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标注分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名”类词,词性标注分歧,成因分析,判定方案
标注分歧论文文献综述
田静,徐铂,苏新春[1](2017)在《“有+名”类词词性标注的分歧、成因及判定方案——兼谈“有+名”类形容词的释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共提取了66条"有+名"类词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部分词或词的义项在不同词典中存在词性标注分歧,有的还存在词标注与释义、用例域上不一致的现象,而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动词与形容词。通过分析,文章发现分歧的根源在于该类词中"有"的多义性和名词性语素的复杂语义。基于此,文章尝试性地提出了一套针对"有+名"类词词性的判定方案,即结合动-形量化标准、语义辨析和大规模语料库的语料验证来确定存在分歧的"有+名"类词的词性。此外文章还对其中部分形容词提出了增加深层义的阐释以及改进相关配例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语文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刘燕[2](2015)在《辞书心理动词与形容词标注分歧问题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探讨辞书中心理动词与形容词词类标注的分歧及解决途径。通过考察4部辞书,梳理心理动词、形容词在辞书中词类标注的分歧情况及主要问题;考察、分析、对比部分分歧词的实际用例,提出初步解决对策:应该根据词的区别性功能确定词类界限,参考词形、词义及不同用法标注分歧词所属词类。(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5年05期)
刘燕,马彪[3](2014)在《“哈”的辞书标注分歧及相关问题探讨——从译词“哈尔滨”的“哈”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辞书中,"哈"的词类、读音标注都有分歧,词类分歧受语法功能及方言用法的影响,读音分歧受其他音译词及普通话读音的影响。哈尔滨方言[a]与普通话[]存在对应规律,"哈""合"本来同音。与"哈尔滨"有关的"哈",普通话不仅有[XA214]音,而且都是名词,名词姓氏"哈"也读上声,应该"名从主人"读[XA214]。(本文来源于《满语研究》期刊2014年02期)
马彪,邹韶华[4](2002)在《如何解决辞书中词性标注的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等几部辞书的词性标注分歧 ,认为各家出现分歧的原因在于“依据标准不统一 ,语感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以客观的频率统计的结果做标准来解决词性标注问题 ,并阐述了分类依据与划界标准的区分 ,论证了频率统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期刊2002年03期)
标注分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主要探讨辞书中心理动词与形容词词类标注的分歧及解决途径。通过考察4部辞书,梳理心理动词、形容词在辞书中词类标注的分歧情况及主要问题;考察、分析、对比部分分歧词的实际用例,提出初步解决对策:应该根据词的区别性功能确定词类界限,参考词形、词义及不同用法标注分歧词所属词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标注分歧论文参考文献
[1].田静,徐铂,苏新春.“有+名”类词词性标注的分歧、成因及判定方案——兼谈“有+名”类形容词的释义[J].语文研究.2017
[2].刘燕.辞书心理动词与形容词标注分歧问题探讨[J].外语学刊.2015
[3].刘燕,马彪.“哈”的辞书标注分歧及相关问题探讨——从译词“哈尔滨”的“哈”说起[J].满语研究.2014
[4].马彪,邹韶华.如何解决辞书中词性标注的分歧[J].语言文字应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