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办公形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IPT团队,要素配置,同处办公
办公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徐俐[1](2019)在《民用飞机项目研发团队组织形式及协同办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用飞机产品本身及项目研发流程的复杂性导致研发团队间沟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高效地管理研发团队和产品、流程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民机研制项目至关重要。本文对当今民用飞机项目研发团队组织形式进行了阐述,对IPT团队人员配置给出了建议,并指出了提高IPT团队协同工作效率的办公模式。(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4期)
董文霄[2](2019)在《办公建筑空调水系统形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管制空调水系统与四管制空调水系统均为办公建筑常见的水系统配置,具体选择则是室内热舒适性、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能耗权衡的结果。本文对南京市一幢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节能》期刊2019年07期)
曹稳,陈丽华,张琴义,吴伟东[3](2019)在《基于能耗分析法对合肥地区办公建筑外遮阳形式及尺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合肥地区不同尺寸外遮阳板与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运用节能软件PKPM进行能耗计算.首先,对设置不同尺寸遮阳板的建筑模型进行了能耗计算;其次,以建筑总节能量为指标分析了不同形式和朝向外遮阳节能效果与尺寸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外遮阳板尺寸越大,越有利于建筑节能;随着遮阳板尺寸的增大,建筑节能的效率不断降低;东向外遮阳节能效果对尺寸敏感度最大,南向外遮阳节能效果对尺寸敏感度最小;挡板式外遮阳节能效果对尺寸的敏感度最大,垂直式外遮阳对尺寸敏感度最小.(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程丹[4](2019)在《郑州地区办公建筑外窗外遮阳形式的应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与扩张,我国每年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逐年递增。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未来我国建筑能耗比例逐渐将增长至40%左右,将位列我国社会能耗首位,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全国非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因此建筑节能成为全国人民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措施。建筑门窗是建筑中节能损耗的重要节点,因此建筑外遮阳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办公建筑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而办公建筑相较于其他建筑类型而言,人员集中度较高,使用周期较长,全年建筑节能消耗量巨大,使用人员对室内办公环境的舒适性要求又非常高。本文以郑州地区为例,针对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的外窗外遮阳形式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出结论,对减少郑州地区办公类型建筑能耗、提高办公建筑的室内采光、改善办公建筑室内热舒适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c和Ecotect,建立郑州地区办公建筑模型,针对多层办公建筑南向和西向外窗,选取叁种典型的外遮阳形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其对全年建筑负荷、室内自然采光系数和室内舒适度等的影响。综合分析郑州地区办公建筑南向、西向外窗适合的外遮阳形式,并对郑州地区办公建筑外窗外遮阳应用进行优化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原工学院》期刊2019-04-01)
郭雷文,武艳文[5](2019)在《办公建筑不同窗口形式自然通风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一个典型的办公建筑房间为基本模型,主要针对窗户开口的几何参数:面积(area)、形状(shape)、位置(position)和角度(angle)进行研究。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一种参数设置,共得到十七种参数模型。使用Autodesk CFD软件对每种情况进行模拟,得到测点风速值和风速差值,并通过等距抽样的方法计算出房间内的平均风速。对比结果分析每种参数条件窗户开口的改变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从而为建筑窗户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开口面积大小是决定室内自然通风的重要参数。同时,形状和位置以及角度对室内风速和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冯建华[6](2019)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村民共享红利》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产权改革让‘沉睡’的农村资产醒过来,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钢城区农业局副局长陈虹说,通过总结经验,快速在面上铺开,构建归属清晰、全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让广大(本文来源于《莱芜日报》期刊2019-01-02)
江春雨,郑洁,张雨[7](2018)在《不同通风形式对办公建筑室内外PM2.5浓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庆的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冬季窗户开启、窗户关闭和空调开启叁种通风形式下室内外PM2.5浓度、温湿度进行实测,研究通风形式对室内外PM2.5浓度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通风方式下室内外PM2.5浓度差分别为3.8±2.9μg/m3、15.6±7.2μg/m3、37.5±3.9μg/m3,室内PM2.5浓度总是低于室外。窗户开启时室内、外PM2.5浓度变化趋势相同,窗户关闭和空调开启时室内外PM2.5浓度逐时变化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室内PM2.5浓度在窗户开启状态下受室外环境的影响最大,窗户关闭时次之,空调开启状态下影响最弱。通风形式和室内外温湿度都会对室内、外PM2.5浓度和I/O比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四川)》期刊2018年05期)
闫俊[8](2018)在《纳什空间 “联合+独立”,创新联合办公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把共享办公的蛋糕做大?不久前,联合办公创新企业纳什空间参加了2018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并在会展现场还原了一个100平米的超级工作室,让参会的互联网大咖和创业者们都体验了一把新型的办公产品和服务。一个工位也能是一家公司联合办公模式从国外传来之后,逐渐引发了新的办公潮流。近几年,国内出现了不少专注于联合办公的公司,比如优客工场、纳什空间等。联合办公,又称共享办公,顾名思义,是指大家共享办公资源,是从国外联合办公企业(本文来源于《创业邦》期刊2018年06期)
周洪涛,窦锦梅[9](2017)在《山东地区办公建筑侧窗形式对自然采光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山东地区某办公空间为模拟对象,结合山东地区的光气候特点,采用Ecotect软件模拟侧窗形式对自然采光的影响,对侧窗采光的形式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更好的室内自然采光效果。(本文来源于《居业》期刊2017年08期)
郑洁,张雨,姚大军,黄育华[10](2017)在《办公建筑中空调形式对室内外PM2.5浓度相关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外PM2.5可通过新风及围护结构缝隙渗透至室内,室外PM2.5较高时尤为明显,结果导致室内空气中的PM2.5浓度上升。为了研究空调形式对室内外PM2.5浓度相关性的影响,在2015年夏季对重庆某办公建筑中采用不同空调形式的室内外PM2.5浓度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发现:集中式空调、分体式空调和非空调房间室内外PM2.5浓度比变化范围分别为0.59~0.76、0.47~0.76、0.71~0.91。室内外PM2.5浓度相关性系数的排序为:集中式空调环境(0.94)>非空调环境(0.92)>分体式空调环境(0.77),研究结果表明,办公建筑的空调形式,对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性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7年04期)
办公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两管制空调水系统与四管制空调水系统均为办公建筑常见的水系统配置,具体选择则是室内热舒适性、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能耗权衡的结果。本文对南京市一幢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办公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1].徐俐.民用飞机项目研发团队组织形式及协同办公研究[J].科技风.2019
[2].董文霄.办公建筑空调水系统形式分析[J].上海节能.2019
[3].曹稳,陈丽华,张琴义,吴伟东.基于能耗分析法对合肥地区办公建筑外遮阳形式及尺寸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
[4].程丹.郑州地区办公建筑外窗外遮阳形式的应用探析[D].中原工学院.2019
[5].郭雷文,武艳文.办公建筑不同窗口形式自然通风规律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6].冯建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村民共享红利[N].莱芜日报.2019
[7].江春雨,郑洁,张雨.不同通风形式对办公建筑室内外PM2.5浓度影响[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8
[8].闫俊.纳什空间“联合+独立”,创新联合办公形式[J].创业邦.2018
[9].周洪涛,窦锦梅.山东地区办公建筑侧窗形式对自然采光的影响研究[J].居业.2017
[10].郑洁,张雨,姚大军,黄育华.办公建筑中空调形式对室内外PM2.5浓度相关性的影响[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