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过滤论文-张娜

生物膜过滤论文-张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膜过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零价铁,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动态膜

生物膜过滤论文文献综述

张娜[1](2019)在《零价铁强化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的性能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较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用粗孔过滤材料替代微滤/超滤(MF/UF)膜,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的显着优势。但是膜污染问题依旧存在,影响了该工艺的工程应用前景。反应器内的悬浮态污泥是最主要的膜污染物,将其浓度最小化是控制膜污染的有效措施。基于此,课题组前期提出了一种完全利用粗孔过滤材料上所附着动态膜(实质为生物膜)实现有机物去除、悬浮污泥浓度近似为零的新型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并取得了良好的工艺表现。目前,对新型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工艺优化方面还有诸多研究工作亟待开展。此外,过滤式生物膜的物化和微生物学特性尚未明确。基于零价铁的强还原性和其在传统厌氧工艺性能强化中的成功应用,本研究首次尝试了投加零价铁强化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表现,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究。通过对比分析两台反应器(空白R1和零价铁强化R2)对低浓度合成污水的处理性能和过滤性能,探究了生物膜的内、外层特性及其与反应器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零价铁强化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的作用机理。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零价铁投加强化了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处理性能。R2反应器出水COD浓度为43.0±17.9mg/L,较空白R1降低了31.0%,平均COD去除效率提高到90.1%,沼气产量升至340 mL/d,出水中的VFA降低为9.5 mg/L。(2)零价铁投加改善了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的过滤性能。R2反应器的稳定TMP为4kPa,较空白R1反应器降低了 11%。此外,零价铁的投加对出水浊度没有产生显着影响,平均为3.63 NTU,实现了良好的截留效果。(3)零价铁投加改变了生物膜的物化特性。与R1生物膜相比,R2生物膜结构疏松、EPS含量(特别是多糖含量)降低,有助于改善过滤能力,提高运行稳定性。随着生物膜深度的增加,生物膜的结构逐渐致密,平均粒径逐渐增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多糖含量逐渐增加。(4)零价铁投加优化了生物膜中细菌群落结构,促进了水解酸化效率,为后续产甲烷阶段提供了适宜底物。与R1生物膜相比,R2生物膜中与厌氧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过程有重要作用的优势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整体提高了 12%左右;R2生物膜中与VFA的降解转化和产甲烷过程相关的互营杆菌目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9.52%、3.99%。(5)零价铁投加优化了生物膜中古菌群落结构,促进了产甲烷古菌的表达。与R1生物膜相比,R2生物膜中甲烷鬃毛菌属的占比提高了7~10%,零价铁加强了甲烷鬃毛菌属的主导作用。R2性能增强的主要微生物学机理是零价铁增加了生物膜中优势细菌和优势产甲烷菌群的相对丰度。(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1)

