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谱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沧浪之水》,知识分子,官场权力,义利之辨
分子谱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若谷[1](2019)在《《沧浪之水》:知识分子新的道德谱系之寻找》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分子常陷入生存和道德的双重困境里。知识分子被规定的道德,往往来自于儒家文化和西方知识传统,但是二者在中国的语境里不可能获得均衡发展,传统的道德标杆依然是第一大谱系,这其中必然会发生认识偏差和现实纠缠。在这个意义上,小说《沧浪之水》不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溃败史,而应该肯定其表现了知识分子寻求摆脱精神困境时在方法上的突围,即作品通过解剖知识与权力的内在关系,展示利益和仁义的矛盾纠葛,表现出积极寻找新的道德谱系之精神向度。(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帅[2](2019)在《启蒙与介入: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身份认同属性的知识分子是以特殊方式看待世界的人,此特殊方式即"知性"的方式。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士大夫"阶层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换追溯,以及对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寻踪,其研究对象即是具有并运用"知性"能力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融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中西文化于一体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是对鲁迅等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他们以多样化的形式重构国民性,或反思、或批判、或改造、或赞美,其内核是运用知性能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西方文化(异质文化)的优质基因的判断力批判和融合的过程。或暴露伤痕,或文化寻根,或正本清源,或守正创新,或先锋前卫、大胆叛逆,或回忆反思、追求内心真实,从而形成启蒙与审美交织并进的双重以及多元知识分子形象,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欣[3](2019)在《青藏高原蕨麻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属蔷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属(Potentilla L.),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本研究以蕨麻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绿体DNA(cpDNA)基因间隔区trnL-trnF序列和核基因ITS 18S-26A的测序数据,对蕨麻在青藏高原的30个居群(603~714个个体)进行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揭示遗传变异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分布式样,同时结合群体遗传学和系统发生学,分析该物种的遗传结构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从而揭示物种及物种内不同种群形成现有分布格局的历史原因和演化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蕨麻cpDNA trnL-trnF基因间隔区共扩增成功603个个体,对位排列后序列长度为727 bp,包含22个变异位点,变异位点百分率为3.03%,603个个体的总体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641。共检测到40种单倍型,16种共享单倍型广泛分布于所有居群中,其余单倍型为居群所特有单倍型。cpDNA trnL-trnF片段分析显示总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内的平均遗传多样性都很高(H_T=0.849,H_S=0.640),且全部分布区、QP组、HM组和ST组中也均表现为本组总遗传多样性(H_T)大于居群间遗传多样性(H_S);整个分布区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很低(G_(ST)=0.246,N_(ST)=0.417),并且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学结构(N_(ST)>G_(ST),P<0.01);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大部分遗传变异(59.69%)存在于居群内部,居群间分化水平很高(F_(ST)=0.40313),QP组、HM组和ST组中的遗传变异也主要来源于居群内部。(2)蕨麻ITS片段共扩增成功714个个体,对位排列后序列长度为565bp,包含59个变异位点,变异位点百分率为10.4%,714个个体的总体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3584。共检测到128种单倍型,42种共享单倍型广泛分布于所有居群中,其余单倍型为居群所特有单倍型。ITS片段分析显示总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内的平均遗传多样性都很高(H_T=0.844,H_S=0.763),且全部分布区、QP组、HM组和ST组中均表现为本组总遗传多样性(H_T)大于居群间遗传多样性(H_S);整个分布区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G_(ST)=0.096,N_(ST)=0.522),并且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学结构(N_(ST)>G_(ST),P<0.01);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大部分遗传变异(54.09%)存在于居群内部,居群间分化水平较高(F_(ST)=0.45911),QP组、HM组和ST组中的遗传变异也主要来源于居群内部。(3)蕨麻cpDNA trnL-trnF片段及ITS片段的歧点分布及中性检验并不能给出一致的蕨麻居群动态历史的结果,结合单倍型Network星状关系及生态位模型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蕨麻经历了反复的居群缩减与扩张,并且在蕨麻居群缩减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瓶颈效应和奠基者效应。