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性凝胶论文-唐随意,杨晶,符旭东

温敏性凝胶论文-唐随意,杨晶,符旭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敏性凝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布地奈德,温敏凝胶,体外释放度,体内滞留性

温敏性凝胶论文文献综述

唐随意,杨晶,符旭东[1](2019)在《布地奈德灌肠用温敏性凝胶的体外释放度及局部滞留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布地奈德灌肠用温敏性凝胶的体外释放度及体内滞留性。方法:制备布地奈德温敏凝胶灌肠液,采用动态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以新吲哚菁绿IR820为荧光标记物,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不同时间点温敏凝胶灌肠液在小鼠体内的滞留情况。结果:含有增溶剂的布地奈德温敏凝胶灌肠液在体外能缓慢并完全地释放,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12 h释放在80%以上,普通灌肠液12 h的累积释药率不到60%;通过对新吲哚菁绿标记物观察,温敏凝胶剂在体内至少可以停留12 h,普通灌肠液体内4 h时几乎不能观察到荧光信号。结论:布地奈德温敏凝胶灌肠液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延缓药物释放。(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于滔,杨帆,刘意[2](2018)在《氯雷他定温敏性凝胶鼻粘膜毒性以及刺激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氯雷他定温敏性凝胶剂通过鼻腔给药是否产生鼻黏膜毒性以及刺激性。以鸡胚尿囊膜为模型进行空白凝胶以及给药凝胶对比试验,观察是否产生出血、凝血、溶血等现象;以新西兰白兔为模型观察凝胶剂的刺激性,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红斑、水肿等情况。结果表明,氯雷他定凝胶剂对鸡胚尿囊膜未产生出血、凝血、溶血现象;也不会引起对新西兰白兔刺激反应。(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07期)

贾春雷,杨素芳,付建利,崔福龙,何涛[3](2017)在《温敏性凝胶水溶液的冷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高温垂直物体表面的冷却效果,提高灭火用水的利用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别用一定浓度的温敏性P(NIPAm/AA-Na)凝胶水溶液、凝胶B水溶液和水作为冷却剂,针对直立的高温铁板进行冷却对比试验,在冷却灭火过程中实时多点位记录铁板的温度、辐射热并全程记录冷却影像。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温敏性P(NIPAm/AA-Na)凝胶水溶液的冷却时间最短,最大冷却速率和平均冷却速率均优于水和凝胶B。温敏性P(NIPAm/AA-Na)凝胶水溶液冷却时,发生溶胶/凝胶相转变过程,增大了水在高温垂直物体表面的停留时间和数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冷却效率。(本文来源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郭栋梁[4](2017)在《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性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高岭土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调整共聚物种亲水/疏水单体的比例,调节共聚物的相变温度及灵敏性,得到一种稳定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体系。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电镜扫描仪对温敏性水凝胶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浴温度60℃,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1g,引发剂质量浓度30%的过硫酸钾10ml,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0.4g,高岭土6g时,凝胶吸水倍率最高,且在耐盐性、保水性方面都明显高于其它条件下的凝胶。(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7年21期)

