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冯尼格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
冯尼格特论文文献综述
刘略昌[1](2012)在《遗落的珍珠——评冯尼格特的短篇小说集《当世人沉睡的时候》》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1922—2007),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着有《五号屠场》、《猫的摇篮》等长篇小说及数量众多的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是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07年,冯尼格特不慎在家中跌倒导致脑部受伤,4月11日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屈指算来,冯尼格特离开人世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但作为"当今美国最有才能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语),冯尼格特却一直未曾远离人们的(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期刊2012年01期)
张耀芹[2](2011)在《浅析冯尼格特的未来学思想——解读《加拉帕戈斯群岛》所呈现的“末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 Jr.1922-2007),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试图对库尔特冯尼格特在小说《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未来学思想进行探究,解读《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如何呈现其作者的"末日论"的。(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1年11期)
李宜娟,曹春春[3](2011)在《库尔特·冯尼格特纽约圣约翰教堂演说的语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衔接理论在许多学科的广泛应用显示其较强的生命力,而应用于语篇分析之中能帮助我们廓清语篇的意义整体和微观联系,更能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和欣赏。黑色幽默是一种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强调运用荒诞和无奈来表达人生哲理。本文以衔接理论为研究依据,对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尼格特在纽约圣约翰教堂的演说进行衔接语篇分析,旨在揭示衔接手段对黑色幽默艺术效果的语篇功能。(本文来源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刘茜,库尔特·冯尼格特[4](2011)在《生不如死——节选自库尔特·冯尼格特于1982年5月23日在纽约圣约翰教堂的演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早上好,这是一座精致的小教堂,我想我的演说就从这开始吧。其实,在教堂布道并不是我的主要职业,它只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而已。我靠撰写故事来谋生计,而那些想法来自于我的梦境。(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1年03期)
张云帆[5](2010)在《冯尼格特小说《猫的摇篮》的生态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猫的摇篮》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与智慧的后现代作品,所受赞誉颇高。在这本书中,杰出的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尼格特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地球毁灭、世界末日的悲惨图景。此文将以生态批评的视角,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叁个方面来分析作品,以此揭示自然与人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通过展现科技滥用的危害,人类的异化以及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小说呼吁人们更多的尊重爱护自然,同时关注我们的内心世界。(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中)》期刊2010年02期)
张耀芹[6](2009)在《浅析冯尼格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现实主义创作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 Jr.1922-),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试图对库尔特·冯尼格特的现实主义创作艺术进行探究,解读冯尼格特是如何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来描述他眼中的现实世界的。(本文来源于《魅力中国》期刊2009年28期)
张耀芹[7](2009)在《论冯尼格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构建的生态乌托邦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在对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 Jr.1922-2007)的小说《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1985)进行文本分析解读得出结论:冯尼格特通过此书试图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生态乌托邦社会,以警示世人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冯尼格特在书中所描述的未来世界(鱼人社会)所展现的前景令人不寒而栗,也迫使人们认真反省、积极应对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25期)
