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耦合论文-刘宏宇,程远达,杜震宇,李国柱

辐射耦合论文-刘宏宇,程远达,杜震宇,李国柱

导读:本文包含了辐射耦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据机房,空调系统,对流辐射耦合换热,辐射板

辐射耦合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宇,程远达,杜震宇,李国柱[1](2019)在《基于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新型数据机房空调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数据机房存在局部环境热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空调系统。建立数值模型对典型数据机房空调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对比研究了新型数据机房空调系统与传统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流场分布及制冷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送风温度下,新型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机架进口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在满足ASHRAE标准的前提下,新型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可以提高2℃,能够有效降低数据机房的电能利用效率;辐射板对数据机房局部热点的改善效果明显,辐射板的温度设置为31℃较为合理。(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10期)

张园园,张帆,张国强,许字行,傅凯能[2](2019)在《辐射耦合空调系统的局部热舒适实验研究及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辐射冷板与独立新风耦合系统下人体局部热舒适,以长沙某住宅小区某用户房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该热环境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从辐射温度不对称、室内气流分布、人体垂直温差和地面温度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辐射耦合空调系统的热舒适环境。同时,通过多表面模型与离散坐标模型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两种辐射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采用辐射冷板+独立新风空调系统而且空间包含人体热源的情形下,DO辐射模型的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验测试结果;室内测试及仿真结果符合ASHRAE对局部热舒适的标准要求;利用CFD仿真方法可以对局部热舒适进行较准确的分析。(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1期)

冼耀琪[3](2019)在《固—固接触热阻的平面近场热辐射耦合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接触传热现象广泛存在于能源、微电子封装、航空航天、低温工程等众多工程领域,其中接触热阻是衡量界面热传递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接触热阻的准确预测与有效测量始终是系统热管理中的瓶颈问题。接触热阻的机理非常复杂,它是几何、力、热叁重相互用下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接触界面存在着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叁种热输运模式。以往的接触热阻研究都通常忽略界面热辐射的影响。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已有理论及实验表明,微纳米间距下的辐射传热(近场热辐射)的热流密度可超出黑体辐射极限的热流密度数个量级。本文主要以固-固接触界面为对象,将非接触区域微间隙的热传递模拟为接触均平面间的近场热辐射,并以此来考虑界面间非接触区域的近场热辐射效应对接触界面热传递的影响,开展了基于经典接触热传导理论结合近场热辐射理论的固-固接触热阻的平面近场热辐射耦合效应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接触界面中的粗糙点接触热传导与间隙热辐射各自的热传递贡献程度及其耦合协同效应。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研究了几种工程常见的金属同种材料间的界面接触耦合传热。在接触界面中,接触热阻被视为接触区域粗糙点接触形成的传导热阻与非接触区域间辐射热阻的并联。采用CMY TCR理论模型分析了实际微单元点触碰区域所产生的传导热阻。另一方面,使用波动电动力学从头算的方法分析了非接触区域的近场热辐射。分别计算了铝-铝、铜-铜、银-银、铅-铅的传导热阻和近场热辐射,其中对铝的接触热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探究了界面两种模式下的传热贡献以及近场热辐射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被考虑。2、研究了电子领域中典型的非金属(如硅、二氧化硅、碳化硅)异种材料间的界面接触耦合传热。同时考虑了表面拓扑形貌、温度、近场热辐射对接触热阻的影响。在接触热传导方面,模拟构建几种参数不同的各向同性的类分形随机粗糙表面,并使用它们相应的表面粗糙度功率谱作为输入来计算实际接触区域的热传递系数。在非接触区域考虑了近场热辐射的贡献并采用了近似法来计算粗糙表面对热辐射的散射效应。由于材料上的非对称性接触,并考虑了温度效应,该研究也涉及到了以往在界面传热研究中观察到的一些复杂现象如辐射热整流、接触热阻与热流方向相关等。最后,探究了界面接触热阻的近场热辐射耦合效应。(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25)