符旭东,王姗姗,陈湖海[5](2017)在《雌二醇阴道用温敏性凝胶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局部滞留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雌二醇阴道用温敏性凝胶E2-VTG的体外释药特性及体内滞留性。方法采用冷法工艺制备E2-VTG。采用动态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以新吲哚菁绿IR820为荧光标记物,ICR小鼠为受试动物,应用CRi Maestro小动物成像系统检测不同时间点温敏凝胶在受试小鼠阴道处的滞留情况。结果雌二醇温敏凝胶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24 h时药物累计释放率达到87%,释放模型拟合遵循Higuchi方程,推测雌二醇温敏凝胶主要通过扩散机制释药。NIR成像与荧光定量分析显示温敏凝胶在ICR小鼠阴道内滞留时间至少可达8 h。结论雌二醇温敏凝胶可延长药物在阴道内的滞留时间,延缓药物的释放。(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张丽丽[6](2017)在《新型温敏性凝胶研制及其在肝热消融术中对周围脏器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经皮热消融治疗已应用于肝脏、肾脏和骨骼系统等,但由于其对周围脏器的热损伤,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为使用生理盐水来隔离周围组织,减少热损伤,但因其流动性大,滞留时间极短,其分离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流动性小、滞留时间长并低温快速胶凝的新型温敏性凝胶-泊洛沙姆407(Poloxamer 407,P407),并评价其在肝脏热消融术中对周围组织保护的有效性及生物安全性。方法:1、新型温敏性凝胶制备:选用P407为基础材料,配制浓度为15%、17.5%、20%、22.5%、25%、27.5%和30%温敏性凝胶水溶液。采用转子法测定胶凝温度,并结合其不同温度下的胶凝时间,同时采用R/S+流变仪观察其粘度变化,最终确定新型低温快速胶凝的温敏性凝胶的处方及制备工艺。2、体外隔热作用实验研究:取上述制备的不同厚度(3mm、5mm和10mm)温敏性凝胶置于待消融的猪肝之间,以功率30w微波消融肝脏,作用时间180s,记录凝胶两侧温度变化情况。3、体内隔热作用实验研究-新型温敏性凝胶在经皮微波消融邻近膈肌肝组织的实验研究3.1有效性研究:选取成年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凝胶组、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在兔肝脏与膈肌之间注入新型温敏性凝胶水溶液和生理盐水5ml/只;对照组无任何隔离保护措施。微波消融肝脏,功率为30w,消融时间为180s。消融后即刻解剖,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比较叁组间膈肌损伤灶的大小、发生率及损伤程度。3.2安全性研究:选取8只新西兰兔,在其肝脏与膈肌之间注入新型温敏性凝胶水溶液5ml/只,以功率30w微波消融肝脏180s,分别于微波消融术前1d,术后3d和7d经耳缘静脉抽血2ml,检测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t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3.3可吸收/降解性能研究:室温下,用1ml注射器对12只实验用NIH-NU/NU裸鼠背部皮下注射0.5ml新型温敏性凝胶水溶液。分别于15min、1h、3h及6h处死裸鼠,切开裸鼠背部皮肤,观测凝胶大小并拍照。结果:1、新型温敏性凝胶制备:以胶凝温度和胶凝时间为指标参数,对不同浓度的凝胶制剂处方进行筛选,最终确定22.5%P407凝胶为适合临床需要的最佳组分。其胶凝温度为22.3℃,37℃时胶凝时间为90s。其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8℃以下为液态,22.3℃以上胶凝成为半固体。2、体外隔热作用实验研究:体外测温实验显示微波消融肝脏30w/180s,新型温敏性凝胶厚度为3mm、5mm和10mm时,凝胶两侧温差最大值分别为20.0±0.6℃、26.4±0.5℃和30.9±2.2℃,当凝胶一侧温度达60℃时,另一侧温度分别为52.2±1.0℃、41.9±1.1℃和29.1±2.4℃。根据以上结果,厚度为5mm新型温敏性凝胶对周边组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3、体内隔热作用实验研究-新型温敏性凝胶在经皮微波消融邻近膈肌肝组织的实验研究3.1有效性研究:微波消融后,凝胶组未见膈肌损伤(0/8),生理盐水组5例出现膈肌损伤(5/8),对照组8例出现膈肌损伤(8/8)。膈肌损伤灶大小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1)。按照损伤程度四级评分标准(未见损伤,0;轻度损伤,1;中度损伤,2;重度损伤,3),叁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最重,生理盐水组次之,凝胶组最轻(P=0.001-0.04)。而叁组间肝脏消融灶体积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安全性研究:微波消融术前1d,术后3d和7d兔血清中ALT、AST、BUN及SCr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3可吸收/降解性能研究:新型温敏性凝胶水溶液注入裸鼠背部皮下后,即在注射部位形成半固体凝胶,随时间延长,半固体凝胶逐渐缩小,6h后肉眼观察消失。结论:1、本课题研制出一种低温快速胶凝的新型温敏性凝胶,即浓度为22.5%P407凝胶,其胶凝温度为22.3℃,胶凝时间为90s。2、体外隔热作用实验研究显示,厚度为5mm新型温敏性凝胶对周边组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3、体内隔热作用实验研究显示,厚度为5mm新型温敏性凝胶在微波消融兔邻近膈肌肝组织时,可有效保护邻近膈肌。4、新型温敏性凝胶对肝肾功能没有影响。5、新型温敏性凝胶在6h内可吸收、降解。(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期刊2017-04-01)

张惠东,罗雪娇,徐敏[7](2016)在《基于纤维素丙烯酸酯的温敏性凝胶的合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离子液体中对纤维素进行均相丙烯酰化,得到一定取代度的纤维素丙烯酸酯。利用纤维素中引入的双键与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PEGA)进行共聚,得到一种具有温敏性的凝胶。利用固体核磁共振~(13)C定量交叉极化/魔角旋转(QCP/MAS)对凝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平衡溶胀比测试(ESR)对产物的温敏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具有温敏性的凝胶,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约为65℃。(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6年08期)

