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规范与制度论文-王艳

伦理规范与制度论文-王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伦理规范与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伦理审查制度,儿童研究,伦理规范

伦理规范与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1](2016)在《美国伦理审查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儿童研究伦理规范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儿童研究国际合作和跨文化研究的日益增多,了解国外研究伦理审查机制的运行及相关的伦理准则已成为必要。美国是最早成立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国家之一,具备较完善的伦理审查制度。其伦理审查制度的主要特点为:以保护人权为核心的伦理准则、公正的法律条款、规范的审核程序与严格的监管程序。对我国儿童研究伦理规范的启示为:建立健全伦理审查制度、以保障儿童的利益为核心、采用"以儿童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外国中小学教育》期刊2016年02期)

沈璇[2](2014)在《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及其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建设在教师道德精神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伦理规范问题的讨论只有回归到制度建设上来才具有现实意义。中国近代已有的理论探索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所给予的启发是:应辨析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明确建立教师伦理规范存在的必要,界定教师伦理规范建构的专业化内容以及应有的建构程序。教师伦理规范建设将弥补当前非正式制度缺位,使教师制度体系趋于完备。(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李晔,苗青[3](2013)在《伦理规范与集体信念?——制度性事实视域中伦理规范的“事实性”与“规范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规范与信念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原始事实与信念的关系,这根源于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本体论特征。塞尔的制度性事实理论和图梅勒的集体接受理论说明,伦理规范与集体信念之间具有本质联系,集体信念是伦理规范的构成性条件,伦理规范的"事实性"及其"规范性"特征是以集体信念为基础,因而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这一论题对伦理规范的基础以及现代性条件下伦理规范时代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李晔,苗青[4](2013)在《伦理规范:制度性事实与应该——对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批判性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是与应该、描述与规定之间的连接和过渡问题是道德哲学与伦理规范基础研究的根本问题,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塞尔试图通过制度性事实理论解决这一问题,但他获得的只是构成性或制度性的应该,对于伦理规范这样的制度性事实,需要的是对于其"应该性"的"证成"。(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李晔,苗青[5](2012)在《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一种本体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规范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关于伦理规范的基础及其他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论证,以伦理规范的根本性特征和塞尔的制度性事实理论为基础,并与人类作为意向性地具有意识和自我理解的生物而存在的特征相关。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本体论研究,对于伦理学理论中描述与规定、是与应该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为全球化时代伦理规范基础性问题的理解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方法论视角。(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涂平荣[6](2012)在《领导干部从政的制度伦理规范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领导干部从政的制度伦理规范可从以下叁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设计要坚持公平与正义原则,体现人本价值;二是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叁是忠实履行制度规定的岗位职责。践行这些举措对于引领与规范领导干部在制度生活中的言行及推进领导干部从政的伦理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2年23期)

刘伦钊,熊德明[7](2012)在《伦理·规范·制度——论教育制度体系叁要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尊重教育伦理规约是构建教育制度的前提。教育制度具有和谐、公正、共享等本然伦理属性,教育制度的构建应适应其伦理属性要求以期有效调节教育关系,促进教育外部、内部及权力要素和谐。针对当下教育制度现实,完善教育立法、落实教育自主权、完善教育内部治理结构、培育社会中介评估机构是依循教育伦理规约、构建教育伦理制度的基本路径。(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2年07期)

加藤弘之,孙一萱[8](2010)在《试从文化论角度解释中国经济制度——论“包”的伦理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包"(承包)的方法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地运用,成为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和中国的一个特色。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解读柏佑贤的"包"的伦理规范,并以此为参照,分析中国的经济制度,以期发现中国经济的某些独特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敬志伟,武明云[9](2005)在《积累雄厚的信誉资本是企业的必修课》一文中研究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着名经济学家诺斯说过:只有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这些方面,有(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05/11/08)

胡健[10](1999)在《论个体经济行为的伦理规范和制度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个体经济行为的行为约束条件,指出不能将个体经济行为与人类的利已倾向简单地等同;要使个体经济行为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谐存在,需要深入分析个体经济行为的伦理规范与制度约束,并使经济行为与其约束条件得到和谐安排。(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1期)

伦理规范与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建设在教师道德精神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伦理规范问题的讨论只有回归到制度建设上来才具有现实意义。中国近代已有的理论探索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所给予的启发是:应辨析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明确建立教师伦理规范存在的必要,界定教师伦理规范建构的专业化内容以及应有的建构程序。教师伦理规范建设将弥补当前非正式制度缺位,使教师制度体系趋于完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伦理规范与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艳.美国伦理审查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儿童研究伦理规范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

[2].沈璇.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度属性及其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3].李晔,苗青.伦理规范与集体信念?——制度性事实视域中伦理规范的“事实性”与“规范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李晔,苗青.伦理规范:制度性事实与应该——对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批判性反思[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5].李晔,苗青.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一种本体论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6].涂平荣.领导干部从政的制度伦理规范探微[J].领导科学.2012

[7].刘伦钊,熊德明.伦理·规范·制度——论教育制度体系叁要素[J].求索.2012

[8].加藤弘之,孙一萱.试从文化论角度解释中国经济制度——论“包”的伦理规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敬志伟,武明云.积累雄厚的信誉资本是企业的必修课[N].中国经济导报.2005

[10].胡健.论个体经济行为的伦理规范和制度约束[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标签:;  ;  ;  

伦理规范与制度论文-王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