郝晋伟[2](2019)在《填料强化新型过滤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且分散,污水排放情况比较复杂,环保方面存在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管理人员匮乏等问题。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的农村生活污水时,具有更大耐冲击负荷变化能力,剩余污泥少等的优点,可以作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优先选择。然而常规生物膜法在处理农村地区污水方面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宜大规模使用,它需要一种设备更加简单、管理更加灵活且处理效果更好的新型工艺来用于农村地区污水处理。新型过滤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具有挂膜启动时间非常短、过膜出水阻力小、设备体积小、基建费用及成本低、运行能耗低等优点,可以作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替代工艺。因为该反应器内部无活性污泥,以单一生物膜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有限,为进一步提高该工艺的去除效率,对该反应器进行填料强化研究。对比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叁种固定式填料的亲水性、传质性能、生物附着能力,选择了填料进行反应器强化(反应器B),与未强化的反应器(反应器A)进行对比,反应器共运行160天,主要结果如下:(1)反应器的运行表现:整个运行期间投加生物绳填料的强化的反应器B比未投加的对照组A的COD去除效率更高。反应器A稳定期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90.3%,高于未投加填料的对照组A的去除率84.4%。两台反应器运行期间pH 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反应器B的出水挥发性脂肪酸更低。(2)反应器的过滤性能:填料强化并未对反应器浊度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投加填料后,反应器B在运行后期TMP达到4.8Kpa,高于反应器A的4.2Kpa。(3)反应器形貌及物化性质:填料强化对生物膜形貌表现造成的影响较小,都呈表层较为松散、内部更为紧密的结构;填料强化后反应器B生物膜表层平均粒径小于反应器A生物膜表层,并未对两反应器底层PSD造成影响,也并没有改变生物膜不同层的有机组成。强化后的反应器B生物膜外层和内层EPS含量均高于反应器A。(4)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绳填料的强化改变了反应器B无纺布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优势微生物菌群的表达活性的增加有助于反应器B去除性能的提高;生物绳投加会使反应器B无纺布生物膜的古菌群落结构得到了优化,会使应器B无纺布生物膜上Methanosaeta(甲烷鬃毛菌属)占优势,产甲烷菌属丰富度与其表达活性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器B对有机物的去除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李聪聪[3](2018)在《生物活性炭过滤工艺生物膜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活性炭工艺已经成为去除水中有机物化合物普遍的方法,其可以克服常规水处理工艺的一些局限性,通过生物降解作用有效地去除水中腐殖质、藻类毒素、微生物分泌物、溶解的动植物废弃物等天然有机物以及一些农药、商业用途合成物、工业废弃物等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等。目前,生物活性炭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多数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采用O_3-BAC组合工艺,当水中含有溴离子时,臭氧氧化存在产生溴酸盐的风险。而UV/H_2O_2是UV与H_2O_2的协同作用,没有溴酸盐副产物的形成风险问题。本文针对高级氧UV/H_2O_2-BAC组合工艺连续运行效果、生物活性炭过滤工艺性能以及活性炭生物膜的形成、生长以及种群结构进行研究。本研究在济南市鹊华水厂进行中试,试验运行一整年,对UV/H2O2-BAC进、出水水质以及活性炭表面性质以及生物膜进行检测。研究UV/H2O2-BAC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及连续运行效果,研究生物活性炭的生物量变化规律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生物活性炭表面的优势菌群和分布特点。采用四种活性炭进行滤柱性能比较,一种为新炭,另叁种分别取自德州第四水厂炭滤池(已运行使用2年)、胜利油田耿井水厂炭滤池(已运行使用4年)和鹊华水厂炭滤池(已运行使用6年),比较四种活性炭滤柱对有机物去除效果以及生物膜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经UV/H2O2-BAC深度处理工艺后其出水有机物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去除效果稳定。运行发现,各活性炭柱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活性炭柱中炭龄高低(所取活性炭在水厂运行使用时间的长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有明显影响,低龄炭活性炭柱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高于高龄炭活性炭柱。德州第四水厂炭滤柱(活性炭柱1)对DOC的平均去除率为37.6%,耿井水厂炭滤柱(活性炭柱3)对DOC的平均去除率为32.7%,鹊华水厂炭滤柱(活性炭柱4)对DOC的平均去除率为28.4%,新炭滤柱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最高,随着生物膜稳定形成,出水DOC稳定在1.5mg/L,对DOC的平均去除率为39%。根据不同分子量DOC浓度变化分析,UV/H2O2高级氧化将有机大分子物质氧化为有机物小分子物质,并且能转化为可供微生物生长代谢的物质,活性炭工艺将小分子有机物质吸附降解。活性炭柱对UV/H2O2工艺出水残余过氧化氢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去除效果基本相同,活性炭对H_2O_2的去除不是依靠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而是依靠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催化还原和微生物酶降解作用去除。从3个水厂炭滤池所取生物活性炭样品已经形成生物膜,在装入滤柱后运行时生物量仍以缓慢的速度增长,新炭运行过程中生物量增长速率较快。长期运行后对四种活性炭滤柱内生物膜微生物类群分析发现,所填活性炭的炭龄不影响活性炭柱内生物膜细菌纲类种类,四种活性炭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门和优势菌纲种类基本相同,只是表现在相应细菌门类和纲类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对新炭滤柱生物膜从附着到生长成熟的过程及生物膜特性的研究表明,活性炭层中最高生物量在滤池进水段,采用电镜分析活性炭表面存在着的细菌、菌丝以及硅藻骨架。随炭层深度增加活性炭层沿程生物种群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炭层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门类相似,但是属级别的生物种群差异较大。变形杆菌门是活性炭池内最丰富的细菌种群,并且在沿程的微生物种群丰富度也表现为逐渐减少。(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8-04-01)

