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乌塘鳢论文-杨潇

中华乌塘鳢论文-杨潇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华乌塘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华乌塘鳢,Toll样受体,免疫应答,副溶血弧菌

中华乌塘鳢论文文献综述

杨潇[1](2019)在《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5个功能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是我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随着集约式养殖的密度增大,中华乌塘鳢养殖场病害频发,中华乌塘鳢养殖业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鱼类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的第一道有效防线是先天免疫系统,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模式识别受体(PRR)特异性的识别微生物病原体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分子“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并诱导炎症细胞因子和I型干扰素等的释放,应对微生物病原体的攻击。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至关重要的PRR,属于Ⅰ型跨膜受体。为深入了解中华乌塘鳢的免疫系统以及TLR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克隆了中华乌塘鳢TLR信号通路中的五个重要基因:TLR1(BsTLR1)、TLR2(BsTLR2)、TLR5(BsTLR5)、MyD88(BsMyD88)及TIRAP(BsTIRAP),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的分析。为进一步了解这些基因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了其在健康鱼体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在副溶血弧菌和Poly I:C刺激后的表达模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基因的cDNA全长分别为2385、2448、2646、867和648 bp,分别编码794、815、881、288和215个氨基酸。叁个TLR基因都具有典型的TLR蛋白结构域:包含LRR(Leucinerich repeat)、LRRCT(Leucine-rich repeat C-terminal)、跨膜区和TIR(Toll-IL 1-resistance)结构域。BsMyD88包含一个死亡结构域和一个TIR结构域。BsTIRAP包含一个TIR结构域。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相似性更高。系统进化树也显示,五个基因在进化关系上与鱼类更为接近,与其它脊椎动物有一定的遗传距离。(2)组织分布表达结果显示,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在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免疫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水平。BsTLR1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较高,在肠道中表达最低;BsTLR2在脾脏和头肾中表达较高,在肌肉中表达最低;BsTLR5在肝脏和头肾中表达较高,在皮肤中表达最低。BsMyD88在肝脏和头肾中表达较高,在肠道中表达最低;BsTIRAP在血液和脾脏中表达较高,在肌肉中表达最低。(3)经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和Poly I:C刺激后,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在外周血液、头肾、肝脏及脾脏中的表达都显着上调,但是表达模式有所差异。表明BsTLR1、BsTLR2、BsTLR5、BsMyD88以及BsTIRAP都参与副溶血性弧菌和Poly I:C的免疫应答。(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9-05-01)