高凤玲,崔国民[4](2018)在《温室效应与地表辐射耦合关系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利用一维辐射传递方程及LBLRTM逐线积分模式建立计算模型,本文对地表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发射能量光谱迁移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温度升高会使温室效应增强,而这温度增强效应来自于二个机制:一是地表发射能量改变所引起的强度变化分量;二是辐射能量的光谱迁移所造成的光谱变化分量.强度变化分量始终为正,对温室效应总是起强化作用,而光谱变化分量则根据地表的发射温度以及温室气体的主要吸收带位置有可能为负值,从而对温室效应起削弱作用;极地地区,H_2O与CO_2两种主要温室气体的光谱变化分量对温室效应的弱化作用变得很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极地地区的明显温升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付银安[5](2018)在《具有内热源的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与壁面辐射耦合传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它是一个伴随着流体流动与热量传递的过程。本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封闭腔内空气湍流自然对流在不同物理几何条件下的传热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其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能提高封闭空间内电子元器件冷却效率并指导其结构优化设计等工程实际问题的规律性成果。首先,采用IFA300恒温式热线风速仪和T型热电偶对封闭腔内空气湍流自然对流进行了初步测试,主要获得了腔内热壁面边界层内的竖向平均速度和平均温度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热壁面上温度边界层外温度稳定值沿壁面向上逐渐上升,且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随壁面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厚。其次,采用ANSYS 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与实验测试封闭腔截面尺寸相同的二维封闭腔内空气湍流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利用RNG k-ε模型并采用Boussinesq假设,获得了流场与温度场等信息,并与本文实验结果和文献实验结果分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用数值计算方法获得的平均温度与平均速度与文献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边界层内的平均竖向速度以及平均温度变化趋势与本文实验的测试结果相一致,并且其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厚度也与实验结果相当。最后,采用RNGk-ε模型与DO辐射模型分别计算了Rα=1.58×10~9的二维与叁维含内热源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与壁面辐射耦合传热问题,主要获得了准定常阶段腔内的流函数场、温度场、平均速度、平均温度、Nu数、壁面剪切应力、脉动速度均方根、脉动温度均方根以及湍流黏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并对非稳态传热时间、水平面边界条件、壁面发射率、热源位置以及叁维条件对其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本文计算模型,二维与叁维湍流自然对流非稳态传热过程在t=250s时均逐渐进入准定常阶段,当t=1000s时二维封闭腔传热与流动都完全达到准定常阶段;壁面辐射减弱了水平面热边界对流场结构与温度场结构的影响作用,补偿了部分因水平面导热向外散失的热量并略微加速了沿腔体水平面的流动;对于热源壁面、热壁面和冷壁面的平均Nu数的计算结果,当水平面导热时考壁面虑辐射与不考壁面虑辐射相比分别增加了39.5%、80.1%和55.1%,当水平面绝热时考虑壁面辐射与不考虑壁面辐射相比则分别增加了41.2%、89.3%和50.2%,因而无论水平面绝热与否,壁面辐射均使得热源壁面的传热量和冷、热壁面的传热量大幅提升;当壁面发射率变化时,对于热源壁面、热壁面和冷壁面的平均Nu数,ε=0.6时的计算结果与ε=0.3时相比分别增加了30.38%、54.5%和39.18%,ε=0.9时的计算结果与ε=0.3时相比分别增加了63%、127.3%和85.12%;因此壁面发射率越大,壁面辐射传热引起的传热量越大,并且热壁面上传热量增加的幅度最大,冷壁面和热源壁面次之;热源从x_0=0.15m向x_0=0.6m的位置移动时,冷壁面的平均Nu数和热源壁面的平均Nu数分别增大了1.1%和1.7%,而热壁面平均Nu数在x_0=0.225m处取得最大值39.87,说明冷壁面的传热量和热源壁面的传热量随x_0不断增加,而热源壁面的传热量先增大后减小(在x_0=0.225m处最大);由叁维方腔模型计算结果得知,温度场与流场在z方向上是以热源为中心的对称结构,热源上方的热羽流作用与二维相比更加明显;叁维封闭腔内冷壁面的传热量和热源壁面的传热量均大幅减小,而热壁面的传热量减小幅度较小,具体表现为热壁面与冷壁面的平均Nu数的叁维计算结果(面积分平均)与二维结果(线积分平均)相比分别降低了5.8%和52.4%,热源表面平均Nu数减小了68.9%。(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8-04-01)

朱明星,贾良彦,吴仲超,胡昊,陈靖[6](2017)在《闪电通道雷电电磁波的辐射耦合机理及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雷电电磁波引起电子信息设备损坏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利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天线接收雷电电磁波信号的等效电路模型,对雷电波近场和远场进行辐射耦合。对比分析各线天线和宽带天线耦合雷电波的电压峰峰值及能量,得出雷电流主要分布在低频部分,且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递减,需特别注意防止低频率雷电波侵入的结论,这对于防雷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提出了宽带天线能更准确拟合雷电电流和雷电电磁脉冲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宽带天线能量法,对今后雷电监测定位和预报系统的改进以及雷电防护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瓷避雷器》期刊2017年06期)

