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并联隔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并联隔震,储罐,滚动环梁
并联隔震论文文献综述
高宇龙,郝进锋,孙建刚,崔利富,刘伟兵[1](2019)在《滚动环梁与滑移垫层并联隔震的立式储罐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滚动环梁与滑移垫层并联隔震基础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4储罐模型的地震动振动台试验研究。研究分2种工况模式,即:土体垫层非隔震基础形式和滚动环梁与具有弹性变形材料的滑移垫层的并联隔震基础形式。详细介绍了罐体设计、缩尺理论、隔震装置设计、测点布置和地震波输入等情况。并对非隔震和并联隔震模型的罐壁加速度,罐壁位移和罐壁应变对比得出了基本的结论。试验证明:并联隔震比非隔震具有更好的隔震效果,在El Centro波作用下,储罐罐壁加速度峰值减小了25%;金门波作用下减小了13%; Taft波作用下减小了40. 98%; Pasadena波作用下可减小66. 6%。在罐壁下部应力也有较好的减震率,可有效减少象足屈曲等破坏。(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高杰,薛彦涛[2](2018)在《并联变刚度隔震支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迭层橡胶支座是实现隔震技术最关键因素之一。研发了一种具有摩擦耗能且可以改变刚度的并联组合型变刚度迭层橡胶隔震支座,该支座由内部小支座、外环摩擦板和外环支座共同组成,组合支座水平位移较小时,由内环小支座提供水平刚度和水平恢复力,外环摩擦板提供摩擦力,外环支座自由变形;支座水平变形到设定目标时,由内外环支座共同提供水平刚度,水平刚度明显上升,此时摩擦板处于静止状态。通过足尺试验研究了这种变刚度支座的竖向性能、水平性能和滞回性能。试验表明,在整个过程中内外环支座可以共同承担竖向荷载。(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冯先超[3](2018)在《环梁基础并联隔震储罐地震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世界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石油资源的消耗量更是与日俱增。然而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好几次严重的石油危机事件,不但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而且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向前发展。如何高效的存储石油资源对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罐作为一种高效的储存容器,在石油化工领域广泛应用,存储介质大多具有易燃性、易爆性,一旦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将会引发极其严重的恶果,引发火灾,破坏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发生地震时,如何有效降低储罐的地震响应,确保储罐能够安全使用是国内外研究学者不懈努力的目的。鉴于此,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储罐隔震现有研究成果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立式储罐近断层长周期大脉冲地震减震控制研究(51478090)的扶持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大型立式储罐的并联隔震装置,将环梁滚动隔震和以橡胶粒为摩擦滑移原料的摩擦滑移隔震并联起来发挥作用,通过剪切试验得出应用于隔震层的滑移摩擦材料的最优配比,然后运用ADINA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采用并联隔震装置的储罐地震响应,并进行了并联隔震立式储罐振动台试验研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储罐抗震、隔震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自复位隔震体系、砂垫层隔震体系研究进展等。(2)对砂-橡胶粒复合材料充当隔震层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复合隔震垫层剪切试验,研究砂的粒径、竖向压应力和砂在混合料中的配比对复合隔震层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应用于隔震层的滑移材料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当砂选择粒径较大的粗砂,施加在复合材料上部的竖向压应力越大时,复合材料抗剪强度越大;当砂子为细砂或中砂时,砂子占比为75%时,复合材料抗剪强度越大;当砂子选取粗砂时,砂子占比100%时,复合材料抗剪强度越大;当复合材料中橡胶粒占比100%时,复合材料抗剪性能最弱,装置等效刚度最小,此时为隔震层滑移材料最优配比。(3)通过ADINA有限元软件建立并联隔震储罐和非隔震储罐有限元模型,在0.2g的EL-Centro波作用下对其进行减震效应分析,并选用7条地震波对其进行均值效应分析。结果证明,采用并联隔震装置后,储罐地震响应明显得到控制,与非隔震储罐相比较,储罐基底剪力、基底弯矩、罐壁应力、罐壁加速度和动液压力明显减小,而液体晃动波高并不能得到明显控制;在对储罐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时,应该多选取几条地震波进行均值效应分析,并应该谨慎选择偏离均值较大的地震波。(4)设计并联隔震装置,对1000m~3储罐按照1:4比例进行缩尺,进行并联隔震立式储罐振动台试验,并与非隔震储罐对比分析,给出隔震储罐的减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滚动隔震和以橡胶粒为摩擦滑移材料的滑移隔震装置并联使用后,储罐地震动响应降低,罐壁加速度减小,而并不能有效控制罐壁提离现象。(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徐力[4](2017)在《隔震支座—消能摇摆柱并联式底层耗能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弱化构件与基础(构件)间约束可以实现结构摇摆,减小其在外部激励下各内力响应。Roh基于结构摇摆这一设计思路,提出将RC框架中普通框架柱上下端约束变成铰接,形成摇摆柱。为了弥补弱化后结构产生过大变形,将黏滞阻尼器植入结构,设置于层间对角,利用其耗能,减小变形。根据Roh提出的摇摆柱耗能特点,结合震后结构底层框架柱端最先出现塑性铰,造成结构底层柱子过早剪切破坏甚至结构整体倒塌这一情况,提出了隔震支座-消能摇摆柱并联式底层耗能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将隔震支座装置和消能摇摆柱结合,联合作用于传统框架底层,使结构底层具备良好层间变形能力,实现上部结构整体平动,降低结构地震响应,控制结构残余变形,提高其抗震效果。本课题研究内容如下:基于Open Sees建立隔震支座-消能摇摆柱并联式底层耗能结构体系,研究其主要构件的力学性能(如摇摆柱、自复位支撑和隔震支座),分别绘制力-位移关系曲线。