海舟子[8](2008)在《库·冯尼格特的遗着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美国的一代文学大师、名着《第五号屠场》的作者库尔特·冯尼格特于去年去世,但是他对美国文坛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据英国《文学评论》杂志2008年5月号报道,前不久,他的遗着《记忆中的大决战:及其他新的与未出版的论(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期刊2008年04期)
张敏[9](2008)在《库尔特·冯尼格特的后现代游戏》一文中研究指出库尔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1922-2007)在其代表作《五号屠场》发表后,被公认为美国最杰出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时震》这部作品是冯尼格将自身写作特色集大成的一部作品。《时震》主要讲述宇宙在2001年2月13日突然“收缩”,将时空一下弹回到1991年2月17日。十年的时空转换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又是现在又像是过去的异样生活令人们不知所措。在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中,人们上演着各种荒诞不经的悲喜剧。冯尼格特在文本中不但描述了一个时空逆转的世界,而且运用了一些后现代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层的虚构世界,使原本凌乱的文本显得愈加复杂多变。《时震》中充盈着不确定性、开放性、互文性、游戏性、虚无性等等后现代因素。冯尼格特的《时震》由序、后记和63章组成,每章都十分简短,包括一个或几个互不相关的片段,彼此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呈现出明显的“无中心”。一个个片段像梦境一样闪过,频频变换,而作家却无意归总,满足于这种散乱状态。小说提出问题,却没有答案;出现结果,却没有起因。匪夷所思的编造之中,穿插着许多有案可稽的真人真事。虚构人物和真实人物时常出现在一起,不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被打破,连小说的定义也被打翻。本论文试图深入探讨《时震》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颠覆与重建,以及作者冯尼格特独具一格的后现AI写作作手法,由此归结出冯氏的后现代游戏技法。论文由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冯尼格特《时震》研究综述。总结了现如今《时震》的研究成果,对此作了大概的说明与介绍。第二部分是关于《时震》的后现代性的研究。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重点阐述了《时震》的现实世界与小说世界是如何被冯尼格特用后现代技法颠覆并重建的,突出了《时震》的后现代小说特征。首先,对作者通过作品对现实世界进行了颠覆与重建作了详尽的分析,作者利用小说所要反映的几个主题宗教,战争,科技,美国社会的颠覆,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颠覆,而后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几项重建方针;其次,是作者对《时震》的小说世界的颠覆与重建。冯尼格特运用后现代艺术手法戏仿,拼贴,侵入式叙述颠覆后现代的小说世界,并运用自己独特的后现代技法在体裁,风格,话语以及时空上对小说世界进行了重建;第二板块是对小说的其中一个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带有“黑色幽默”色彩的《时震》故事荒诞,情节散乱。他能带给读者笑着的绝望及阴沉的痛楚。作者在作品中讽刺尖利,彻底鞭笞了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还创造了被荒诞的现实影响下心理病态,形象畸形的主人公形象。第叁部分结语。对冯尼格特的创作以及他所进行的后现代游戏进行了总结。冯尼格特和他的作品虽然看似玩世不恭、荒诞不经,其实冯尼格特是一位从人道主义出发关心现实人类生存困境的有良知的后现代作家和后现代文化战士。(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于红梅[10](2006)在《库尔特·冯尼格特的黑色幽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色幽默是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因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得曼编辑的一本小说集《黑色幽默》而得名。这类作品讽刺了二战胜利给美国带来的过度兴奋和无所不能的感觉,以及自命不凡的理想主义和消费文化的抬头。库尔特.冯尼格特的《五号屠场》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之一,发表后在文学研究界引起广泛的争议。(本文来源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冯尼格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库尔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 Jr.1922-2007),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试图对库尔特冯尼格特在小说《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未来学思想进行探究,解读《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如何呈现其作者的"末日论"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冯尼格特论文参考文献
[1].刘略昌.遗落的珍珠——评冯尼格特的短篇小说集《当世人沉睡的时候》[J].外国文学动态.2012
[2].张耀芹.浅析冯尼格特的未来学思想——解读《加拉帕戈斯群岛》所呈现的“末日论”[J].现代交际.2011
[3].李宜娟,曹春春.库尔特·冯尼格特纽约圣约翰教堂演说的语篇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
[4].刘茜,库尔特·冯尼格特.生不如死——节选自库尔特·冯尼格特于1982年5月23日在纽约圣约翰教堂的演说[J].才智.2011
[5].张云帆.冯尼格特小说《猫的摇篮》的生态主义解读[J].文学教育(中).2010
[6].张耀芹.浅析冯尼格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现实主义创作艺术[J].魅力中国.2009
[7].张耀芹.论冯尼格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构建的生态乌托邦社会[J].科技信息.2009
[8].海舟子.库·冯尼格特的遗着出版[J].外国文学动态.2008
[9].张敏.库尔特·冯尼格特的后现代游戏[D].西北师范大学.2008
[10].于红梅.库尔特·冯尼格特的黑色幽默探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