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抑制模型论文-柳佳希,宁静

控制抑制模型论文-柳佳希,宁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控制抑制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抑制性语言控制,非特定语言选择,心理词汇

控制抑制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柳佳希,宁静[1](2019)在《中、日双语心理词汇选择中抑制控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证实了中、日双语心理词汇选择存在抑制控制模型。两组双语被试(根据二语水平被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被要求:(1)判断中日同形异义词、纯汉语词和纯日语词是否为日语词。(2)完成反馈面试。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判断中日语同形异义词时的反应都比纯中、日语词要慢,这证实了双语者心理词汇选择中存在抑制性语言控制模型,即非特定语言选择模式。此外,高水平双语者比低水平双语者拥有更强的抑制控制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04期)

刘云飞[2](2019)在《异步电机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及转矩脉动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汽车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正在逐步向清洁新能源汽车方向过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运行平稳性对其动力核心电驱动系统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相关旨在提高电驱动系统性能的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研究热点。尽管相比于永磁同步电机而言,异步电机在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存在欠缺,但其在结构简单性、制造成本、制造方法成熟度、运行可靠等方面的优势,使异步电驱动系统也广泛配置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链中。矢量控制(FOC)的提出,使得异步电机调速性能得到了质的跨越,直接转矩控制(DTC)的出现更是使得异步电机控制性能进一步提升成为可能。模型预测控制(MPC)作为第叁类控制策略,在高性能电驱动领域获得关注,且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的离散性为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实施提供了天然条件。FCS-MPC充分利用了逆变器的离散性,无需脉宽调制,且控制手段灵活、易于处理非线性约束,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但FCS-MPC在电压矢量优化选择、运算量的简化、以及转矩脉动抑制等方面依然存在提升空间,也是该方案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基于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离散化状态方程,对MPC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进行了讨论。2)针对两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较少,电磁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控制集扩展方案,实现了定子电流谐波和转矩脉动的抑制,提升了系统运行平稳性。3)控制集备选电压矢量的增加,增加了预测控制的计算压力,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化电压矢量选择的方法,提升了算法效率。4)在扩展控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占空比控制,从而将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扩展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使得控制系统运行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5)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实验室模拟实验平台,对所提模型预测控制方案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尽管所提基于虚拟矢量的FCS-MPC的工程应用性能仍需更为全面的实验验证,但该研究对FCS-MPC的发展具有理论贡献价值。(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慕小斌,陈国富,惠杰,王翔,徐云飞[3](2019)在《非依赖模型精度的多频无源控制用于APF高精度谐波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知控制对象模型时无源控制具有较多的控制优势,但在无法获得控制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时,其很难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尤其在多频控制场合中这种影响将更加显着。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无源控制器应用于未知精确模型的叁相混合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时,不仅可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而且也能实现多频控制和分相控制。采用傅里叶变换实现多频无源控制器的分相直流模型设计;详细讨论并得出控制器耦合支路上的模型参数设定误差是影响无源控制稳态性能的主要因素的结论,提出在控制器耦合支路上辅助设计一种能补偿模型参数误差的补偿器。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改进后的控制器能实现零稳态误差控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鄢雨辰[4](2019)在《空间绳系捕获机器人的摆动动力学模型及抑制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绳系捕获系统在对目标物进行捕获或拖曳时,与目标物之间易发生冲击碰撞、摆动、翻滚及其复合的物理现象,必须尽量克服。其中,空间摆动最易产生,且系绳的摆动会对捕获平台的测控与通讯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捕获后组成的空间绳系组合体的摆动控制进行研究。微重力或真空环境下的空间绳系组合体拖曳转移过程由于空间平台(任务星)进行定向运动调整,设计基于任务星主动运动的空间消摆控制律具有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空间悬浮条件下捕获后的绳系组合体摆动运动控制研究,搭建了地面消摆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简要分析总结了空间绳系组合体的运动控制与摆动运动的现阶段研究进展情况,进而提出了全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2)对空间悬浮条件下运动的绳系组合体(空间绳系机器人)建立了考虑外力控制的绳系组合体空间摆动动力学方程。以短系绳短周期摆动为研究对象,在简化哑铃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喷气力作用的面内摆动控制律以及通过牵引点运动实现的空间摆动控制律。与近似线性化控制、变结构控制进行仿真对比,线性化反馈的空间摆动控制律在摆角抑制范围和控制效果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3)搭建了空间摆动控制的地面实验平台,采用伺服控制系统对牵引点运动的空间消摆控制律进行验证。当空间悬浮绳系组合体受到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反向推力时即相当于地面重力场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消摆实验平台对于给定绳系组合体空间摆动的抑制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周迎春,胡志军,黄辉先,韩建超[5](2018)在《虚拟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抑制逆变器输出共模电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相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存在较高共模电压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以非零矢量合成虚拟矢量构成有限控制矢量集代替传统的脉冲宽度调制方法,抑制系统共模电压。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在抑制共模电压的同时提高负载电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钟庆,冯俊杰,王钢,李海锋[6](2018)在《闭环控制下单相VSC低次谐波分析模型与抑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固定开关频率脉宽调制(PWM)闭环控制的单相电压源型换流器(SPVSC),推导出闭环控制下开关函数的动态相量,并将SPVSC时域模型转化成动态相量谐波分析模型。在谐波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SPVSC交流侧电流和直流侧电压各次谐波分量的产生机理和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控制环参数对交流侧谐波电流分量的影响。利用谐波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在PWM中迭加低次谐波调制信号的策略,实现了交流侧谐波电流的抑制。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谐波分析模型的正确性以及谐波抑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8年08期)

