剪切带分布,也可以观察到高度扭折的片层结构。根据孪晶行为推测合金的中B2/β有序化转变温度介于1200°C-1250°C之间;在一定压缩条件下,组织中可形成大量厚度极小的次生片层,有些区域的片厚度可达纳米级,其同样具有(α+γ/γT)结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12-01)

柴东[5](2015)在《电磁冷坩埚连续熔铸钛铝铌合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Ti Al基合金密度较低,比强度以及比刚度较高,高温情况下其强度、抗氧化性以及抗蠕变性等性能都较为优异,因此Ti Al基合金材料在航天航空等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与应用。而在室温情况下,其塑性与韧性都较差,这些缺点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Ti Al基合金具有四种典型组织,其中由γ-Ti Al相与α2-Ti3Al相所组成的全片层组织,其断裂韧性与强度等综合性能较为优良。由于钛的化学活性较大,为控制Ti Al基合金组织同时避免污染,本课题组利用多功能冷坩埚电磁约束精确成形定向凝固设备对合金进行连续熔铸和定向凝固试样制备。本课题首先通过德国ALD公司生产的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熔炼炉(ISM)自行配制原料熔炼Ti44Al母合金锭和Ti48Al母合金锭。再通过电磁冷坩埚对Ti Al合金外加高纯铌丝进行钛铝铌叁元合金的连续熔铸实验与定向凝固实验。课题对Ti44Al(Nb)进行功率(温度梯度)参数控制,而对Ti48Al(Nb)进行抽拉速度(凝固速率)参数进行控制。实验结果发现,Ti44Al(Nb)合金组织定向效果较好,且随着功率的增大,其枝晶形态由枝状-胞枝状-胞状转变,其片层间距逐渐减小,片层方向和生长方向夹角也逐渐减小;而Ti48Al(Nb)合金组织定向效果不好,存在CET转变,分析原因是由于外加铌丝的作用,固液界面前面存在大量形核质点,并且等轴晶拥有足够时间进行生核和长大。同时通过对合金各区域进行成分分析,发现其合金均一性较好,与预先设计成分相符。同时对钛铝铌叁元合金和铸态组织进行性能测量,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发现经过外加Nb元素定向凝固的Ti44Al(Nb)合金较铸态铸锭的室温压缩强度和室温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最高分别可达1770MPa和455MPa,而弯曲强度、弯曲挠度和断裂韧性提高较为明显,分别达到994.5MPa、0.6mm和23.5MPa·m1/2。而Ti48Al(Nb)定向效果不好,规律性并不明显,其室温压缩强度和室温拉伸强度与铸态相比也有一定的提高,而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方面也略有提高。说明等轴晶和柱状晶全片层组织的室温压缩和拉伸强度相差不明显。而对于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来说,柱状晶全片层组织优势明显。在高温时其高温压缩强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也进一步增加,而温度提高,其压缩强度却进一步下降。经过定向凝固后的合金较铸态等轴晶组织的高温压缩强度提高明显。通过观察分析室温拉伸、室温弯曲和室温断裂韧性等实验的试样的断口分析得知,拉伸强度断裂方式为穿片层的开裂和沿片层的撕裂,存在河流花样是典型的解理断裂特征,虽然强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其断裂方式仍为脆性断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丁宏升,燕云程,康永旺,宋尽霞,陈瑞润[6](2014)在《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Nb-Si基多元合金微观组织》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制备了Nb-24Ti-12Si-4Cr-4Al-2Hf(at%)合金。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初始生长区和稳态生长区内的物相均为Nbss,β-Nb5Si3和γ-Nb5Si3。通过透射电镜明场像(BFI)和选区电子衍射斑点分析(SADP)确定呈六边形小平面相的硅化物是γ-Nb5Si3,条状或片状形态的硅化物是β-Nb5Si3。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BEI)表明:初始生长区和稳态生长区内的组织均由初生的Nbss和Nbss/Nb5Si3共晶组成,其中共晶分为Nbss/β-Nb5Si3和Nbss/γ-Nb5Si3;初始生长区的横截面组织存在2种形态的胞状共晶;稳态生长区的横截面组织存在3种形态的胞状共晶;与初始生长区内的组织相比,稳态生长区内的组织较为细小且分布均匀;γ-Nb5Si3的生长在稳态生长区内受到抑制。(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4年10期)