张惠东[8](2016)在《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酯化及温敏性凝胶的合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是近年来较为广泛研究的一种天然可再生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常规的溶剂无法对纤维素进行溶解,因此纤维素的均相衍生化和进一步的加工需要通过特殊的溶剂体系来完成。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溶剂,对纤维素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且能进行均相的衍生化反应。本文通过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酯化反应,向纤维素中引入了含双键的基团,并通过这一基团的进一步反应,获得了具有温敏性能的凝胶。实验表明:1.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离子液体对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聚合度约500的纤维素不经预处理在80℃下只需1h即可完全溶解,溶解度可以达到1Owt%。2.对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进行衍生化反应,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获得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纤维素酯化产物。对转化度的高低与产物纯度的综合分析得知,在60-C下纤维素与丙烯酰氯1:5进行反应2h是一个较为适宜的反应条件,可以获得取代度1.76的纤维素丙烯酸酯。同时根据该反应的规律,将纤维素与肉桂酰氯进行反应,成功得到了纤维素肉桂酸酯。3.纤维素丙烯酸酯与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PEGA)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具有温敏性能的凝胶,通过对凝胶的DSC、ESR、UV-Vis透光率的测试分析,得出该凝胶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65℃。(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蒋文艳[9](2015)在《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温敏性凝胶小球的制备及其吸附与再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的使用量迅速增长,由此而导致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有机染料和重金属废水污染的去除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吸附法的优点在于吸附效率高、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吸附材料的种类多,从而逐渐成为处理废水研究中的热点。本论文将海藻酸钠与温敏性甲基纤维素通过共混改性,制备出了一种在低温下对亚甲基蓝和Ni(II)具有良好吸附能力,在高温下拥有良好脱附性能,同时易于从水体中分离并且再生性能较好的吸附温敏性凝胶小球。本论文对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温敏性凝胶小球的制备条件、吸附性能及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配比mMC:mSA为0.1:0.1(g:g),氯化钙质量分数为5%,转速为200 r·min~(-1),钙化时间为240 min,溶解温度为30℃时,制备出的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凝胶小球,其强度及吸附温敏性能综合最优,强度为2.12 N,在30℃与60℃时该凝胶小球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差值为57.5%。分别采用质量分数均为1%的氯化钙、乳酸钙和乙酸钙水溶液对吸附亚甲基蓝后的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凝胶小球进行脱附,脱附率分别为90.5%、87.8%和83.8%。氯化钙对凝胶小球在30℃和60℃进行脱附达到平衡的时间均为15min,而乳酸钙和乙酸钙在30℃时达到脱附平衡需要30 min,在60℃时,达到脱附平衡需要15 min。用氯化钙作为脱附剂对凝胶小球进行脱附与重复吸附实验后第一次与第五次的吸附量分别为73.7 mg·g~(-1)、73.1 mg·g~(-1),仅相差0.6 mg·g~(-1);用乳酸钙作为脱附剂时第一次与第五次的吸附量相差2.3 mg·g~(-1);乙酸钙作为脱附剂时,第一次与第五次的吸附量相差5.3 mg·g~(-1),说明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凝胶小球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在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凝胶小球用量为2 g·L~(-1)、Ni(Ⅱ)初始浓度为30 mg·L~(-1)、温度为30。C时,对Ni(Ⅱ)的去除率为65.9%。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凝胶小球对Ni(Ⅱ)的吸附在45 min时就能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凝胶小球对Ni(Ⅱ)的平衡吸附量降低。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凝胶小球吸附Ni(Ⅱ)的最佳pH为8,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利用准一级方程、准二级方程和Bangham方程叁种动力学模型,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Temkin方程和D-R方程四种等温吸附模型及热力学模型来分析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温敏性凝胶小球对Ni(Ⅱ)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Ni(Ⅱ)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实验温度30-60。C范围内,吸附焓△H、吸附熵△S均为负值,吸附是放热、熵减少的过程,升高温度对吸附不利。(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5-12-01)

