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晶闪耀光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晶闪耀光栅,指向矢二维分布,电控双折射,二元光栅
液晶闪耀光栅论文文献综述
牟芳氐,李君,黄子强[1](2013)在《液晶闪耀光栅中的指向矢二维分布与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连续弹性体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差分迭代数值分析方法仿真模拟了液晶闪耀光栅中的液晶分子指向矢二维分布情况。利用液晶的电控双折射特性,对液晶光栅电极施加经过插值计算以及修正后的周期电压,使之形成光程差阶梯形分布,具有二元光栅结构的液晶闪耀光栅。得到了液晶光栅的光程差以及相位延迟曲线。通过实验,采用四分之一波片法作出了相位延迟随电压的变化关系曲线,验证了仿真结论,给出了周期电场分布的液晶闪耀光栅在正交偏光下的显微照片。(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3年01期)
郑春艳,杨若夫,徐林,孔令讲,敖明武[2](2011)在《液晶闪耀光栅波前相位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控液晶光栅在卫星激光通信、激光雷达的光束指向应用中具有体积小、光束灵活可控的优势。而获取电控液晶光栅对光波前的相位调制分布则是评价液晶光栅性能的关键。提出液晶光栅调制波前相位的共轭移相干涉测量技术,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实测远场分布与近场相位计算远场分布的一致性,由此可实现由近场相位测量的光束指向控制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1年10期)
孔令讲,朱颖,宋艳,杨建宇[3](2011)在《基于非周期闪耀光栅的液晶相控阵波控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二元光栅演化的周期性闪耀光栅,限制了液晶相控阵所能实现的衍射角度数量以及分布,基于微波相控阵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周期性闪耀光栅的液晶相控阵波控方法。通过衍射理论推导,证明周期性闪耀光栅是非周期闪耀光栅的特定形式。并仿真验证了基于非周期性闪耀光栅的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加扫描角度数量,实现多于周期闪耀光栅10倍的可分辨角数量,使液晶相控阵阵列在不需要级联其它器件的前提下,实现视场范围内几乎所有可分辨角的光波束扫描,且不以衍射效率降低为代价。通过光束偏转实验,验证了基于非周期闪耀光栅进行液晶相控阵波控可实现均匀扫描,且可实现周期性闪耀光栅所不能实现的衍射角度。(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刘坤[4](2010)在《可实现激光扫描的液晶闪耀光栅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闪耀光栅可以将光束能量集中到某一特定的闪耀级次上,但普通闪耀光栅一经制成其光栅常数及闪耀角便确定下来。利用液晶在电场的作用下光学性质得到改变的特性,液晶闪耀光栅可以通过编程控制灵活改变光栅常数及闪耀角,从而与光束扫描技术很好的结合起来,有望成为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无机械转动、响应速度快的光束扫描器,能够应用于光开关、投影显示、空间光通信、光学加工、目标探测、激光雷达等广泛的领域,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但是受器件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目前国内的研究多处于理论阶段,对液晶闪耀光栅制作工艺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依托具体的科研项目,针对液晶闪耀光栅的研制开展了如下工作:1)建立并分析理论模型基于衍射光学理论和二元光学原理,结合液晶的连续弹性体理论及电控双折射效应,建立液晶闪耀光栅的理论模型,分析液晶闪耀光栅的偏转特性及衍射效率;2)制定实施方案分析液晶闪耀光栅的设计要点,根据具体要求与技术指标形成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器件研制的努力方向;3)关键制作工艺的研究与实现对于器件制作中的关键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手段,根据理论指导,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其恰当的工艺参数,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制作工艺水平,对于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力争制作出与设计方案一致的器件;4)器件效果及性能测试对制作完成的器件进行一系列测试,验证器件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检验器件制作的可靠性,对器件的制作工艺水平进行定量评价,以指导制作工艺的优化方向;5)提出优化方案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解决的方案,为器件的不断改进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4-01)
张翠玉,黄子强[5](2008)在《二元光学液晶闪耀光栅的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元光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波动光学理论和液晶指向矢的计算提出一种新的二元光学液晶闪耀光栅设计。对液晶光栅电极施加阶梯分布的电压使之形成相位阶梯形分布,推导出液晶闪耀光栅的衍射效率。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周期单元光栅电极数目而改变光栅常数,可以改变光衍射角度,一级衍射角度调节范围可达0°~10°;调节电极电压可以使特定级次衍射光效率达到90%以上,使该级次得到闪耀。(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8年07期)
李华伟[6](2007)在《一种可实现扫描的液晶闪耀光栅》一文中研究指出闪耀光栅作为光栅的一种,它可对某一波长的入射光在指定方向上产生闪耀,因而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力和衍射效率,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器件,并在高精度光学测试系统、阵列照明、光学互连、摄谱仪等许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控型液晶闪耀光栅。文中首先阐述了其理论基础,即连续弹性体理论和电控双折射效应,然后利用差分迭代法求解偏微分方程,得到了液晶系统在外加电场下的指向矢分布,并根据折射率和指向矢之间的关系得出液晶盒中各点e光折射率与位置的关系。利用相位特性,将液晶光栅等效为玻璃基质的阶梯型闪耀光栅,并利用傅立叶变换和二元光学理论对光栅的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出了各级光束的衍射效率,讨论了实现闪耀和扫描的条件,以及各个参数对衍射效率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液晶光栅的电极排布和控制方式。本文所提出的电控型液晶闪耀光栅与传统闪耀光栅相比有很多优点。传统的闪耀光栅一经制出,其光栅常数以及对某一波长的光的折射率等参数也就确定了,其闪耀角等参数也就被唯一地确定下来。这个缺点使其无法应用在多波长工作场合,有一定的局限性。电控型液晶光栅克服了这些缺点,通过调节外加电场,不仅可以改变闪耀角,进而实现扫描,而且还适用于各种波长。除了实现闪耀和扫描,电控型液晶光栅还有其他多种用途,如光束分束器等。另外,它还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04-01)
液晶闪耀光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控液晶光栅在卫星激光通信、激光雷达的光束指向应用中具有体积小、光束灵活可控的优势。而获取电控液晶光栅对光波前的相位调制分布则是评价液晶光栅性能的关键。提出液晶光栅调制波前相位的共轭移相干涉测量技术,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实测远场分布与近场相位计算远场分布的一致性,由此可实现由近场相位测量的光束指向控制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晶闪耀光栅论文参考文献
[1].牟芳氐,李君,黄子强.液晶闪耀光栅中的指向矢二维分布与特性研究[J].液晶与显示.2013
[2].郑春艳,杨若夫,徐林,孔令讲,敖明武.液晶闪耀光栅波前相位测量方法[J].中国激光.2011
[3].孔令讲,朱颖,宋艳,杨建宇.基于非周期闪耀光栅的液晶相控阵波控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11
[4].刘坤.可实现激光扫描的液晶闪耀光栅的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
[5].张翠玉,黄子强.二元光学液晶闪耀光栅的特性分析[J].光学学报.2008
[6].李华伟.一种可实现扫描的液晶闪耀光栅[D].电子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