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斓婷[1](2021)在《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揿针联合脑视觉训练治疗儿童肝肾不足型弱视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立足于“开导之后宜补论”角度,分析揿针、脑视觉训练联合应用于肝肾不足型弱视患儿中的效果,分析比较揿针联合脑视觉训练治疗与脑视觉训练对儿童肝肾不足型弱视患儿的效果,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理论,将揿针、脑视觉训练联合应用于弱视患儿治疗中,并探究其主要作用机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对比,以期为临床治疗弱视提供新思路及治疗方案。方法: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长春易视顿眼科医院门诊,经过临床确诊,将符合标准并知情的63例患儿当做研究样本,共计112眼,随机入组。样本年龄介于3到12岁之间,治疗组中,共有32例病例,56眼,对照组中,共有31例病例,56眼。本次课题研究中,治疗组的治疗原则为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联合应用揿针、脑视觉训练;对照组中,主要应用脑视觉训练治疗。在经过四个疗程之后,对疗效进行评定,并统计和分析研究中得到的医学数据,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临床结果的分析,治疗组中,痊愈数量为44眼,有5眼基本痊愈,有6眼进步,有1眼无效,其总体性有效率等于98.21%。对于对照组而言,有10眼痊愈,基本痊愈7眼,进步29眼,无效10眼,总体性有效率等于82.14%。将SPSS应用于统计检验中,计算结果得出,p<0.05,由此可见,在临床有效率方面,两组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且对于治疗组来说,其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好。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揿针联合脑视觉训练与脑视觉训练均可以治疗肝肾不足型弱视患儿。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揿针联合脑视觉训练对于弱视程度、弱视类型、不同年龄段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疗程较脑视觉训练治疗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刘宗鑫,任婉娜[2](2020)在《遮盖法联合阿托品治疗小儿弱视治疗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探讨遮盖法联合阿托品治疗小儿弱视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该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弱视患儿,从中选择102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采用遮盖法联合阿托品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遮盖法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视力矫正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30 d后视力(0.93±0.08)、视力提高行数(2.38±0.27)、眼球矫正球镜度数(5.18±0.76)D优于对照组[(0.70±0.09)、(1.49±0.23)、(3.92±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7、3.972、4.318,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2.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3、3.665,P<0.05)。结论与单一使用遮盖法相比,遮盖法联合阿托品治疗小儿弱视效果更加,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效地纠正患儿视力。
钟梓铭[3](2019)在《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结合西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结合西医治疗弱视的疗效,对比单纯西医治疗与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结合西医治疗弱视的疗效差异。探讨民族壮医学治疗弱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病例来源于在2016年10月到2018年0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的180例(314眼)弱视患者,初诊年龄为3-12岁,随机将其分为壮医组(A组):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结合西医治疗,共90例;对照组(B组):单纯运用西医治疗方法,共90例。壮医经筋推拿疗法主要为壮医经筋摸结、经筋解结的推拿手法治疗,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屈光矫正及遮盖疗法。所有A组患者均坚持壮医经筋推拿疗法治疗半年及以上,西医治疗根据每次复诊情况调整方案,记录好患者就诊初诊及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复诊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散瞳后等效球镜、眼轴、对比敏感度及立体视情况。观察统计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最佳矫正视力:经6个月的治疗,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上升了2.5行或以上,但是与单纯西医治疗组对比,壮医组的最佳矫正视力的上升幅度要更大。患者9个月及1年复诊时患者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与初诊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的总体变化量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效球镜: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复诊时患者平均的正等效球镜均有所下降,而负等效球镜均上涨。所有患者1年复诊时患者平均正等效球镜与初诊的平均等效球镜的总体变化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1年复诊时与初诊的眼轴长度的总体变化量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两组的眼轴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远视眼患者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复诊时患者平均眼轴长度均上涨,壮医组的眼轴增长要比对照组的增长速度快,1年复诊时平均眼轴长度与初诊的眼轴长度总体变化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患者两组的眼轴长度在初诊时无明显差异(P>0.05);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复诊时患者平均眼轴长度均上涨,壮医组的眼轴增长要比对照组的增长速度慢,1年复诊时平均眼轴长度与初诊的眼轴长度总体变化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患者6个月复诊的1.5c/d、6c/d及18c/d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较前提高,与初诊的对比敏感度总体变化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c/d、12c/d与初诊的对比敏感度总体变化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复诊,患者1.5c/d、3c/d、6c/d、12c/d、18c/d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较前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壮医组对立体视恢复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对照组。