周真真[2](2019)在《中华乌塘鳢LGP2、MDA5和MAVS基因分子克隆及免疫应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是中国一类极富营养价值的经济鱼种,远销港澳等地。但随着人工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养殖密度的增大,在水体环境中的各类微生物数量增加。当微生物侵染中华乌塘鳢时,会导致产生相关的疾病,影响其养殖业的发展,是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华乌塘鳢是低等脊椎动物,由于特异性免疫并不发达,依赖先天免疫抵抗微生物入侵。先天免疫系统主要是通过TLRs、NLRs和RLRs叁类家族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发挥免疫应答反应,引起促炎细胞因子以及干扰素的表达。其中RLRs是一类新型的胞内识别病毒的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类家族由叁个成员组成,它们分别是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2)、RIG-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1)和MDA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结构上,RIG-I和MDA5蛋白在N末端具有两个串联CARD结构域,可以通过CARD-CARD结构域与定位在线粒体膜上的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相互作用来激活免疫途径,LGP2缺少CARD结构域,但同样有复杂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根据实验室转录组中的已有基因序列,通过PCR克隆得到中华乌塘鳢LGP2、MDA5和MAVS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分子特征,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中华乌塘鳢LGP2、MDA5和MAVS基因在poly(I:C)感染后的表达水平变化,推测LGP2、MDA5和MAVS基因在中华乌塘鳢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中华乌塘鳢LGP2基因(BsLGP2)的编码序列为2040 bp,编码679个氨基酸。经预测发现BsLGP2蛋白包括DEXDc、HELICc和RD叁个保守的结构域。Real-time PCR实验结果说明BsLGP2基因在健康中华乌塘鳢的10个组织中普遍表达,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而在肠中表达很低。注射poly(I:C)后除脾脏外的其他免疫器官早期BsLGP2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在外周血中BsLGP2基因表达量持续上调(48 h,约158倍);BsLGP2基因表达量在头肾和肝脏中的12 h达到峰值(约17倍和约70倍);而BsLGP2基因在脾脏中早期表达量下调,12 h后表达量迅速上调并在24 h达到最高峰(约1.3倍)。这说明BsLGP2基因可能在先天抗病毒免疫中发挥正调控作用。BsMDA5编码序列为2988 bp,编码995个氨基酸。预测BsMDA5蛋白的结构域是保守的,它们分别是CARDs、DEXDc、HELICc和RD。BsMDA5基因在试验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皮肤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外周血,但在肠和脑中表达量很低。相比对照组(PBS)中的BsMDA5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在poly(I:C)刺激下的免疫组织中迅速上调,且展现先上升达到峰值后急速下降的趋向。在外周血、头肾和肝脏中BsMDA5在3 h表达量明显上调,在12 h达到最高表达量(约30倍,约3.78倍,约21.78倍)。脾脏中BsMDA5基因表达量在24 h达到峰值(约3.22倍),说明中华乌塘鳢MDA5基因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BsMAVS编码序列为2484 bp,编码827个氨基酸。预测发现BsMAVS蛋白包括1个保守的CARD结构域和2段内部重复序列(RPT1)。通过Real-time PCR检测BsMAVS基因在正常中华乌塘鳢组织广泛表达,且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而在肠中具有很低的表达量。在poly(I:C)刺激后的外周血、头肾、脾脏和肝脏中,BsMAVS基因表达量在外周血中迅速且明显上调,并持续表达(48 h,约30倍);在头肾中BsMAVS基因的表达量在3 h-12 h呈现下调表达,但在12 h后表达量明显上调,并在24 h达到最高峰(约1.3倍);BsMAVS基因在肝脏中早期表达量上调并达到峰值(3 h,约1.53倍);脾脏中BsMAVS基因表达量在早期下调,6 h后迅速上升并在12 h达到峰值(约1.2倍),推测BsMAVS基因在先天免疫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本研究中克隆了中华乌塘鳢LGP2、MDA5和MAVS基因编码序列,初步研究了LGP2、MDA5和MAVS基因的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sLGP2可能在先天抗病毒免疫中发挥正调控作用,是RLR抗病毒信号通路中的正调控因子;BsMDA5基因可能参与先天抗病毒免疫应答并发挥重要作用;BsMAVS基因虽缺失TM结构域,但仍在先天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这为研究中华乌塘鳢RLR信号途径及相关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对中华乌塘鳢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9-04-01)

