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课后练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部编版,文言文,练习系统,实施策略
课后练习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青菲[1](2019)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后练习系统实施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9月,部编版(教育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语文新教材在全国多数省份进行试用,2017年9月,部编版语文新教材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后练习体现着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也传达着部编版教材编写的新思想,这些对语文教育产生着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而且文言文课后练习系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版块,能够辅助教师及时有效地检测与巩固文言文教学效果,指导学生掌握、巩固、深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它是语文教学过程的扩展、延伸、深化。目前学术界对部编版新教材的研究还未深入,许多一线老师在使用部编版教材时,对文言文练习系统的使用率不高,且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研究“部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课后练习系统实施策略”,目的是更深入解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带给一线教师些许启发与参考。为清楚地掌握师生对部编版初中文言文课后练习系统的使用情况,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途径,着力探讨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课后练习系统的使用现状,并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实施策略、编写建议与使用建议,本文分四部分展开:第一章通过划分题目类型、列表统计、数据分析等形式,对部编版文言文课后练习的数量、题型等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其作用;第二章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归纳梳理当下文言文课后练习的使用情况并作出分析;第叁章是对教师与学生使用课后练习系统提出了具体策略,并根据题型分类总结出具体题型的实施策略;第四章提出了教材的编写意见与师生的使用建议。本文旨在通过使用探究,逐步完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练习系统,希望能给一线教师带来些许启发。(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0)
欧超智[2](2018)在《以一叶,知秋——关于“基本乐理课后练习系统”的思考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基本乐理,是基本乐科中的一门必备课程。学习该科目不仅需要对音乐本身的感性体验,更需要逻辑有序地记忆及大量反复的练习。基本乐理本身的必要性及其学习过程的重复性也成为了广大学生与教师的头疼之处。为此,基于"互联网+"的思潮,笔者提出有关"基本乐理课后练习系统"的思考,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基本乐理课后练习系统"的运用,建立在完善知识点框架及题库建设的基础上。学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闭环式练习,从而达到诊断式的练习效果。教师亦可依据大数据分析,迅速得到整体与个体的学习反馈,合理调整后续教学。(本文来源于《岭南音乐》期刊2018年04期)
冯媚[3](2017)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后练习系统是语文教材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部分,它反映了当今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后练习能够帮助他们积累语文知识、理解课文,提高课堂听课效果。对于教师来说,语文课后练习可以为他们提供教学参考,并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提供教学反馈。因此,语文课后练习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然而,我们经过访谈调查发现,现如今的语文教学活动对课后练习系统的使用率并不高,语文课后练习系统成为了语文教材的一个摆设,没有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离语文教学的初衷越来越远。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后练习系统本身可能设计不够合理不易操作,没有与高考考试题型对接;二是广大师生没有正确认识语文课后练习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没有有效而合理地使用语文课后练习系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意图从设计和使用方面来改革和完善语文课后练习系统,提高语文课后练习系统的使用效率,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创作了这篇论文。本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系统进行分类统计与评价,认为它既有创新之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第叁部分是从设计和使用这两个方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教师和学生如何使用课后练习系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基于理性的思考,论文的最后第四部分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部分课后练习进行了新的编写尝试,以期为教材编者提供一个粗浅的借鉴和参考,帮助广大师生合理有效利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林兰兰[4](2017)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教材由古代向现代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语文教材系统包括课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和知识系统四大方面。作业系统也称练习系统,它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有计划地提供的各种思考与练习。练习系统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后练习系统设计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从数量上看,适合“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练习少而精”的要求;从类型上看,类型丰富多样,分为记忆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应用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从难度上看,练习的难度具有一定的阶梯性,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二部分,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后练习系统的原则、特点及作用”。编写练习系统的原则有适中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延展性原则、精选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练习系统的特点有合作性、趣味性、启发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练习系统的一些作用。第叁部分,为“人教版与启思版七年级语文课后练习系统比较”。香港启思版的课文篇幅比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的篇幅较少但练习的数量很多,在题型上重视基础知识的运用,内容上忽视了背诵这一版块,但更重视与生活的联系;新人教版的课文篇幅较多但练习数量少,在题型上重视与文本的联系,细节题较多,内容重视诵读,但忽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香港启思版练习更注重操作性,而新人教版练习更关注理论层面。第四部分,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后练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练习存在六点不足之处,分别为练习方式枯燥单调、答案设置固定、自主性练习比重较小、与生活联系的不够紧密、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及部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应分别从形式应多样化,练习要“活”、答案不能“死”,设置自主选择式练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加大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及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等六个方面予以改进。(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林燕芬[5](2016)在《新课标“研讨与练习”与传统人教版课后练习的对比——从新课标的总取向看两套教材的练习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教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和改革是否真正贯彻和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这是一线教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2002年版和2004年版都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编制修订的,其先后仅隔两年,两者相比,哪一个版本更契合新课标的精神?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得出结论。(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6年12期)
