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仍有把大量时间用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上的现象,由“满堂灌”滑向“满堂问”。即一般在初读课文后,就是师生问答,或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大问题套小问题让学生回答,提问结束,齐读一遍课文或指名读几遍课文,以体现讲与读的结合。这种以问答为主的讲读,侧重让学生“理解”课文,这个词什么意思,那句(段)话说明什么,总之为了获得语言文字所负载的信息。同学的发言,教师的讲解似乎也成了重要的学习内容,课文语言反倒不是学习重点,学习只是为了回答提问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接触一下课文,结果往往课文上完后,而课文中的词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读不顺畅,至于课文所蕴含的学生十分需要汲取的语言营养等,都白白地随繁琐的分析、问答而流失。这种问答式的讲读,学生多数是被动的,能参与的始终是少数,也有违于主体性、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
语文教学的特定作者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课文是规范的语言,是学生学习的范文。学生学习语文的直接感知以积累为主,理应让他们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不需要插入第三者太多的解说。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学生读书方法的习得,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形式,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认识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读的实践,这是教师的讲解和提问所不能取代的。
生命全程心理学指出,传统意义上语言习得关键期指2岁至青春期之间,此时儿童其实仅在语言、语法特征的发展上类似成人,而语义、语用层次的发展则可一直持续到成人期,这既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是可以贮存大量的语言资源的,也告诉我们真正理解语言、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形成丰富的精神底蕴是需要广阔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人生阅历的,语言是和生命一起成长,对于小学阶段,熟读成诵是关键。
古人就深谙这一机理,指出“十五之前,多记忆,少悟性”,因此强调先多读多背一些书,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地理解消化。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也一样大可不必拘泥于对课文内容的透彻理解。现在的青少年阅读大人和古人的作品,自然有很多东西难以理解,这很正常。应允许他们不求甚解,先背下来,积累语言,待日后慢慢感悟。教师架空的理性分析,实际上是将“教参”的赏析语言强塞给学生,这样做只是徒增学生课业负担,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发展毫无益处。因此,阅读教学的确需要返璞归真,呼唤读的回归,以读为本。
以读为本,就是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顿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抓住“读书”就是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
指导学生读好书,大致需要经历初步理解、重点感悟、积累运用三个阶段。在这过程中,既需要激发学生活力,抓住他们的“愤”、“悱”之处展开教学,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允许他们赞同、接受,也允许他们否定乃至拒绝,使学生之间有更多的直接交流、讨论,让民主、合作的气氛充满整个课堂;又需要加大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的力度,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由读去感知语言,感受生活,丰富情感,积累语言;还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他们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思路,逐步积累成功有效的学习体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主动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读中初步理解
初读课文是整体感知。它是课文局部性学习的基础。一是充分自读,边读边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把课文熟读流利;接着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试着解决一些浅显问题,如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词语、理清课文思路等,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初读要读得充分,读的方法可让学生先自由读,读中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及时指点、帮助,当然也可穿插同桌间、小组间的互读、评议,最后自告奋勇或指名当众朗读,教师点评。二是交流释疑,筛选重点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难,相互合作,尝试解答,并归纳出本组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由小组代表质疑,全班同学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筛选出语言训练的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应该是学生普遍感到疑惑、急切想知道的,有思考和研究价值的问题。一篇课文可根据语言和学生学习需要选择多个语言训练重点,选点要注意课文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防止面面俱到,又防止只抓几点不及其余,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选择学习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重点问题最好来自学生,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不先下指令,只作启发、提示,不要担心学生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在比较中求同存异,以培养探索、创新精神。
(二)、读中重点感悟
围绕筛选提炼出的重点问题展开教学,学习活动才能成为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活力才能激发,学生的能动作用才能得到发挥,自觉的持久内驱力才能得以形成。围绕重点问题,师生合作,共同地扎扎实实地去读书,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重点问题的过程,就是抓重点深入阅读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抓住相关段落,反复地读,仔细地品,去发现、去领悟语言规律,去体验情感的过程。领悟规律的方法很多,有的可采取比较、揣摩、赏析的方法,经过一番增删、调换的推敲,体会遣词造句的规律,有的可对某些结构相似的段落进行归纳,领悟共同的表达规律,有的可用“改读”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原文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然后进行两种表达的比较,或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或区别表达的优劣,学生从中领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丰富性,逐步养成创新学习的能力。通过创设情景、心理揣摩、角色变换,凭借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在朗读、品味中体验语言的魅力,得到情感的熏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本领在于善点化,而不是授与。
(三)、读中积累运用
一是欣赏背诵、积累语言:对于名篇佳作或课文中学生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要给足时间,让学生欣赏、品味,多读、多背,“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二是练习运用,强化表达: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必须加大运用语言的训练力度。听说读写都是语言技能训练,我们不仅要切实完成教材安排的运用语言的任务,而且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拓宽和延伸,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扩写、缩写、复述,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进行仿说、仿写,写读书笔记等,5—9年级更要以读、写为重点,特别是写,要低起点严要求,从写好字,写通一句话,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要重视练习的价值判断,少机械性、填空式的练习,多设计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练习,切实做到既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这种读的教学可根据实际灵活调整。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读被放在首位,学生质疑、解惑,主动学习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只是起渲染、引导、开启、订正的作用。这种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读的回归,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充分的阅读,用心地感悟,反复地揣摩,不断地积累、运用,定能真正体味到汉语言的独特魅力,真正把语言学到手,因此,这种回归也是一种超越,必然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纳、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