燕云程,丁宏升,宋尽霞,康永旺,陈瑞润[7](2014)在《工艺参数对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Nb-Si基合金固液界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技术研究了加热功率、抽拉速率和保温时间对Nb-22Ti-16Si-3Cr-3Al-2Hf(原子分数,%)合金固液界面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制备合金试样.结果表明,延长保温时间、减小抽拉速率和提高加热功率有利于保持固液界面的宏观形态为平界面.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初生Nb固溶体(Nbss)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逐渐减小;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初生Nbss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逐渐增加;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初生Nbss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先增大后减小.增大抽拉速率、减小加热功率和缩短保温时间有利于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的细化.(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曹德伟[8](2014)在《玻璃固化用电磁冷坩埚优化设计及温度场和流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燃料在反应后会残留下具有放射性的废料,这种放射性无法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将其消除,只能依靠自身的衰变,而这些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往往长达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使用冷坩埚对核废料进行固化处理,将固化体深埋可以防止核废料对环境的危害。因此,研究冷坩埚固化工艺对核废料安全处置有着重要意义。建立了冷感坩埚电磁场3-D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空载条件下线圈中间高度位置磁场强度最大,随着高度变化向两端递减。在开缝截止区域由于电流迭加效应磁场强度有突变。对比坩埚A与坩埚B两种不同结构坩埚内磁场强度,坩埚A的磁场强度明显大于坩埚壁。电流从500A增加到1500A,磁场强度增强。频率由50kHz升高到200kHz磁场强度降低,但是在开缝处以及坩埚中心不明显。电流频率的增大可以提高冷坩埚的加热效率,在200kHz时可以提高到40%。依据磁场计算结果结合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参考国外文献及专利,并根据玻璃固化的高放射性的工作环境设计出可以自由控制开始与停止卸料的水冷滑阀结构。结合工艺要求与电磁场分布规律,设计坩埚壁由Φ16mm的不锈钢管围成的内径330mm,高度为500mm,有效容积为30L的冷坩埚。并设计出相关的感应线圈、上下水冷环、水冷底盘以及坩埚盖。计算了熔体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熔体上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电源参数条件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随着电流值和频率的增加,加热到工作温度的时间缩短,但是温度梯度增大,使熔体内部分布不均匀。熔炼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机械搅拌。玻璃熔体内部流动分为上下两个螺旋形循环,液流分别从靠近熔体侧表面上、下两端向中间流动,之后回流完成流动的循环。随着电流值和频率的增加流动速度变快。频率提高到200kHz最大流动速度区域由上下表面的水平流动转为靠近熔体侧表面竖直流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7-01)