壮医组的视力回退率低于对照组,对于中、重度弱视患者而言,应用壮医结合西医治疗,有助于降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视力回退率。结论:1、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结合西医治疗能较好地提升弱视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该治疗可以相对地加速远视性弱视眼向正视化发展,同时又可以相对地减慢近视性弱视患者的近视速度;可以增加远视性弱视患者的眼轴增长速度,同时又能减慢近视性弱视的长眼轴增长速度;弱视患儿的对比敏感度的提高情况也是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其立体视功能的建立、改变弱视患儿的斜视眼位均有良效。2、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结合西医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特别是对于难治性弱视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立体视功能及眼位情况,在难治性弱视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壮医经筋推拿疗法可为其提供新的临床参考意义。
马玲珍,胡健,张磊[4](2016)在《中国大陆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中国大陆地区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两位独立作者(马玲珍、胡健)应用中文检索词"("弱视")AND("阿托品")AND("遮盖")"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应用英文检索词"("Amblyopia"[Mesh])AND("Atropine"[Mesh])AND("patching"OR"occlusion")"于PUBMED进行检索,起始时间未限制,终止时间为2015年10月31日。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评阅和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异质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分析。规定α=0.05。结果纳入文献10篇,均为中文。受试对象共1 538例。经数据合并分析,阿托品组与遮盖组治疗弱视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2=25%,固定效应模型,OR=1.26[0.94,1.71],P=0.13),阿托品组依从率大于遮盖组(I2=43%,固定效应模型,OR=2.64[1.83,3.81],P<0.000 01),阿托品组未发生矫正视力下降的现象,遮盖组遮盖性弱视发生率5.2%(15/290)。结论与遮盖法相比,阿托品压抑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效果相似,但依从性更好,不会发生遮盖性弱视。
黄洪飞,袁东兵[5](2013)在《光学药物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光学压抑法与遮盖法对儿童单眼弱视疗效差异。方法将163例单眼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光学压抑组(78例)和遮盖治疗组(85例)。光学压抑组初始3d每晚涂1次阿托品眼膏,以后每周1次,遮盖组每天遮盖至少8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和依从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时间分别为(13.8±1.5)月、(13.6±1.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光学压抑组明显优于遮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压抑法和遮盖法治疗弱视,疗效相近,光学压抑法依从性较好。
杨冬梅,胡竹林,胡敏[6](2013)在《阿托品在大龄弱视儿童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最常见的眼病。弱视的患者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明显低下,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失去双眼平衡及立体视。三百多年来,遮盖法作为治疗弱视的经典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遮盖一眼后,一方面不利于双眼立体视的建立,可能形成遮盖性弱视;另一方面,年龄虽然是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基于上述原因,遮盖疗法对大龄弱视儿童的治愈率及治疗的疗程受到相应的制约。因此,阿托品疗法(尤其是光学药物压抑疗法)被一些患者,特别是大龄弱视儿童(7岁以上)广泛接受。因为它既能给患儿一个被迫依从的治疗过程又能压抑主眼,同时给双眼共同视物的机会,以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并且这种治疗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因为美容或其他原因不愿意接受遮盖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阿托品压抑疗法在大龄儿童(7岁以上)弱视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王柏敏,李剑华,向晖,赵玉琴[7](2011)在《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学龄儿童单眼弱视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学龄儿童单眼弱视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方法的立体视重建、依从性、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6例7~10岁单眼弱视学龄儿童,配对随机分成2组,两组弱视眼均配戴适矫眼镜,压抑组优势眼施行完全压抑法,涂用10g/L阿托品眼膏,开始7d每晚1次,之后每周涂1次,并戴欠矫眼镜(+3.00D~+5.00D),使优势眼戴镜视力低于弱视眼;遮盖组优势眼每天遮盖6h。从疗效、Titmus立体视重建、依从性及并发症四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压抑组与遮盖组中、重度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itmus立体视重建、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在学龄儿童单眼弱视的治疗中压抑疗法的疗效优于遮盖法;在立体视重建、依从性方面压抑疗法优于遮盖法。