粟文[3](2018)在《湛江红树林区地埋管网系统中华乌塘鳢保育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树林作为海洋渔业的天然育苗场,其鱼类多样性保育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价值。地埋式管网系统是一套创新红树林生态养殖模式,研究该系统水质的动态变化、科学合理的优化保育密度及日常管理,可以提高系统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产量,降低保育成本,是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在湛江半日潮红树林区构建地埋式管网系统,对不同保育密度下中华乌塘鳢生长、生理生化等进行分析比较,并对系统水质指标进行全程监测。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5.39±2.36)g,初始体长为(12.51±0.35 cm)的中华乌塘鳢分成A组360尾/窗口(4.3 kg·m~(-3))、B组420尾/窗口(5.0 kg·m~(-3))和C组480尾/窗口(5.7 kg·m~(-3)),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80 d。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期间系统温度27.7℃~31.0℃,盐度16.8~22.5,pH值7.0~8.8之间,在中华乌塘鳢正常生活的条件范围内,蓄水池水质状况良好,各组存活率在94.9%以上,该地埋式管网系统适于在湛江半日潮红树林区进行推广应用。2、各密度组中华乌塘鳢的终末体长、特定生长率、体长增长率、增重率和日增重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试验结束时C组体质量显着小于A组,B组和C组终末体质量变异系数显着高于A组。表明长期的高密度保育会抑制中华乌塘鳢的生长,造成体质量增长迟缓、生长离散现象明显、饵料转化率升高。3、C组与A组溶解氧含量差异显着(P<0.05),各密度组溶解氧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在第50 d时溶解氧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3 mg/L);各密度组氨氮含量维持在一个较稳定水平,从第50 d开始出现C组氨氮含量显着高于A组(P<0.05);各密度组亚硝酸氮、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变化周期与窗口清洗周期(20d)相同,呈不断上升趋势,周期末时无机氮、无机磷含量超过《海水水质标准》Ⅱ类海水限定值。从第10 d开始无机磷含量C组显着大于A组(P<0.05),第50 d开始无机氮含量C组显着大于A组(P<0.05)。鉴于高密度保育后期水质劣化加快及溶解氧含量较低,应缩短管理窗口清洗周期为15 d,在管理窗口内增设加氧装置,以保证养殖水质安全。4、营养指标方面:C组肝体指数、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A组(P<0.05),但水分及粗蛋白含量并无显着差异(P>0.05);抗氧化功能方面:试验前、中、后期C组抗氧化酶SOD含量均显着低于A组(P<0.05)、MDA含量显着高于A组(P<0.05),表明长期的高密度胁迫导致鱼组织氧化损伤。非特异性免疫方面:C组时LZM活力显着低于A组(P<0.05)。综上可见,长期的高密度胁迫会抑制鱼类的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通过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改变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对鱼类的营养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综合考虑中华乌塘鳢生长、生理生化、水质及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初始放苗宜采用480尾/窗口(5.7 kg·m~(-3)),当中期(50 d左右)出现一定生长离散现象时应调整管理窗口的负载率进行个体分级,以保证个体健康生长。(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8-12-08)

