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同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控制,RBF神经网络,梯度下降法,PID自整定
复合同步论文文献综述
贺云波,陈家俊[1](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的复合控制及参数自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规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性能不足,以及PID参数手动调整不便等问题,对前馈控制结构及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叁闭环+前馈"的复合PID控制结构。利用RBF神经网络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在线辨识,结合梯度下降法对控制器的PID参数进行了自动调整,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常规的叁闭环PID控制器和"叁闭环+前馈"的复合PID控制器的对比实验,以及位置环PID参数自整定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PID控制结构,复合控制结构的位置响应性能提高了12%,速度响应性能提高了31%;利用RBF神经网络能够实现PID参数的自整定,且整定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2](2019)在《一种复合浸漆无传感器高功重比永磁同步电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权人: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利号:201610779779.0简介:一种复合浸漆无传感器高功重比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机壳、端盖、轴承套、波形弹簧和转子。电机结构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功重比,适用于对电机体积、质量要求苛刻的场合。定子采用的绝缘结构设计和复合浸漆方法,能够在湿热、霉菌、盐雾、低气压、(本文来源于《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期刊2019年09期)
王要强,冯玉涛,马小勇,凡绍桂[3](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复合检测及起动运行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梯用永磁曳引机的驱动控制需要实时获取转子的机械角度,如何在曳引机起动及运行阶段准确地检测转子位置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正余弦型复合编码器,提出一种绝对式与增量式相结合的转子位置复合检测方案。首先在分析绝对式和增量式转子位置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对两种转子位置检测算法进行优化,提高转子位置检测精度;然后结合转矩最大矢量控制策略,提出在转子位置复合检测方案下的电机起动运行方案;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转子位置复合检测方案可以保证电机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殷帅峰,何富连,王玉怀,石建军,程志恒[4](2019)在《大采高复合煤壁非同步片帮分层弱化机制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几何相似比为1∶10的相似材料模型,研究大采高复合煤壁非同步片帮分层弱化机制.采用百分表和8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加载过程中复合煤壁不同分层的横向位移和破裂参量,对软弱分层和主承载分层的扩容特征和破裂特征进行试验观测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横向非同步扩容使得复合煤壁不同分层承载能力分化加剧,软弱分层超前损伤诱发复合煤壁非同步片帮;主承载分层给定载荷条件下悬臂梁脆性破断是复合煤壁整体片帮的主控机制;等值弱化、增强弱化、突变弱化和逆向弱化是复合煤壁非同步片帮分层弱化的主要演化模式,等值弱化是分层弱化的原始积累,增强弱化是分层弱化的主导趋势,突变弱化是分层弱化的质变起点,逆向弱化是分层弱化的短暂变异,4种弱化模式的时空组合直观阐释了复合煤壁非同步片帮力学行为的特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曹付义,李豪迪,席志强,徐立友[5](2019)在《液压机械复合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同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模式液压机械复合传动(DHMT)系统在进行模式切换过程中易出现动力中断、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DHMT系统模式切换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DHMT系统模式切换动力学约束条件,建立了系统输入转速总扰动量的计算方程;采用小信号线性化方法对液压元件角速度扰动进行线性化处理,以系统输入角速度总扰动量作为液压调速系统的前馈输入,建立液压元件角速度扰动与排量补偿增量方程,得到液压元件的转矩补偿传递函数;构建以液压元件角速度为状态变量、模式切换机构转矩为控制变量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求解最优反馈增益矩阵二次型,实现对模式切换机构转矩的补偿控制,有效消除了模式切换机构结合过程中产生的转矩冲击。