李祥超[7](2017)在《雷电电磁辐射、耦合及抑制方法的实验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雷电电磁波辐射、耦合机理及抑制方法开展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对雷电探测,雷电预警、预报等科研开展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为有效地抑制雷电电磁脉冲、气象系统防雷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就雷电通道电磁波的辐射及内部温度特性、雷电电磁波的耦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雷电电磁脉冲的抑制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示:(1)通过建立雷电通道天线模型和线缆接收雷电电磁脉冲的试验模型,采用雷电冲击平台产生的波形为8/20μs冲击电流用以模拟雷电流,利用天线、双绞线及同轴线耦合模拟雷电通道辐射出的雷电电磁波,分析耦合雷电电磁脉冲电压及频谱特征,发现天线耦合雷电电磁脉冲信号感应过电压的峰值、能量与辐射源的冲击电压的大小、接收端距辐射源距离的远近、天线的中心频率等因素有关,天线在耦合雷电电磁波信号的过程中会发生缺少频率成分等规律;总结出双绞线及同轴线耦合雷电电磁脉冲电压及频谱特征;在雷电防护级间能量配合过程中电压幅值及能量吸收的变化规律等。(2)将原子光谱理论与局部热力学平衡(LTE)模型应用于闪电光谱的研究,采用雷电冲击平台模拟闪电通道,对模拟闪电通道中红外波段光谱(930nm)与可见光波段光谱(648.2nm)的光谱能量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红外波段与可见光波段谱线的发光强度峰值与闪电通道电流呈正相关,闪电通道电流与闪电通道温度具有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与自然界中闪电通道电流和闪电通道温度关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为了解决气体间隙放电在雷电防护应用中存在击穿电压高、工频续流大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汤逊理论与巴申定律的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多间隙气体放电模型,结合气体放电理论与实验结果分析得:多间隙气体放电模型与相同材料两极间隙的传统气体放电管相比,其击穿电压值小5倍左右;响应时延可缩短至200ns左右;残压上升陡度最大可减小0.3 kVμs-1;多间隙气体放电模型在一定的雷电流范围内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工频续流。(4)针对熔断器在8/20μs波形雷电流冲击下开断性能的问题,通过对熔断器中流过雷电流时,熔体瞬间的温度上升,熔断器的开断动作的理论分析;以及对雷电流通过导体时,载流导体所受有质动力机理作用的理论分析;利用8/20μs波形雷电流进行冲击试验,得出当熔断器的工频熔化电流在5A以下时,符合熔断器的允通能量I2t的理论;当熔断器的工频熔化电流在5A以上时,符合横向电场力以及全部定向漂移电子对其所施的反作用力矢量和为质动力的理论,提出了熔断器与电涌保护器配合使用的方法。(5)信号系统中,对信号电涌保护器退耦电阻的取值和分布电容的大小进行测试,分析退耦电阻和暂态抑制二极管的分布电容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分析残压和通流分别随退耦元件阻值变化及随箝位元件直流电压变化的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利用1/4λ微波同轴线进行雷电防护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5-01)

[8](2016)在《一种基于辐射耦合传热等效模拟的瞬态热平衡试验方法及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该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辐射耦合传热等效模拟的瞬态热平衡试验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计算卫星在轨运行时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空间轨道外热流,以获取一第一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2)计算太阳能帆板对所述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辐射加热热流,以获取一第二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3)计算真空试验容器的热沉对所述卫星的至少一表面的辐射加热热流,以获取一第叁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4)根据所述第一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第二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和第叁外热流的模拟加热功率值,获取一外热流模拟加热总功率值;(5)在卫星的至少一表面设置加热器,并且通过程控直流稳压电源输出一电流加载于所述加热器,同时根据所述外热流模拟加热总功率值进行加热,以实现辐射耦合传热等效模拟。(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6年18期)