陆宇哲,潘红平,王帅,刘文光,喻亚丽[4](2018)在《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肉质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肌肉的质构特性和营养成分差异,为中华乌塘鳢品质鉴定、养殖技术改进和红树林生态品牌创建及推广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测定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肌肉的质构特性、滴水损失率、冷冻渗出率、pH、胶原蛋白含量、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等指标,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野生和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肌肉硬度、内聚性、胶黏性及胶原蛋白含量间无显着差异(P>0.05,下同),但均显着高于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P<0.05,下同);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弹性、咀嚼性和pH间存在显着差异,弹性和咀嚼性表现为生态养殖>野生>池塘养殖,pH表现为池塘养殖>生态养殖>野生;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滴水损失率和冷冻渗出率间无显着差异。常规营养成分中,池塘养殖群体的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野生群体。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相同,均测出18种氨基酸和18种脂肪酸,含量也基本一致,但野生和生态养殖群体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n-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高于池塘养殖群体。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3种不同来源群体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AA/T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AA/NEAA)也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理想模式,分别为42.67%~44.11%和89.07%~95.95%。【结论】中华乌塘鳢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特点,3种不同来源的中华乌塘鳢主要营养成分相似,但野生和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的中华乌塘鳢肌肉质构特性和保健价值优于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粟文,韩维栋,谢恩义,王惠,许日升[5](2018)在《湛江红树林区地埋管网系统中华乌塘鳢保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湛江半日潮红树林区地埋管网系统中3种保育密度对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中华乌塘鳢初始体质量为(45.39±2.36)g,体长为(12.51±0.35)cm,保育密度为A组4.3 kg·m~(-3)、B组5.0 kg·m~(-3)、C组5.7 kg·m~(-3),设置3个重复,保育周期80 d。结果表明,养殖终末各密度组的成活率在94.9%以上;各密度组间终末体长、特定生长率、体长增长率、肥满度、平均日增重以及增重率差异不显着(P>0.05);但A组终末体质量显着高于C组(P<0.05);C组饵料转化率显着高于A组(P<0.05)。各密度组间终末体长变异系数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保育密度的增加各密度组间终末体质量变异系数升高,A组显着低于B组、C组(P<0.05)。A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溶菌酶(LZM)活性显着高于C组(P<0.05),A组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B组、C组(P<0.05)。(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黄升[6](2018)在《酸化海水引起中华乌塘鳢皮肤溃烂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已成为海洋环境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全球正经历3亿年来最快的海洋酸化过程。海洋酸化在改变海水化学环境的同时,对海洋生物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不利影响。近年来,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已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本课题组在研究海洋酸化能否影响中华乌塘鳢正常产卵时,偶然发现酸化海水处理的中华乌塘鳢更容易出现皮肤溃烂病。本文通过病灶组织学观察、粘液酶活性测定、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皮肤转录组分析等,从环境微生物和皮肤免疫力两个方面研究了酸化海水引起中华乌塘鳢皮肤溃烂病的原因和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中华乌塘鳢暴露在有菌酸化海水中4天后,16sRNA高通量测序表明,皮肤病灶部位的菌群结构与对照组相应部位的菌群结构有显着差异;致病菌鉴定结果为轮虫弧菌(Vibrio rotiferianus)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比较了致病菌菌株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发现酸化海水导致致病弧菌在病灶部位大规模繁殖,其中一株致病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最强。从环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以及形成生物膜能力分析,提示酸化海水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和生物膜的形成。(2)中华乌塘鳢暴露在无菌酸化海水中4天后,组织学观察和粘液酶活性检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酸化组皮肤表面不同类型的粘液细胞数量发生变化,体表分泌粘液中部分酶活性也受到显着影响。其中,皮肤表面与应激反应相关的中性粘液细胞数量显着增加,而酸性粘液细胞的数量显着减少;体表粘液中蛋白酶、过氧化物酶等与抑菌相关的酶活性显着增强,与皮肤愈合相关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减弱,具有光谱杀菌作用的溶菌酶活性却无明显变化。提示酸化海水能够促进粘液的分泌,引起体表粘液细胞的应激反应。(3)中华乌塘鳢暴露在无菌酸化海水中4天后,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无菌正常海水比较,皮肤表层共有3万多个差异基因,其中大部分基因表达没有显着差异,只有348个基因表达出现显着差异,主要包括引起抗氧化/细胞应激反应、细胞骨架重排、细胞连接/粘附、离子通道和免疫反应等相关基因。其中和免疫相关基因出现了显着上调,和细胞骨架相关的基因出现了显着下调,提示无菌酸化海水可以影响中华乌塘鳢皮肤表面的基因表达而引起应激反应。本研究首次观察到海洋酸化引起中华乌塘鳢出现皮肤红肿病的现象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和机理:酸化海水改变了中华乌塘鳢体表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使致病菌显着繁殖增多,其中部分致病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显着增强,皮肤表层免疫力减弱,最终该疾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陈康,刘妮,唐以杰,崔志民,余婉竹[7](2017)在《中华乌塘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养殖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养殖中华乌塘鳢的效果,构建了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等几种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进行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养殖试验.1年后收获,养殖期间通过对水质和鱼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种植红树植物的养殖塘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除了无瓣海桑种植塘外,其他红树植物种植塘中中华乌塘鳢的生长均优于对照塘.尤其是桐花树和木榄种植塘效果较好,成活率高于88%,单尾平均重量高于190g,总重量高于500kg.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鱼的生长在各试验塘间存在差异,主要受水质影响.