王姗姗[10](2015)在《雌二醇阴道用温敏性凝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泌尿生殖道萎缩和萎缩性阴道炎是一种多发于绝经期妇女的更年期症状,与伴随着绝经(自然或人工)和衰老导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直接关联。激素补充疗法(estrogen therapy,ET)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手段,用药途径包括全身给药(口服、皮肤用)和阴道局部用药,其中经阴道补充低剂量雌激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萎缩最有效的方法。雌二醇(Estradiol)是体内主要由卵巢成熟滤泡分泌的一种自然雌激素,能增进和调节女性性器官及副性征的正常发育。目前,市售的雌二醇阴道用制剂有阴道片、阴道用乳膏和阴道环,但存在给药面积有限,分布不均匀,给药器清洗麻烦,给药不方便,患者顺应性差等问题~([1、2])。为增加药物在局部的均匀分布,延长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滞留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疗效果,本课题研究了雌二醇阴道用温敏性凝胶剂。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温度敏感性凝胶材料,聚卡波菲为生物粘附剂,甘油为保湿剂,乙醇为增溶剂制备适于阴道局部给药的雌二醇温敏凝胶。采用冷法制备空白和含药温敏凝胶,以倒置试管法测定温敏凝胶的胶凝温度。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聚卡波菲、泊洛沙姆等对胶凝温度的影响,选择对胶凝温度影响较大的泊洛沙姆407、188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结合胶凝时间筛选出最优处方,按照优化处方制备的凝胶的胶凝温度为33.4℃。通过粘度计测定表观粘度,采用动态流变学实验测定温敏凝胶在相变过程中的流变参数,结果表明:本制剂具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室温下流动性好,粘度小,为牛顿流体;置于阴道后迅速铺展,在一定时间内胶凝后,凝胶粘度增大,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建立雌二醇温敏凝胶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稳定性良好,在0.2~2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得3批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7.85%、101.07%、98.61%(n=3),pH值为4.64、4.66、4.64,胶凝温度为33.0℃、33.4℃、33.4℃。采用动态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的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释放介质中药物的含量。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体外释放结果表明,雌二醇温敏凝胶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24h时药物累计释放率达到87%,释药模型拟合遵循Higuchi方程,推测雌二醇温敏凝胶通过扩散机制释药。通过影响因素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以外观性状、pH、胶凝温度、雌二醇含量为指标对制剂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雌二醇温敏凝胶对高温及光照不稳定;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铝塑包装的雌二醇温敏凝胶稳定性良好。以IR820为荧光标记物,ICR小鼠为受试动物,应用CRi Maestro小动物成像系统检测,在0h、0.5h、1h、2h、4h、6h、8h、24h观察温敏凝胶在受试小鼠阴道处的滞留情况。NIR成像与荧光定量分析显示,雌二醇温敏凝胶在ICR小鼠阴道内滞留时间可达24h,具有减少药物泄漏,延长药物释放的作用,符合阴道局部用药的要求。阴道粘膜刺激性试验以SD雌性大鼠为对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9%生理盐水)、空白凝胶组、试验组(雌二醇温敏凝胶),各组每天单次阴道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天。于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动物,分离出阴道组织,通过肉眼和阴道病理切片观察,采用Eckstein刺激性评价标准评价刺激性,结果显示凝胶基质及含药温敏凝胶对大鼠阴道未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的雌二醇阴道用温敏性凝胶胶凝温度适宜,温度敏感性好,制剂质量稳定,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体内滞留时间长,组织相容性好。因此,本课题有望为绝经期妇女改善生殖泌尿道萎缩症状提供一种更佳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3-29)

温敏性凝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究氯雷他定温敏性凝胶剂通过鼻腔给药是否产生鼻黏膜毒性以及刺激性。以鸡胚尿囊膜为模型进行空白凝胶以及给药凝胶对比试验,观察是否产生出血、凝血、溶血等现象;以新西兰白兔为模型观察凝胶剂的刺激性,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红斑、水肿等情况。结果表明,氯雷他定凝胶剂对鸡胚尿囊膜未产生出血、凝血、溶血现象;也不会引起对新西兰白兔刺激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敏性凝胶论文参考文献

[1].唐随意,杨晶,符旭东.布地奈德灌肠用温敏性凝胶的体外释放度及局部滞留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2].于滔,杨帆,刘意.氯雷他定温敏性凝胶鼻粘膜毒性以及刺激性探究[J].广东化工.2018

[3].贾春雷,杨素芳,付建利,崔福龙,何涛.温敏性凝胶水溶液的冷却性能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

[4].郭栋梁.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性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

[5].符旭东,王姗姗,陈湖海.雌二醇阴道用温敏性凝胶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局部滞留性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17

[6].张丽丽.新型温敏性凝胶研制及其在肝热消融术中对周围脏器保护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

[7].张惠东,罗雪娇,徐敏.基于纤维素丙烯酸酯的温敏性凝胶的合成与研究[J].塑料工业.2016

[8].张惠东.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酯化及温敏性凝胶的合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9].蒋文艳.海藻酸钙/甲基纤维素温敏性凝胶小球的制备及其吸附与再生性能[D].广西大学.2015

[10].王姗姗.雌二醇阴道用温敏性凝胶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

标签:;  ;  ;  ;  

温敏性凝胶论文-唐随意,杨晶,符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