(4)生态位模型检测的预测分布区可以推断,从末次最大间冰期、末次盛冰期以及全新世中期叁个时期的预测分布区可以推测,由于不同时期青藏高原气候环境的变化,蕨麻在叁个时期中经历了反复的居群缩减和扩张,末次盛冰期蕨麻分布范围急剧向南收缩,全新世中期后重新向青藏高原台面扩张,而当前和全新世中期的分布区没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1)本研究区域中蕨麻亲缘关系相近的单倍型发生于同一居群中,存在着明显的谱系地理学关系。(2)由蕨麻歧点分布分析、中性检验、Network网络关系以及古老分布重建结果推断,蕨麻经历了反复的居群缩减与扩张,并且在蕨麻居群缩减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瓶颈效应和奠基者效应。(3)研究认为蕨麻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山区可能至少存在叁个冰期避难所,即东喜马拉雅区域,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横断山脉区域,其在青藏高原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动荡、青藏高原隆升的共同作用的结果。(4)对当前、全新世中期、末次盛冰期(LGM)、和末次最大间冰期(LIM)四个时间段的分布重建结果有力支持蕨麻分布范围急剧收缩,全新世中期后重新扩张的推论,居群扩张理论得到验证。(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大学》期刊2019-05-24)
苏成勇[4](2019)在《绢蝶属(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代表种类的高原适应性分子进化机制及其谱系演化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蝶类是一类隶属于鳞翅目、双孔次亚目的昆虫,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逐渐成为生物学诸多研究领域,如进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保护生态学等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绢蝶属(Parnassius)隶属于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分布于中亚至青藏高原高山山脉地区,然而却是绢蝶亚科中物种数最多的一个类群。前期关于绢蝶属蝶类起源与演化的相关研究表明,它们是在青藏高原造山运动这一复杂的地质环境演变背景下形成并快速分化的典型昆虫类群之一。同时,由于绢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已适应了高寒、缺氧等极端环境,因而它们可以作为研究昆虫高原适应机制的一个理想模式生物类群。然而,绢蝶属高原适应的内在分子机制、形成与演化的时空格局及其相关地质环境背景仍然不甚清晰,还需要运用多方面的证据进一步综合探讨。本研究首次对我国绢蝶主要代表种类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工作,分析了不同海拔分布的8个绢蝶代表种共11个代表样本的转录组特征,并基于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选择压力分析结果对绢蝶高原适应相关的分子进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大量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序列并结合PCR扩增若干基因序列片段,对绢蝶属深部分支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寄主植物起源与演化、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古气候变化等资料,对绢蝶属谱系年代及其演化的主要环境背景进行了较系统的解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绢蝶进行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深度测序,共获得了超过6.7亿个高质量Reads以及总长度达98.34Gbp的碱基序列,组装后共获得了超过55.4万个Unigene(平均长度492bp);平均每个物种有27,104个Unigene(56.32%)具有可靠的同源注释结果,其中在NR数据库中获得注释的Unigene数目最高(25,818,53.65%),获得eggNOG、SwissProt以及GO注释的Unigene数目分别为25,491(53.25%)、18,409(37.31%)和16,623(34.10%),各物种间的基因注释一致性程度较高。(2)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高低海拔绢蝶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遗传信息加工(包括DNA复制、重组与修复、RNA加工、转录、翻译以及与翻译直接偶联的核糖体结构与生物合成等)、翻译后修饰与蛋白周转、信号转导、能量合成、各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核苷酸和氨基酸等)转运与代谢等过程,并在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核糖体(Ribosome)以及产热(Thermogenesis)3个代谢通路中显着富集;参与DNA和细胞损伤修复、RNA加工与修饰、核糖体生物合成、蛋白翻译后折迭与修饰、缺氧应答、抗氧化、免疫防御等过程的绝大部分基因的表达水平在高海拔绢蝶中均普遍提高;与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在高海拔绢蝶中显着下调,但参与能量代谢途径的若干核基因的表达水平却仍然很高。同时,我们还在高海拔绢蝶中发现若干独特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如:编码V-ATPase各亚基的多个基因(如ATP6V1D、ATP6V0E2、ATP6V0C、ATP6V1G以及ATP6V1F等)表达水平协同上调,可能有利于绢蝶在有限的能量供给条件下更好适应高原特殊环境;参与昆虫气管发育过程的2个基因(如EMS和FOI)表达量普遍上调,可能有助于绢蝶在高原缺氧条件下快速摄取并传递氧;参与视网膜修复和再生过程的2个基因(MANF和CDASE)表达量普遍上调或发生正选择,可能在应对高原紫外线辐射导致的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高海拔绢蝶中参与戊糖磷酸途径、糖异生、嘌呤核苷酸合成等代谢途径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也协同上调,不仅有助于高原绢蝶抗氧化、耐寒、促进机体免疫应答,还有助于抗饥饿、延长寿命等。以上结果显示,绢蝶的高原适应性不仅表现在耐缺氧、耐寒和抗紫外线辐射方面,还体现在抗饥饿、提高免疫防御、促进细胞增殖与生长等各个重要生命过程中。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表明,绢蝶的大多数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具有多种功能,参与高原适应的各方面调节具有正相关性,同时高海拔绢蝶在基因表达方面的调控既是系统性的,也是有一定独特性的。