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区分的流量工程论文-赵奉安

可区分的流量工程论文-赵奉安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区分的流量工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PLS,流量工程,故障恢复,分级服务

可区分的流量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赵奉安[1](2011)在《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可区分服务故障恢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商业应用服务开始由网络承载,新兴的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大量在网络上应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链路失效、节点失效等网络故障,这对网络的生存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故障恢复算法依赖收敛时间,往往达不到关键业务和实时流量的要求。因此,MPLS的故障恢复算法的研究一直是MPLS流量工程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保证各种业务具备快速恢复能力,MPLS故障恢复算法需要为LSP预先配置备份路径。在重载荷下,备份路径配置将消耗大量的可用带宽资源,导致系统性能下降。为平衡故障快速恢复性能与网络的关系,本文从Makam算法、Haskin算法、Hundessa算法、Das算法和Dyanamic算法入手,分析了现有网络故障恢复算法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网络不能够对不同等级的业务流提供有区别的服务,使得恢复后高等级业务流性能下降,低等级业务还可能会出现带宽被完全抢占的现象,原有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可对流量等级进行区分服务的故障恢复算法(Traffic Classes Differentiated failure recovery algorithm,TCD)。算法主体分叁部分:建立LSP状态数据库、基于区分服务的流量切换和基于区分服务的资源抢占。在网络初始阶段建立和维护包含LSPID主路径、备份路径、流量属性和优先级等LSP基本链路信息的数据库;在流量切换阶段,通过调用数据库中相应LSPID的属性信息,将各种业务流区别对待,分别执行不同的故障恢复;在资源抢占阶段,通过增强链路上节点LSR对LSP的资源控制能力,使LSR具备管理LSP占用带宽资源的能力。LSR实施硬抢占的同时,选择一部分优先级较低的LSP,减少它们的传输速率以适应新LSP的带宽需求。在起始端LSR选择减少速率后,标记分发协议将更新LSP每个LSR带宽。仿真结果表明,与Makam算法和Haskin算法相比,新算法能够减少故障恢复时间、减少丢失分组和失序分组数量、保证恢复后的时延很小,同时保证高等级业务流在故障恢复之后能占用业务要求范围内的带宽,低等级的业务带宽不至于被完全抢占,在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证了各种业务流的QoS[1]。(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1-05-01)

秦玉波[2](2007)在《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失效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Internet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赋予其提供流量工程的能力。此外,随着Internet经济上的重要性、网络技术复杂性的增加和传输数据量的增大,迫切需要网络失效恢复机制来抵抗如光纤切断和节点失效等故障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网络失效恢复能力成为Internet界越来越关心的研究课题。虽然物理层可以提供快速的恢复速度,但是物理层的恢复粒度比较粗。同时,上层IP重路由恢复速度较慢,这将会引起服务性能的显着下降。而MPLS层的恢复同时具有较好的恢复粒度和恢复速度,所以,MPLS逐渐成为承受失效的合适选择层面。于是本文采用MPLS进行网络失效恢复研究。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Inter-Area DS-TE)环境下的失效恢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在理论分析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研究课题,尤其需要对跨区的失效保护算法进行细致的研究工作。本论文的重点内容如下:1.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路径保护机制。目前,和失效保护有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单个路由区(area)之内,为了在更广阔的网络区域中加以实施,迫切需要将失效保护扩展到单个自治域(AS)的作用范围。因此,在Inter-Area DS-TE环境中,本文提出了一个跨区的路径保护机制及其详细计算算法。2.区域边界路由器(ABR)的链路保护机制。考虑到ABR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用于保护的备用资源的有限,因此,在Inter-Area DS-TE环境中,本文特别提出了一个针对关键ABR链路失效的链路保护机制及其详细计算算法,保证了数据流较大的ABR链路的快速重路由。(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6-01)

胡华东[3](2005)在《Internet中域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路由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Internet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赋予其提供QoS服务的能力。当前,DiffServ已经成为QoS供应的主流模型。然而,仅仅使用DiffServ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还需要Internet流量工程的支持。在核心网中同时实施DiffServ和流量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共识,流量工程也已经因此而成为QoS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但是,目前的流量工程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方面都还亟待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融合DiffServ的区分服务思想,为了在更广阔的网络区域中加以实施,迫切需要将现有的不可区分的、作用范围局限在域内的Internet流量工程扩展为端到端、可区分的Internet流量工程。本文以域间可区分的Internet流量工程环境下的动、静态路由方案为研究目标,对相关的动、静态路由算法和协议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目前Internet流量工程作用范围的局限性之所在,并在深入研究整个Internet路由体系结构以及可区分流量工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端到端、可区分的Internet流量工程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的建立为今后多种多样跨区域的网络应用奠定了基础,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一。2.基于化繁为简、由浅入深的考虑,将域间可区分Internet流量工程(IDDS-TE)环境下的动态路由问题分解为单自治域中多路由区之间(Inter-Area DS-TE)的动态路由问题以及多个单区自治域之间(Inter-AS DS-TE)的动态路由问题,分别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的路径计算方法和信令传递机制。以MPLS技术为基础,将类别区分与跨区域操作结合起来进行流量工程的基于约束路由计算是本文的创新之处。3.将Inter-Area DS-TE环境下的动态路由机制和Inter-AS DS-TE环境下的动态路由机制结合起来,提出了IDDS-TE环境下层次化的通用动态路由机制,以适应任意的组网情况。4.针对要求简单、快速的计算环境(例如网络规划以及某些大规模的ISP网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静态路由算法,并为之设计了合理的全局优化策略,以弥补因为算法简单而带来的优化性能损失,该策略的使用是本文简单静态算法的特色所在。5.给出了与本文IDDS-TE动态路由机制相关的协议扩展,主要是路由协议(主要是OSPF协议、IS-IS协议以及BGP协议)以及信令协议(主要是RSVP协议)方面的扩展。(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5-05-01)

可区分的流量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使Internet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赋予其提供流量工程的能力。此外,随着Internet经济上的重要性、网络技术复杂性的增加和传输数据量的增大,迫切需要网络失效恢复机制来抵抗如光纤切断和节点失效等故障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网络失效恢复能力成为Internet界越来越关心的研究课题。虽然物理层可以提供快速的恢复速度,但是物理层的恢复粒度比较粗。同时,上层IP重路由恢复速度较慢,这将会引起服务性能的显着下降。而MPLS层的恢复同时具有较好的恢复粒度和恢复速度,所以,MPLS逐渐成为承受失效的合适选择层面。于是本文采用MPLS进行网络失效恢复研究。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Inter-Area DS-TE)环境下的失效恢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无论是在理论分析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研究课题,尤其需要对跨区的失效保护算法进行细致的研究工作。本论文的重点内容如下:1.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路径保护机制。目前,和失效保护有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单个路由区(area)之内,为了在更广阔的网络区域中加以实施,迫切需要将失效保护扩展到单个自治域(AS)的作用范围。因此,在Inter-Area DS-TE环境中,本文提出了一个跨区的路径保护机制及其详细计算算法。2.区域边界路由器(ABR)的链路保护机制。考虑到ABR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用于保护的备用资源的有限,因此,在Inter-Area DS-TE环境中,本文特别提出了一个针对关键ABR链路失效的链路保护机制及其详细计算算法,保证了数据流较大的ABR链路的快速重路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区分的流量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1].赵奉安.基于MPLS流量工程的可区分服务故障恢复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1

[2].秦玉波.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失效恢复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胡华东.Internet中域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路由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

标签:;  ;  ;  ;  

可区分的流量工程论文-赵奉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