崔中明[6](2016)在《古诗词课后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生的学习中,受他们自身个性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和理解都有不同。他们会参考各种资料对某一篇古诗词进行理解,在考试时,在平时的累积下学生对陌生的古诗词进行剖析理解,系统掌握分析古诗词的方法,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积累。在古诗词的课后练习时,运用系统认知维度分析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安德森认知过程维度包括五个类目:记忆、理解、运用、分析、创造。接下来从这五(本文来源于《语文天地》期刊2016年29期)
郭芷驿[7](2015)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是初中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选文的重难点,更是检验语文学习成果的第一场地。教师和学生应科学的认识课后练习系统,了解其功能,认识它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提高其使用效率。基于初中语文课后练习系统未被重视和有效利用的现状,运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维度理论”,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进行了类别划分并加以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编排科学合理,但注重人文教诲的同时使得其知识性略显不足,工具性特点有待挖掘。基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不足,从使用角度上,教师应注重对习题的二次开发并为学生提供方法性指导,利用课后练习系统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应该利用课后练习系统做好预习、复习及检测。从编写角度上看,编者应注重课后练习系统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在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做到多角度的合理联系,使得课后练习系统更加完善。(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5-06-01)
郑淑焕[8](2013)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后练习系统是语文教材中除了选文之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语文教材价值与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文后的练习既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的凭借,又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阶梯,也是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体系,并不是选文系统的附庸。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在当前的语文实际教学中对课后练习系统的使用率并不高,甚至认为其可有可无。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几乎不处理课后练习题,学生对其更是视而不见。由此可见,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系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教材中课后练习系统的设计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二是教师和学生对课后练习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不甚了解所致。鉴于此,本文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出发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应用较为广泛、较具有代表性的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课后练习系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系统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强调了课后练习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梳理了高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历史发展概况,并总结出总体发展趋势。第叁部分首先对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统计,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其特色和不足。第四部分则从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出发,针对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者进一步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为该套教材的修订和再版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3-03-01)
王丽萍[9](2011)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课后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安德森的二维目标分类学原理,从认知过程维度对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材课后练习系统部分进行认知维度分析。发现该套教材古诗词部分的[探究·练习]的题口设计存在不足,其一,处于较高认知水平的题目占的比例只有7.4%,比例失调,影响学生较高能力的培养,同时各类目数量安排不够合理,较多的集中在“记忆”“理解”两个类考察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窠臼。其二,该套古诗词课后练习题没有涵盖所有的6个认知过程的19个亚类。缺失了对古诗词学习比较重要的“再认”类目,及“分类”、“推论”、“实施”、“核查”、“生成”、“计划”类目的练习题的设计。其叁,练习题的评估形式不能很好的考察出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存在蜻蜒点水似的隔靴搔痒。通过分析,笔者希望能为教材编写者及教师课堂授课提供参考,并且希望引起教材编写者的注意,改进课后练习题目的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课后练习题进行自我考查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孙振楠[10](2010)在《基于Authorware的C/S模式课后练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Authorware与SQL Server结合开发的C/S模式课后练习系统,大大改进了传统的课后练习模式,具有无纸化、教学和练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整合习题资源、便于统一和规范化管理学生练习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0年29期)
课后练习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本乐理,是基本乐科中的一门必备课程。学习该科目不仅需要对音乐本身的感性体验,更需要逻辑有序地记忆及大量反复的练习。基本乐理本身的必要性及其学习过程的重复性也成为了广大学生与教师的头疼之处。为此,基于"互联网+"的思潮,笔者提出有关"基本乐理课后练习系统"的思考,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索。"基本乐理课后练习系统"的运用,建立在完善知识点框架及题库建设的基础上。学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闭环式练习,从而达到诊断式的练习效果。教师亦可依据大数据分析,迅速得到整体与个体的学习反馈,合理调整后续教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后练习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青菲.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后练习系统实施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欧超智.以一叶,知秋——关于“基本乐理课后练习系统”的思考与探索[J].岭南音乐.2018
[3].冯媚.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4].林兰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设计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7
[5].林燕芬.新课标“研讨与练习”与传统人教版课后练习的对比——从新课标的总取向看两套教材的练习系统设计[J].新课程(中).2016
[6].崔中明.古诗词课后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析[J].语文天地.2016
[7].郭芷驿.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研究[D].渤海大学.2015
[8].郑淑焕.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
[9].王丽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课后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0].孙振楠.基于Authorware的C/S模式课后练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