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采用同步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DHMT系统模式切换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在两种不同的实验工况下,该方法可使DHMT系统最大输出转矩损失系数降低25.15%左右,切换时间平均减少0.455s,冲击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孔德财[6](2019)在《软磁复合材料的永磁同步电机铁耗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磁复合材料(SMC)是由表面带有绝缘的金属粉末颗粒压制而成。和硅钢片材料不同,SMC材料电阻率高,磁、热各向同性,涡流损耗小,适合在高频电机下应用。本课题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软磁复合材料的圆筒形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推力波动与材料损耗特性的支持下进行的。本文通过铁耗计算和实验对比验证了所采用分段式变系数正交分解法计算电机铁耗的准确性和SMC材料在高频下具有铁耗小的优点。基于对影响铁耗因素的分析,围绕软磁复合材料的特点,本文重新设计了一台额定功率为1kW的SMC材料永磁同步电机,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本文所做的工作有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铁耗计算方法和进行了电机铁耗实验。首先分析了铁耗产生机理,比较众多铁耗计算模型优缺点,在充分考虑磁化方式、谐波损耗、磁密大小和频率大小因素影响下,采用分段式变系数正交分解法计算SMC材料电机铁耗。然后用环形试样法测试SMC材料磁特性并用软件拟合铁耗系数。其次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电机内部各部分磁化方式及各谐波磁密幅值大小。再次划分电机铁耗计算区域,进行各区域铁耗计算,比较电机各部区域的铁耗大小。最后为了验证SMC材料电机铁耗计算的准确性和高频下的优越性,采用反拖法和仅用转子法测量SMC材料电机和普通硅钢片材料电机铁耗,在相同频率下的两次测量值之差就是该电机的铁耗值。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影响电机铁耗的因素,主要从电机结构、不同负载和不同供电方式叁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文献推导的铁耗优化判据,研究电机结构包括转子上开槽和改变电机槽数对电机铁耗的影响。其次对电机槽口宽度和电机槽深长度进行参数化仿真,分析槽口宽度和槽深度对电机铁耗的影响。最后研究了不同负载对电机铁耗的影响和SVPWM逆变器供电时开关频率大小对电机铁耗的影响。第叁部分根据电磁设计流程及电机齿槽结构对电机铁耗影响的结论,参考原SMC材料电机尺寸重新设计了一台定、转子材料为SMC额定功率为1kW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原电机和重新设计后电机铁耗差异及电磁性能。(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张敬阳[7](2019)在《基于复合谐振的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供电方式,因其安全、便捷、美观等独特优势,在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特种应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多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中,不仅需要传输电能,还需要传输信息以实现输出电压反馈控制、负载检测、状态监控、多控制器同步协调等功能,从而保证电能传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无线电能传输设备在使用时,系统传输功率与效率会随耦合机构间的相对位移而发生波动,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高效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Double-D型耦合机构及LCC谐振拓扑的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系统主要由电能传输系统与信息传输系统两部分构成。在电能传输系统的构建中,本文主要论述了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分析方法以及对系统的传输特性分析。文中对于耦合机构采用互感等效模型进行分析,对于逆变源与整流滤波电路分别采用基波分析法及交直流阻抗变换进行简化分析,并对LCC谐振拓扑给出参数计算公式及基本传输特性分析。在对于系统传输特性的具体分析中,主要论述了采用LCC谐振拓扑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LCC谐振拓扑具有多种设计方式,本文依据原边与副边谐振频点的对应关系,从对称与非对称两个角度对双边LCC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信息传输系统的构建中,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半双工通信功能的改进型注入式通信技术以及分析了能量调制型FSK单工通信技术可实现性。针对电能传输系统中耦合机构采用的偏移适应性更强的Double-D型线圈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注入式通信技术,实现了电能和信息的同步传输。该方法巧妙利用了Double-D型耦合机构的特点,将调制得到的OOK通信信号通过耦合变压器加载到等效为并联的两个D型发射线圈两端,信号能够基本无损地传输到通信接收端,提高了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抗偏移能力;与传统的注入式通信方法相比,由于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阻波器或电感器,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利用双边LCC补偿网络品质因数较高、选频能力较强的特点,有效降低了逆变和整流环节产生的高次谐波对通信信号传输的影响;同时由于采用对称拓扑设计,实现了半双工通信功能。