涂翔[4](2017)在《含硫废气生物过滤中关键影响因素、生物膜形成和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还原性硫化物(Reduced sulfur compounds,RSCs)臭味阈值极低,往往具有强烈恶臭气味。H2S、硫醇和硫醚通常被认为是恶臭气体的关键致臭组份。RSCs释放到大气环境中不仅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较高浓度的RSCs吸入呼吸道内还将引发呼吸黏膜急性病变。在工业生产中RSCs将导致设备或管道的腐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RSCs的各类工业和农业排放源,其污染物组份复杂、浓度波动大,同时往往伴随着多种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复杂组份含RSCs和VOCs废气的同步、高效去除在工程中难以实现。生物过滤被认为是一类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废气处理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含RSCs或含VOCs废气的去除工程中。生物过滤处理的源动力为附着于填料表面的微生物,污染物从气相转移至液相,再进入生物膜内从而被微生物降解。硫酸是含RSCs废气生物处理的代谢终产物,其在填料上的积累将导致pH的急剧下降,从而影响生物反应器的去除性能。本研究系统对比了酸性和中性生物滴滤池对H2S去除性能差异;详细分析了pH、空床停留时间、进气负荷对去除性能和生物膜特性的影响;阐述了生物膜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H2S和多种有机硫化物同步去除的有效方法,并通过分析填料内微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该方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聚氨酯填料化学改性强化了其对复杂组份含硫废气的去除性能,并得出影响该类气体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主要结果有:(1)酸性反应器比中性反应器具有更高的H2S去除能力和稳定性。空床停留时间为15 s时,酸性生物滴滤池对H2S的最大去除能力为113.4 g/m3h,远高于中性生物滴滤池的59.6 g/m3h。(2)pH是影响生物滴滤池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其中Acidithiobacillus菌属是酸性条件下的优势功能微生物,其丰度决定着生物滴滤池的去除性能和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该菌属的丰度可达到30%以上,营养液的循环促进了微生物在反应器不同空间位置的趋同分布。(3)增加进气负荷后,H2S的矿化率从94%急剧下降至1.3%。以单质硫为主的代谢终产物表明氧气的传质速率是影响生物过滤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4)对比发现,酸性反应器内各层生物量均显着低于中性反应器对应层。酸性BTFa中微生物多以浮游态存在,悬浮态与生物膜态生物量的比例在0.2-2.2之间,远高于中性反应器的0.05-0.45,可知酸性环境抑制了生物膜的形成。(5)酸性反应器内胞外多糖与蛋白质的比例在0.8-28.7之间,远高于中性生物滴滤池的0.2-2.9,可知微生物通过产生更多胞外多糖来维持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以应对酸性环境胁迫。受到胞外多聚物的保护作用,两反应器内生物膜细胞的活性由外到内逐渐增加,但中性反应器内微生物平均活性更高。(6)因H2S的生物氧化主要发生于反应器底层,因此该层填料的微环境条件决定了生物反应器的整体去除性能,尤其是在同步去除H2S和有机硫化物时。考虑到塑料球填料持水率低、表面光滑、具有疏水性等特点,将反应器上层和中层填料更换为塑料球,从而加强对下层填料微环境条件控制。使用组合填料的生物滴滤池显着增强了H2S和几种有机硫化物的同步去除效率,每种组份的平均去除率均超过92.3%。(7)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BTF1(火山岩填料)的微生物群落与BTF2(火山岩和塑料球组合填料)具有显着的差异。在BTF2中,因为塑料球的加入改善了填料上pH的分布情况,避免了严重酸化,为微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宽泛的pH梯度。(8)化学改性方法提高了聚氨酯泡沫表面亲水性,相比改性前对复杂组份含硫废气具备了更好的去除性能。两反应器R1(填充改性填料)和R2(填充未改性填料)对H2S和NH3两种污染物去除率均高达100%。反应器R1对CS2、甲硫醚、乙硫醇、甲苯、二甲苯(邻、间、对)和丙酮去除率均显着高于R2。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污染物去除率与其辛醇水分配系数呈现极显着负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6-28)