鱼的生长状况与水质的优劣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陆宇哲,潘红平,王帅,杨明柳,刘文光[8](2017)在《野生、池塘养殖及红树林生态养殖中华乌塘鳢成鱼的形态判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群体是否存在形态差异,为辨别中华乌塘鳢产品来源提供快速便捷的形态学判别方法,也为创建中华乌塘鳢红树林生态养殖品牌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测量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的6个可量性状和20个外形框架结构数据,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多元分析。【结果】除头长/体长外,其他各项可量性状比值在各中华乌塘鳢群体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第一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L9(第二背鳍起点至其末端的距离)、L13(第二背鳍末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14(第二背鳍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L17(第二背鳍末端至尾鳍腹侧起点的距离)、尾柄长/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等尾端特征值,对第二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体高/体长、L2(第一背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L5(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6(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L7(第一背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和L8(第二背鳍起点至腹鳍起点的距离)等躯干特征值,对第叁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有L11(臀鳍起点至其末端的距离)、L12(第二背鳍起点至臀鳍末端的距离)、L16(臀鳍末端至尾鳍腹侧起点的距离)和L18(臀鳍末端至尾鳍背侧起点的距离)等体后端特征值。野生、生态养殖和池塘养殖中华乌塘鳢群体可通过判别函数进行有效区分,其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群体与生态养殖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池塘养殖群体相聚,即中华乌塘鳢生态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形态较相近。【结论】中华乌塘鳢野生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和池塘养殖群体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形态学多元分析可有效辨别。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的形态与野生群体更相近,食物保障和食物组成、环境理化条件等可能是引起中华乌塘鳢各群体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陆宇哲,潘红平,王帅,杨明柳,刘文光[9](2017)在《养殖模式及酸和硫化物胁迫对中华乌塘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红树林区3种不同生长环境下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探究其对酸和硫化物胁迫的响应,为中华乌塘鳢红树林生态养殖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野生、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和池塘养殖的中华乌塘鳢成体,取血测定红细胞(RBC)含量、白细胞(WBC)含量及其组成、总蛋白(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不同强度的酸或硫化物胁迫中华乌塘鳢72h,每隔24h取血检测。【结果】在所测定的10项指标中,中华乌塘鳢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与池塘养殖群体间仅红细胞数量差异显着,而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有5项存在显着差异。红细胞数量差异表现为池塘养殖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野生群体。野生群体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着高于养殖群体,淋巴细胞正好相反。水体pH值5.5以下或硫化物含量1 225μg/L以上,即能导致中华乌塘鳢产生急性毒理反应,总体表现为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SOD活力降低,GST活力增强,TP含量升高,T-AOC下降,胁迫强度和持续时间与毒理反应强度呈正相关。【结论】中华乌塘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对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环境的响应与池塘养殖基本一致,一定浓度硫化物或酸会危害中华乌塘鳢健康状况,硫化物和低pH值不是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的限制因子,但仍是潜在的危害因子。(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梁爽[10](2017)在《闽浙沿海中华乌塘鳢杂交带遗传结构及杂交渐渗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隶属于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塘体科(Eleotridae),乌塘体属(Bostrychus)。本研究采用了叁种分子标记:微卫星标记(SSR)、线粒体DNA(mtDNA)基因序列、核基因RyR3序列检测和分析了闽浙沿海6个地理群体共计534尾中华乌塘鳢样本的杂交带遗传结构及杂交渐渗情况。目前有多种因素可以促进杂交带形成并维持杂交带的稳定,如杂种的性质、杂交带的组成成分及其适应性。因此研究杂交带的遗传结构及渐渗现象对于理解杂交带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微卫星数据(SSR)分析中,筛选了 15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座位,各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范围为7~44,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为0.1546~0.9600,期望杂合度(HE)的范围为0.4357~0.9602,各微卫星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2780~0.9523,表明中华乌塘鳢种群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水平。近交系数(Fis)为-0.3136~0.4487,除少数微卫星座位Fis为负数外,多数座位的Fis均为正数,表明在中华乌塘鳢群体中出现了杂合子缺失的现象。2、在本研究中,中华乌塘鳢Cytb基因序列长度为1141bp,总共检测到可变位点122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79个,并定义了122个单倍型。6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指数在0.765~0.895之间,核苷酸多态性在0.00157~0.002102之间,出现了高单倍型多样性(Hd)低核苷酸多样性(π)的情况,其中玉环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厦门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在核基因RyR3的分析中,长度为820bp的序列包含可变位点28个,其中有26个简约信息位点,单倍型多样性在0.612~0.799之间。核苷酸多态性在0.00330~0.00612之间,与Cyt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一致,也出现了高单倍型多样性与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现象。3、由群体间遗传距离矩阵构建的NJ树及Structure聚类分析表明,中华乌塘鳢可分为南北两个谱系(N谱系和S谱系),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群体间遗传分化(FST)程度处于中高水平,相邻种群间的基因流(Nm)值较大、交流频繁,而N谱系与S谱系之间基因流值较小,可能是与地理隔离因素和中华乌塘鳢特殊的生物特性有关。4、基于Cytb基因序列及RyR3构建的单倍型网络结构图显示,中华乌塘鳢群体明显分为南北两支。Tajima'D(D),Fu'Fs(Fs)检验及核苷酸不配对分布检验也表明,除厦门群体存在近期的群体扩张外,其他群体均未发生扩张。5、台湾海峡北部(霞浦至舟山)的五个地理样本均由N谱系、S谱系和杂交种群组成,证实了东海区域可能为中华乌塘鳢产生杂交的二次接触区。中华乌塘鳢群体在闽浙沿海的二次接触区域形成的杂交带符合张力带模型。在张力带中,与亲本种相比杂种的适应性相对较低,杂交带被限制在两个亲本种之间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杂种的扩散和选择之间的平衡性来维持。在杂交带中,等位基因的丢失导致杂交种存活力下降,当夏季产卵季节时,中华乌塘鳢种群从二次接触区域的南部向北部扩散,平衡了等位基因缺失现象。从整体来看,两个系统的地理谱系处于物种形成过程的初期阶段。(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5-01)