为了实现全双工通信功能,针对电能传输系统中谐振拓扑采用LCC结构,本文论述了能量调制型FSK单工通信技术的可实现性。双边LCC谐振补偿网络在一定的参数设计下,具备多个传输特性一致的工作频率,可以在不影响电能传输稳定性的前提下,较好地实现能量调制型FSK通信。能量调制型FSK通信技术与改进型注入式通信技术相互之间干扰较小,可以同时正常工作,即可以完成系统的全双工通信功能。最后为验证本文理论的正确性,搭建了信息与电能同步传输实验系统,分别从电能传输特性、改进型注入式半双工通信、能量调制型FSK单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交叉干扰等方面开展相关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150W功率传输,电能传输DC-DC效率为90%;系统具备全双工通信功能,改进型注入式半双工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为60kbps,通信链路损耗仅为42mW,电能传输与信息传输的相互影响很小;能量调制型FSK单工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为6kbps,基本不会造成电能传输的波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琦[8](2019)在《分段进水多级A/O复合曝气生物滤池同步脱氮去除苯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苯酚在许多含氮废水中广泛存在,因此同时去除废水中氨氮和苯酚十分必要。然而由于苯酚对微生物,尤其是硝化菌具有显着的毒性抑制作用,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很难实现高效脱氮除酚效果。因此开发基于污水同步脱氮除酚新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段进水多级A/O-BAF新工艺处理含氮含苯酚废水。该工艺结合了分段进水A/O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的优点,利用滤池内部自然形成的好氧区和缺氧区完成硝化和反硝化,苯酚在缺氧区内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并发生去除,剩余苯酚则在好氧区内进行生物降解,从而实现对废水中的氨氮和苯酚的同步去除。本研究采用葡萄糖为进水底物的反应系统,通过逐步增加苯酚浓度的方式快速启动脱氮除酚反应器,并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对工艺中进水流量分配比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考察了不同进水氨氮和苯酚浓度时系统的处理效率,分析了不同进水流量比和苯酚浓度时系统各段沿程出水水质变化,确定了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叁维荧光光谱(3D-EEM)表征技术对水质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EPS组分分析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揭示系统生物膜特性及脱氮除酚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今后该工艺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设计与运行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逐步投加苯酚代替葡萄糖单一碳源的方式,采用分段进水多级A/O-BAF系统实现快速启动。长期运行结果表明:进水流量配比对系统COD和苯酚的去除效果影响甚微,然而对系统脱氮效果影响十分显着。当叁段BAF在进水流量比为4:3.5:2.5时脱氮除酚效果最优,总氮去除率可达80.3%,氨氮、苯酚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9.5%、99.9%和99.5%。进水苯酚浓度对系统脱氮效果影响显着,当进水苯酚浓度在126mg/L到420mg/L之间时,系统出水总氮浓度可控制在在15mg/L以下;而当进水苯酚浓度在420mg/L以上时,苯酚会对系统硝化反应产生抑制;当进水苯酚浓度在120mg/L以下时,由于碳源不足会抑制反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当进水苯酚浓度达到756mg/L时,出水中会有大量苯酚流出;系统实现脱氮除酚最佳进水条件为:苯酚和COD浓度为336mg/L和800mg/L,此时总氮去除率可达84.1%左右。系统对高氨氮废水处理不理想,主要是由于进水过低碳氮比导致。随着反应器进水苯酚浓度从168mg/L升高到756mg/L时,反应器各段总生物量增加,但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分泌被严重抑制;系统各段好氧区中EPS含量均高于缺氧区;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多糖,多糖主要分布在TB-EPS中,蛋白质在叁层EPS中分布较为均匀。(2)不同进水苯酚浓度系统处理出水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发现:反应器在进水苯酚浓度为168mg/L时,系统各段出水均无苯酚流出;反应器进水苯酚浓度上升为504mg/L时,系统各段好氧区出水均无苯酚流出,而系统各段缺氧区出水有大量苯酚残留,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苯酚抗冲击负荷能力。叁维荧光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进水苯酚浓度高达756mg/L时,系统各段好氧区和缺氧区出水中均含有大量苯酚和芳香族蛋白类物质的存在。(3)对反应器进水苯酚低浓度(168mg/L)和高浓度(756mg/L)时的两次高通量测序表明: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指数随苯酚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缺氧区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指数较好氧区高。