黄焱,杨静,张娣,沈平[8](2009)在《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有无差异。方法:160例(320只弱视眼)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方法对视力的提升效果及双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眼罩遮盖法组与阿托品疗法组使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及立体视锐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某种情况下阿托品疗法更有利于患儿视力提升及双眼视恢复。
张爽[9](2008)在《阿托品扩瞳与遮盖法治疗弱视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阿托品扩瞳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提高视力和改善视功能的疗效,并比较两组病例执行医嘱的依从性。以求进一步探讨阿托品扩瞳治疗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研究对象:2006年1月~2007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72例单眼弱视病例。病例随机分为阿托品组和遮盖组。其中阿托品组30例,初诊时平均年龄为4.26±1.29岁,视力平均0.40±0.22,屈光不正性弱视1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10例,斜视性弱视7例;遮盖组初诊时平均年龄为4.60±1.21岁,视力平均0.32±0.20,屈光不正性弱视12例,屈光参差性弱视11例,斜视性弱视6例。2)检查方法:视力检查用国际标准E视力表5米距离测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用Titmus立体视检查图检查立体视。在患儿初诊及每次复诊时向患儿及家属讲明坚持治疗及按时复诊的重要性,并检查视力、立体视、同时询问记录依从状况。依据患儿完成治疗的时间将依从性分级。3)治疗方法:遮盖组采用眼贴或眼罩遮盖健眼,每日至少4小时。阿托品组每晚睡前将1%阿托品眼膏涂于健眼下睑结膜囊内。比较2组疗效。患者定期复诊,原则为年龄每增加1岁,即增加1周的复诊间隔时间,平均间隔时间为4周。观察患者主眼是否有治疗性弱视的发生,是否产生了药物性副作用等。每6~12月散瞳验光,做眼镜调整。结果:1.视力达到基本痊愈(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或以上)所需时间遮盖组为16.90±1.26个月,阿托品组为17.24±1.60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遮盖组和阿托品组的视力提高差异最大的时间出现于第2次复诊,遮盖组视力平均提高2.23±1.03行,阿托品组视力平均提高1.30±0.75行。3.遮盖组有29例、阿托品组有27例依从性良好,在达到基本痊愈时复查立体视,2组立体视重建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阿托品组的依从率(依从性良好所占的比例)为90%,遮盖组的依从率为69%,阿托品组和遮盖组依从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6,p<0.05。结论:1.遮盖疗法和阿托品扩瞳治疗3~7岁弱视儿童,无论在视力还是在视功能恢复上都能获得相近的疗效。2.在视力提高速度方面,遮盖疗法明显优于阿托品治疗。3.遮盖疗法比阿托品扩瞳治疗的依从性要差。
胡晓丹[10](2008)在《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评价电梅花针的疗效,合理指导弱视的临床治疗。通过对影响儿童弱视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该病的病情和疗效与各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按拟定的入选和排除标准纳入年龄3-12岁的病例63例,脱落3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方法,按1:1随机观察,根据临床经验,为减少年龄因素对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将患者分为3-7岁和8-12岁两个年龄段组。采用电梅花针疗法治疗与综合疗法治疗随机对照比较,观察疗程4周。观察视力、起效时间、注视性质、立体视的锐度变化等疗效性指标以及就诊年龄、性别、病因、弱视类型、程度等相关因素。结果:电梅花针治疗组30例(54只眼)经治疗后,基本治愈12眼,显效16眼,有效10眼,无效16眼,总有效率为70.37%;对照组30例(53只眼)经治疗后,基本治愈6眼,显效10眼,有效9眼,无效28眼,总有效率为47.17%。两组比较,经Ridit分析,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后未出现异常,表明电梅花针治疗无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电梅花针叩打相应穴位,具有疏通经络,通畅气血,调整机体平衡,改善相关脏腑的功能,增加眼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消除视路和视觉细胞的抑制,改善和激活视路、视觉细胞传导的功效,用于治疗儿童弱视,起效时间明显缩短,疗效确切,确实具有提高视力、缩短疗程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和推广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揿针联合脑视觉训练治疗儿童肝肾不足型弱视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于弱视研究进展概况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方法 |
2 现代医学对于弱视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方法 |
3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6 终止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试验方法 |
2.5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定标准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脱落及剔除情况 |
3.2 基本情况对比 |
3.3 临床疗效对比 |
第三章 讨论 |
1 开导之后宜补论治疗肝肾不足型弱视的作用机理 |
2 脑视觉训练治疗肝肾不足型弱视的作用机理 |
3 选穴依据 |
4 揿针作用机理 |
5 结果以及结论分析 |
5.1 基本资料 |
5.2 不同年龄段临床疗效 |
5.3 不同类型临床疗效 |
5.4 不同程度临床疗效 |
5.5 临床综合疗效 |
6 本课题的局限性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遮盖法联合阿托品治疗小儿弱视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 |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3 讨论 |
(3)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结合西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认识弱视 |
1.1 弱视的发病机制 |
1.2 弱视的治疗 |
1.2.1 弱视的治疗具有时限性 |
1.2.2 弱视的传统治疗方法 |
1.2.3 弱视的其他治疗方法 |
1.3 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因素 |
1.3.1 初诊的年龄与弱视治疗疗效的关系 |
1.3.2 屈光状态与弱视治疗疗效的关系 |
1.3.3 眼位、注视性质、立体视功能与弱视治疗疗效的关系 |
2 壮医经筋推拿疗法与弱视 |
2.1 认识壮医经筋推拿疗法 |
2.2 壮医对眼睛的认识 |
2.3 壮医经筋推拿疗法与眼病的治疗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及基本情况 |
1.1.1 各组依据不同弱视程度分类 |
