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英,韩卓丽[1](2019)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探讨该门学科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33期)
方清云[2](2019)在《论实践项目教学法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中的意义——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实证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我国民族院校及民族地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政治性强、抽象性特征明显、灌输性特点显着。在本课程中实施实践项目教学法有重要意义:第一,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第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力;第叁,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第四,有助于巩固和凸显民族类高校民理课程的传统优势特色;第五,有助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项目教学法,推动民理课程走进全国普通高校课堂。当前在民理课程中全面实施实践项目教学法还面临一些困难,我们期待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此教学法的实施、探讨中来。(本文来源于《民族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李致江[3](2019)在《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理论与政策"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与文化观,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加强民族团结意义重大。当前,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践不足等问题,亟须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与提升实践水平。(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2期)
王奇昌[4](2019)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如何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9-08-27)
夏合群[5](2019)在《新时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体系建设和专业课程(群)体系建设的基础。首先分析当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建设系统化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群的意义,提出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整合课程资源,改革授课方式,形成多层次的专业课程群的构想。对于深化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在线教学平台,促进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和质量工程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对外经贸》期刊2019年07期)
王正宇[6](2019)在《浅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慕课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性质与教学实践,指出在引入慕课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课堂教学互动,它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王正宇[7](2019)在《浅论民族理论课程中应加强宗教政策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民族理论课应该加强而不是弱化宗教、宗教政策的相关内容。从宗教政策角度出发,本文指出民族理论课至少需要在"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宗教治理"叁个层面加强宗教政策的内容。(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颜文娟[8](2019)在《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W大学民族观教育既有措施的归纳及问卷调查,认为W大学民族观教育的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兼具,但民族观教育的内容仍有待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在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方面的教育仍相对薄弱,无法使学生建构起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系统认知,学校民族观教育的效果还有待提升。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具有现实需求,是学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需要;是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是学校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也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可行条件,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课程于今年年初在W大学成功开设,实现了学校此课程“从无到有”的突破。最后,就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提出构想,拟构了四条路径:一是要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正确方向;二是要加强师资建设,组建教学团队;叁是要优化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方案;四是要联通第二课堂,激发学习动力,从而实现课程“从有到优”的建设。并初步为其他高校拟构了课程开设的实施草案。(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梁启俊[9](2018)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民族观、宗教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等通识课程的补益。为了使高校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文章针对传统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改革建议,剖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白雪燕,王慧[10](2018)在《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包头医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在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课程,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激发民族精神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发现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我国民族院校及民族地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课程政治性强、抽象性特征明显、灌输性特点显着。在本课程中实施实践项目教学法有重要意义:第一,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第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力;第叁,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第四,有助于巩固和凸显民族类高校民理课程的传统优势特色;第五,有助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项目教学法,推动民理课程走进全国普通高校课堂。当前在民理课程中全面实施实践项目教学法还面临一些困难,我们期待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此教学法的实施、探讨中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英,韩卓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
[2].方清云.论实践项目教学法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中的意义——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实证调查研究[J].民族论坛.2019
[3].李致江.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王奇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如何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N].中国民族报.2019
[5].夏合群.新时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对外经贸.2019
[6].王正宇.浅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慕课建设[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7].王正宇.浅论民族理论课程中应加强宗教政策的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
[8].颜文娟.W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开设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19
[9].梁启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8
[10].白雪燕,王慧.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包头医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标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