(3)适应性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绢蝶属基部主要演化支间的dN/dS值差异明显,且绢蝶共同祖先演化支的dN/dS值相对最低;5个基因(ILF2、PRPF17、SHF、CDASE和PGM2)发生了正选择,具有明显的氨基酸位点替代特异性并可能会导致蛋白结构稳定性、疏水性以及活性等功能性变化;绢蝶属的候选快速进化基因和正选择基因均主要参与遗传信息加工、环境信息加工以及能量代谢等途径,与大部分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类别相同。分析结果表明,绢蝶属最近共同祖先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强烈的负选择作用,暗示早中新世前的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初步形成的高原环境已对绢蝶类共同祖先的演化产生了明显的选择压力;绢蝶属各主要深部演化支却各自发生了快速适应性进化,可能与其寄主植物的协同演化和寄主植物转换事件相关。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还发现,尽管在绢蝶与其他动物类群中发生表达差异和正选择的绝大部分基因各不相同,但各类基因所参与的代谢通路却基本相同,表明它们在高原适应策略方面具有功能性趋同进化现象。(4)绢蝶属深部分支间的分子系统学和谱系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绢蝶亚属(Parnassius亚属)在绢蝶属内是一个独立的基部演化支;在其他亚属间,Driopa亚属与Kreizbergia亚属为姊妹群,而Tadumia亚属与Kailasius亚属亲缘关系更近;基于大量直系同源基因序列能够获得十分稳健的分子系统树,表明利用转录组测序来获得大量基因序列数据是解析绢蝶属深部分支(亚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的一个有效工具;绢蝶属的最近共同祖先的形成和分化在距今约20-17百万年前(Ma)的早中新世时期开始发生,随后以紫堇属植物为寄主的各代表亚属在中新世时期快速适应性辐射(14.9-12.9Ma);绢蝶属的快速分化跨越中新世气候适宜期(Mid-Miocene climate optimum,MMCO),并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快速隆升以及大范围高山山脉形成、中亚至中国西部地区的干旱事件以及主要寄主植物的适应性辐射基本同步。依据进一步的综合分析结果,笔者认为绢蝶属蝶类的起源与辐射进化与其寄主植物(如:紫堇属、景天属、红景天属等)的时空演化格局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受青藏高原隆升、气候变化(如温度、湿度等)等地质环境事件共同驱动。在缺乏绢蝶全基因组序列信息的条件下,本研究首次通过较大规模的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难得的分子数据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较为详尽地分析了绢蝶高原极端环境适应的基因表达模式和序列变异特点,阐述了绢蝶属不同物种较普遍的适应策略和内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同时,本研究基于绢蝶属深部分支的系统发生关系及其谱系年代学分析结果,对绢蝶属谱系演化历史及其主要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了较系统的解析。以上研究既为绢蝶属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内在的分子生物学依据,也丰富了绢蝶属宏进化机制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为今后其他昆虫类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江雨,牛志韬,李露丹,薛庆云,刘薇[5](2018)在《中国特有细叶石斛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叶石斛(Dendrobium hancokii Rolfe)隶属于兰科石斛属,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由于气候差异和地理隔离等原因,使其南北分布的居群间表现出显着的形态差异,而通过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可明确古气候变迁和古地质事件对细叶石斛物种进化历程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1对SSR引物对细叶石斛35个野生居群48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细叶石斛居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以武陵山脉和云贵高原地区的居群最高。STRUCTURE和UPGMA聚类分析表明,35个细叶石斛居群分为3支,分别为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的居群,分布于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区的细叶石斛居群和分布于重庆、湖南、河南和湖北等地区的居群。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ccb256和rpl5、叶绿体基因片段trnT-trnL、trnS-trnG和psaC-ndhE和单拷贝核基因片段LEAFY intron 1,分别检测到26种线粒体单倍型、29种叶绿体单倍型和36种核型,且均表现出极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叁种标记的NST显着大于GST,表明细叶石斛居群存在明显的亲缘地理结构。AMOVA分析显示细叶石斛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而失配分布和中性检验均表明细叶石斛在近期经历了明显的扩张事件。通过mtDNA单倍型、cpDNA单倍型和nDNA核型构建的单倍型/核型网络图结果表明,细叶石斛单倍型/核型可以分成2个大组(Group1和Group2);Group1可以分成两个分支(Clade A和Clade B),这与基于核SSR遗传结构分析结果相一致。南北分布的细叶石斛两个大组之间无共享单倍型/核型,可能是长期的地理隔离和气候条件差异导致的异域进化造成的。不同的序列片段构建的BI树和ML树均表明,细叶石斛起源于云贵高原地区,MIGRATE基因流分析结果显示细叶石斛由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周围迁移,并在武陵山山脉形成多样性中心。生态位模拟分析(ENM)的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细叶石斛地理分布适生区出现明显的收缩趋势,有必要对其开展就地保护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朱洋洋[6](2018)在《谱系建构与历史再现:电影《无问西东》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庆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筹拍的电影《无问西东》(编剧、导演:李芳芳)于2011年启动拍摄,时隔7年之后得以正式公映。作为一部有宣传色彩和纪念意义的命题作品,其内容与形式必然受到某种程度的约定限制。片名取自清华大学1923年征选而来的中文校歌歌词,实为"交换灌输"东西文化,"观其会通"之意[1],故事架构摆脱不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程,角色人物亦离不开清华大学百年历程中的纷纷学人。作为一部投资达1亿之多,云集了众(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8年11期)