各区段内占比较高的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而微生物群落结构受苯酚浓度影响显着,反应器进水苯酚浓度为168mg/L时,γ-变形菌纲、黄杆菌纲、Bacilli纲、梭状芽胞杆菌纲和β-变形菌纲在系统各段占比较高;反应器进水苯酚浓度为756mg/L时,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梭状芽胞杆菌纲、拟杆菌纲、变形菌纲、α-变形杆菌纲和厌氧绳菌纲在系统各段占比较高;反应器进水苯酚浓度为168mg/L时,系统各区段优势菌属主要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金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绿硫菌属、长绳菌属和嗜碱菌属为各缺氧区的优势菌属,而希灭氏菌属和假黄色单胞菌属为各好氧区的优势菌属;反应器进水苯酚浓度为756mg/L时,系统各区段优势菌属则为丝硫细菌属、噬氢菌属、和弓形菌属,而甲烷丝菌、Syntrophorhabdus和Pelotomaculum仅在各段缺氧区为优势菌属;在高浓度进水苯酚条件下,好氧区内也发现有厌氧微生物出现,出现种类繁多的苯酚降解菌,而好氧硝化菌大量减少,这些分子生物学发现与系统脱氮除酚性能具有密切关联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海侠,林继灿,唐海洋[9](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永磁同步电机矢量复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小永磁电机PI控制器的速度超调,解决常规IP控制跟踪响应慢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矢量控制和PI-IP复合控制器的优化策略。综合BP神经网络、双闭环矢量控制以及PI-IP复合控制器的优点,在传统双闭环矢量控制中,对速度环引入新型的PI-IP控制器,同时结合BP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完成BP神经网络矢量PI-IP控制器对永磁电机的速度控制,免去复杂的参数调整过程,同时提高永磁电机的工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有效减小速度超调,抑制扰动,BP神经网络优化后的PI-IP控制器具有更强的控制精准性和抗负载转矩扰动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申永鹏,刘安康,崔光照,杨小亮,葛高瑞[10](2019)在《永磁同步电动机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在低速阶段采用高频信号注入法存在的额外损耗和位置估计延迟问题,以及在高速阶段采用基于滑模观测器的反电动势观测法存在的抖振问题,研究了一种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方法。分析了I/f控制的相位关系以及滑模观测器的抖振现象的机理,构建了低速I/f控制结合高速扩展滑模观测器的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系统,通过将扩展反电动势估算值反馈至定子电流观测计算,采用带有消除旋转影响环节的锁相环,有效地改善了扩展滑模观测器的抖振问题。通过引入一种电流递减斜率切换控制方法,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系统的平稳切换。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复合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9年05期)
复合同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专利权人: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专利号:201610779779.0简介:一种复合浸漆无传感器高功重比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机壳、端盖、轴承套、波形弹簧和转子。电机结构简单且具有较高的功重比,适用于对电机体积、质量要求苛刻的场合。定子采用的绝缘结构设计和复合浸漆方法,能够在湿热、霉菌、盐雾、低气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同步论文参考文献
[1].贺云波,陈家俊.永磁同步电机的复合控制及参数自整定研究[J].机电工程.2019
[2]..一种复合浸漆无传感器高功重比永磁同步电机[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9
[3].王要强,冯玉涛,马小勇,凡绍桂.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复合检测及起动运行策略[J].仪器仪表学报.2019
[4].殷帅峰,何富连,王玉怀,石建军,程志恒.大采高复合煤壁非同步片帮分层弱化机制的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5].曹付义,李豪迪,席志强,徐立友.液压机械复合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同步控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9
[6].孔德财.软磁复合材料的永磁同步电机铁耗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7].张敬阳.基于复合谐振的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8].张琦.分段进水多级A/O复合曝气生物滤池同步脱氮去除苯酚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9].李海侠,林继灿,唐海洋.基于BP神经网络永磁同步电机矢量复合控制[J].现代电子技术.2019
[10].申永鹏,刘安康,崔光照,杨小亮,葛高瑞.永磁同步电动机全转速范围无位置传感器复合控制[J].微特电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