中华乌塘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是中国一类极富营养价值的经济鱼种,远销港澳等地。但随着人工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养殖密度的增大,在水体环境中的各类微生物数量增加。当微生物侵染中华乌塘鳢时,会导致产生相关的疾病,影响其养殖业的发展,是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华乌塘鳢是低等脊椎动物,由于特异性免疫并不发达,依赖先天免疫抵抗微生物入侵。先天免疫系统主要是通过TLRs、NLRs和RLRs叁类家族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发挥免疫应答反应,引起促炎细胞因子以及干扰素的表达。其中RLRs是一类新型的胞内识别病毒的模式识别受体家族,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类家族由叁个成员组成,它们分别是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2)、RIG-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1)和MDA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结构上,RIG-I和MDA5蛋白在N末端具有两个串联CARD结构域,可以通过CARD-CARD结构域与定位在线粒体膜上的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相互作用来激活免疫途径,LGP2缺少CARD结构域,但同样有复杂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根据实验室转录组中的已有基因序列,通过PCR克隆得到中华乌塘鳢LGP2、MDA5和MAVS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分子特征,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中华乌塘鳢LGP2、MDA5和MAVS基因在poly(I:C)感染后的表达水平变化,推测LGP2、MDA5和MAVS基因在中华乌塘鳢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中华乌塘鳢LGP2基因(BsLGP2)的编码序列为2040 bp,编码679个氨基酸。经预测发现BsLGP2蛋白包括DEXDc、HELICc和RD叁个保守的结构域。Real-time PCR实验结果说明BsLGP2基因在健康中华乌塘鳢的10个组织中普遍表达,在头肾中表达量最高,而在肠中表达很低。注射poly(I:C)后除脾脏外的其他免疫器官早期BsLGP2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在外周血中BsLGP2基因表达量持续上调(48 h,约158倍);BsLGP2基因表达量在头肾和肝脏中的12 h达到峰值(约17倍和约70倍);而BsLGP2基因在脾脏中早期表达量下调,12 h后表达量迅速上调并在24 h达到最高峰(约1.3倍)。这说明BsLGP2基因可能在先天抗病毒免疫中发挥正调控作用。BsMDA5编码序列为2988 bp,编码995个氨基酸。预测BsMDA5蛋白的结构域是保守的,它们分别是CARDs、DEXDc、HELICc和RD。BsMDA5基因在试验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皮肤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外周血,但在肠和脑中表达量很低。相比对照组(PBS)中的BsMDA5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在poly(I:C)刺激下的免疫组织中迅速上调,且展现先上升达到峰值后急速下降的趋向。在外周血、头肾和肝脏中BsMDA5在3 h表达量明显上调,在12 h达到最高表达量(约30倍,约3.78倍,约21.78倍)。脾脏中BsMDA5基因表达量在24 h达到峰值(约3.22倍),说明中华乌塘鳢MDA5基因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BsMAVS编码序列为2484 bp,编码827个氨基酸。预测发现BsMAVS蛋白包括1个保守的CARD结构域和2段内部重复序列(RPT1)。通过Real-time PCR检测BsMAVS基因在正常中华乌塘鳢组织广泛表达,且在头肾和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而在肠中具有很低的表达量。在poly(I:C)刺激后的外周血、头肾、脾脏和肝脏中,BsMAVS基因表达量在外周血中迅速且明显上调,并持续表达(48 h,约30倍);在头肾中BsMAVS基因的表达量在3 h-12 h呈现下调表达,但在12 h后表达量明显上调,并在24 h达到最高峰(约1.3倍);BsMAVS基因在肝脏中早期表达量上调并达到峰值(3 h,约1.53倍);脾脏中BsMAVS基因表达量在早期下调,6 h后迅速上升并在12 h达到峰值(约1.2倍),推测BsMAVS基因在先天免疫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本研究中克隆了中华乌塘鳢LGP2、MDA5和MAVS基因编码序列,初步研究了LGP2、MDA5和MAVS基因的表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sLGP2可能在先天抗病毒免疫中发挥正调控作用,是RLR抗病毒信号通路中的正调控因子;BsMDA5基因可能参与先天抗病毒免疫应答并发挥重要作用;BsMAVS基因虽缺失TM结构域,但仍在先天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这为研究中华乌塘鳢RLR信号途径及相关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对中华乌塘鳢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华乌塘鳢论文参考文献