燕云程[9](2013)在《Nb-Si基合金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组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叶片材料主要是镍基合金,其最高工作温度为1100℃,而新一代航空涡轮发动机的进口温度要求为1200-1400℃,这超出了镍基合金的使用温度。与镍基合金相比,Nb-Si基合金具有高熔点,低密度(6.6-7.2g/cm3)和优异的高温强度。然而Nb-Si基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的不平衡是制约该合金走向工程应用的主要障碍,克服该障碍的有效方法是合金化和定向凝固。目前,Nb-Si基合金有两大合金化体系:一、合金化元素为W,Mo和Mn的高强度体系;二、合金化元素为Ti,Cr和Al的低密度体系。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强度体系的室温断裂韧性较低且密度较大,低密度体系的室温断裂韧性较高且密度较低,故本论文选择低密度体系的Nb-Si基合金做为研究对象。Nb-Si基合金的力学性能与组织有关,包括:Nb固溶体(Nbss)的体积分数,尺寸和长宽比;硅化物的种类和形态;Nbss/Nb5Si3的界面数目。然而组织可以由定向凝固工艺参数调控。本文采用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制备Nb-Si基合金,其可控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功率,抽拉速率和保温时间。本文通过正交试验成功地制备了一批Nb-Si基合金试样,研究了Nb-Si基合金组织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关系。采用Castep软件计算了合金化元素Ti,Cr,Al和Hf对Nb和α-Nb5Si3的掺杂形成能,总态密度,价电荷密度和弹性常数的影响,为Nb-Si基合金的成分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研究的Nb-Si合金材料的名义成分为定为Nb-22Ti-16Si-3Cr-3Al-2Hf (at.%)。经计算表明:Ti,Cr和Al可以固溶于Nb;Ti和Hf可以固溶于α-Nb5Si3。Ti加入Nb单胞引起费米面的总态密度升高,而Cr和Al加入Nb单胞引起费米面的总态密度降低;Ti和Hf原子加入α-Nb5Si3引起费米面总态密度的降低。Ti加入Nb单胞提高了体系的价电荷密度,而Cr和Al加入Nb单胞降低了体系的价电荷密度;Ti和Hf加入α-Nb5Si3引起价电荷的局域化程度减弱,体系价电荷密度降低。Ti掺杂Nb单胞引起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的降低;Cr掺杂Nb单胞引起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的增大;Al掺杂Nb单胞引起体积模量的降低,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的增加;Ti和Hf掺杂α-Nb5Si3单胞均引起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的降低。初始生长区和凝壳是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制备定向凝固试样中必然存在的部分,这会造成材料的浪费,然而可以通过调节工艺参数使初始生长区的长度和凝壳的厚度尽量小。综合评定初始生长区长度和凝壳层厚度的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为v> t> p;最优工艺参数为P=50kW,v=0.8mm/min,t=3min。工艺参数对固液界面失稳度的影响因素主次为:t> v> P。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固液界面的失稳度逐步减小;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固液界面的失稳度逐步增加;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固液界面的失稳度逐步减小。这表明增加保温时间,减小抽拉速率和提高加热功率有利于固液界面保持为平界面。对初生Nbss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影响因素主次为:v> P> t。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加,初生Nbss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逐步降低;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初生Nbss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逐步增加;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初生Nbss一次枝晶臂间距和二次枝晶臂间距先增大后减小。定向凝固试样稳态生长区组织都是由Nbss,α-Nb5Si3和少量的γ-Nb5Si3组成。熔体的温度梯度对Nbss/Nb5Si3的耦合生长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大加热功率和减小抽拉速率有利于Nbss/Nb5Si3耦合生长。工艺参数对Nbss的面积分数的影响不大。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共晶Nbss粒子平均直径(MD),平均相间距(λ)和胞状共晶平均直径(DE)逐渐减小。在不同的功率下, MD,λ和DE与抽拉速率(v)的关系分别为:MD=-4.497v+8.741(45kW),MD=-3.515v+8.013(50kW),MD=-3.886v+7.295(55kW);λ=19.091v-0.485(50kW),λ=32.150v-0.248(55kW);DE=85.823v-0.346(50kW),DE=66.816v-0.475(55kW)。工艺参数对合金化元素在各相中的含量和晶格常数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室温断裂韧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室温断裂韧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室温断裂韧性逐步降低。在室温断裂过程中,Nbss相的断口表现为河流花样和撕裂棱,这表明Nbss既发生了解理断裂又发生了塑性拉伸断裂。Nb5Si3表现为解理断裂。二次裂纹和适当弱化Nbss/Nb5Si3界面结合强度有利于Nb-Si基合金室温断裂韧性的提高。随着加热功率,抽拉速率和保温时间的增大,高温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工艺参数影响Nb-Si基合金的组织,其中主要包括晶界和相界,而组织确定其力学性能。室温断裂韧性和高温拉伸强度的综合评定表明最优的工艺参数为:P=50kW,v=0.4mm/min,t=6min。(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12-01)

