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权论文-冯洁

附属权论文-冯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附属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附属权贸易,产业链

附属权论文文献综述

冯洁[1](2009)在《对附属权贸易立体开发的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图书出版附属权贸易的产业发展路径类似动漫产业的发展道路,其开发也应当遵循这样的发展路径。影视与图书出版的互动、合作出版是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两种系列化产业链形式,但中国出版业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文章对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冯洁[2](2009)在《论我国附属权贸易产业链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海飞社长透露,当初中少社与比利时埃尔热基金会联系购买丁丁作品时,对方曾经开出一整套包括丁丁电视卡通片、形象、玩具等涉及多个产业的版权、生产权、开发权的引进方案,其总金额是"天文数字"。这是一条成熟和完善的产业链,国外出版商从图书出版附属权贸易中获取的利益远远超过传统图书出版贸易,附属权贸易正在成为传统出版业新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劲的市场张力。然而,令(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期刊2009年01期)

柏定国[3](2008)在《值得关注的附属权贸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版权贸易是版权产业的重要内容,作为世贸组织协定中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加入WTO以及出版分销领域对外开放之后,已经显露出特别重要的意义,其规模也日益扩大。附属权贸易是版权贸易的具体化和现实化,从最初的图书复制权、发行权、翻译权到电视类版权贸易(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08-11-18)

冯洁[4](2008)在《图书出版附属权分类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关于图书出版附属权的界定纷乱且不完善,国内外业界和学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经综合思考和分析,提出这样的划分设想——由作品派生出来的从权利分为"图书形式的从权利"和"非图书形式的从权利"两大类。划分标准是看由作品派生出来的产品是否以图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具有演绎特征。以图书形式表现出来是图书形式的从权利;不具有图书形式且具有演绎特征的作品属于非图书形式的从权利。(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08年09期)

王翎子[5](2008)在《论中国出版业在国际版权贸易中的附属权经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方面国际版权贸易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出版业的传统图书业务正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出版产业开拓新的贸易模式己势在必行。附属权贸易是发达国家出版业盈利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围绕中国出版业在版权贸易中如何经营附属权这一新课题,本文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的开篇首先对附属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阐述。附属权是相对于图书出版的主权利即专有出版权而言的一种附属权利,随着传播手段的日渐丰富,附属权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附属权贸易种类和经营方式也在逐渐丰富,是值得国内出版界大力开拓的一片全新的贸易领域。在对国内外附属权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后,笔者提出,中国出版界应当在国际版权贸易中加强附属权经营。它不仅是国际版权贸易发展以及国内出版界谋求新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更是学习附属权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一个重要渠道,将为出版商在国内市场上更好地开展附属权贸易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本文的第叁部分,笔者着重对国内外出版业生态环境进行了对比和解析,包括市场经济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律环境等,探索国内出版业生态环境如何与国际环境形成对接、为开展国际附属权贸易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等。在市场经济环境方面,当前国内出版市场需要更加开放,市场要素有待继续完善,特别是附属权贸易的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需要进一步丰富;在体制机制方面,当前的出版业管理体制和版权管理机制都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相关的法律体系需要得到健全,更需要强有力的执法保障。通过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改善出版业生态环境的具体方向。在本文的第四部分,笔者就如何加强国际版权贸易中的附属权经营提出了发展战略。从国内出版界的自身发展来说,应当尽快培育开展附属权经营的专业机构并培养专门人才,增强附属权经营意识和能力。具体到如何在国际贸易中经营附属权的问题,笔者从经营的广度、深度和时长叁个方面提出了“立体经营”策略,并提出了开展国际附属权贸易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笔者还就中国出版业如何避免加强国际附属权经营可能带来的负效应阐明了自己的见解,国内出版业应采取措施,合理规避负效应,通过积极开辟附属权贸易,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壮大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5-01)

冯洁[6](2005)在《论图书出版的附属权》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在版权贸易中有一个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的“附属权”(subsidiaryright)市场,这个市场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其经营秘诀就是四个字——资本经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本文来源于《编辑学刊》期刊2005年05期)

冯洁[7](2005)在《对我国图书出版附属权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图书出版附属权的考察,认为在我国图书出版附属权当中存在着某种法律缺位与政策障碍,并对这种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05年04期)

杨苗[8](2004)在《走进出版附属权的“魔法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7月17日美国《时代》周刊书评版用怪头怪脑的文字开篇:“星期六魔术半夜时刻刚过了几秒,出版历史上最搅人也最无必要的市场战役终于送出这件货了!”迅速的,一股以《哈里·波特》、《魔戒》为代表的魔法旋风迅速席卷全世界。这股旋风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奇谲诡异的魔法世界,也(本文来源于《编辑学刊》期刊2004年03期)

辰目[9](2000)在《论“附属权”经营》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出版界老专家林穗芳先生介绍 ,出版物附属权交易是西方发达国家书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附属权是指伴随图书出版而产生的潜在的若干版权。所谓附属权经营 ,是指让这些连带产生的潜在版权浮出水面 ,进入交易领域 ,实现效益目标。在美国和西方 ,出书以精装本(本文来源于《出版发行研究》期刊2000年08期)

附属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海飞社长透露,当初中少社与比利时埃尔热基金会联系购买丁丁作品时,对方曾经开出一整套包括丁丁电视卡通片、形象、玩具等涉及多个产业的版权、生产权、开发权的引进方案,其总金额是"天文数字"。这是一条成熟和完善的产业链,国外出版商从图书出版附属权贸易中获取的利益远远超过传统图书出版贸易,附属权贸易正在成为传统出版业新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劲的市场张力。然而,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附属权论文参考文献

[1].冯洁.对附属权贸易立体开发的构想[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

[2].冯洁.论我国附属权贸易产业链的构建[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9

[3].柏定国.值得关注的附属权贸易研究[N].中国文化报.2008

[4].冯洁.图书出版附属权分类的思考[J].东南传播.2008

[5].王翎子.论中国出版业在国际版权贸易中的附属权经营[D].重庆大学.2008

[6].冯洁.论图书出版的附属权[J].编辑学刊.2005

[7].冯洁.对我国图书出版附属权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5

[8].杨苗.走进出版附属权的“魔法世界”[J].编辑学刊.2004

[9].辰目.论“附属权”经营[J].出版发行研究.2000

标签:;  ;  

附属权论文-冯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