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药剂科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DM合并高血压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食疗组、药物干预组。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食疗组和药物干预组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在疗效评价方面,药物干预组显效患者人数远远高于食疗组和对照组,食疗组显效患者人数远远高于对照组,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药物治疗
【Abstract】:Toexploretherationalapplicationofdiabetesandhypertensionmedication.MethodsJanuary2013toDecember2015inourhospital159casesofDMpatientswithhypertensionforthestudywerepidedintoacontrolgroup,dietgroupandinterventiongroup.Treatmenteffectswerecomparedtoassessthethreegroups.ResultsAftertreatment,bloodglucoseandtreatment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comparedto,dietanddruginterventiongrouppressureinpatientsaftertreatment,systolicbloodpressure,comparedtothesignificantlyimproved(P<0.05)anddiastolicbloodpressurebeforetreatment.Intheevaluationoftheefficacyoftheinterventiongroupwerecured,thenumberofpatientsismuchhigherthanthetherapeuticgroupandthecontrolgroup,dietgroupthatwerefarhigherthanthenumberofpatients,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ismethodisworthyofpromotion.
【Keywords】:diabetes;hypertension;drugtherapy
糖尿病(DM)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虽然不同,但临床常常表现相互诱发,这是由于DM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较敏感,DM引起的肾损害具有导致血压上升的作用;DM患者血糖高、血粘度高,通常会导致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变大,这常常成为高血压的主要诱因[1]。根据相关文献报道,DM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了40%~80%,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有80%的DM患者最终不良预后都是由于高血压引发的大血管合并症,另外高血压还是导致DM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或者产生严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子之一[2]。考虑到DM合并高血压哦的危险性远远高于高血脂、肥胖、吸烟和家族患病史等其他危险因素[3]。因此,在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探索积极控制血糖方法的同时,也要灵活采取降压措施。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以期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药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并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2005版)》的DM合并高血压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83例,年龄31~83岁,糖尿病病程3~18年,高血压病程6~15年,所有患者均伴有头晕乏力、呼吸困难、胸闷气喘以及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将所有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抽样分层法平均分为对照组、食疗组和药物干预组。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1.8士2.2)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6.9士2.2)年,高血压平均病程为(6.5士1.6)年;食疗组组平均年龄为(42.5士1.9)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7.2士1.8)年,高血压平均病程为(6.3士2.1)年;药物干预组平均年龄为(42.3士2.0)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7.0士1.5)年,高血压平均病程为(6.7士1.4)年。该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在研究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控患者血糖、血压变动情况。每周3次进行血压血糖测量。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接受常规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治疗,并在日常饮食中(1)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为1.16g/(kg·d),并保证蛋白质质量,以防止负氮症状的发生。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控制在0.5~0.8g/(kg·d);(2)保持200~350g/d的碳水化合物摄入;(3)摄入维生素,同时严格控制饮食中糖、盐的摄取量,减少钠盐的摄入量,一般为5~6g/d。
1.2.2食疗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每日维生素、纤维素的摄入并对脂肪摄入进行控制。具体执行方法如下:(1)饮食中适当补充锌、铁等微量矿物质的摄入;(2)纤维素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通过血脂控制抑制高血压的发展,另外纤维素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患者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帮助分解和利用体内的葡萄糖,减轻肝脏负担;(3)控制脂肪,将食物中脂肪的摄入量控制在20%~30%,减少动物油脂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以植物油进行补充。(4)控制、运动及戒烟酒,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
1.2.3药物干预组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硝苯地平片及卡托普利片的用药治疗。硝苯地平片以及卡托普利片的用药剂量分别为每次10gm×3/d和25mg×3/d。若患者出现不适,则酌情递减药量。
1.3观察指标对DM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两个月的治疗期间,通过泵柱式血压检测仪来获取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BG)。分别对三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和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以此判断该治疗方式对DM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1.4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在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患者舒张压参数趋于正常或下降幅度超过15mmHg,血糖水平正常,患者头晕乏力、胸闷气喘、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有效:患者在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15mmHg,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患者头晕乏力、胸闷气喘以及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发生一定程度改善;无效:患者在接受为期2个月的用药治疗后,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Hg或基本不变,患者血糖水平下降不明显,患者头晕乏力、胸闷气喘以及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依旧存在,生活质量没有任何改善。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血清中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血压血糖比较三组DM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后,FBG分别从用药前的11.2±2.4mmol/L、10.9±2.5mmol/L、11.1±2.0mmol/L,下降至5.9±1.5mmol/L、5.7±1.4mmol/L、5.6±1.2mmol/L;2hPBG分别从用药前的12.2±3.1mmol/L、12.6±3.2mmol/L、12.5±2.2mmol/L,下降至8.7±1.9mmol/L、8.3±2.1mmol/L、7.6±1.5mmol/L。治疗后患者血糖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疗组和药物干预组DM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收缩压由治疗前的(153.1±10.8)mmHg、(149.9±13.3)mmHg,下降至(125.3±10.2)mmHg、(119.4±8.9)mmHg;舒张压由治疗前的(93.1±1.8)mmHg、(99.9±3.5)mmHg,下降至(85.3±1.2)mmHg、(79.4±4.1)mmHg,治疗后患者血压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59.3±10.8)mmHg、(97.9±1.3)mmHg,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61.1±6.9)mmHg、(93.8±1.7)mmHg,基本持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患者疗效综合比较药物干预组显效38例(71.6%),有效15例(28.4%),无效0例,总有效为53例(100%);食疗组显效27例(50.9%),有效13例(24.5%),无效13例(24.5%),总有效为50例(75.5%);对照组显效21例(39.6%),有效13例(24.5%),无效19例(35.8%),总有效为34例(64.1%);药物干预组显效患者人数远远高于食疗组和对照组,食疗组显效患者人数远远高于对照组,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食疗组有两例病患因肠道功能较弱,在摄入过多纤维后出现不同程度腹泻,经适量调整饮食结构后好转,另有一例在运动中产生肌肉拉伤,经静养后恢复正常。药物干预组中有15例在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干咳、心率增快、面部潮红等,所有不良反应无需停药治疗,均自行缓解,说明降压药的加入者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未影响治疗的安全性。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以持续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长期糖代谢紊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或功能障碍,Khann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4~5]。根据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控制血糖和控制血压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控制好血糖可以使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降低12%,而控制好血压可以使糖尿病相关重点时间发生率降低24%,从此看出,严格控制血压要比严格控制血糖还重要。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血压要控制在130/80mmHg以内,而对于肾功能已有损伤的患者,血压要控制在125/75mmHg以内。与非糖尿病患者选择高血压药物有所不同的是,对于DM合并高血压患者,合理的降压药不仅要降低患者血压,还要兼顾治疗合并症及器官功能损伤。本研究显示,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即使单独使用食疗,也可以对血压血糖进销存良好控制,因此,临床上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在实施常规降糖用药基础上增加硝苯地平片及卡托普利片用药,合并对病患及其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广星.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J].糖尿病新世界,2015,06:21.
[2]许涵,梁维.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3,19(18):3419-3421
[3]黄良燕,周如明.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02:178-180.
[4]李汉洪,梁金凤,林洁娜,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0:235-236.
[5]徐璐璐,辛雅萍,张东铭,张苏河.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02:83-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