张玉君[7](2018)在《基于叶绿体分子谱系地理学的山药的系统进化和品种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药是薯蓣属植物薯蓣(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的地下根茎,作为药食同源类中药需求量极大;同时,山药也是典型的多品种来源中药和以无性繁殖大面积栽培的药用植物。品种因素是影响中药质量稳定性的首要因素,无性繁殖的栽培方式是导致生物遗传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明确不同品种山药的起源和亲缘关系,对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客观、有效的品种鉴定新方法,对于规范山药的流通和临床有效、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本研究对山药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调查和市场考察,充分了解了山药的资源现状和形态特点,在对不同居群的6个山药个体进行叶绿体全基因组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了 3个叶绿体DNA片段,对全国15个省份31个居群的385份山药样品进行了扩增、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对不同居群山药的采样调查,了解山药的资源现状,通过市场考察和野外调查,比较全国16个省份44个居群山药的形态差异。结果发现山药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并形成了众多的地方特色品种,以铁棍山药流通最广;根据茎翅(棱)的有无可将山药初步划分为薯蓣、参薯(Dioscorea alata.)两个种,根据叶片形状、根的形态以及根的横切面颜色等可将众多山药品种进一步划分为12个分组。调查结果表明:野生山药资源仅在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栽培山药品质较高,野生资源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不同山药品种之间茎、叶、根的形态差异较大,可因此进行简单的鉴定区分。2.为了开发更有效的遗传标记来评估山药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品种鉴定,本研究从来自不同省份的6个野生山药中开发出了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作为新的分子遗传标记手段。使用超声波发生器将DNA样品随机分成400-600bp长度后,依据各种指标使用NEBNext(?)UltraTM DNA Library Prep Kit 建立 了具有 500bp 插入大小的 Illumina 双末端DNA库,通过Illumina HiSeq X10,进行叶绿体基因双末端测序(2×150bp)。分析发现,山药叶绿体基因组为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由两个单拷贝区(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以及两个反向重复区(IRs)组成。通过对6个山药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共发现了 14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序列(SNPs),70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其中包括24个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43个常见的插入缺失(Indel)和5个倒位(small Inversions)。本实验研究表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可以作为可靠、有效的分子标记来揭示山药的谱系地理结构、野生居群的遗传变异程度以及实现不同栽培品种间的鉴别。3.为了对山药的谱系地理结构和品种划分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山药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在分子谱系地理学的指导下,提取山药的总DNA,进行cpDNA片段trnH-psbA、trnL-trnF、MatK的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用ContigExpress软件和BioEidt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并运用DnaSP软件分析居群的单倍型数量和频率,运用Mega软件构建不同居群山药的NJ进化树,运用Network软件构建单倍型网状进化图,计算并比较基因分化系数GsST和NNST的大小,运用ArcMap软件绘制单倍型的地理分布。研究结果显示15个省份,31个居群,385个山药个体用叁个片段扩增之后的拼接序列共有22个变异位点,10个单倍型,其中HAP2为广布单倍型。基因分化系数Gst= 0.869,Nst=0.931,说明山药的多样性主要发生在不同居群间。NJ进化树结果显示,薯蓣、参薯之间,栽培山药(薯蓣)与野生山药(薯蓣)之间以及山东西施种子、细毛山药、河北小白嘴与其他山药品种之间,湖北蕲春佛手山药与其他栽培山药品种之间,都能从分子水平进行区分。栽培薯蓣主要起源于河南云台山,栽培参薯主要起源于江西省袁州区。因此,我们应该对山药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的居群如:江苏南京;其它拥有特有单倍型的居群,如:河南云台山、湖北蕲春、福建闽侯;以及其他山药的原始分布居群,进行资源保护,以利于保护山药的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刘海瑞,高庆波,张发起,邢睿,迟晓峰[8](2018)在《基于叶绿体基因序列rbcL-accD研究莛子藨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谱系地理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莛子藨是莛子藨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及邻近高山地区和日本,为东亚特有种。