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缺乏绿色设计的建筑对城市原有的机理及环境均造成极大的破坏,不仅使地域性的历史文化逐渐消失,同时还造成了环境资源缺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问题。因此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成为各界人士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基于地域技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将本土文化合理挖掘,并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与现代设计手段良好结合,可以创造出极富生命力且丰富多彩的绿色建筑。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城市设计;绿色建筑;地域建筑
1引言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绿化、屋顶花园等。绿色建筑主要代表了一种设计理念、象征,其宗旨是指建筑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并能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环境与生态平衡前提下建设的建筑项目,同时还可将其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环保建筑、回归自然建筑、节能减排建筑等。因此基于地域技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生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2基于地域技术下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绿色建筑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成效,但在目前众多的研究、理论中,过于强调对技术的决定论,从而忽视了建筑中首要遵循的人文思想、地域限制,并没有具备独特的文化属性。而基于地域技术下的绿色建筑可以利用建筑中地域文化语言构件、空间、光线、材料等各种构成要件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尊重、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核心理念,在保持现代绿色建筑解放思想的同时,充分利用适宜的地方绿色施工技术,只有充分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将设计规划的更为合理、更加环保,接下来将对这几点展开详细的阐述。
2.1尊重当地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作为体现出地方风土人情、人文思想的重要名片,丰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基于地域技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首先便要尊重地方的历史文化,其作为对该地域、民族最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让人们通过建筑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对地方文化形成良好的保护、展示。绿色建筑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出对社会人文精神的关怀、尊重,主要便是通过建筑来表达出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尊重。
2.2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最终收益者便是居民,因此在基于地域技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将人们的需求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要考虑人的感受、视觉、触觉等,
图1
要满足人们在心理、生理、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例如在英国伦敦东部的格林威尼治区的著名标志建筑—穹顶,旁边的新建居民小区千年村(如图1)是在旧煤气公司所废弃的荒地上所建立起来的,同时还获得了英国关于节能、环保等多项的创新设计奖。虽然这个社区并没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但却充分贯彻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师将各方面的空间感受、感知都考虑在了设计当中,让居住者从五官上感受到真实的幸福感。
2.3尊重当地现状各处场所
在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都是将施工场地的地貌、地形彻底推平,使得建筑中的现代设计失去了场所性。而基于地域技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主要便是对建筑进行良好营造,从而改变现代设计主义中的无场所感。而要想营造出场所感,便要在建设之前对地方的地域性文化进行深入摸索,并对施工现场的各方面条件充分调研、分析,从而找出地域性的真正内涵,从而进行绿色建筑的适应性设计。
2.4应用合理施工技术
绿色建筑是人类赖以长期生存的重要场所,因此首先要满足居民需要,其次结合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当地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因素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如果不对施工技术加以选择或滥用,必然会将绿色建筑与自然、人、传统文化几方面分割开来。因此要想基于地域技术对绿色建筑进行施工,要根据施工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光线等因素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从而对建筑结构构造系统可以进行明确、诗意的表达。而这种施工技术便可以总结为,谨慎使用全球性现代技术,技术的使用要利于生态环保、节能减排。而适宜的施工技术应该是对传统建筑技术科学进行传承、发扬,同时结合先进的外来技术,还要加入适宜当地建筑需求的技术。从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便要选取可有效针对作用建筑对象,并与当地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可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技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施工,从而提升建筑的地域性、环保型、人文性。
3基于地域技术下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3.1应对失效城市规划—注重地域性城市设计研究
中国城市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留下了许多问题,呈现为城市功能分区单一、土地资源浪费、公共空间缺乏、交通结构紊乱、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可持续的现象。长期“自上而下”的管治模式与专业技术观念,对城市基本构建规则的忽略,导致了单一而机械的城市形态。城市的地域性被忽略的结果是备受诟病的“千城一面”,片面倡导城市地域特色又很容易被官方语境引向“风格化”的建筑风貌问题,而偏离了问题核心。岭南城市在近代的发展产生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和成熟的城市形态,突出表现为以骑楼街区为特征的街道公共空间系统。在亚热带气候下骑楼街道提供了城市功能多元化的可能性及舒适的城市步行空间。
3.2警惕绿色技术拼贴—倡导建筑气候空间
绿色建筑成为热点议题并不意味着业界对绿色建筑的理解达成共识。由于建筑师观念和技能的缺位,我们看到的许多通过技术拼贴而获得标识评价的绿色建筑,并不能体现出应有的绿色性能和环保价值。地域传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智慧体现为空间和建构技术,特别是地域性建筑空间模式。我们将对建筑气候起到调节作用的建筑空间统称为“建筑气候空间”。建筑气候空间的研究,汲取建筑传统智慧创新发展当代绿色建筑,有利于从全局高度系统解决绿色建筑的整体性能与适宜绿色技术整合问题。传统建筑出现于无空调设备的时代,从整体规划布局到建筑院落组织,以及建筑部件营造,皆遵循人体舒适性和能源节约的原则。就岭南湿热气候而言,主要体现为对良好的防热、通风和自然采光的巧妙平衡。其建筑聚落空间智慧有助于当今的建筑设计规避不良气候要素的影响,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减少夏天空调能耗,在过渡季节减少空调使用时间,直接转化为切实的建筑节能手段。
3.3建造效率与耐候品质并重—推进地域性材料构造技术研究
绿色建筑倡导节材减耗的产业化建造技术,以及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构造材料技术。然而,当代通用性的绿色建筑构造及材料技术需要全面的地域性测试和技术论证,从建筑节能环保性能出发形成的一些新型材料构造工艺,并不一定能够在气候适应性和耐候性方面带来让人满意的表现。针对亚热带气候而言,建筑构造的防热、防水防潮、抗风、防霉、防温湿度变形等综合问题必须在材料构造中综合考虑,其中一项性能不到位便可能导致整体构造系统性能的失效。我们需要从地域传统中借鉴经验,从当代的创新技术中学习观念,从而形成地域创新的新技术或新应用。亚热带气候冬暖夏热,温带地区发展出来的“双层玻璃幕墙技术”便不能简单套用。冬冷地区双层幕墙应用在于利用封闭的幕墙空间形成的加热空气层作为保温层,节约室内取暖能耗。而亚热带地区能耗主要在夏季制冷能耗,双层幕墙并不能带来夏季节能,反而导致幕墙内空间温度上升增加能耗。
4结语
因地制宜是基于地域技术下绿色建筑的设计核心,设计师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文精神等多种因素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而不仅仅浮于绿色元素的堆砌拼凑,同时要利用当地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等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城市名片特征的基于地域技术下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张拴宝.华北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低成本节能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
【2】申琳琳.绿色建筑设计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06
【3】肖毅强,刘穗杰.岭南传统建筑气候空间的尺度研究[J].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5(2):73-79
【4】张化雷.集成化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0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