尚腾飞[5](2017)在《新型过滤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低温处理低负荷污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过滤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结合了动态膜反应器(DMBR)与生物膜反应器的优势,结构类似于DMBR,由膜组件上附着的动态膜完成反应器固液分离的作用。不同于DMBR主要依靠反应器内悬浮污泥进行污染物去除的方式,新型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同样由动态膜完成,因为动态膜同时还是富含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的生物膜。新型反应器内污水透过生物膜出水,污染物通过吸附降解和固液分离两个过程同时完成。污水被水压驱动透过生物膜出水,传质效率要高于传统生物膜传质方式,提高了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效率。由于反应器内无悬浮污泥存在,故大大缓解了膜污染问题,提高了反应器运行稳定性。新型反应器使用低成本无纺布为膜组件的材料,孔径大于微滤/超滤膜,故可以利用水头高差自流出水,反应器内无需提供扰动,这两点大大降低了反应器运行能耗。由于厌氧处理低负荷污水所产出的能量较少,常用的中温厌氧工艺会造成能量极大的浪费,本实验采用低温(18℃)环境运行。同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相比,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较快的适应低温环境。在低温环境下,新型过滤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在HRT为12 h,出水通量为3.2 LMH的条件下连续运行了 122天。经过微生物适应低温环境后,新型反应器对于COD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由分析数据发现,透过膜传质的方式较生物膜表面传质,对于低温环境拥有更快的适应能力。同时我们对新型反应器的过滤性能也进行了研究,在经过了运行初期的跨膜压差(TMP)快速上升之后,连续运行了 122天后,反应器跨膜压差(TMP)基本稳定在8 cm·H_2O,在此期间无需进行任何的膜清洗,反应器运行稳定。新型反应器的出水浊度一直维持在1.5 NTU以下,且无出水酸化现象发生,出水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正常,平均为26.6 mg/L。HRT对于新型反应器运行状态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对比HRT分别为7.5 h和12 h的两个新型反应器的各种运行参数后发现:HRT对于出水浊度的影响不大,两个反应器出水浊度均维持在1.8 NTU以下;对COD去除率来说,在微生物适应了低温环境后HRT的影响才开始显现出来,在这个阶段,HRT为12 h和7.5 h的COD去除率分比为77.4%和72.8%;新型反应器在HRT更短即出水通量更大的条件下,透过膜传质的传质效率要大大高于出水通量较小的反应器;HRT对反应器过滤性能的影响较大,HRT为12 h和7.5 h的反应器连续运行100天后跨膜压差分别达到9.9和16.6 cm·H_2O。总体来看,新型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基本上达到了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稳定运行的要求,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工艺。(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0)

徐细波[6](2017)在《用生物膜A/O和过滤组合技术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某河道雨污混流排放口生活污水,采用生物膜A/O与过滤组合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稳定运行后,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对COD_(cr)、SS、NH_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1%、92.5%、77.6%、74.7%。本文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站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运行状况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可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7年08期)

周洪玉,韩梅琳,仇天雷,高敏,孙兴滨[7](2017)在《不同生物过滤系统铵态氮转化速率及生物膜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模拟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和挂帘式生物滴滤池两类生物过滤系统的6种不同填料反应器,对比分析了各反应器的填料挂膜效果、铵态氮转化速率和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与MBBR相比,挂帘式生物滴滤池挂膜速度快且生物量较多,其中碳纤维挂帘式生物滴滤池的脱膜后生物膜重最大,为45.97 g·m-2,8 h NH+4-N去除率(86.76%)高于其他反应器(61.96%~78.76%),并且NO-2-N累积少,16 h时NO-2-N浓度在0.5 mg·L~(-1)以下.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物过滤系统中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生物膜内的细菌、真核微生物群落构成有明显区别,无论是细菌还是真核微生物,挂帘式生物滴滤池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MBBR,但MBBR的细菌群落物种集中度更高.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及放线菌中的Nakamurella属在两类反应器的生物膜中均占优势,腐螺旋菌科(Saprospiraceae)在挂帘式生物滴滤池更多,而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更倾向于在MBBR中富集.在真核微生物属水平相对丰度上,挂帘式生物滴滤池中小杆目中的Rhabditida norank占明显优势,而MBBR中绿藻纲中的Chlorophyceae norank占明显优势.以上研究结果为挂帘式生物滴滤池在循环水养殖水质净化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段武舰[8](2013)在《生物膜过滤深度净化水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古交镇城底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BF净化工艺,进行了污水深度处理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表明,该工艺对二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具有稳定、高效的净化能力,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地面水Ⅳ类标准,可用于工业冷却水和低压水暖锅炉补充水,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试验还对不同滤料进行了分析,认为作为工业废料的炉渣是一种廉价、高效的新型生物膜过滤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勘察设计》期刊2013年10期)

Yan,Feng~(1,2),Yanzhen,Yu~1,Liping,Qiu~1,Jiabing,Wang~1[9](2012)在《用改性沸石作为生物膜支持的生物曝气过滤系统处理家庭污水(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A two-stage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using modified zeolite as media has been run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start-up processe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two-stage modified zeolite BAF.It demonstrated that the ion exchange and adsorption of modified zeolit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start-up first period.The BAF A start is quicker than the BAF B.The two BAFs both should be separated at film formation processes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start-up.The effluent of the two-stage modified zeolite BAF in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ammonia nitrogen(NH_3-N),turbidity and colourity ranged between 16.00-31.30 mg·1~(-1),1.02-4.06 mg·1~(-1),1.59-3.65 NTU,10-40 PCU,respectively,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20-26℃and DO above 4.00 mg·l~(-1).The organic and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of the two-stage modified zeolite BAF happened in different reactors,which will improve nitrification and ion exchange capacity of the modified zeolite in BAFB.(本文来源于《2012青岛国际脱盐大会论文集》期刊2012-06-26)