[1].杨潇.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sinensis)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5个功能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

[2].周真真.中华乌塘鳢LGP2、MDA5和MAVS基因分子克隆及免疫应答分析[D].浙江海洋大学.2019

[3].粟文.湛江红树林区地埋管网系统中华乌塘鳢保育初步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

[4].陆宇哲,潘红平,王帅,刘文光,喻亚丽.3种不同来源中华乌塘鳢成鱼肉质比较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8

[5].粟文,韩维栋,谢恩义,王惠,许日升.湛江红树林区地埋管网系统中华乌塘鳢保育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8

[6].黄升.酸化海水引起中华乌塘鳢皮肤溃烂病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

[7].陈康,刘妮,唐以杰,崔志民,余婉竹.中华乌塘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养殖试验[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

[8].陆宇哲,潘红平,王帅,杨明柳,刘文光.野生、池塘养殖及红树林生态养殖中华乌塘鳢成鱼的形态判别[J].南方农业学报.2017

[9].陆宇哲,潘红平,王帅,杨明柳,刘文光.养殖模式及酸和硫化物胁迫对中华乌塘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广西科学.2017

[10].梁爽.闽浙沿海中华乌塘鳢杂交带遗传结构及杂交渐渗现象研究[D].厦门大学.2017

标签:;  ;  ;  ;  

中华乌塘鳢论文-杨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