李新峰,魏光辉,潘晓东,汪连栋,申绪涧[9](2016)在《导线贯通金属腔体电磁辐射耦合电流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电磁波辐射条件下电力系统中细贯通导线引入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等效电压元思想求解细导线耦合电流的新方法,推导出金属腔体加载贯通导线时线上电流分布的估算公式,分析了耦合电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贯通导线对入射电磁波具有频率选择特性,贯通导线的电长度为半波长整数倍时,贯通导线上电流谐振,谐振时线上耦合电流波峰数为n,而后采用信号发生器、电流探头等设备建立了含细贯通导线金属腔体电磁耦合实验平台,通过开展贯通导线连续波电磁辐射效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付丽荣[10](2016)在《对流—辐射耦合传热模拟及其在柴油机缸内过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末期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柴油机领域越来越多的依赖于CFD,数值模拟可以提供实验难以给出的流动、传热细节,在发动机设计、性能测试和优化等方面体现了重要价值。柴油机缸内辐射传热数值模拟的关键包括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流动与辐射耦合求解、高温燃气中CO2和H2O的物性求解。目前,对缸内辐射换热的研究认识相对较少。本文在自主开发的计算多物理软件GTEA基础上,添加基于格心型有限体积法的辐射模型,实现流动与辐射耦合计算,并模拟了缸内辐射换热,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辐射传输方程求解计算程序。针对吸收、发射、散射性介质的辐射换热问题,基于格心型有限体积法(FVM)求解辐射传递方程,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辐射换热求解程序。辐射计算可以与流场计算采用同一套网格,简化了计算程序,提高了计算的通用性。当网格和立体角的离散个数满足一定的对应关系时,才能得到更精确的计算结果。当壁面为冷边界时,壁面辐射热流随着吸收系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散射反照率的增加逐渐减小。(2)实现软件GTEA已有的流场模块与添加的辐射模块的耦合。针对封闭方腔内含吸收、发射及各向同性散射介质的辐射与自然对流耦合传热问题,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分析普朗克数(0.0001≤Pl≤10)、衰减系数(0.2≤β0≤5)、温度比(0.25≤γ≤0.9)、散射反照率(0≤ω≤1)、倾斜角(-60°≤α≤90°)和长宽比(1≤AR≤5)等参数对等温线、流线、温度、速度和Nusselt数的影响。(3)采用合并宽窄谱带关联k分布模型(CWNBCK)计算非灰气体物性。对于缸内辐射换热问题,不需要知道谱带详细的光谱数据,主要关心谱带的辐射换热量。根据文献中合并宽窄谱带的方法,本文进一步将窄谱带合并成两个宽带。采用合并后的宽带k分布模型计算CO2和H2O混合气体总的吸收系数。本方法兼顾了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适用于缸内燃气辐射物性的计算。(4)考虑缸内气相对液滴的辐射换热。软件GTEA已有的液滴蒸发模块忽略了热辐射的影响,本文考虑辐射能以类似于对流换热的形式作用于液滴表面。采用B.Abramzon与S.S.Sazhin简化的辐射吸收模型及Dombrovsky和Sazhin给出的平均吸收因子的最佳近似表达式,编写液滴辐射换热计算程序。通过单液滴算例研究表明:当气相温度较低(673K)时,辐射传热对液滴直径和温度的影响较小。(5)实现燃烧室内两相燃气流中的辐射与对流耦合传热数值模拟。运用软件GTEA中已有的传热、流动、喷雾、化学反应等数值求解模块,及本文新添加的辐射传输方程求解模块、非灰气体物性计算模块、液滴辐射换热程序,分析考虑液滴辐射换热和燃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辐射传热对缸内平均温度和平均压力的影响,及对缸内瞬时温度分布的影响。考虑燃气的辐射换热使缸内平均压力更接近于实验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05-01)

辐射耦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辐射冷板与独立新风耦合系统下人体局部热舒适,以长沙某住宅小区某用户房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该热环境相关参数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从辐射温度不对称、室内气流分布、人体垂直温差和地面温度四个方面定量分析了辐射耦合空调系统的热舒适环境。同时,通过多表面模型与离散坐标模型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两种辐射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采用辐射冷板+独立新风空调系统而且空间包含人体热源的情形下,DO辐射模型的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验测试结果;室内测试及仿真结果符合ASHRAE对局部热舒适的标准要求;利用CFD仿真方法可以对局部热舒适进行较准确的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辐射耦合论文参考文献

[1].刘宏宇,程远达,杜震宇,李国柱.基于对流辐射耦合换热的新型数据机房空调系统[J].暖通空调.2019

[2].张园园,张帆,张国强,许字行,傅凯能.辐射耦合空调系统的局部热舒适实验研究及仿真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冼耀琪.固—固接触热阻的平面近场热辐射耦合效应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

[4].高凤玲,崔国民.温室效应与地表辐射耦合关系的影响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付银安.具有内热源的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与壁面辐射耦合传热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

[6].朱明星,贾良彦,吴仲超,胡昊,陈靖.闪电通道雷电电磁波的辐射耦合机理及试验分析[J].电瓷避雷器.2017

[7].李祥超.雷电电磁辐射、耦合及抑制方法的实验仿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8]..一种基于辐射耦合传热等效模拟的瞬态热平衡试验方法及系统[J].科技资讯.2016

[9].李新峰,魏光辉,潘晓东,汪连栋,申绪涧.导线贯通金属腔体电磁辐射耦合电流的计算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

[10].付丽荣.对流—辐射耦合传热模拟及其在柴油机缸内过程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标签:;  ;  ;  ;  

辐射耦合论文-刘宏宇,程远达,杜震宇,李国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