本文基于叶绿体DNA基因间隔区rbcL-accD序列,对莛子藨物种水平的序列特征、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谱系地理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域莛子藨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居群间(72.28%),优势单倍型(H2)广泛分布,特有单倍型分散在多个居群。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N_(ST)<G_(ST),没有检测到显着谱系地理结构,而且居群间基因流较低(N_m=0.096),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特殊地形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地理隔离或者生境异质化可能是现有单倍型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种群动态历史分析显示莛子藨经历过不显着的种群选择或者扩张事件,综合分析推测莛子藨居群应该是在间冰期或者冰期后从不同避难所扩散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具体避难所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确认。(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段怀清[9](2017)在《在晚清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精神谱系里——贾植芳先生去世十周年纪念》一文中研究指出贾植芳先生是精神界的战士,而不是所谓的"启蒙者",对于知识分子自身命题的不断反思,几乎贯穿了先生的一生。"监狱"在先生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里的双重存在,无疑是走进先生的情感生活、思想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把钥匙、一条通道,也是理解后五四一代人所无法回避的关键。贾植芳先生身上健康而自然的个人主义的特质,来自一种生命的自然与本性,是先生生命的本色。而抵抗生活的重重压力的依靠,就是这种本色所支撑的精神的风骨与硬度。(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陈萍,王宁,金敬一,郭雯娓,方亮[10](2017)在《CD226分子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Tr1和Treg上的表达和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CD226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Tr1和Treg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析西京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7年8月16例NMOSD患者的临床特征、脑脊液细胞学、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等结果,Barthel指数评分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分析CD226分子在调节性T(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分会场交流报告集》期刊2017-10-26)
分子谱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具有身份认同属性的知识分子是以特殊方式看待世界的人,此特殊方式即"知性"的方式。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士大夫"阶层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换追溯,以及对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寻踪,其研究对象即是具有并运用"知性"能力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融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中西文化于一体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是对鲁迅等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他们以多样化的形式重构国民性,或反思、或批判、或改造、或赞美,其内核是运用知性能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西方文化(异质文化)的优质基因的判断力批判和融合的过程。或暴露伤痕,或文化寻根,或正本清源,或守正创新,或先锋前卫、大胆叛逆,或回忆反思、追求内心真实,从而形成启蒙与审美交织并进的双重以及多元知识分子形象,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谱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陈若谷.《沧浪之水》:知识分子新的道德谱系之寻找[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李帅.启蒙与介入:新中国70年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刘欣.青藏高原蕨麻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9
[4].苏成勇.绢蝶属(凤蝶科:绢蝶亚科)主要代表种类的高原适应性分子进化机制及其谱系演化历史[D].安徽师范大学.2019
[5].江雨,牛志韬,李露丹,薛庆云,刘薇.中国特有细叶石斛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6].朱洋洋.谱系建构与历史再现:电影《无问西东》中的知识分子叙事[J].电影评介.2018
[7].张玉君.基于叶绿体分子谱系地理学的山药的系统进化和品种鉴定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8].刘海瑞,高庆波,张发起,邢睿,迟晓峰.基于叶绿体基因序列rbcL-accD研究莛子藨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谱系地理结构[J].植物研究.2018
[9].段怀清.在晚清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精神谱系里——贾植芳先生去世十周年纪念[J].河西学院学报.2017
[10].陈萍,王宁,金敬一,郭雯娓,方亮.CD226分子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Tr1和Treg上的表达和意义[C].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分会场交流报告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