杜志强[10](2012)在《高效电磁冷坩埚及Ti44Al6Nb0.5B合金的连续熔铸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优化设计并加工了高效方形电磁冷坩埚,并对冷坩埚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进行了方形电磁冷坩埚内的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测量和数值模拟计算。应用制备的电磁冷坩埚进行了高铌钛铝合金的电磁连续熔铸实验。电磁冷坩埚内的磁场测量表明电磁场分布跟线圈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轴向感应磁场最大处基本上出现在线圈中部位置,径向感应电磁场最大值分布在坩埚的开缝处,功率越大,感应电磁场越大,感应电磁场与功率有一定的关系。应用ANSYS软件对坩埚内感应电磁场的分布进行了叁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功率、电流频率对电磁场的影响,随着功率的增大,电流频率的减小,坩埚内磁感应强度增大,坩埚内相对磁场强弱位置基本没有变化。空载情况下数值模拟结果与电磁场测量结果基本相符。用热电偶对低功率下电磁冷坩埚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功率下冷坩埚内加热钢、铝和高铌钛铝合金的时候的加热升温曲线,发现加热升温曲线在加热初始阶段升温很快,温度最后趋于平缓,并且由于冷坩埚内物料的物性不同,加热平衡温度和升温时间有很大的区别。应用ANSYS软件对高铌钛铝合金电磁连续熔铸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对功率和底托高度对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发现随着功率的提高,底托高度的升高,达到的稳定温度越大,加热升温到稳定温度所需的时间增长。对低功率下温度场模拟值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低功率下的温度场同实验测量的基本上符合。进行了电磁冷坩埚连续熔铸高铌钛铝合金Ti44Al6Nb0.5B验证性实验,并对连续熔铸完成的铸锭进行了组织和性能分析。对连续熔铸Ti44Al6Nb0.5B完成的铸锭叁个明显的区域:液相区、亮带区、稳定生长区的形成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发现B对组织的细化作用非常明显,对B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了阐述:B形成高温形核质点;在晶内析出B的析出相,阻碍晶粒长大。对铸锭的拉伸力学性能和断裂形式进行了分析,Ti44Al6Nb0.5B的断裂形式有分层断裂和穿层断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2-07-01)

电磁冷坩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冷坩埚对核废料进行固化处理后将固化体深埋可以防止核废料污染环境,而固化时熔体的温度分布将直接影响固化体的质量。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冷坩埚玻璃固化时熔体不同位置以及不同电源参数条件下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值和频率的增加,加热到工作温度的时间缩短,但温度梯度增大,使熔体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熔炼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机械搅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冷坩埚论文参考文献

[1].吕鹏翼,张晓晖.频率对电磁冷坩埚内感应加热影响的数值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9

[2].明玉周,李铮,曹德伟,杨耀华,王瑞.玻璃固化用电磁冷坩埚温度场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7

[3].刘存银,李玮,曹德伟,杨耀华,张恒通.玻璃固化用电磁冷坩埚电磁场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6

[4].董书琳.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Ti44Al6Nb1Cr2V-(B,Y)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5].柴东.电磁冷坩埚连续熔铸钛铝铌合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丁宏升,燕云程,康永旺,宋尽霞,陈瑞润.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Nb-Si基多元合金微观组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

[7].燕云程,丁宏升,宋尽霞,康永旺,陈瑞润.工艺参数对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Nb-Si基合金固液界面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4

[8].曹德伟.玻璃固化用电磁冷坩埚优化设计及温度场和流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9].燕云程.Nb-Si基合金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组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0].杜志强.高效电磁冷坩埚及Ti44Al6Nb0.5B合金的连续熔铸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标签:;  ;  ;  ;  

电磁冷坩埚论文-吕鹏翼,张晓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