采用低周往复荷载加载模式研究不同SCED参数下隔震支座-消能摇摆柱并联式底层耗能结构底层滞回耗能特性。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SCED参数下该结构顶层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通过两种不同的加载模式,调整SCED参数,控制启动耗能位移限值,使结构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具有不同耗能形式,最终使其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叁水准设计要求。基于Open Sees建立4种钢筋混凝土模型,将其置于小震、中震、大震下分别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各结构的层剪力、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残余位移和残余位移角5个性能指标,分别绘制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隔震支座-消能摇摆柱并联式底层耗能结构能够有效控制结构底层位移,减小残余变形,避免出现底层位移超限的情况。为了分析隔震支座-消能摇摆柱并联式底层耗能结构从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到破坏的全过程,对模型进行了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并与传统结构对比。根据IDA分析结果,拟合结构地震强度指标与损伤指标相关关系曲线,依据对数正态分布假设,绘制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比分析传统结构和摇摆结构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极限破坏概率,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隔震支座-消能摇摆柱并联式底层耗能结构底层特殊构造有益于保护上部结构,使其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极限破坏概率均小于传统结构,抗震性能更优越。(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20)
叶志琴[5](2017)在《并联组合隔震体系的隔震层最优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联组合隔震是将不同类型的隔震装置和耗能装置进行组合,并联放置。采用并联组合隔震技术,能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类型的隔震装置和耗能装置的特性,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本文分别针对四种常用的并联组合隔震体系,分析了取得最佳减震效果的隔震层最优参数,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运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选取叁个典型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层选用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并定义隔震层关键参数为含铅量,分析了各隔震结构在不同含铅量时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隔震层为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组合时,含铅量为0.104~0.236,即铅芯橡胶支座数量与天然橡胶支座数量之比约为1:5~1:2时,可得到最佳减震效果。2、仍采用叁个典型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层选用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并定义隔震层关键参数为含铅量和承重比,分析了各隔震结构在不同含铅量、不同承重比时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隔震层为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组合,含铅量为0.312~0.426,承重比为0.769~0.814,即天然橡胶支座数量:铅芯橡胶支座数量:弹性滑板支座数量之比约为1:3:3~1:1:5时,可得到最佳减震效果。3、将隔震层改为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粘滞阻尼器,并定义隔震层关键参数为含铅量和附加阻尼比,分析了各隔震结构在不同含铅量、不同附加阻尼比时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隔震层为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粘滞阻尼器组合时,含铅量为0.134~0.269、附加阻尼比为14%~21%时,可得到最佳减震效果。4、将隔震层改用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粘滞阻尼器,并定义隔震层关键参数为含铅量、承重比和附加阻尼比,分析了各隔震结构在不同含铅量、不同承重比和不同附加阻尼比时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隔震层为天然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粘滞阻尼器组合时,含铅量为0.31~0.59、承重比为0.64~0.81、附加阻尼比为0.7%~5.29%,即天然橡胶支座数量、铅芯橡胶支座数量、弹性滑板支座数量和粘滞阻尼器的数量之比约为1:1:5:4~1:2:4:6时,可得到最佳减震效果。5、综合对比采用四种隔震层布置方案最优布置比例时的减震效果和隔震层经济造价,得出隔震结构在不同控制目标下的最佳隔震方案。(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王雅云[6](2015)在《并联复合隔震结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拟静力试验,获得了并联复合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在此基础上,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通过等效线性化简化计算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简化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体系隔震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5年12期)