黄辉先,韩建超,刘湘宁,李鑫伟[7](2018)在《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共模电压抑制模型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叁相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存在较高共模电压的问题,提出了抑制共模电压的模型预测控制(SCMV-MPC)方法,只利用非零电压矢量来抑制共模电压同时控制负载电流。在SCMV-MPC方法中,每个周期内通过评价函数选出两个非零矢量,并且对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负载电流和参考电流值之间误差最小的目的;而不像传统的调制方法在一个周期只选择一个包括零矢量在内的控制矢量。因此,与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比,SCMV-MPC方法可以将共模电压限制在±V_(dc)/6的同时减小负载电流波动,使负载电流具有快速的瞬态响应和较好的纹波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SCMV-MPC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魏晓欢[8](2018)在《情绪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抑制控制和气质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期是冒险行为增加的时期,这促使研究者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成因进行探讨。以往研究发现,情绪会对个体的冒险行为产生影响,但对于不同的实验研究,研究者发现情绪对冒险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有研究认为积极情绪能够促进个体的冒险行为(Kahn&Isen,1993),但也有研究认为消极情绪能够促进个体的冒险行为(Bruyneel,Dewitte,Franses,&Dekimpe,2009)。考虑到情绪诱发任务可能会影响冒险行为,因而本研究试图采用挫折任务及其变式诱发个体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以探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分别对冒险行为有何影响。另外,研究发现抑制控制也是影响冒险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是抑制优势反应并控制习惯行为的能力,它是执行功能的核心成分。当个体的抑制控制越高时,其冒险行为越低。并且,有研究发现情绪会对个体的抑制控制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考查情绪是否通过影响抑制控制进而影响个体的冒险行为。气质是个体在情感、注意和活动性中的自我调控和反应性上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基因的不同引起的,但同时也会受到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Rothbart等人从情感维度把气质分为负性情感和外向性。高负性情感个体更容易感受消极情绪,因而个体更容易悲伤、愤怒和受挫折;外向性较高的个体往往喜欢追寻新异刺激并善于迎接新奇挑战等。以往研究发现,负性情感与外向性和个体的冒险行为有关,高负性情感个体表现出较多的外化行为问题(Skeel,Neudecker,Pilarski,&Pytlak,2007),高外向性个体表现出重度酒精依赖和吸烟等行为。因而,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气质(外向性和负性情感)是否在情绪通过抑制控制影响冒险行为的中介模型中存在调节作用。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以312名初中生为被试,以积极/消极情绪诱发任务、情绪评定量表和气球模拟任务为测验工具,探查青少年处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时他们的冒险行为表现;实验二另选732名初中生为被试,以积极/消极情绪诱发任务、情绪评定量表、GO/NOGO任务、气球模拟任务和青少年早期气质量表为测验工具,探查抑制控制在情绪对冒险行为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气质(外向性和负性情感)对这一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1)情绪会影响个体的冒险行为,消极情绪能够促使个体发生更多的冒险行为,而积极情绪能够降低个体的冒险行为。(2)抑制控制在情绪对冒险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抑制控制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与冒险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不同。具体而言,消极情绪会降低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因而个体更可能参与冒险行为;而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时,会提高其抑制控制能力,因而会降低个体参与冒险行为的可能。(3)外向性和负性情感在消极情绪对冒险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负性情感在消极情绪对冒险行为的直接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外向性在抑制控制对冒险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但外向性和负性情感在积极情绪通过抑制控制影响冒险行为的中介模型中均不起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朱莉波,胡锐,聂欢[9](2018)在《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心电基线漂移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电信号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基线漂移等噪声的存在影响了其诊断的准确性,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心电基线漂移抑制方法。实现过程为首先预设了无基线漂移的数据作为期望输出,然后使用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计算出输入控制信号,接着对伪偏导数进行预测估计与辨识,最后根据伪偏导数构建AI矩阵,进而构建出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信号,作用于构建的系统,达到抑制心电基线漂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抑制心电基线漂移,方法通用性强,信噪比低,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04期)