刘智晓,崔福义,句立展,庞月霞[10](2008)在《多级生物膜过滤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固定床生物膜工艺的不足,开发了以悬浮床生物膜过滤工艺为主体的组合处理工艺。首次提出了预充氧生物粗滤的概念,并采用预充氧生物粗滤/多级生物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其运行特性。结果表明:用预充氧生物粗滤技术作为预处理工艺,可大幅削减有机物及SS,减轻了后续生物膜工艺的负荷,当HRT为0.8h时,其对COD的去除率为35.2%~61.3%,对SS的去除率高达85%~93%。当系统的总HRT为3h、进水COD为148~647mg/L时,系统出水COD保持在18~50mg/L,平均为31.3mg/L,表现出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氨氮负荷<0.85kg/(m3·d)时,系统出水氨氮<2mg/L。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床生物膜工艺,该组合工艺的水头损失较小,且具有高效的除碳、截留SS及硝化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8年13期)

生物膜过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且分散,污水排放情况比较复杂,环保方面存在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管理人员匮乏等问题。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的农村生活污水时,具有更大耐冲击负荷变化能力,剩余污泥少等的优点,可以作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优先选择。然而常规生物膜法在处理农村地区污水方面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宜大规模使用,它需要一种设备更加简单、管理更加灵活且处理效果更好的新型工艺来用于农村地区污水处理。新型过滤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具有挂膜启动时间非常短、过膜出水阻力小、设备体积小、基建费用及成本低、运行能耗低等优点,可以作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替代工艺。因为该反应器内部无活性污泥,以单一生物膜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有限,为进一步提高该工艺的去除效率,对该反应器进行填料强化研究。对比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叁种固定式填料的亲水性、传质性能、生物附着能力,选择了填料进行反应器强化(反应器B),与未强化的反应器(反应器A)进行对比,反应器共运行160天,主要结果如下:(1)反应器的运行表现:整个运行期间投加生物绳填料的强化的反应器B比未投加的对照组A的COD去除效率更高。反应器A稳定期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90.3%,高于未投加填料的对照组A的去除率84.4%。两台反应器运行期间pH 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反应器B的出水挥发性脂肪酸更低。(2)反应器的过滤性能:填料强化并未对反应器浊度产生较大影响,但是投加填料后,反应器B在运行后期TMP达到4.8Kpa,高于反应器A的4.2Kpa。(3)反应器形貌及物化性质:填料强化对生物膜形貌表现造成的影响较小,都呈表层较为松散、内部更为紧密的结构;填料强化后反应器B生物膜表层平均粒径小于反应器A生物膜表层,并未对两反应器底层PSD造成影响,也并没有改变生物膜不同层的有机组成。强化后的反应器B生物膜外层和内层EPS含量均高于反应器A。(4)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绳填料的强化改变了反应器B无纺布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门)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优势微生物菌群的表达活性的增加有助于反应器B去除性能的提高;生物绳投加会使反应器B无纺布生物膜的古菌群落结构得到了优化,会使应器B无纺布生物膜上Methanosaeta(甲烷鬃毛菌属)占优势,产甲烷菌属丰富度与其表达活性的增加可以提高反应器B对有机物的去除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膜过滤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娜.零价铁强化厌氧过滤式生物膜反应器的性能和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郝晋伟.填料强化新型过滤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D].山东大学.2019

[3].李聪聪.生物活性炭过滤工艺生物膜特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

[4].涂翔.含硫废气生物过滤中关键影响因素、生物膜形成和微生物群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5].尚腾飞.新型过滤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低温处理低负荷污水[D].山东大学.2017

[6].徐细波.用生物膜A/O和过滤组合技术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J].江西建材.2017

[7].周洪玉,韩梅琳,仇天雷,高敏,孙兴滨.不同生物过滤系统铵态氮转化速率及生物膜特性分析[J].环境科学.2017

[8].段武舰.生物膜过滤深度净化水技术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13

[9].Yan,Feng~(1,2),Yanzhen,Yu~1,Liping,Qiu~1,Jiabing,Wang~1.用改性沸石作为生物膜支持的生物曝气过滤系统处理家庭污水(英文)[C].2012青岛国际脱盐大会论文集.2012

[10].刘智晓,崔福义,句立展,庞月霞.多级生物膜过滤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

标签:;  ;  ;  ;  

生物膜过滤论文-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