1.1.2 各组依据不同弱视类型分类 |
1.1.3 各组依据不同的屈光不正类型分类 |
1.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3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弱视的分级诊断 |
2.1.1 弱视程度的分级标准 |
2.1.2 初诊时两组不同弱视程度的分布情况 |
2.2 弱视类型 |
2.2.1 弱视的分类依据 |
2.2.2 两组弱视类型分布情况 |
2.3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不同屈光类型 |
2.3.1 不同屈光不正类型分类依据 |
2.3.2 两组不同屈光类型分布情况 |
3 实验数据的测量及记录 |
3.1 病例记录 |
3.2 规范操作 |
3.3 数据的测量 |
3.3.1 检测视力 |
3.3.2 检测屈光度 |
3.3.3 计算等效球镜度数 |
3.3.4 测量眼轴 |
3.3.5 检测眼位 |
3.3.6 检测立体视功能 |
3.3.7 检测对比敏感度 |
4 治疗方法 |
4.1 西医治疗方法 |
4.1.1 屈光矫正 |
4.1.2 遮盖优势眼 |
4.2 壮医经筋推拿疗法 |
4.2.1 经筋摸结 |
4.2.2 经筋解结 |
4.2.3 取穴 |
5 治疗疗效评判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两组间的检查数据结果 |
1.1 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力)结果 |
1.2 治疗前后的等效球镜结果 |
1.3 治疗前后的眼轴长度结果 |
1.4 两组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变化情况 |
1.5 治疗前后的立体视功能情况的结果 |
2 两组的治疗疗效比较 |
2.1 两组治疗总疗效对比 |
2.2 两组不同弱视程度弱视眼疗效比较 |
2.3 两组弱视眼视力回退情况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两组实验对象初诊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 |
2 两组治疗前后检查结果的分析 |
2.1 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分析 |
2.2 治疗前后的等效球镜分析 |
2.3 治疗前后的眼轴长度分析 |
2.4 治疗前后对比敏感度情况分析 |
2.5 治疗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分析 |
2.7 两组治疗疗效的分析 |
2.7.1 两组治疗的总疗效分析 |
2.7.2 两组治疗的视力回退情况分析 |
2.7.3 壮医经筋推拿疗法治疗难治性弱视疗效好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及问卷信息登记表 |
附录2 病例收集Microsoft Excel数据库示例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大陆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
对象与方法 1.1 |
文献检索与筛选 1.2 |
数据提取 1.3 |
统计学处理 2 |
结果 2.1 |
文献筛选评阅 2.2 |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2.3 |
治疗有效率 2.4 |
依从性 2.5 |
治疗并发症或副作用 2.6 |
发表偏倚 3 |
讨论 |
(5)光学药物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标准 |
1.3.1 治疗效果: |
1.3.2 治疗依从性[3]: |
2 结果 |
2.1 疗效比较 |
2.2 基本治愈所需时间比较 |
2.3 依从性比较 |
3 讨论 |
(8)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对象和方法 |
1.1对象 |
1.2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9)阿托品扩瞳与遮盖法治疗弱视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一节 儿童弱视的定义、标准、分类及检查 |
第二节 弱视的治疗方法 |
第三节 弱视防治的意义 |
第二部分 阿托品和遮盖治疗弱视的比较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弱视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弱视的定义 |
3 弱视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弱视的治疗方法 |
综述二 儿童弱视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古代中医对弱视的认识 |
2 近现代中医对弱视的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试验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治疗方法与疗程 |
3.2 观测指标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比较 |
4.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比较 |
4.3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比较 |
4.4 疗效与就诊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的相关性 |
5 讨论 |
5.1 均衡性分析 |
5.2 疗效分析 |
5.3 电梅花针作用机理分析 |
5.4 安全性分析 |
5.5 本研究的不足及意义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开导之后宜补论”揿针联合脑视觉训练治疗儿童肝肾不足型弱视的临床观察[D]. 王斓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遮盖法联合阿托品治疗小儿弱视治疗的效果分析[J]. 刘宗鑫,任婉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20(04)
- [3]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结合西医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D]. 钟梓铭.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中国大陆阿托品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meta分析[J]. 马玲珍,胡健,张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6(03)
- [5]光学药物压抑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疗效比较[J]. 黄洪飞,袁东兵. 黑龙江医学, 2013(11)
- [6]阿托品在大龄弱视儿童治疗中的应用[J]. 杨冬梅,胡竹林,胡敏. 国际眼科杂志, 2013(03)
- [7]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学龄儿童单眼弱视的比较[J]. 王柏敏,李剑华,向晖,赵玉琴. 武警医学, 2011(05)
- [8]眼罩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观察[J]. 黄焱,杨静,张娣,沈平.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8)
- [9]阿托品扩瞳与遮盖法治疗弱视的比较[D]. 张爽. 山东大学, 2008(01)
- [10]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D]. 胡晓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