林莉[10](2017)在《永磁同步电机单环模型预测控制转矩脉动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策略的发展,模型预测控制逐渐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得到应用。PMSM传统双环控制中速度环和电流环的周期差异的减小使得单环模型预测(SMPC)的优势逐渐凸显。单环模型预测将速度环和电流环合并成一个环,简化系统结构且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对永磁同步电机单环模型预测控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应用意义。.本文首先在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永磁同步电机单环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并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其饱和约束问题,结合在实际的工业过程中对电机的多重约束,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多约束单环模型预测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其不仅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而且能够有效处理多重约束条件。其次,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原因并建立了转矩脉动数学模型,得出转矩脉动的周期性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单环模型预测转矩脉动问题,在模型预测的基础上引入输出转速误差和控制增量误差模型,将基于误差模型的迭代学习与基于模型预测的计算结合,设计了永磁同步电机迭代预测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PI控制和迭代预测两种控制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迭代预测兼具快速动态响应和较高稳态精度优势,明显改善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基于PESX-Ⅱ组合电力电子传动开发平台和TMS320F2812型DSP控制芯片,对永磁同步电机单环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进行硬件实验,验证了永磁同步电机单环模型预测具有动态响应快、静态误差小、抗负载扰动能力强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控制抑制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汽车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正在逐步向清洁新能源汽车方向过渡。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运行平稳性对其动力核心电驱动系统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相关旨在提高电驱动系统性能的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研究热点。尽管相比于永磁同步电机而言,异步电机在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存在欠缺,但其在结构简单性、制造成本、制造方法成熟度、运行可靠等方面的优势,使异步电驱动系统也广泛配置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链中。矢量控制(FOC)的提出,使得异步电机调速性能得到了质的跨越,直接转矩控制(DTC)的出现更是使得异步电机控制性能进一步提升成为可能。模型预测控制(MPC)作为第叁类控制策略,在高性能电驱动领域获得关注,且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的离散性为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实施提供了天然条件。FCS-MPC充分利用了逆变器的离散性,无需脉宽调制,且控制手段灵活、易于处理非线性约束,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但FCS-MPC在电压矢量优化选择、运算量的简化、以及转矩脉动抑制等方面依然存在提升空间,也是该方案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基于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离散化状态方程,对MPC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模型预测控制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进行了讨论。2)针对两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较少,电磁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控制集扩展方案,实现了定子电流谐波和转矩脉动的抑制,提升了系统运行平稳性。3)控制集备选电压矢量的增加,增加了预测控制的计算压力,为此提出了一种简化电压矢量选择的方法,提升了算法效率。4)在扩展控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占空比控制,从而将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扩展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使得控制系统运行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5)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实验室模拟实验平台,对所提模型预测控制方案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尽管所提基于虚拟矢量的FCS-MPC的工程应用性能仍需更为全面的实验验证,但该研究对FCS-MPC的发展具有理论贡献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制抑制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柳佳希,宁静.中、日双语心理词汇选择中抑制控制模型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2].刘云飞.异步电机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及转矩脉动抑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3].慕小斌,陈国富,惠杰,王翔,徐云飞.非依赖模型精度的多频无源控制用于APF高精度谐波抑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4].鄢雨辰.空间绳系捕获机器人的摆动动力学模型及抑制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

[5].周迎春,胡志军,黄辉先,韩建超.虚拟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抑制逆变器输出共模电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钟庆,冯俊杰,王钢,李海锋.闭环控制下单相VSC低次谐波分析模型与抑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

[7].黄辉先,韩建超,刘湘宁,李鑫伟.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共模电压抑制模型预测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8

[8].魏晓欢.情绪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抑制控制和气质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陕西师范大学.2018

[9].朱莉波,胡锐,聂欢.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心电基线漂移抑制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8

[10].林莉.永磁同步电机单环模型预测控制转矩脉动抑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标签:;  ;  ;  

控制抑制模型论文-柳佳希,宁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