卢兴[7](2015)在《并联平动式复合隔震支座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地震作用的频繁发生,人生安全、建筑结构及机械设备带来严重损失。随着建筑结构高度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传统的抗震设计已不能满足要求。地震作用的随机性,特别是作用方向的随机性,传统隔震支座对位移方向无法进行控制,尤其对具有扭转效应的建筑结构不利。所以研究一种具有高效隔震性能,且可控制方向的隔震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利用滑块在轨道内位移受控机制,结合弹簧减震及铅芯橡胶支座隔震,设计了一种并联平动式复合隔震支座。对该隔震支座采用轨迹分析及简谐荷载受迫振动两种方式分析其运动机理,基于其性能设计方法提出了该隔震支座两种极限状态,分析并推导出该复合隔震支座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参数设计公式;结合拟建建筑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其隔震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建筑结构底部固结于该复合隔震支座上承板,在简谐荷载作用下,上承板运动轨迹为四分之一圆弧部分,上部结构可以在预期轨迹上产生反复运动。(2)同一地震波作用下,布置并联平动式复合隔震支座结构较传统固结结构及布置铅芯橡胶支座结构,柱顶轨迹更加规律;布置并联平动式复合隔震支座结构同层各点位移时程基本同步。运用该复合支座,上部结构扭转作用可得到有效控制,拓展了隔震支座在具有扭转效应建筑结构中的应用。(3)同一地震波作用下,布置并联平动式复合隔震支座结构较传统固结结构及铅芯橡胶支座结构,振动周期明显增大,位移时程和加速度时程峰值显着降低,达到了较好隔震效果。(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5-12-01)
孙建刚,崔利富,王振,刘伟兵,李想[8](2015)在《立式浮顶储罐并联基础隔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立式浮顶储罐在强震作用下会发生罐壁屈曲、卡顶、浮顶下沉等震害。为降低储罐地震响应,以1 000 m3储罐为原型,按1:5的几何相似比设计缩尺模型,并以隔震周期为0.5 s进行并联隔震装置设计,给出其力学本构关系。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方法,选取四种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对模型罐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顶部加速度卓越频率有所降低,周期延长;隔震后储罐加速度、层间位移及动应力地震响应明显降低,但晃动波高有所放大;叁向地震激励与单向地震激励相比,加速度地震响应明显放大,对晃动波高影响较小。建议储罐抗震减震设计时应考虑叁向地震作用。(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5年05期)
周爱红,袁颖,曹秀玲,孙武[9](2015)在《基于等效线性化法的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简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等效线性化法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进行了简化计算分析。首先通过推导,将由基底剪力和位移表达的恢复力模型转化为基底剪力系数和位移模型;然后依据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简化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阐释;最后结合基底剪力系数和位移的结果,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隔震性能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不同刚度系数、摩擦承压比、场地特征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分析方法可以便捷有效地用于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初步设计,为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5年08期)
沈辉[10](2015)在《滑移并联隔震阻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在基础底部构造了滑移并联隔震装置,通过ADINA程序建立滑移并联隔震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其在不同接触摩擦系数、不同竖向荷载等参数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并根据滞回曲线进一步得出了隔震装置的等效阻尼比、骨架曲线。结果表明:滑移并联隔震装置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另外在设计、选取隔震装置阻尼比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恰当的参数,才会产生更好的抗震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5年01期)
并联隔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迭层橡胶支座是实现隔震技术最关键因素之一。研发了一种具有摩擦耗能且可以改变刚度的并联组合型变刚度迭层橡胶隔震支座,该支座由内部小支座、外环摩擦板和外环支座共同组成,组合支座水平位移较小时,由内环小支座提供水平刚度和水平恢复力,外环摩擦板提供摩擦力,外环支座自由变形;支座水平变形到设定目标时,由内外环支座共同提供水平刚度,水平刚度明显上升,此时摩擦板处于静止状态。通过足尺试验研究了这种变刚度支座的竖向性能、水平性能和滞回性能。试验表明,在整个过程中内外环支座可以共同承担竖向荷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并联隔震论文参考文献
[1].高宇龙,郝进锋,孙建刚,崔利富,刘伟兵.滚动环梁与滑移垫层并联隔震的立式储罐振动台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9
[2].高杰,薛彦涛.并联变刚度隔震支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8
[3].冯先超.环梁基础并联隔震储罐地震响应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8
[4].徐力.隔震支座—消能摇摆柱并联式底层耗能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7
[5].叶志琴.并联组合隔震体系的隔震层最优参数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7
[6].王雅云.并联复合隔震结构性能研究[J].中外建筑.2015
[7].卢兴.并联平动式复合隔震支座性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
[8].孙建刚,崔利富,王振,刘伟兵,李想.立式浮顶储罐并联基础隔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
[9].周爱红,袁颖,曹秀玲,孙武.基于等效线性化法的并联复合隔震体系的简化分析[J].工业建筑.2015
[10].沈辉.滑移并联隔震阻尼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